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河豚魚有劇毒!請勿食用,發現售賣及時舉報

2020-12-08 中山網

近期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毒性最強,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市民千萬不要食用。河豚魚是一種有劇毒的魚類,河豚毒素是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為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中毒後出現口、唇、舌尖、手指輕微麻木等早期症狀,隨後出現嘔吐、步行困難、言語困難,進而出現血壓迅速下降、呼吸困難,直至意識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河豚魚發出消費警示:

01

河豚魚屬於《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國家總局明令禁止食品經營者經營和銷售河豚魚。

02

食品經營者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和相關規定,以對公眾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自覺做到不銷售、不購買、不捕撈和加工製作河豚魚。

03

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河豚魚及其毒性的認識,消除「吃河豚」的僥倖心理。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海灘附近不要撿食廢棄的魚,不要到路邊或市場上買不認識的魚類。

04

如發現有人誤食河豚魚後,應第一時間送至醫院進行催吐、洗胃和導洩,在等候送醫時可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後壁誘導催吐,及早排出體內毒素。

05

若發現食品生產經營者銷售、採購和加工製作河豚魚的,請及時撥打12331或12345向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舉報。

相關焦點

  • 注意!春季小心野生毒蘑菇、河豚魚中毒!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不採(捕)、不買賣、不製作和不食用野生蘑菇和河豚魚。專家表示,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生長分布廣泛,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近年來,廣州市的白雲山,華南植物園、帽峰山、天鹿湖、火爐山、生物島、白雲湖等地區發現有白毒傘等毒蘑菇,上述地區及周邊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風險也較高。
  • 廣州食藥監局:食用人工養殖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專家稱巴魚是河豚的一種,可養到無毒,但不鼓勵隨便吃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提醒市民,市面上經營的「巴魚」多為人工養殖的河豚魚,有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且酒樓食肆經營巴魚屬違法行為。然而,記者近日走訪市內部分水產市場和酒樓,發現巴魚售賣已成常態,且商家都稱巴魚是人工淡水養殖的無毒河豚品種。那麼巴魚與河豚到底有何異同,是否可以放心食用,新快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 這個「應季河鮮」有劇毒,請勿亂食用!
    在此,Dr.GDCDC提醒您: 野生河魨有劇毒!有劇毒!!!有劇毒!!!有劇毒!!!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河魨毒素不只存在於河魨體內,在某些海洋生物中,比如雲斑裸頰蝦虎魚、織紋螺、鱟等也可能含有這種毒素 ,在廣東省某些沿海地區常有食用,因此中毒事件也時有發生。
  • 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 氣鼓鼓的千萬別買
    資料圖  「劉家橋露天市場一家魚攤賣河豚魚,這魚不是有劇毒嗎?能隨便賣嗎?」上周六下午,市民寇先生(線索獎:50元+50元禮品)反映,市場上有人售賣河豚魚,記者連忙隨報料人趕往該市場。  不許私售的河豚出現在市場  在沙河口區劉家橋附近的露天市場裡,一家魚攤盛放雜魚的箱子裡,有三四條河豚魚。寇先生問:「這是河豚嗎?」女商販回答:「對,就是廷鮁(河豚的俗稱)。」「這不是有毒嗎?」那位女商販聽了沒放聲。記者問道:「這魚賣不賣?」女商販說:「賣,30元一斤,這魚好吃,買回去處理好了就沒事了。」記者要了最大的一條。
  • 湛江人注意!這種魚含有劇毒,已有人吃它發生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稱「河魨」「龜魚」「雞抱」「氣泡魚」「氣鼓魚」等,因其體內含有一種劇毒的神經毒素——河豚毒素聞名。近年來,因食用加工處理不當的河豚魚或誤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食物,造成河豚毒素中毒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台州市場現野生河豚魚 傳說做成魚鯗食用無毒
    近日,有網友爆料,溫嶺等地的水產市場上,一些攤販在悄悄銷售野生河豚魚。  河豚魚有劇毒,而且國家明確規定河豚魚是不能流入市場的,攤販真敢賺這「性命錢」?  昨天,記者來到被網友舉報的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轉了一圈,並沒有看到河豚魚的影子。隨後,來到一個攤鋪前,向老闆詢問有無河豚魚,對方馬上有些緊張。
  • 這種應季河鮮有劇毒,請勿亂食用
    河魨因其味道鮮美卻含有劇毒民間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魨」的說法每年3月到5月正值河魨產卵期,其毒性最強,也是河魨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在此,廣東衛生在線提醒您:野生河魨有劇毒!有劇毒!!!有劇毒!!!毒素部位野生河魨的內臟、卵巢、血液、魚皮、魚頭等部位含有劇毒的河魨毒素,其中內臟和卵巢的毒性最強。食用野生河魨很容易因加工處理不當導致中毒。
  • 男子食用河豚致死,家屬追責,賣家喊冤:我說不賣,他偏要買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河豚就是蠢萌的物種,但你不知道的是,河豚魚有毒的成分叫河豚毒素,人攝取0.5-0.3mg的河豚毒就足以致命,雖然食用河豚有危險,但仍有人願意嘗試。 江蘇南通的一名男子張某在食用野生河豚後中毒身亡,事發後,其家屬追責水產商楊某。
  • 衛生部門提醒:千萬不要吃河豚魚
    衛生部門提醒:千萬不要吃河豚魚   近期是河豚魚性成熟期,此時河豚魚毒性最強,春季最易發生食用河豚魚中毒事件。近日,浙江省衛生廳衛生監督局發出食品安全預警通告:  學校、企業等各類集體食堂和餐飲單位,嚴禁供應和食用河豚魚。廣大群眾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漁民不能隨意丟棄河豚魚;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海灘附近不要揀食廢棄的魚;不要到路邊或市場上買不認識的魚類。消費者一旦發現違法經營河豚魚的,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舉報。舉報電話:96301。
  • 並不是所有的河豚都不能吃,2種河魨魚加工後可食用
    為適應市場需求,我國已對河豚加工和食用實行有限開禁,2種人工養殖的河豚經嚴格加工後,可以銷售和食用。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河豚魚為增強食用河豚的安全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再次發通知強調:商家不得銷售野生河豚等
  • 劇毒的美味!初夏河豚產卵毒性強
    央廣網北京5月27日消息 民間有河魨味美誘人的說法。河豚魚體內含有一種劇毒的神經毒素——河魨毒素。初夏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河豚毒性最強,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近年來,因食用加工處理不當的河魨或誤食含有河魨毒素的食物,造成河魨毒素中毒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為減少因攝入河魨毒素而引發的食物中毒,市場監管總局發出了河豚消費提示。
  • 網紅「水晶泥」有毒 警方:市場上若發現售賣可舉報
    賣水晶泥玩具 很多商家有3C認證記者通過購物網站搜索,發現網上有很多商家在銷售水晶泥玩具,根據這些商家的銷售情況,隨便一家都有上千人次的付款記錄,交易成功的單數也在幾千甚至上萬。在這些購物網站的商家中,只有很少幾家店鋪在首頁註明了「關於水晶泥產品的使用安全風險提示」,水晶泥等膠泥狀玩具或手工製作原料中含有少量硼砂等不可食用物質;不適用於低齡兒童;且任何玩具都不能食用,兒童務必在家長的監護下使用;該商品不可食用,若食用可能引起健康損害,請避免食用,並及時清洗與其接觸的容器、手部等。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呢?河豚的劇毒主要分部在哪些地方?
    河豚是無鱗魚的一種,也是一種淡水及海水,均有分布的魚類,又稱豚魚、氣泡魚,其知名度極高,河豚魚味道十分鮮美,但由於含有劇毒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可見吃河豚魚要冒生命危險。河豚含毒部位比較複雜,包括卵巢,肝臟,血液,鰓、甚至皮、肉等都含有毒性,其中以卵巢和肝臟最多,而且這些部位所含的毒性根據河豚的種類、成長程度以及烹飪方法有不同的差別。
  • 浙江台州:無須「封殺」河豚魚
    主要原因是河豚魚身上的許多部位有劇毒。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人員介紹,河豚的肉一般沒有毒,但它的卵巢、肝臟、腎臟、血液、眼、鰓、皮膚、大腦等都存在毒素。河豚毒性很強,比氰化鈉強1000倍,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河豚毒性穩定,加熱到200℃以上才可能被破壞。目前尚無河豚毒素的解毒藥物。    所以,誤食河豚魚,後果不堪設想。
  • 上海市食藥監局發布安全警告:不要拼死吃河豚魚
    河豚魚何時能夠在上海開禁目前還無時間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考慮到每年都會有因食用河豚魚致死的事件發生,上海這幾年不會開禁河豚魚。    又到了一年河豚魚性成熟期,此時河豚魚毒性最強,也是河豚魚中毒事件的高發時期。
  • 海南日報數字報-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魚
    本報海口1月19日訊 (記者羅霞)針對近日我省發生個別群眾因食用漁民私自收購加工銷售的野生河豚魚乾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
  • 這種魚類毒性超強、食用安全風險非常高!海口發布消費提示!
    ,但河豚體內含有一種劇毒的神經毒素——河豚毒素。近年來,因食用加工處理不當的河豚或誤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食物,造成河豚毒素中毒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近期我省也出現了因自行加工食用野生河豚而導致人員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為減少因攝入河豚毒素而引發的食物中毒,特做出以下風險提示:一、河豚毒素毒力強,致死風險非常高在自然界非蛋白質、小分子天然毒素中,河豚毒素的毒性超強,毒性是劇毒氰化鈉的1250倍。
  • 廣東江門會城兩處花街 觀賞性河豚被當街售賣
    記者採訪中發現,我國雖未有明文規定市場禁售觀賞性河豚,但新會衛生部門有關專家認為,商家起碼要告知消費者此魚有毒。如果家中養河豚,也不能隨便丟在垃圾桶或者路邊,以免被路人拾到或者被小貓小狗誤吃中毒。  「這種魚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哦,每年這個時候才上市。」阿姨強調說。  記者隨後在新會中醫院旁邊的花街看到,同樣個頭大小的觀賞性河豚也當街售賣,和帝臨路花街的價格一致。街上一位賣觀賞魚的老闆向記者透露,這裡賣河豚有幾年了,都是是從廣州拿貨。「我早兩年也賣過,不好養,今年才不賣的。」
  • 抑鬱症患者買來河豚魚食用後死亡 賣家獲刑1年1個月
    南方+2019年3月27日訊 小C在某購物平臺做觀賞魚生意,這天,一個客戶聯繫到他詢問有沒有河豚賣,小c將四箱河豚魚賣給對方後,雖然意識到小A購買河豚的目的是為了食用,但輕信她不會真的食用河豚魚,拒絕了其退款的要求。被害人小A在食用被告人小C所售的河豚魚後死亡。經司法鑑定中心鑑定,死者小A的死因是食用河豚後吸收河豚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