過年在哪兒過?娘家婆家您怎麼選?來看70,80,90後是怎麼說的?

2020-12-06 陝資訊

不同年代對於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比如這過年到底是回男方家過還是回女方家過呢?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每年臨近年關問題就來了,究竟是回娘家過年還是回婆家過年,成了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針對此事我們就走上了西安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朋友,來聽聽這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待這個問題的看法差距究竟有多大?

九零後觀點

第一位男士:當記者問到今年過年你是回男方家還是女方家?男子直接被問懵了,「嘿嘿」完之後表示:因為媳婦是嫁過來的,所以就得聽老公的。

第二位是一對夫妻:男士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記者,你是給我們來製造矛盾的嗎?女士則表示她肯定想回她家過年。

第三位女士都表示:應該各回各家,如果要妥協也是相互的,這次她妥協了,下次男方應該妥協,不可能她一直妥協在婆家過年。如果男方不妥協,那要這樣的男朋友幹嘛用,還留著回家過年嗎?

第四位女士表示:對於這個問題她肯定不會妥協,肯定是回娘家過年,因為她父母生她養她也不容易,如果過年都不回去,覺得對不起家人。

第五位是一對閨蜜,她們則表示:要回娘家過年。記者問到如果對方因為這事要分手呢?沒想到她們是這樣回答的:「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會更乖」……

這90後的主流觀點相對來說比較自我一些,主要分為兩種:要麼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要麼就是,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會更乖!那麼其實到了八十年代,對於這個問題上可能會相對緩和一些。

八零後觀點

第一位女士表示:她覺得這個事情主要是靠雙方溝通吧,溝通好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第二位女士表示:如果兩方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回家過年,多陪陪他們,那他們就分開過年。

第三位女士表示:她覺得這個問題就是兩個人協調的問題,不應該存在爭吵。

那八十年代的人呢,普遍還是比較注重溝通和理解的,哪怕像今年在男方家過,明年到女方家去過,這樣子就比較公平,在我看來這個意見還是比較中肯的。

那麼接下來出場的六七十年代的人,他們可能又會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六零七零後觀點:

第一位男士表示:他們都是在男方家過年的,這個事情根本不需要商量。

第二位男士表示:肯定在男方家過,女方一臉嫌棄地說:她老公是典型的陝西老古董,年年都在他家過,這就是做媳婦的悲哀。

男方還說:這是中國一種傳承文化,不能因為幾千年的文化,到九零後這裡就給改變了,不能因為時代變了就把傳統文化丟了。

記者隨後問到這位男士:如果您的兒子和兒媳婦到時候因為這事情鬧矛盾了,您該怎麼辦?這位男士回答說:如過兒子真娶到這樣的兒媳婦,那就不太好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小編是這麼想的: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是獨生子女,那應該去對方家過年,因為留下一對老人獨自過年,的確很悽涼;不是獨生子女的這一方,就算你去對方家過年了,你的父母身邊仍有兄弟姐妹陪著,老人不會孤孤單單,這樣是最合情合理的選擇!

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接到一起過年。如果不方便的話,可以今年回他家,明年去你家,總之,既然是夫妻,多為對方考慮考慮,學會換位思考。其實很多事那都不是事,所有人都希望能一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所以我們一定要互相體諒,互相理解!

今年您在婆家過年,還是回娘家過年呢?歡迎評論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和想法!

相關焦點

  • 女兒過年不能在娘家過的,會遭媽媽嫌棄……
    1、婆家派:當然還是選擇回婆家啦過年只能回婆家過?這是什麼操作,小編沒懂親娘怎麼就嫌棄起親閨女了,這樣就真的是非常不想嫁了哼!2、 娘家派:回娘家身心愉悅棒棒噠對於平常都已經跟公婆一起住的寶媽們絕對是第一選擇好不容易回家做做小公舉陪陪爸媽,老公要是不能理解就真的過糞了!
  • 「過年在婆家是規矩,回娘家絕無可能」兒媳離婚歸家:終於解脫了
    我外婆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自從我外公去世後,如今大多數的時間,她都在兒子家過。其實我母親也想著把外婆接到家中,但外婆的老傳統思想,讓她認為兒子家,才是自己家,她就願意呆在兒子家過年,也無可奈何。但在我母親的心中,媽在哪裡,哪裡就是娘家,她不是想去弟弟家,而是想回娘家。
  • 大年初一先回娘家好還是婆家好?聽聽過來人的說法,很有道理
    之前幾年大年初一都是在麗麗娘家過的。今年麗麗老公就跟麗麗說大年初一回婆家過,麗麗想了想就勉強同意了,但是在回家的途中,兩人又因為這件事吵了起來,因為麗麗老公沒跟麗麗商量就給婆婆發了兩萬塊錢的紅包,麗麗發現後氣的不行,覺得老公不尊重自己,自己又不是不講理的人,氣的不行。
  • 一年一度的選擇題:在婆家過年or回娘家過年
    對於戀愛中的朋友們,過年要去哪裡,估計沒啥矛盾,男士們巴不得心愛的女孩兒可以跟著自己回家過年呢,而女孩兒們,也想著跟著自己的男人一起過年,這時候過年在戀愛中的情侶來說,只是一種熱鬧的形式而已,在哪裡都不如在對方身邊。可對於婚姻內的朋友,過年要在哪過,意義就很不同了。
  • 春節過年,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01想問問各位姐妹,今年過年你是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呢?誠然,作為已婚的男女,過年回誰家,確實是一個問題。最近幾天,莊馨一直悶悶不樂。疫情爆發後,被困在婆家,單位沒法回,最重要的是,初二回娘家的計劃也被打亂了,年前媽媽在電話裡說,給她準備了愛吃的豬蹄,酸菜炒粉條,這下統統泡湯了!除夕夜,老公一家吃著團圓飯,她只能跟爸媽視頻連線,兩個人的年夜飯,怎麼看怎麼心酸!
  • 過年風俗講究多!大年初二回娘家正確打開方式
    大年初二是指農曆1月2日,祭財神、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這一天中國民間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 快過年了,是回婆家還是娘家,你做好準備了嗎?
    1)隨妻子去丈母娘家過年男隨老婆去丈母娘家過年,也不是什麼壞事。前提是自己家裡的情況要許可,比如自家兄弟姐妹多,父還比較年輕,生活都能夠自理,也理解你的處境和心情。你去丈母娘家過年,也是給足了老婆面子,也利於你們的夫妻關係更進一步的融洽。
  • 「兒媳,過年你給娘家送禮多少」,「跟您兒子給你的一樣」
    「兒媳,過年你給娘家送禮多少」,「跟您兒子給你的一樣」慢半拍先生是您最好的傾聽者。因為我娘家還有兩個弟弟,作為長姐,我理應幫扶他們一些,為這事老公沒少跟我賭氣。但我覺得,母親養大我也不容易,我又常年不在家,理應盡些孝道。所以,我會每月往家裡寄三千塊錢,權當做給弟弟和媽媽的生活費。這點錢也不是很多,但老公卻很摳門,覺得我對娘家太好。他每月給她媽轉帳五千,我從來沒抱怨過。
  • 過年得在婆家過,你以後就初三和八月十五回家就行,以你婆家為主
    大學畢業後也是一直賺錢還助學貸款;我交了男朋友後,我媽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養大了你,供你讀了大學,你有男朋友了我也不管,將來你結婚,嫁妝肯定是沒有的,你的彩禮我們也不要一分錢。2017年我結婚的時候,的確是沒有一分錢嫁妝,婆家給了五萬塊彩禮錢,我爸媽也是一分沒要,那彩禮錢就作為我們小家的存款了。
  • 專家:跟70後、80後比 90後拜金主義蔓延現象明顯
    中國青年報:在您看來,當下90後中「拜金」現象明顯嗎?  譚建光:跟70後、80後比,90後青年中拜金主義蔓延的現象確實相對明顯。  中國青年報:相比70後、80後,一些90後青年以更勇敢、更激進、更冒險的態度進行投資和創業,更急著「快速成功」,還出現了「90後炒股熱」,您怎麼看他們這麼做的主客觀原因?這樣做又會帶來怎樣的利弊呢?
  • 媳婦過年壓力大,除夕一定要去婆家過嗎?
    過年要到了、應該是一個值得期待、高興的節日,但對很多女性來說,卻是一個百味雜陳、壓力很大的日子。你是不是也想過:為什麼除夕夜不能在娘家吃團圓飯呢?特別對一些只生女兒、或是單親的家庭來說,女兒出嫁了、除夕夜家中只剩兩老,想到就覺得心酸酸的…。
  • 婚後第一次在婆家過年是什麼感受?
    20年前那年的冬天,臘月26日,我和老公結婚,結婚當天下大雪,整整下了三天,然後等到雪停了,也到了年三十了,全家人開始準備過年。因為我和老公是自由戀愛,雖然不是遙遠的異地戀,但是兩家相距也有7-80裡地,在他們村上,沒有我們村嫁過去的女人,所以也沒有親戚朋友請我吃飯。
  • 出嫁的女兒,可以在娘家過年嗎?
    最本質的原因,是經濟的考慮;傳統的中國經濟,是一種農業經濟,是一種不發達的經濟,人們過的日子普遍是比較貧窮的,穿衣吃飯都是比較緊張的。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就會多出一個吃飯的人口,自然讓娘家人不樂意。
  • 中秋節去誰家過?濟南習俗:十五婆家十六娘家
    2013/9/21 12:33:25   來源:濟南時報       市民講述:   為中秋去婆家還是娘家夫妻倆掐架
  • 過年回婆家,還是回娘家?
    今天我們探討這樣的一個話題,因為馬上就過年了,就說這個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過年呢?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尤其就是這件事情上,是最明顯的了,你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又有很多夫妻要開始,為過年到底去誰家要爭執了。
  • 盤點60、70、80、90、00後的過年方式,你最懷念哪個年代?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無論你是60、70後還是80、90後甚至是新生代00、10後在每一代人心中70年代 關鍵詞:改革年從70年代開始,吃飽基本上已經不再是難事,可是吃肉還是件奢侈事,所以孩子們就進行倒數,期盼著過年那天能吃上一年中最豐盛的飯菜。
  • 「過年回婆家,一個人做20人的飯」:婚姻好不好,過一次年就知道
    那麼,過年回婆家要不要幹活,要幹多少活呢?其實這不只是看婆婆的態度,還要看老公,還有你自己,倘若你自己一直逆來順受,或者從一開始就太主動,慢慢的,大家都習慣了你這個「賢惠」的角色,就會覺得理所應當是你的事情。所以,過年回婆家,有幾點「分寸」,是需要我們把握好的。
  • 農村90後剛結婚壓力大,過年給娘家送禮5000,另外還有這三種禮!
    不僅是一個家庭,娘家也是家庭的一部分,眼看著就要過年,一年的辛苦勞動當然要孝順父母還有娘家!我們農村,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一會帶著老公一起來娘家拜年! 這過年過節少不了的當然是送禮了,另外還需要送些錢!你們會發現現在的社會已經越來越物質化了!
  • 為什麼說回娘家是要正月初二,初一怎麼就不能住娘家呢?
    ,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的晚上就會回到天上,女兒就可以回娘家了。是讓已婚女人知道自己已經是婆家人,要在婆家賢良淑德。 優秀的傳統可以繼承,舊俗習可以摒棄 過年就是為了團聚,舊時有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的說法多半都是因為在那個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種種原因怕女兒回來後對娘家的財運不利,故而立下此規矩。
  • 女孩子出嫁後,戶口留在娘家好還是遷到婆家好?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女孩子出嫁後,戶口留在娘家好還是遷到婆家好?看看過來人怎麼說戶口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沒有戶口就等於是「黑戶」,根本沒有人能證明你存在過,各項權利等也沒辦法保障。如果孩子從小沒有上戶口,從上學開始,就被拒之,更別提以後工作生活和結婚了。擱在以前,城市戶口是「香馞馞」,它意味著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