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工作進程

2021-02-08 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

2019年3月22日聯合國NGO組織,美國ust國際文化傳播公司張靖軒女士來安陽學院考察"甲骨文發現120周年,2019年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基本條件與準備情況。

張女士與安陽學院黨委書記、校長賀海鵬,校副書記趙吉,美術學院總支書記、院長、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主席張道森,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席魏峰,副院長王金鳳等進行了熱情友好的會晤談話,聽取了解了甲骨文書法藝術展的準備工作,並通報了薩爾瓦多共和國作為協辦單位助力我校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的情況。

隨後,張靖軒女士在美術學院院長張道森帶領下,對主辦單位安陽學院甲骨文藝術中心進行了考察,認真查看並詢問了甲骨文書法藝術展的準備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對安陽學院的主辦條件以及紮實的準備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與讚揚。

張靖軒女士還查看了部分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徵集的作品,對海內外甲骨文書法創作者踴躍參加、熱情贈稿表示讚許。並指出聯合國中文日的展覽,是全世界注目的重要文化活動,展出的作品一定要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平。

她還參觀了作品初評現場,並對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送展的695件作品認真篩選的評選過程,不記名打分評選的方法給予了肯定。

聯合國張靖軒女士向校黨委書記、校長賀海鵬教授,副書記趙吉同志遞交"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邀請函。

校長賀海鵬向張靖軒女士贈送自己創作的甲骨文書法作品

有關薩爾瓦多共和國助力我校聯合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展事宜的通報

與美術學院院長張道森,副院長王金鳳交談,了解甲骨文書法徵稿情況,展品質量情況。

徵稿情況匯報。張女士對參加這次展覽的20多個國家600多名作者表示感謝,對這些藝術家積極參與世界文化建設的行為表示讚揚。

考察美術學院基本情況,以及美術學院甲骨文藝術研究情況,教學情況,科研情況。

參觀美術學院教師專業創作

考察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

美術學院院長辦公室合影留念

送件作品接收與審查

嚴把文字錯誤與藝術質量關


張道森院長向張女士贈送甲骨文書法作品

張道森院長介紹美術學院甲骨文藝術研究成果和甲骨文書法展工作組本次展覽工作情況,並介紹了美術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情況。

聯合國甲骨文書法展收稿工作組送作品進入審稿廳

作品登記錄入工作組

作品評審工作現場

評選現場

已經收到20多個國家共690多件甲骨文書法作品。


相關焦點

  • 這個展謹慎參加: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徵稿啟事
    由安陽學院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舉辦「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並於即日起向海內、外徵稿。評審委員會:聘請國內甲骨文書法藝術、甲骨學與古文字學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評審委員會。4、歐洲負責人:陳秉奎徵稿地址:法國·巴黎  法國書法家協會5.美洲負責人:屠新時  李兆銀徵稿地址: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 中華文化研究院各展區預展評出優秀作品集中在中國安陽舉辦: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預展。
  • 魏峰先生出席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
    2019年4月2日,魏峰先生出席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開幕
    大河網訊 4月2日,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在安陽學院開幕。安陽學院黨委書記、校長賀海鵬表示,該校依託甲骨文發源地的地域優勢,成立了「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啟動了「一帶一路·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國際巡展」。通過甲骨文書法藝術交流活動,推動世界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鑑,為保護傳承好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在我校隆重開幕
    4月2日上午,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在我校綜合樓音樂廳隆重開幕。校領導賀海鵬、張懷文、王飛,美術學院院長、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主席張道森,中央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安陽學院特聘教授、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席魏峰,日本甲骨文書道研究會會長、安陽學院特聘教授張大順出席開幕式。
  • 安陽學院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召開展覽籌備會
    安陽學院美術學院自去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摩洛哥大會成功舉辦了"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展「之後,今年4月再次應邀赴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展」,3月5日在安陽學院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召開籌備工作會議
  • 倉頡、穀雨、書法、太極 聯合國中文日的中國符號
    倉頡、穀雨、書法、太極 聯合國中文日的中國符號 2017年04月22日 18:02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 魏峰的甲骨文書法成就蜚聲中外,已成為當代領軍人物
    甲骨文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重要文物,是漢文字的鼻祖,郭沫若先生曾發出「一片甲骨驚天下」的感嘆,由於甲骨文出土時間較晚,僅一百餘年,所以甲骨文書法藝術在我國書法史上還是新生事物。在這眾多的領域中,書法與繪畫尤為明顯,而繪畫中的大寫意花鳥則更為突出。現代人將甲骨文引入書法藝術的創作可謂鳳毛麟角,藝術水平可分為三個層次。
  • 聯合國中文日舉辦象形文字展 讓世界領略漢字魅力
    聯合國中文日舉辦象形文字展 讓世界領略漢字魅力 2014年04月28日 10: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為紀念倉頡,聯合國於2010年起,將每年中國農曆的「穀雨」節氣設定為中文日。  中文是聯合國6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在聯合國的日常運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文日的設立,不僅是聯合國對於中文和中國文化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於中國在聯合國事務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肯定。「中文熱」也蔓延到聯合國紐約總部,具有中國元素的各種展覽總是能吸引很多觀眾,越來越多的聯合國僱員希望學習中文。
  • 穀雨時節 聯合國中文日的來歷以及與個人的關係
    (錢漢明撰文) 聯合國中文日在2020年4月20日全球迎來了第二個十年的開始。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文日。這一新倡議的提出旨在慶賀多種語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樣性,並促進六種官方語文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
  • 聯合國萬國宮中文日舉辦「畫說漢字」象形文字展
    聯合國萬國宮中文日舉辦「畫說漢字」象形文字展   「聯合國中文日·畫說漢字」中國象形文字展覽17日在日內瓦萬國宮開幕。  此次展覽由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與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共同舉辦。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吳海龍在致辭時表示,中國漢字與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人類最古老的文字,歷經數千年演變,形成了當今繽紛多彩的語言文字體系,孕育了世界多樣的文明。
  • 「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舉辦
    2020年11月28日上午10:00,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一帶一路文化發展基金、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主辦,行有恆堂(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舉辦。
  • 「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舉辦
    展廳現場2020年11月28日上午10:00,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一帶一路文化發展基金、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主辦,行有恆堂(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許紅海先生的致辭中指出,甲骨文作為迄今最早的成型漢字,不僅藝術造詣已達到相當之高的水準,且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走向,開了書法藝術之先河。王輝湘先生精心創作的甲骨文書法,具有創新性、高水準。對普及甲骨文書法具有重要意義。
  • 國際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東京舉行
    新華網東京12月17日(記者梁賽玉)為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中國文字 世界風情——國際甲骨文藝術祭」暨「天上大風——東京國際甲骨文書法展」16日在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吸引百餘名中日各界人士及甲骨文研究者和愛好者出席。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聯合國「和平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為回應和助力聯合國在全球發起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對話活動的倡導,經過近半年的創作,完成了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系列等20餘點新作,為此項活動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
  • 格物致知——當代中國畫代表性畫家30家線上藝術展/江海濱
    作品散見於《中國書畫報》《書法報》《人民日報》等報刊。現為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委會委員。 作品入展西泠印社國際藝術節首屆楹聯書法展、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50周年書畫展、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大展、中國黃河魂藝術大展、加拿大中華詩書畫展、第八/九屆海峽兩岸書畫大展暨當代中國山水畫展、央視紀念趙樸初誕辰110周年中國畫邀請展、第十三屆中國名人名家書畫精品展、寫意宋莊—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邀請展、咫尺乾坤—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小品展、尺素清芬當代名家小品新作品鑑展、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大展、
  • 金恪集團受邀參加「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
    11月28日,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一帶一路文化發展基金、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主辦,行有恆堂(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與會嘉賓均高度讚揚甲骨文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脈與深厚歷史,並共同號召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和與會嘉賓一同為繁榮我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更多努力。
  • 《世界記憶—江蘇省檔案館館藏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寧舉行
    同時,還舉行了《世界記憶—江蘇省檔案館館藏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匠心傳承—江蘇老行當百業圖片文獻展》。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最早的文字。正是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延續五千年從未斷流。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2周年。
  • 漢語漢音漢韻齊上陣 聯合國中文語言日贏得滿堂彩
    4月20日,紐約聯合國總部一間普通的會議廳裡好戲連臺。甲骨文、漢字、中國文化,漢語在這裡主宰;古箏、二胡、琵琶,漢音從這裡飄溢;太極、醉拳、少林功夫,漢韻在這裡味道十足。  2011年聯合國中文日的各種慶祝活動正在這裡舉行,精彩紛呈的中國節目吸引了眾多聯合國工作人員和各國外交官們,會議廳內外人頭攢動。
  • 距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開幕式還有1天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