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徵途》抵制拜金主義
綠色網遊巔峰之作《綠色徵途》帶頭抵制拜金主義,通過提倡低消費的遊戲設計,全面照顧非RMB玩家,還大家一個純真無邪的激情遊戲環境。革命性設計消除「變態」與其他免費網遊不同的是,《綠色徵途》進行了革命性的設計,杜絕了不破防、被秒殺等現象,徹底消滅「變態」號。
-
首開望京實業黨員觀看《抵制拜金主義警示錄》
2011-06-01 18:10 [摘要] 為切實加強廉政風險防範意識,近日首開望京實業全體黨員參加由公司黨委組織的黨員集體上黨課活動,觀看了由中國方正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抵制拜金主義警示錄》專題錄像片。
-
廈大新校門面朝大海 今後遊客進廈大要預約
同時,也意味著廈門大學擁有了一個面朝大海的新校門,這也是96年前廈大校主陳嘉庚的心願。新校門建在大學路旁,是廈門大學真正意義上的正南校門。校方表示,今後它就稱為「南門」。而廈大此前有一個靠近南普陀的校門,是「大南校門」,雖然它在北面。此次新建成的南門實現了96年前廈大校主陳嘉庚的心願: 「要讓外國的輪船來往廈門港的時候,能從海上一眼就看到一所壯觀的學府」。
-
一灣海峽 萬千情誼——廈大與臺灣的校地情緣
地緣相近、文化同根,光復後的臺灣與廈大開啟往來。廈大是最早招收臺灣學生的高校之一,1946年至1949年間招收臺灣學生近百名。臺灣學生對廈大也青睞有加,第一批「臺灣省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中,志願選擇廈大的最多。廈大畢業生也滿腔熱情赴臺參與光復重建。據統計,1945-1949屆廈大畢業生赴臺300多人,佔其畢業生總數近30%。
-
廈大與臺灣的校地情緣——一灣海峽 萬千情誼
1947年,赴臺工作的廈大校友黃子錚給母校寄信寫道。地緣相近、文化同根,光復後的臺灣與廈大往來密切。廈大是最早招收臺灣學生的高校之一,1946年至1949年間招收臺灣學生近百名。臺灣學生對廈大也青睞有加,第一批「臺灣省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中,志願選擇廈大的最多。廈大畢業生也滿腔熱情地赴臺參與光復重建。
-
廈大與江蘇的校地情緣——吳韻漢風翰墨香 鳳凰花開江南岸
鄭重夫人顧學民也是江蘇吳江人,廈大教授、無機化學家。1987年,鄭重、顧學民夫婦設立了 「重學獎學金」,以表彰品學兼優、成績突出的廈大優秀學生。2001年,鄭蘭蓀向該獎項增資。父子兩代人在廈大貢獻才幹,捐資助學,薪火相傳,廈大情深!
-
廈大與遼寧的校地情緣——百年南北相望 路遠海闊情長
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6月新政協籌備會議結束後,廈大校主陳嘉庚隨即啟程前往他尤為關心的遼寧等地考察,「到處所見擴大繁榮,大異以往」,並寫下《東北觀感集》,為遼寧等地發展建言獻策,奠定了廈大與遼寧情緣「志懷祖國、希圖報效」的主旋律。
-
廈大與安徽的校地情緣——徽風皖韻傳情千裡 南強鐘聲響徹江淮
迎客松前胸襟展,鷺江邊上文化揚,安徽和廈門大學雖相距千裡,但卻在四季輪轉的歷史長河裡縱橫交織、送往迎來,留下一個個精彩的瞬間,串聯成一段醇香悠揚的校地情緣。2020年2月,廈門大學校黨委通報表揚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來自安徽臨泉的周丙東作為廈大附屬翔安醫院第一批馳援廈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的醫務工作者,榜上有名。
-
廈大與臺灣的校地情緣——一灣海峽 萬千情誼(二)
1947年,赴臺工作的廈大校友黃子錚給母校寄信寫道。地緣相近、文化同根,光復後的臺灣與廈大往來密切。廈大是最早招收臺灣學生的高校之一,1946年至1949年間招收臺灣學生近百名。臺灣學生對廈大也青睞有加,第一批「臺灣省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中,志願選擇廈大的最多。廈大畢業生也滿腔熱情地赴臺參與光復重建。
-
記廈大與長汀縣的校地情緣——抗戰烽火煉就的不朽情緣
薩本棟接掌廈大的第二天,「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國內的大部分高校都先後遷往西南內地。處於東南沿海的廈大遷往何處,就成為事關廈大命運的重大問題。薩本棟認為「東南半壁的高等教育,還需要維持,所以決定不隨流遠徙」。
-
內地唯一與數學相關智力玩具專題博物館在廈大揭牌
30日,林格爾(Ringel)教授智力玩具捐贈儀式在廈大舉辦。廈門大學圖書館數學與智力玩具空間同時揭牌。據廈大稱,這是目前中國內地唯一、世界極少的幾個與數學相關的智力玩具專題博物館,目前收藏各類智力玩具及相關的文獻資料近4000件。
-
林文慶,一位被廈大遺忘幾十年的校長
也有一種說法,說林文慶應該是廈門大學的創校校長,因為第一任校長鄧萃英任職時間極短,當時廈門大學還是一片荒地,所有的一切都是後來林文慶操辦起來的,所以林文慶才是創校校長。就任廈大校長時,林文慶誓言要把廈大「辦成一生的非死的、真的非偽的、實的非虛的大學」,他用《大學》中的「止於至善」四個字作為廈大的校訓,以培養學生「人人為仁人君子」。
-
@廈大學子,留廈來!丨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來校與學生代表座談 誠邀...
廈門是廈大學子築夢的沃土、追夢的跑道、圓夢的舞臺,熱忱邀請廈大學子畢業後留在廈門工作,以青春之我圓夢青春之中國、青春之廈門。胡昌升說,這次是第7次到廈大來,一方面是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精神,與各位同學就大家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交流,另一方面,也藉機向大家介紹廈門的經濟社會發展最新情況、推介廈門的最新人才政策,為大家答疑解惑、加油鼓勁,真誠希望更多廈大學子留在廈門,成就自己美好未來。
-
廈大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為現行體制提供合作競爭新環境
廈大王亞南經濟研究院10年探索:為現行體制提供合作競爭新環境 中新網廈門6月6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中國綜合性大學中首家成立經濟學院、在中國內地經濟學界獨樹
-
2020中國內地高校六榜綜合排名:前二十名基本無爭議 廈大墊底
高校排名並不是現在出現的新生事物,他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已經存在了30多年,自從1985年教育部決定對我國高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估之後,大學排行榜開始出現,在經歷了30多年的延續之後現階段已經被各大媒推向到高潮,如今的高校排名已經引起了包括高校、高考畢業生、校友、學生家長等在內的人群的高度關注。
-
跑男天津大學錄製遭抵制,影視拍攝早已萬人煩,和解之路在哪
與此同時,天津大學不少學子的朋友圈開始公開抵制跑男,更有發出還我圖書館,跑男滾出天津等字樣的在校學生。一時間,跑男應不應該進入高等學府進行拍攝,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學生方面,有一定量觀點認為,天津大學是國家211重點學府,頭上北洋高等院校的榮耀,啟示幾個演員與娛樂節目就可以褻瀆的。
-
白鷺悠悠落天山|廈大與新疆的校地情緣
廈門大學與新疆大地也註定有著綿延萬裡,縱橫數代的校地情緣。「白鷺戀紅柳,浩海望天山」,一代代廈大人紮根新疆,用青春和赤誠在天山南北譜寫著一篇篇精彩華章。感人佳話,陳嘉庚的新疆情上世紀40年代,避居印尼的陳嘉庚在撰寫《南僑回憶錄》時,屢屢流露出對新疆的關注和牽掛。
-
廈大學生志願者演武小學「護花」
據了解,這支隊伍全部由廈大學生志願者組成。他們將每天按照上下學4個時間段,在演武小學校區附近的街道、路口、車站等處對來往車輛及行人進行疏導,對學生進行引導。 演武小學地處老城區,每天上下學高峰,校門前及學校附近巷道人來人往,給近2000名師生帶來一定的困難,這個安全問題多年來困擾著學校和家長。演武小學家長學校的劉校長是廈大的老師,此次「護花使者」隊伍的成立便是由他促成的。
-
報考廈大,勿忘校主愛婿李光前功勞,還有捐贈鼓浪嶼別墅的林校長
報考廈大的學子,勿忘校主愛婿李光前功勞,還有一個捐贈鼓浪嶼別墅的林文慶校長。1921年至1937年,林文慶受廈門大學校主陳嘉庚先生之請,擔任廈門大學校長,以「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為校訓,擬訂《廈大校旨》、校歌及有關章程,繪製校徽,設校評議會為最高議事機關。林文慶強調要「使本校之學生雖足不出國外,而其所受之教育,能與世界各大學頡頏」。
-
《流星雨》廈門開拍 四千萬打造內地第一偶像劇
據了解,劇中演員的服裝、道具、甚至拍攝場地均有贊助商贊助。 《流星雨》導演稱片子好 山寨又何妨 到底《流星雨》會拍成一部製作上佳的本土勵志偶像劇,開創內地精良偶像劇的先河。困難4:網絡大眾評論眾口難調,不被罵困難;[查看詳情] 網上反對聲強烈 龍丹妮稱並不介意 對於有報導稱該劇主要取景地廈門大學有不少學生對在校園內拍攝有所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