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商投拍「太平輪」 豪華團隊不差錢無懼票房不佳

2020-12-18 浙江在線

  平均上座率不到一成

  新浪娛樂前日特地走訪某影院,數據顯示《太平輪·彼岸》上映五天,在該影院的總排片場次20場,平均上座率9.21%。而《捉妖記》在前五天的排片場次是68場,上座率達到42.79%,總觀影人數達5000多人。強烈對比之下,該影院經理表示,「如果後期沒有好片,《太平輪·彼岸》的排片率會保持正常,如果後期一旦出現好片,就會直接替換掉《太平輪·彼岸》。」

  另外,影片上映之前,電影院作為觀影終端,看不到任何宣傳物料,該電影也沒有像其他商業片一樣,鋪開大規模的全國城市路演,點映場次也沒有做起來。影院經理也說,現在市場上70%至80%的電影票是通過網絡發售出去的,而《太平輪·彼岸》並沒有利用好這個途徑,讓「製作大片」變成了「票房小片」。

  上集口碑不佳影響了下集

  出於對市場和票房的考慮,《太平輪》分上下兩集上映。《太平輪(上)》於2014年12月2日上映,雖然影院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現實情況是票房慘澹,負評太多,累計票房僅1.95億元。對於一部投資3億元的大製作電影來說,這樣的失敗是災難性的。眾多觀影者對影片不滿:「一部叫《太平輪》的電影,船去哪兒了?」上集觀影嚴重影響了觀眾對《太平輪·彼岸》的期待。很多觀眾坦言,「看了上集就沒有再看下集的欲望了,上了一次當,不能上第二次了」。此外,影片經歷改檔,從原計劃的"五一",改在暑期,劇情上卻太過沉重,在暑期檔缺乏競爭力。「現在觀眾群的主力軍是年輕人,他們喜歡看的電影是時尚的、簡單的、直接的、有情感衝擊力的,顯然《太平輪》這種沉重的歷史題材,不是他們的菜。」

  小試失利《三體》才玩大

  1981年出生在溫州蒼南的林奇,說自己小時候的夢想跟很多人不一樣,他希望「有吃不完的泡麵,打不完的遊戲幣」。2004年從南京郵電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不想拿薪水度日的他辭職創業,在經歷了兩次血本無歸的失敗之後,28歲的林奇於上海創辦了以網頁遊戲為主要業務的遊族網絡,並成功送上A股市場,他也一躍成為百億身家的財富新貴。

  2014年末,林奇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他的遊族影業將投資12億開拍中國科幻扛鼎之作:《三體》,這是他繼《太平輪》之後再次試水影業,相比於《三體》,「太平輪」上的這點投資實在算不得什麼。儘管《太平輪》票房不佳,但似乎並沒有影響林奇挑戰新事物的興致,遊族影業公布2015年投資的項目,除《三體》外,還籤下了劉慈欣和蔡駿兩位知名作家的經典小說,以及與著名導演高群書、丁遠大展開合作,投資他們的新作品《華夏之王》、《恐龍大賽車》。

  在林奇看來,遊族要做電影也是基於泛娛樂產業跨界融合的發展態勢來考慮,未來公司將以大IP的開發來帶動、整合相關元素來打造泛娛樂產業的影遊新生態。遊族網絡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大IP戰略,先後籤約武俠大師溫瑞安、盛大文學併力推原創IP《女神聯盟》等。林奇還強調,儘管網際網路衝擊傳統產業的說法已隨處可見,但與很多傳統產業相比,目前泛娛樂產業之間融合度還很低。

  該片意義並不在票房

  儘管票房並不買吳宇森及一眾投資人出品人的「帳」,但有業內人這樣透露:《太平輪》有雄厚的資金和足夠強大的後方支撐,也是「無懼船沉大海」的,因為,從它一開始進入市場,並不像其他商業片那樣著急宣傳造勢、急於回籠資金,「當年華誼兄弟用二十年時間、投資2億拍攝《1942》,不也遭遇票房慘澹?但不影響《1942》成為劃時代意義的一部代表作。因而,《太平輪》的意義也不在票房,而在於,它將會和《1942》一樣,會成為一段刻骨的歷史的回憶。」

相關焦點

  • 《大魚海棠》票房已達2.5億 溫商資本頻現影視
    這筆50萬元就是一個溫州人出資的。此舉也吸引了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的注意並投資。近年來,溫州資本頻頻出手,投資影視產業,有的票房口碑雙豐收,有的血本無歸,還要賠錢。今年6月初,溫州成立影視投資聯合會,將使更多的溫州資本進軍影視產業。
  • 太平輪為什麼分上下集?吳宇森怎麼看待票房低
    》》電影太平輪為什麼票房低口碑不好?四大原因解讀》》太平輪彼岸最終票房多少(不斷更新)   這幾天電影圈最讓人痛心的莫過於吳宇森和他的《太平輪》!截至記者發稿,《太平輪:彼岸》上映五天,實時票房才3337萬,昨日排片不到4%,業內預計最終票房可能將止步6000萬。而這次重挫,也讓吳宇森厭倦了大製作,並且覺得中國電影市場狹小,直言「我愛好萊塢」。
  • 上下兩部電影總票房不滿3億 《太平輪》為何「沉了」?
    導讀:近日,《太平輪》下部(又名《太平輪·彼岸》)終於露臉,目前票房停留在4000多萬元,影院排片也少得可憐。這個尷尬的成績讓業內大跌眼鏡:「就算票房差,也不至於差到如此!難道那些貢獻了首部票房的觀眾也都沒來看?」
  • 《太平輪》票房失利的三個為什麼
    《太平輪》上映6天僅獲得約1.14億票房,張一白執導的青春片《匆匆那年》首映2天便超過了這一數字。雖然明星很多,這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尖叫。好多人抱怨,半集完了都沒登船,分成上下集也是一個吐槽點。這是傳統電影導演的一個問題,缺乏產品經理思維。比如,為什麼拍成上下集,一個重要原因不是為了更好看,而是為了收回成本。
  • 《太平輪》下集難逃「沉沒」命運 5天票房僅3500萬元
    【新民晚報·新民網】導演吳宇森的作品《太平輪·彼岸》於上周悄悄上映,儘管有大量明星坐鎮,但卻仍遭遇影市滑鐵盧,首日加上提前點映的票房僅1380萬元。截至8月3日,影片上映5天,累積票房為3500萬元,相當於《捉妖記》昨天一天的票房數量。
  • 《太平輪》下集上映5天 累積票房僅3500萬(圖)
    截至8月3日,影片上映5天,累積票房為3500萬元,相當於《捉妖記》昨天一天的票房數量。這不由令人想起去年上映的《太平輪》上集,總票房僅為1.95億元人民幣。儘管不少業界大佬都在社交網站上為老吳打抱不平,但終究改變不了這艘巨輪駛向沉沒的命運。  慘敗主因 分上下集  不少院線人士認為,《太平輪》票房潰敗的主要原因,是分上下集上映。
  • 《太平輪》徹底沉沒
    上部很慘 下部更慘 太平輪,據蔡康永說,這艘船是他們家的。 1949年冬天,這艘豪華客輪從上海開往臺灣。超載、船員醉酒,加上夜黑風高,在舟山附近海域,它和一艘貨輪相撞,沉沒了。1000多位乘客遇難,僅有30多人獲救。 去年冬天,導演吳宇森花了4個億,將這個類似「鐵達尼號」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 《太平輪》
    《太平輪(上)》自12月2日上映至今,票房及口碑均不理想,首周票房僅1.14億。  1949年1月27日農曆小年夜,太平輪的最後一次航行,原本預計在下午4點出發,但後來因故延至6時啟航。起航時實際載重已達2700多噸,大大超過了船的負載能力。據統計,當時船上總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另載有沉重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等。
  • 吳宇森《太平輪》票房慘敗有點冤,章子怡為船票演技爆裂
    而第二點,當年的《鐵達尼號》實在是太經典了,讓人在沒有看電影之前,心中肯定有一個想法,《太平輪》肯定是有點模仿鐵達尼號,又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吳宇森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特別是《太平輪.彼岸》是票房慘敗,打牌雲集,金城武,佟大為,黃曉明,宋慧喬,章子怡等,你看看這陣容,連打醬油的角色于震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可見這部影片的投入之大,可是區區六千萬的票房,確實是有點讓人覺得難以捉摸。
  • 《太平輪》排片低口碑好 影院:是否增加排片看觀眾反應
    《太平輪·彼岸》口碑被指優於上部 電影海報華龍網8月4日18時10分訊(記者 李嫋 實習生 黃清荷)上周末,由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太平輪·彼岸》悄然「登船」了。這部擁有章子怡、金城武、宋慧喬等華麗陣容的電影,卻沒能延續暑期檔的票房風光。截至昨(3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影片上映5天票房僅3500萬,可謂慘澹。
  • <太平輪>慘敗 院線:受上集拖累再多宣發也難救
    上映第一天(當天18:00起片)票房600萬,基本上可以宣告《太平輪•彼岸 》商業失敗。前後耗時六年,總投資近4億,但最終的結果是,連同上部,可能總票房只會在2.5億左右停留。而對於圈內從業者而言,大卡司,又是災難題材有大場面的《太平輪》,為什麼會「沉船」,其幕後原因,值得分析深思。
  • 張典婉:因吳宇森電影《太平輪》很受傷
    《太平輪1949》裡有個上校,電影裡金城武演了一個上校。「這種人物的原型出自哪裡?吳宇森的劇組去年在陽明山拍片,因為下了大雨,拍得很不順利,後來他的助理來我家聊天,跟我說:『奇怪了,吳導演為什麼沒有找你?我們所有看的場景敘述,跟你書裡描寫的是一樣的。』我覺得很奇怪,電影去還原一個現場很重要,為什麼連上海碼頭、嵊泗海難現場、基隆港碼頭那些現場都沒有拍?難以想像。」
  • 海潤影業發新片計劃 總裁劉燕銘:對票房無要求
    這算是海巖出走海潤後首次回歸,網易娛樂專訪海潤老總劉燕銘,他表示公司一口氣投拍這麼多電影是在試內容試題材,看看市場的反應,他還說,近兩三年內都對票房沒有太大的預期。這算是海巖出走海潤後首次回歸,網易娛樂專訪海潤老總劉燕銘,他表示公司一口氣投拍這麼多電影是在試內容試題材,看看市場的反應,他還說,近兩三年內都對票房沒有太大的預期。關於新片:回頭看《毒戰》很滿意網易娛樂:海潤公司一口氣上馬了很多項目,您對哪些題材比較看好?
  • 溫商張武的生意經:「無信不立 誠以待人」
    目前,在南京經商的溫商已達5萬餘人,溫商以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低調的形象一直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日前,記者就南京市溫州商會會長,南京武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武先生進行了專訪,為大家揭開南京溫商的神秘面紗。
  • 慘烈程度堪比鐵達尼號的太平輪事件:導致千人遇難
    2014年12月2日,中國香港導演吳宇森人生中執導的第一部愛情電影《太平輪》在內地上映,最終取得了2億元的票房成績。愛情電影《太平輪》源自民國時期一次真實的歷史事件。太平輪是一艘豪華貨輪,隸屬於上海中聯輪船公司,排水量為2489噸。
  • 電影《太平輪》上映:誰該為1949年太平輪沉沒事件負責?
    今天(12月2日),歷時六年、耗資四億的國產3D賀歲片《太平輪》上集正式國內公映。為什麼說是上集?因為這是吳宇森導演的電影,下集要等到明年5月才放映。都說現在電影燒腦,沒點知識儲備都不敢去看,比如 《黃金時代》啊《歸來》啊,要看懂《太平輪》不提前做點準備功課看來也不行。
  • 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吳宇森的電影《太平輪》就是依照這段歷史展開。       那麼,太平輪為什麼會沉沒?       對於太平輪失事事件,《大公報》在1949年2月2日的社評《海上又出慘劇》中提出了三點疑問,「1.駕駛能力;2.太平輪逾齡、救生設備不全;3.輪船超重。」2月4日,《大公報》再次對太平輪失事提出質問。
  • 吳宇森《太平輪》時隔四年日本公映
    時光網訊 吳宇森執導的《太平輪(上)》《太平輪(下)》時隔四年後終於將在日本公映,日前曝光了日版預告片。  這上、下兩部作品分別於2014年12月和2015年7月在內地公映,口碑和票房都不盡人意——上部獲得1.97億元票房,下部只拿下5000萬元票房。
  • 中國電影票房破400億元 新生代接力老導演撐起票房
    今年國產片不斷冒出票房黑馬,這些票房大賣的影片,導演不是張藝謀、陳凱歌、徐克之類的大牌,而是一群年輕導演,包括許誠毅、大鵬、田曉鵬、開心麻花團隊等。這批年輕導演已經接力老導演,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脊梁。腫瘤君》也都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相比之下,今年少數幾位大導演的影片潰不成軍,如吳宇森的《太平輪(下)》、陳凱歌的《道士下山》,票房都慘不忍睹。曾經屢奪票房冠軍的導演馮小剛,近兩年已經不再執導新作,其票房最高的影片《私人訂製》,如今早已名列國產片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之外。 票房創紀錄得看新導演,他們還開拓了國產片新類型。
  • 拍劇拍電影開發遊戲 「盜墓筆記」背後有溫商推手
    能夠在扎堆的「盜墓」作品中脫穎而出,《老九門》的成功離不開其背後的溫商推手——南派泛娛有限公司CEO葉方倉。  不只是出品電視劇,與上影集團、樂視共同投拍《盜墓筆記》電影,與小米合作開發遊戲,甚至擬開發VR實景樂園,這些都已成為溫商葉方倉所規劃的「盜墓」娛樂版圖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