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讀蘇軾的經典詩詞,對於他筆下杭州西湖的美景印象深刻。實際上,蘇軾筆下的西湖不單純指的是杭州西湖,還有一個地方,同樣也有西湖,同樣也是蘇軾曾經經營之地。那就是潁州西湖。
潁州西湖是安徽的風景名勝,十裡荷花最為迷人。年過半百的蘇軾曾經來潁州就任,看到遍地荷花,想到自己內心當官的悲苦寂寥,寫下一首詞。其中不乏傷感,也運用了歐陽修和韓愈的經典詞句。
四面垂楊十裡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裡聽笙歌。
這首宋詞是蘇軾的《浣溪沙·荷花》,寫於公元1091年,當時的蘇軾已經54歲。此時的他正在潁州太守任上,度過生命當中最後的十年。雖然五十知天命,內心早已不悲不喜,但是來到這裡就被西湖當中的荷花所迷住了。
所以宋詞一開篇就是,「四面垂楊十裡荷」,四面垂柳圍繞著十裡香荷,滿眼都是美麗的荷花,也最容易引起蘇軾的感慨。整個上片都是在寫這裡的荷花之美,「問云何處最花多」請問哪裡的荷花最多?襲用韓愈《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詩「問言何處莢蓉多」句。下句「畫樓南畔夕陽和」是「何處」的回答,畫樓南畔夕陽西下的荷花最多,景色也最美。
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一開始就用2個字就點出詩人當時的心境。「天氣乍涼人寂寞」,天氣忽然變涼了,給人們帶來了秋的寂寞。蘇軾雖然眼前有十裡荷花,但是也擋不住內心的悲苦。
漫漫長日該如何度過呢?「光陰須得酒消磨」,化用歐陽修《退居述懷寄北京韓侍中》詩「萬事消磨酒百分」經典詩句,寫自己百無聊賴,只能借酒澆愁打發時間。
「且來花裡聽笙歌」,說自己且憂中取樂,躲進荷花叢中來聽賞悠揚哀傷的笙歌。
這首宋詞看上去用筆非常簡潔,但內心有訴說不盡的悲苦。雖然年過半百的內心雄心不減,只可惜壯志難酬,屢屢遭受攻擊,以致仕途如此坎坷。
下片「寂寞」兩個字就點出蘇軾最為落寞的心態。雖然蘇軾詞以豪放見長,但是也顯現出了年過半百的她內心所經歷的所有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