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凱平 科研團隊 幸福感 詞庫 維度 幸福指數 積極情緒 經典...

2020-11-22 東方網

原標題: 清華科研團隊成果表明:有錢不等於幸福感

  ■構建測量幸福程度的1252個衡量指標中文心理詞庫

  ■國人幸福體驗遠高於負面體驗

  ■春節等傳統節日帶來的快樂要比元旦等現代節日更多

  ■星期六是一周中最為快樂的日子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幸福」,中國社會對「幸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具體來看,刷微博會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嗎?只要放假我們就會感到幸福嗎?國人在一周中哪一天感到最幸福……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行為與大數據實驗室彭凱平教授及其團隊運用大數據研究方法,在分析2013年新浪微博全年數據的基礎上,對「幸福」主題進行研究和解讀。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用大數據的方式對全國所有地級城市進行幸福指數計算的研究。

  彭凱平教授團隊首先根據中國人的文化和心理特點,結合幸福科學的經典理論,構建用以測量幸福程度的中文心理詞庫,包括7個維度、1252個衡量指標中文心理詞庫,除了積極情緒、意義、投入、關係和成就等傳統維度外,還加入了有關事件的維度。

  「我們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分析,2013年中國微博用戶達到3億多人,常寫微博的人數將近5000萬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樣本。相對而言,可以代表比較活躍、較有話語權的中國人。可以說,運用新浪微博數據作為樣本其實比其他樣本更為準確,由此得出初步研究結果。」彭凱平教授介紹說。

  研究發現,幸福與經濟發展沒有必然聯繫,最幸福的城市裡既有杭州、廣州,也有很多欠發達城市。在比較貧窮的地區,幸福隨著經濟發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存在一個「幸福拐點」,人均GDP超過這條線後,幸福將不會隨著經濟發展而得到很快提升。「人並不是越有錢就會越有幸福感」,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必須開始考慮能夠提高人民幸福的其他因素。

  彭凱平教授認為,並非放假就會讓人感覺幸福。節日對情緒的影響不僅是由放假帶來的,還是由節日本身的意義帶來的。類似春節、中秋節等具有歷史沉澱和心理傳統的節日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要比元旦、國慶等現代節日更多;此外,星期六時中國人的正面情緒最高、負面情緒最低,是一周中最為快樂的一天。

  「我們同時還發現,網絡民意並不像想像中那樣負面。由於負面事情給人的影響和衝擊高於正面事件,比如人們撿了50塊錢的心理感受不如丟5塊錢強烈,所以人們總感覺論壇、微博等一些網絡上的信息都是負面信息,其實中國人的幸福體驗遠遠高於負面體驗,只是負面產生的印象更強烈。」彭凱平說。

相關焦點

  • 幸福是什麼樣子?「彭凱平」院長這樣定義,你的幸福指數怎麼樣
    幸福的樣子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將幸福定義為有意義的快樂,在彭凱平認為一個胖子吃東西時,能夠感受到快樂,但在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吃到了200斤之後,他會變得不快樂,所以這樣的快樂並不能稱之為幸福。在彭凱平認為一個人只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感方能獲得幸福,他的書中將幸福稱之為「福流」。在他看來,幸福是要我們自己去創造、要順應積極的天性。當我們順應了積極的天性時,我們會進入一種慷慨淋漓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就是「福流」。
  • 有道精品課聯合清華積極心理彭凱平團隊 首推中國青少版《幸福課》
    9月3日開學之際,網易有道旗下K12網校有道精品課聯合清華積極心理彭凱平教授團隊正式發布中國青少版《幸福課》,包含面向3-9歲孩子、主打AI互動體驗的《少兒幸福課》以及疏解中學生學習壓力的有聲課《有道幸福課·聽我說》,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提供差異化的課程方案,旨在為中國青少年打造一款系統化、有實效的心理素養課。
  • 打造幸福中國,心理學如何作為?對話彭凱平教授
    幸福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但如果要追問,究竟什麼是幸福,很多人可能都答不上來。有人言,過去二百年,人類的物質財富快速增長,但人類的幸福感卻有所流失,這是為什麼?在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的路上,心理學應當起什麼作用?如何打造更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中國積極心理學?
  • 積極心態成就幸福人生
    昨天,由深圳市文明辦、關愛辦及深圳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深圳特區報承辦的第四屆幸福人生大講堂迎來首場講座,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終身教授彭凱平與市民分享「如何用積極心態成就幸福人生」。幸福是真心實意的微笑彭凱平首先談到為什麼我們需要積極的心態。
  • 彭凱平:用積極心理學實現心理康復和成長
    消除負面症狀,只能通過積極的心理去替代、轉移和升華負面的消極體驗。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為什麼積極心理能夠產生這麼大的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裡德裡克森教授在2004年提出積極情緒的拓展與構建理論,解釋了幸福能力的個體差異和生活價值。她指出,積極情緒是可以幫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能力,是一種寶貴的再生資源。
  • 掌門1對1與清華大學社科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展開深度學術研討...
    近日,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攜數十位教研院專家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積極教育主任倪子君,就「積極教育如何融入在線教育,培養青少年核心素養」展開深入研討。
  •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積極天性研究中心成立 助力青少年積極人格培養
    彭凱平教授發表致辭彭凱平教授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主要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積極天性中心成立後,將培養更多的人才從事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同時也會招募教育工作者,希望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理學的科學發現結合起來,探索中國未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探索中國心理學發展的新路徑。彭凱平教授認為幸福是一種福流,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幸福要去創造,要順應積極天性。
  • 塞利格曼大師行:當我們在談論幸福時到底在談論什麼
    韓焱:除了《真實的幸福》我們還出版了塞利格曼教授其他幾本書,就是「塞利格曼幸福經典五部曲」系列。通過這幾本書,我們能看出積極心理學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日常總結,它真的是一門關於幸福的科學。幸福是什麼,是需要重新被定義的,要有一個科學的定義。而且幸福這件事是可以被教授和學習的、是可以提升的。「塞利格曼幸福經典五部曲」裡給出了非常多的科學解答。
  • 美媒:中國人幸福指數低 金錢能買來幸福?
    美國公共廣播電臺網9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嘗試尋找幸福秘訣有關中國人幸福度的各種調查往往看似自相矛盾。「皮尤全球態度」項目最新調查發現,87%的中國受訪者對國家現狀表示滿意,這使中國成為該機構截至目前所有調查中,滿意度得分最高的國家。
  • 如何提升企業幸福幸福感——積極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的內容包括:◆ 積極的體驗(如幸福、愉悅、愛)◆ 積極的特質(如勇敢、幽默、希望)◆ 積極的組織(在組織層面的應用)二、積極心理學的意義1、轉變視角改變傳統心理學聚集如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的評估和治癒上,積極心理學強調預防,強調個體的積極主動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更幸福。有時看待事物視角的改變可導致人們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的巨大改變。2、提升免疫力。認識積極心理特質,提供學習調節的方法,讓心理變得更強大,讓積極心態形成習慣。3、改善社會環境。
  • 構建網際網路社會情緒指標
    南開大學心理與行為大數據實驗室根據情緒結構,構建了微博基本情緒詞庫(Weibo-5BML)以及微博情緒維度詞庫(Weibo-4DML),採用在線文本情緒分析技術探討了社會情緒的波動趨勢。情緒分類理論認為,情緒是由數種相互獨立的基本情緒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複合情緒構成的,比較認可的基本情緒包括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和厭惡5種;情緒維度理論則認為,各種情緒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應該用幾個維度表示情緒的複雜結構,普遍認可的維度包括愉悅度、喚醒度、支配度。根據情緒的結構,研究者們對不同社交媒體平臺上用戶所發的文本信息進行情緒分析,得到一段時間內的社會情緒波動趨勢。
  • 你的幸福指數是多少? 一線城市處於幸福感低谷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35年前,列夫·託爾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妮娜》裡這樣描述。近些年,各種幸福指數相繼發布,國家幸福指數、國民幸福指數、城市幸福指數……然而,幸福,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衡量?
  • 2020年度全球幸福感調查報告:中國幸福指數最高
    國際知名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Ipsos)日前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幸福感調查報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導,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此次調查的國家中,中國是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感到非常幸福或比較幸福的中國人比例高達93%。
  • 百度城市幸福感指數框架加持,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亮相
    勤勞的打工人,每日在通勤路上奔波、為了自己和父母兒女的衣食住行、健康幸福生活辛勤努力的你們,心目中的幸福城市是個什麼樣子?你的幸福感又是從何而來?或許這份榜單能夠帶來一個答案。11月18日, 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百度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根據論壇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以及「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國內共有40個城市及地區榮獲本年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背後依據百度城市幸福感指數框架
    勤勞的打工人,每日在通勤路上奔波、為了自己和父母兒女的衣食住行、健康幸福生活辛勤努力的你們,心目中的幸福城市是個什麼樣子?你的幸福感又是從何而來?或許這份榜單能夠帶來一個答案。11月18日, 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百度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根據論壇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以及「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國內共有40個城市及地區榮獲本年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未來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不管處於哪個時代,幸福都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幸福感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3、幸福感最終得益於心靈的解放 我們人的進化是選擇出來的優勢,就是我們人類其實是要活出自己的快樂,活出自己的幸福、活出自己的健康、活出自己的意義,這是我們人生活的本質的目的,要不然我們來這個世上幹什麼,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活出愉悅、活出燦爛、活出非凡。
  • 2020中國幸福小康指數97.9:住房對人們的幸福感影響力在減弱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劉彥華近兩年的「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住房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力在逐漸減小,2019年該選項位列「影響國人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榜單的第六名,本年度排名第八。排名的變動,背後是國人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幸福的形式有千千萬,但卻總離不開兩個字:健康。
  • 華工廣州學院教師參加積極心理學學術報告會
    在報告中,馬丁教授強調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一個新的裡程碑,是一門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的新興科學,採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如何提升人們的幸福感。馬丁教授從中國近20年的經濟水平與幸福指數呈相反增長的現狀,講到害怕、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甚至直接影響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他在報告中指出積極心理學是幫助人們療傷、獲得更有意義生活的科學,不僅可以降低個體的悲慘感,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人們的幸福感。會上,馬丁教授還列舉了詳實的科學數據和研究成果進行闡述。
  • 《真實的幸福》:每個人都渴望幸福,那你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幸福嗎
    如果想要繼續獲得「幸福」,就只能不斷的去做這些事,就像上癮了一樣!所以這些事只能算作「暫時性幸福」,那什麼才是真實的幸福呢?馬丁·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幸福》裡定義幸福是來自於自己的優勢和美德。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幸福才會是真正的幸福!
  • 廣州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解鎖廣州的四個幸福密碼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廣州上升8名 昨日,科爾尼公司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引人矚目的是,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廣州市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大幅上升了8名,主要在人力資本和文化體驗維度有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