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德被罰15萬
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以下簡稱杉德)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被人行南昌中心支行處以15萬元罰款,處罰決定日期是2019年1月17日。
已是第8次被罰
杉德被罰備受關注,一是因為近年來杉德屢屢被罰,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至少是第8次處罰;二是因為在2018年央行開出的6張千萬級別罰單中,杉德佔得其中一張。
2018年12月24日,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央行武漢分行罰款11萬元。
2018年9月30日,杉德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給予警告,罰沒金額2473萬元,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並處以罰款。此次處罰刷新了央行上海分行對支付機構罰金的最高紀錄。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次杉德支付被嚴厲處罰或與此前曾出現的二清、套碼等問題有關。
2018年9月4日,杉德支付湖南分公司便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人行長沙中支行罰款人民幣5萬元;
2017年12月7日,杉德支付黑龍江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制度規定」,被央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處以2萬元罰款;
2017年9月5日,杉德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罰款人民幣近120萬元;
2017年3月15日,杉德電子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警告,沒收違法所得4000元,並罰款59萬元;
2017年1月18日,杉德電子因為「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身份交易報告」被央行大連市中心支行處以累計29萬元罰款。
老牌支付機構
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原名上海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註冊資金34280.1元。同年12月取得支付許可證,2016年8月通過續展,並在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17號》文件的實施下,合併了杉德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杉德電子」),目前業務範圍包括: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全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江蘇省)。同時,「上海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
穿透杉德的股東結構發現,其股東有上海強生控股(4.320, 0.03, 0.70%)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而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上海國資委直屬的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其他股東為交通銀行(5.990, -0.01, -0.17%)、建設銀行(6.680, 0.03, 0.45%)上海分行等。
多次被投訴
2018年,杉德承受了許多,在頻繁的罰單背後,一次次的投訴為處罰加重了法碼。
據上海市2018 年第一季度金融消費糾紛受理、處理形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復季度,出現了針對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的群體性投訴,據該報告稱,2018年第一季度,上海市共受理金融消費者投訴1702件,其中非銀行支付機構投訴共1215件,其中關於杉德支付的投訴有668件,佔總投訴量的39.2% 。
之後對杉德的投訴也沒有中斷。
嚴監管下的杉德
近年來,各家支付機構明顯能感覺到監管收緊。
從管理方面來看,金標委副主任委員、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介紹,2012年至今,圍繞行動支付、非銀行支付,我國制定發布了約50項金融標準,內容涵蓋標識編碼、安全規範、接口要求、受理終端、支付應用、聯網聯合、檢測規範等各個環節。
從處罰方面來看,2017年支付機構領到的全年罰單總量為113張,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2018年央行對支付機構開出罰單近140張,比2017年增加了近30張。
網貸天眼支付領域研究員高才業認為, 2018年罰單數量較2017年出現大幅增長,這說明監管常態化趨勢明顯,合規發展成為支付行業的主旋律。
此外,2018年央行開給支付機構的累計罰單總額將近2.1億元,其中6張千萬級別罰單,8家機構多次被罰。
有分析人士表示, 「千萬元罰單」反映了監管部門整治支付機構違法、違規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表明個別支付機構違法、違規的程度「史無前例」。
對於頻繁遭罰的機構,高才業表示對支付機構自身的影響較大。他解釋說「除了品牌影響力外,對於後續拓展商戶、開拓市場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影響後期的支付牌照續展。」
杉德支付不僅收到千萬元罰單,且近年連續被罰,又該如何?支付許可證有效期至2021年,時間還有,且看它如何。
部分素材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天眼查、21CN聚投訴、新浪、投訴直通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