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門提醒:千萬不要吃河豚魚

2020-12-11 中國杭州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政府工作動態/col/col812253/index.html服務/col/col812262/index.html

 
當前位置
衛生部門提醒:千萬不要吃河豚魚


  近期是河豚魚性成熟期,此時河豚魚毒性最強,春季最易發生食用河豚魚中毒事件。近日,浙江省衛生廳衛生監督局發出食品安全預警通告:
  學校、企業等各類集體食堂和餐飲單位,嚴禁供應和食用河豚魚。廣大群眾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漁民不能隨意丟棄河豚魚;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海灘附近不要揀食廢棄的魚;不要到路邊或市場上買不認識的魚類。消費者一旦發現違法經營河豚魚的,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舉報。舉報電話:96301。
  河豚魚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救治,發現有人誤食河豚魚後,可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後壁誘導催吐,並儘快送醫院催吐、洗胃和導瀉,及早排除體內毒物。(本站編輯 徐墉摘編)

 

相關焦點

  • 一顆小螺,可要人性命,比河豚魚還毒,這樣的螺類千萬不要嘗
    大家好,隨著天氣轉暖,吃螺類等海鮮的人多了起來。最近,在福建泉州,當地正處於織紋螺旺汛期,這種螺類產品比較多。不過,這裡的海洋與漁業部門及時發出提醒,要求市民不要吃這種螺類產品。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島。
  • 浙江女子撿食河豚被毒死 衛生部門發出提醒(圖)
    這條魚紅燒後端上了桌,孫燕吃的是魚卵,兒子和阿姨主要吃的是魚肉。吃完沒多久,3人的身體就有了反應。下午兩點半左右,鄰居聽到孫家有人在喊救命,跑去一看,孫已倒在地上。  之後,病人被緊急送到附近的慈谿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恢復了心跳,但沒有恢復自主呼吸。下午5點,又轉送到慈谿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
  • 上海市食藥監局發布安全警告:不要拼死吃河豚魚
    河豚魚何時能夠在上海開禁目前還無時間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考慮到每年都會有因食用河豚魚致死的事件發生,上海這幾年不會開禁河豚魚。    又到了一年河豚魚性成熟期,此時河豚魚毒性最強,也是河豚魚中毒事件的高發時期。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千萬別吃!3-5月河豚魚最毒 煙臺嚴禁餐飲加工!
    原標題:千萬別吃!3-5月河豚魚最毒,煙臺嚴禁餐飲加工!每年3月至5月是河豚魚產卵的季節,毒性最強,最易發生河豚魚中毒。為防止餐飲服務環節因加工、經營河豚魚引發食物中毒事故,煙臺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法》和國家局《關於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河豚魚有關問題的通知》 (食藥監辦食函〔2011〕242號)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強化各項監管措施,嚴格禁止餐飲服務單位加工、經營河豚魚(或以其他替代名稱)及其製品,切實保障公眾飲食安全。
  • 三市民吃海鮮後出現中毒症狀 疑為河豚魚中毒(圖)
    芝罘區衛生防疫站提醒,《食品衛生法》明確規定禁止生產、經營、銷售河豚魚等有毒、有害的動植物食品。近期我市陸續發現市民貪食河豚魚中毒案例,市民應加以提防,切莫圖一時口福,給自己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紅兵 振遠 初陽)  河豚雖小巨毒無比 一兩小河豚放倒夫妻倆  誤食河豚放倒一對中年夫妻 妻食用較多仍未脫險  河豚魚公然叫賣 工商:春節期間是河豚中毒高發期  河豚:  市場現身食用:慎防中毒  酒樓公開製售河豚被查 有關部門稱慎食河豚  不識毒河豚吃了險喪命 9名外地打工者全部脫險
  • 市食藥監局提醒市民 安全第一不要拼死吃河豚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市民:安全第一,不要拼死吃河豚魚。如發現有違法銷售河豚魚的,可撥打12331電話向食藥監部門舉報。  河豚魚體內所含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神經性毒素,河豚魚的卵、卵巢、肝臟、皮、腎、腸、眼、鰓、腦髓、肌肉和睪丸等部位均帶毒。河豚毒素比較穩定,不易被一般物理性處理方法破壞,鹽醃、日曬、一般加熱燒煮等方法都不能解毒。
  • 毒性極強河豚魚加工標準在福建引發爭論
    但福建省衛生部門拒絕派專家參加審定會,質監部門批准了加工規範但表示加工品地方標準目前還不會批准。  據介紹,河豚魚毒性很強,一條河豚魚的毒素可導致二三十人死亡。由於缺乏科學的管理標準和加工方法,民間經常發生食用河豚魚中毒事件。
  • 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 氣鼓鼓的千萬別買
    資料圖  「劉家橋露天市場一家魚攤賣河豚魚,這魚不是有劇毒嗎?能隨便賣嗎?」上周六下午,市民寇先生(線索獎:50元+50元禮品)反映,市場上有人售賣河豚魚,記者連忙隨報料人趕往該市場。  不許私售的河豚出現在市場  在沙河口區劉家橋附近的露天市場裡,一家魚攤盛放雜魚的箱子裡,有三四條河豚魚。寇先生問:「這是河豚嗎?」女商販回答:「對,就是廷鮁(河豚的俗稱)。」「這不是有毒嗎?」那位女商販聽了沒放聲。記者問道:「這魚賣不賣?」女商販說:「賣,30元一斤,這魚好吃,買回去處理好了就沒事了。」記者要了最大的一條。
  • 提醒!這種5種食物很常見,當心吃錯了會中毒……
    注意不吃感官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食物,不使用不潔淨餐具,同時要注意慎食生菜涼菜和近海貝類,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02預防野菜中毒春季野菜隨處可見,不要隨意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同時,要提高野蘑菇的鑑別能力,不隨意採摘野蘑菇,尤其是不採購、不製作、不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04預防發芽土豆中毒春季是土豆的萌芽時期,因芽內含有毒物質龍葵素,攝入後易引起中毒,不要購買和食用發芽或皮肉大部分變為青紫色的土豆。
  • 浙江台州:無須「封殺」河豚魚
    河豚魚能不能吃?能,且味道鮮美。    河豚魚有多鮮美?有人這樣形容吃河豚魚的感受:「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宋朝大文豪蘇軾寫過名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據說,以詩中的蔞蒿和蘆芽燉河豚,味道比東坡肉還好。    河豚魚能不能賣?
  • 河豚魚有條件放開,國內有了首家淡水河豚魚加工企業
    暗紋東方魨為長江洄遊性魚類,屬淡水河豚魚,主要消費區域為長三角及南方地區,也是中國傳統河豚魚品種。紅鰭東方魨為海水河豚魚,養殖在北方,消費區域為日本、韓國及我國北方地區。12月9日,「河豚魚有條件放開」新聞發布會在江蘇海安舉行。河豚魚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但河豚魚的市場需求與安全食用一直是難以解決的矛盾。
  • 廣州食藥監局:食用人工養殖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專家稱巴魚是河豚的一種,可養到無毒,但不鼓勵隨便吃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提醒市民,市面上經營的「巴魚」多為人工養殖的河豚魚,有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且酒樓食肆經營巴魚屬違法行為。「放心吃,不用經過特殊處理,很多客戶一次就訂一兩百斤。」  隨後,記者走訪了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附近幾家酒樓,在供食客選購的海鮮池內,大多專門有一格掛著「巴魚」的標牌。一家海鮮池的負責人稱,巴魚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如果有毒的話,早就有人吃出問題了」。
  • 遊客吃河豚中毒誰負責
    不少市民質疑,國家明令禁食河豚魚,旅行社推出這樣的線路,拿旅客的性命當兒戲,未免過於輕率。  旅行社:應市場需求而推出  推出該項目的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周先生表示,河豚魚和刀魚自古就是天下知名的美味,河豚更是以其鮮美的口感吸引了不少食客。他們推出的這條線路一次組團16人,兩天一晚的行程,每人2888元,這一價格幾乎是普通短線遊的10倍。
  • 河豚魚有劇毒!請勿食用,發現售賣及時舉報
    近期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毒性最強,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市民千萬不要食用。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河豚魚發出消費警示:01河豚魚屬於《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國家總局明令禁止食品經營者經營和銷售河豚魚。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醫生:無解藥!
    提醒 可愛高能預警! 大家快看下面這些圖 能猜出這些是什麼物種嗎?這條魚紅燒後端上了桌,孫燕吃的是魚卵,兒子和阿姨主要吃的是魚肉。吃完沒多久,3人的身體就有了反應。下午兩點半左右,鄰居聽到孫家有人在喊救命,跑去一看,孫已倒在地上。 之後,病人被緊急送到附近的慈谿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恢復了心跳,但沒有恢復自主呼吸。下午5點,又轉送到慈谿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醫生:無解藥……浙江曾有人誤食身亡
    一男子吃完河豚中毒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這條魚紅燒後端上了桌,孫燕吃的是魚卵,兒子和阿姨主要吃的是魚肉。吃完沒多久,3人的身體就有了反應。下午兩點半左右,鄰居聽到孫家有人在喊救命,跑去一看,孫已倒在地上。之後,病人被緊急送到附近的慈谿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恢復了心跳,但沒有恢復自主呼吸。下午5點,又轉送到慈谿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
  • 一家三口"搏命"吃河豚 丈夫被毒死妻子昏迷(圖)
    王某女兒暫時脫險河豚魚  「拼死吃河豚———一命博一命」,說的就是河豚味道極為鮮美,但內臟含劇毒。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吃河豚的惠安村民王某,昨日凌晨以生命的代價,再一次詮釋了這句話。  前晚10時47分許,惠安縣淨峰鎮淨北村村民王某與妻女3人,在家中吃河豚魚時中毒。經搶救,王某不幸身亡,妻子處於嚴重昏迷狀態,女兒暫時脫險。事後,當地衛生、公安等部門介入調查。  惠安縣縣長林萬明稱,中毒事件與村民誤吃有毒河豚魚有關,具體原因在進一步調查中,當地正在積極做好搶救傷員及善後工作,同時馬上開展轄區農貿市場巡查、檢查河豚魚及其製品。
  • 春季小心野生毒蘑菇、河豚魚中毒!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不採(捕)、不買賣、不製作和不食用野生蘑菇和河豚魚。專家表示,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生長分布廣泛,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近年來,廣州市的白雲山,華南植物園、帽峰山、天鹿湖、火爐山、生物島、白雲湖等地區發現有白毒傘等毒蘑菇,上述地區及周邊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風險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