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下集難逃「沉沒」命運 5天票房僅3500萬元

2020-12-18 環球網

【新民晚報·新民網】導演吳宇森的作品《太平輪·彼岸》於上周悄悄上映,儘管有大量明星坐鎮,但卻仍遭遇影市滑鐵盧,首日加上提前點映的票房僅1380萬元。截至8月3日,影片上映5天,累積票房為3500萬元,相當於《捉妖記》昨天一天的票房數量。這不由令人想起去年上映的《太平輪》上集,總票房僅為1.95億元人民幣。儘管不少業界大佬都在社交網站上為「老吳」抱不平,但終究改變不了這艘巨輪駛向沉沒的命運。

慘敗主因:分上下集

不少院線人士接受採訪時認為,《太平輪》票房潰敗的主要原因,是分上下集上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院線經理說:「分集上映風險是很大的,一不好,二基本就沒有希望了。《太平輪》上部給觀眾的感覺是冗長、拖沓,說了半天連船都沒登。所以第二部受到很嚴重的拖累,不管片方再怎麼宣傳,大家對片子的固定印象很難改變。」

這位院線經理同時透露,分為上下集也是發行方樂視主推的結果。發行方決策層認為,吳宇森的《赤壁》分成上下兩集票房不錯,《太平輪》也這麼做的話,一定會大賺。作為導演的吳宇森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原先沒有想過把電影分上下集,他甚至曾經想過改片名:「第一部想叫類似『春去春又來』這樣文藝化的名字,第二部才叫『太平輪』,但是我爭取無效。」在資本的強大力量面前,「老吳」不得不作出商業妥協。

老派作風:觀眾不愛

影評人木衛二表示,《太平輪》下部還是經典的吳宇森拍法,抒情性的慢鏡頭,充斥著柔光大特寫。電影不停往返於大陸的上海和臺灣的基隆,在現在進行時和畫外音閃回之間頻繁切換。「亂糟糟的碼頭,溼漉漉的基隆,包括太平輪的船體,看上去都好像被搭景給修飾美化了,少了一種被洗禮和打磨過的歷史質感,以及那個時代的塵土氣。」

拍《太平輪》曾經是吳宇森多年的夢想,為了完成多年夙願,他在大病初癒時就去片場堅持拍片。但他要表達的亂世浮生、浪漫愛情,在如今年輕觀眾看來價值觀過於陳舊,而且他如抒情長詩般的拍攝手法、冗長的節奏,對於經歷過好萊塢「短平快」的災難大片洗禮過的觀眾來說,很不習慣。

對此,吳宇森自己也承認影片確實有問題:「後期製作太倉促了,這樣一個大片只有兩個半月的時間來做後期,沒有把這個故事講得更順暢一點。」

次要因素:無話題性

《太平輪》上映第二天,博納老總於冬就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質疑發行方樂視「對電影是放棄式的裸發」。但樂視發行方的於小姐認為,公司宣發人員已經盡力了,「這部片子絕對沒有『裸發』,我們做了很多海報、預告片,還請了羅大佑唱主題曲。」然而,儘管媒體處於樂視頻繁的「物料」轟炸,但《太平輪》的明星班底理應帶來的「明星」效應卻並不明顯。相較之下,同期上映的《楊貴妃》則是各種話題頻出,賺足眼球。

也有院線人士表示,就算《太平輪下》的宣傳再多一倍,院線也不太可能提高排片,「上部口碑不行,大家對下部信心也不足。」於冬則遺憾表示,自己曾和徐克導演碰過頭,想方設法拯救這部戲,但沒能成功,「對不起吳導演這份心血之作。」(新民晚報記者 張藝)

相關焦點

  • 《太平輪》下集上映5天 累積票房僅3500萬(圖)
    《太平輪》下集上映5天 累積票房僅3500萬(圖) 2015-08-04 15:38:07   導演吳宇森的作品《太平輪·彼岸》於上周悄悄上映,儘管有大量明星坐鎮,但卻仍遭遇影市滑鐵盧,首日加上提前點映的票房僅1380萬元。
  • 《太平輪》徹底沉沒
    上部很慘 下部更慘 太平輪,據蔡康永說,這艘船是他們家的。 1949年冬天,這艘豪華客輪從上海開往臺灣。超載、船員醉酒,加上夜黑風高,在舟山附近海域,它和一艘貨輪相撞,沉沒了。1000多位乘客遇難,僅有30多人獲救。 去年冬天,導演吳宇森花了4個億,將這個類似「鐵達尼號」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蔡康永在《我家的鐵達尼號》一文中寫到了自己家族與1949年沉沒的太平輪之間的淵源,「爸爸在上海開的一家輪船公司所擁有的船。這家公司的所有輪船當中,最有名的一艄,叫做『太平輪』。『太平輪』,中國的『鐵達尼號』。……在戰亂的時代裡,命運之神似乎背負著自己也無法控制的戾氣。太平輪開到半路,出事沉沒。全船只有36人獲救生還。船上漂流散落的珠寶首飾、佛像牌位,讓許多附近的漁民大吃一驚,悲喜交雜。」
  • 上下兩部電影總票房不滿3億 《太平輪》為何「沉了」?
    導讀:近日,《太平輪》下部(又名《太平輪·彼岸》)終於露臉,目前票房停留在4000多萬元,影院排片也少得可憐。這個尷尬的成績讓業內大跌眼鏡:「就算票房差,也不至於差到如此!難道那些貢獻了首部票房的觀眾也都沒來看?」
  • 《太平輪》票房失利的三個為什麼
    《太平輪》上映6天僅獲得約1.14億票房,張一白執導的青春片《匆匆那年》首映2天便超過了這一數字。雖然明星很多,這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尖叫。好多人抱怨,半集完了都沒登船,分成上下集也是一個吐槽點。這是傳統電影導演的一個問題,缺乏產品經理思維。比如,為什麼拍成上下集,一個重要原因不是為了更好看,而是為了收回成本。
  • 歷史| 太平輪,一段沉沒的民族記憶
    還原真實的太平輪事件1949年1月27日,正逢舊曆除夕前夜,太平輪開始了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第三十六趟航程。不料想,一場慘劇發生了。午夜時分,這艘搭載了近千名乘客的輪船,在舟山群島海域,與江蘇無錫榮氏家族的貨輪建元號相撞。很快,兩艘船隻相繼沉沒。在這次災難中,僅有三四十人獲救,罹難者達900多人。
  •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太平輪沉沒既是喝酒無人駕駛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太平輪沉沒既是喝酒無人駕駛,事情發生在1949年1月27日,農曆臘月二十八,馬上就要過農曆年了,世界並不安樂祥和,國共內戰正酣。4天後,歷經3個月的平津戰役結束,中共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國內局勢發生根本性扭轉,國民黨敗局已定。
  • 電影《太平輪》上映:誰該為1949年太平輪沉沒事件負責?
    今天(12月2日),歷時六年、耗資四億的國產3D賀歲片《太平輪》上集正式國內公映。為什麼說是上集?因為這是吳宇森導演的電影,下集要等到明年5月才放映。都說現在電影燒腦,沒點知識儲備都不敢去看,比如 《黃金時代》啊《歸來》啊,要看懂《太平輪》不提前做點準備功課看來也不行。
  • 《太平輪》
    《太平輪(上)》自12月2日上映至今,票房及口碑均不理想,首周票房僅1.14億。由於是夜間航行,為逃避宵禁,太平輪沒開航行燈。晚上23點45分,與一艘載著煤礦及木材的建元輪相撞,太平輪在1分鐘後沉沒,船上共932人遇難。
  • 太平輪沉沒後,她寫了那封感動無數人的家書
    17天前,淮海戰役結束。據不完全統計,傷亡和被改編的中華民國國軍高達55.5萬人,解放軍傷亡約13.4萬人,雙方損失慘重。持續了數年的國共內戰發生巨大轉折。國民黨士氣幾乎全面潰敗,失去大陸已成定局。大量國統區軍民湧向東南沿海各港口、機場爭搶去往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的一線機會。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倉皇的時刻。
  • 太平輪沉船的歷史:沉沒原因曾被指是超載
    ■本報記者 李婷  1949年1月27日深夜,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客船太平輪在駛離吳淞口不久後,在舟山群島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沉沒,千餘乘客與船員被冰冷的海水吞噬。這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大的海難,堪稱東方「鐵達尼號」事件。  今天,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太平輪》(上)正式公映,65年前這起慘烈的海難事件再次被記憶喚醒。
  • 玩忽職守撞船沉沒至近千人遇難,揭秘悲慘的民國太平輪事件
    那條撞擊客輪的貨輪,更加的倒黴,撞擊發生後不到15分鐘就沉沒了,而太平輪則在45分鐘後的1月28日0時30分沉沒。比如,著名的星雲大師,本也是"太平輪"的乘客,但因時間倉促沒趕上,僥倖躲過這次大難。星雲大師曾說,"我因為時間匆促,趕不及搭上那班輪船,而倖免一劫。"星雲大師把這看作是因緣。當時還是個幼兒的學者、作家鄭培凱,因鄭培凱吐奶無法出行,家人就退了太平輪的船票,改乘飛機去了臺灣。因為吐奶改變一家人的命運,不能不說是鄭培凱救了他們一家人。
  • 解讀太平輪沉沒之謎 200箱黃金變海底寶藏
    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佟大為、宋慧喬、長澤雅美等中、日、韓電影巨星主演的《太平輪》上映,超強的陣容讓這部電影備受觀眾的矚目,同時也讓觀眾了解到了「太平輪」這艘被稱為「東方鐵達尼號」的悲劇而又神秘的歷史,只是在歷史真相的背後仍然有許多未解開的謎團,一些傳言也讓太平輪的沉沒變得更加神秘。
  • 《太平輪》排片低口碑好 影院:是否增加排片看觀眾反應
    《太平輪·彼岸》口碑被指優於上部 電影海報華龍網8月4日18時10分訊(記者 李嫋 實習生 黃清荷)上周末,由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太平輪·彼岸》悄然「登船」了。這部擁有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等華麗陣容的電影,卻沒能延續暑期檔的票房風光。截至昨(3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影片上映5天票房僅3500萬,可謂慘澹。
  • 太平輪為什麼分上下集?吳宇森怎麼看待票房低
    》》電影太平輪為什麼票房低口碑不好?四大原因解讀》》太平輪彼岸最終票房多少(不斷更新)   這幾天電影圈最讓人痛心的莫過於吳宇森和他的《太平輪》!截至記者發稿,《太平輪:彼岸》上映五天,實時票房才3337萬,昨日排片不到4%,業內預計最終票房可能將止步6000萬。而這次重挫,也讓吳宇森厭倦了大製作,並且覺得中國電影市場狹小,直言「我愛好萊塢」。
  • 《太平輪》:南渡之殤的記憶與追尋
    張典婉告訴我們,內戰末期,隨著大量難民、軍政人員舉家赴臺,所有船票都不再是票面價,必須用黃金直接換購船票,當時一張前往臺灣的客輪船票,公價是金圓券150萬元,黑市價格則已經被炒到300萬。到了1949年1月,一張「太平輪」的船票實價已經高達5000萬元,而且往往是有價無市,需要特殊關係方可得到。
  • 由太平輪想到中國百年來最大的海難——「江亞輪慘案」
    選擇一九四九年這樣的歷史時刻談愛情,吳導果然收穫了眼球與口水(雖然票房慘點)。甚至著有《太平輪一九四九》一書的張典婉也有不滿之意,稱「吳導演在開拍電影之前,並沒有與太平輪受難者有過接觸……我關心太平輪紀念碑何時可以建成,撫平昔日傷痕,而非電影票房。」不過,從宣傳角度講,正是因為影片《太平輪》,媒體才會轟炸式報導,才讓沉船事件變得家喻戶曉。張典婉的抱怨就顯得不夠有力了。
  • 溫商投拍「太平輪」 豪華團隊不差錢無懼票房不佳
    平均上座率不到一成  新浪娛樂前日特地走訪某影院,數據顯示《太平輪·彼岸》上映五天,在該影院的總排片場次20場,平均上座率9.21%。而《捉妖記》在前五天的排片場次是68場,上座率達到42.79%,總觀影人數達5000多人。
  • 「太平輪」——南渡之殤的記憶與追尋
    :「雖然有商業元素在裡面,但如果能用更加便捷的方式,把這一段往事傳播出去,讓更多華人對65年前那個風雲時代下個人的命運有了解,有關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張典婉告訴我們,內戰末期,隨著大量難民、軍政人員舉家赴臺,所有船票都不再是票面價,必須用黃金直接換購船票,當時一張前往臺灣的客輪船票,公價是金圓券150萬元,黑市價格則已經被炒到300萬。到了1949年1月,一張「太平輪」的船票實價已經高達5000萬元,而且往往是有價無市,需要特殊關係方可得到。
  • 太平輪沉沒:過於沉重的負載(上)
    1949年 解放軍兵臨城下  國民黨政要 名流 商賈 攜家帶口從上海南遷臺灣  太平輪沉沒:過於沉重的負載(上)  12月2日,戰爭題材災難大片《太平輪》(吳宇森執導,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長澤雅美等中日韓影星主演)將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太平輪事件」曾被稱為「中國的鐵達尼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