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詞化用了韓愈的詩句最終成為千古絕唱

2020-12-10 文博天下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詩、詞、文、書、畫樣樣精通,在詩歌領域他被稱為「詩神」;在大宋詞壇開豪放派之風,是「豪放派」詞人的開派祖師,後人稱為「詞聖」;在散文領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位列「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列;在宋代書法界與米芾、蔡襄、黃庭堅並稱「宋四家」,在繪畫上同樣有極深的造詣。

今天,我們從詞的角度來走進蘇軾,一起來領略一下蘇軾非常有代表性的婉約詞——《減字木蘭花》,全詞如下: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初春時節,黃鶯開始啼叫,預示著美好的開始;雨,淅淅瀝瀝,滋潤著草木,那剛剛鑽出來的春草,遠遠望去,一片嫩綠,想走近仔細觀察它,它們卻害羞的藏了起來。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不要推脫,醉酒並不可怕,趁著酒意,去看看嬌豔的花,人生中的美好一定要及時觀看,如果有美麗的花開放我們卻不去看,就意味著人生很快到了盡頭。不要等著春天遠去,落花掉進青苔。

這首詞大約創作於1063年,蘇軾當時28歲,此詞本為蘇軾回寄給蘇轍的詞。

上闋,寫初春時節的美好時光。「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這兩句點明了初春時令,同時借用韓愈《早春》中的名句,這句詩用在此處十分貼切。「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由於韓愈和蘇軾同為「唐宋散文八家」之一,在文學主張上,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因此,蘇軾對於韓愈的詩應該頗為了解,也更能領會韓愈詩句的精髓。

下闋,詞人勸遊人要及時賞樂,美好的春景容易逝去,不要說自己醉了,借著醉意也可以一睹芳菲的。不去看,就意味著失去了花給人以活力的含義,意味著時光易逝,人終究會走向衰老。

蘇軾曾說:「人生何以易此樂,天下誰肯從我歸。」不妨改為「人生何以易此樂,及時看花春常歸。」蘇軾的一生是充滿了哲理的一生,他一生命運坎坷,宦海沉浮卻沒能磨滅他的雄心壯志,也沒能失掉他那顆珍貴的樂觀豁達之心。

最後,以一首小詞作結,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醉臥黃城中,對酒當歌,舞袖弄影。恨今時,多少英雄埋骨處,血濺飛鴻。

往事已成空,此恨無窮,明朝沙場誰與共?會挽雕弓如滿月,再露崢嶸。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但他推陳出新,硬是寫成了自己的風格
    作為這八位大師裡的領軍人物韓愈,那更是受到了後世很多文人的推崇,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他的散文,那都是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楷模。那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即使後來大名鼎鼎的蘇軾,那也是時常會化用韓愈的名句,例如他的這首《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便是化用了韓愈的名句:」最是一年春好處。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詩意,但是推陳出新,卻又寫出了新意
    而且蘇軾的作品又是別具一格最具有代表性,筆者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很有趣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同樣經典的《贈劉景文》,這是一首很典型的贈別詩,整首詩寫得很感人,另外寫作風格也很獨特,整首詩化用了中唐詩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詩意。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名句,別出心裁卻是寫出了新意,很值得一讀
    哲理其實也是宋詩最為顯著的一大特點,其實韓愈的一些詩作裡,也有這樣的哲理,但是相對來說,沒有蘇軾的濃重,但是他的詩卻是寫得很優雅,最為著名的便是他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他的這首詩寫得很是生動,把早春時期的美景,描繪的活靈活現:「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蘇軾這首中秋詞狂抄前人詩句,卻抄出千古絕唱,讀懂才知他有多牛
    無數文人,曾在中秋那夜,舉杯邀明月,將無限的思念譜成千古絕唱。今天要講的這首中秋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後所寫,瀟灑飄逸,令人不服都不行。 這首詞寫於1082年的中秋之夜,正是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二年。這首《念奴嬌·中秋》浪漫飄逸,同樣讓人感受到了獨屬於蘇軾的那種曠達情懷。
  • 蘇軾,有一首詞抄,襲韓愈的唐詩,卻成為寫春景的傳世佳作
    這也是古代詩詞的魅力所在,永遠不會過時。蘇軾作詞的時候,往往喜歡利用過去的典故和詞句。所以看他的詞,需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與閱歷才能夠真正明白意思。蘇軾就有一首《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裡面就有借鑑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很多內容。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蘇軾這首宋詞厲害了,從中可以看到韓愈的經典唐詩詩句
    而且蘇軾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有意識的化用前人的經典,形成自己更為精彩的作品。比如今天我們所說到的這首宋詞,是蘇軾一首比較精彩的作品,而且從中還可以看到唐代大詩人韓愈的經典唐詩名句。這首宋詞的題目是《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當時的蘇軾只有28歲,卻也已經是名滿天下。寫這首宋詞的時候,蘇軾正在赴任的路上。整體來說這是一首寫春景的經典詞作,此時的蘇軾雖然年輕,但是對於人生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悟。
  • 蘇軾這首寫最美初春的詞,巧妙引用韓愈的名句,更添別樣的韻味
    我們今天一同分享蘇軾寫早春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這首詞作於1063年(宋仁宗嘉祐八年)的2月,此時正逢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這時的蘇軾28歲。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宋代: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 蘇軾的這首新婚詞,通篇抄襲別人的詩句,卻成為千古佳作
    成婚後不久,就寫下了這首《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南鄉子是詞牌名,集句這是這首詞的題目,而且是有特定含義的。
  • 蘇軾在酒桌上信手拈來的一首詞,卻成為了千古絕唱,令人讚嘆不已
    蘇軾原本有著很好的前程,但是由於他反對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最終遭到了打擊,先是被貶到黃州,隨後是惠州,最後是儋州;縱觀他的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不過也正是由於他的這種特殊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在文學上大放異彩,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受人們推崇的一代文學大師;無論是他的詩,還是詞都寫得無比的深刻
  • 韓愈的名句「最是一年春好處」,被蘇軾化用到詞中,成為新的經典
    韓愈這首詩寫得很唯美,每一句都如詩如畫,詩人正是無限接近生活,細膩地觀察生活中極為細小的部分,然後再用人們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來呈現,所以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新意,也寫得很是有韻味,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蘇軾寫了一首詩讚美金山寺,正讀倒讀都可以,成為千古絕唱
    和尚法海將許仙騙到金山寺中,白素貞為了救許仙,水漫金山,最終被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白素貞水漫金山寺這個情節,可是《白蛇傳》最精彩的地方之一,金山寺也因此出名了,除了這個故事以外,金山寺還有很多歷史典故,著名的詩人蘇軾就很喜歡來這裡,蘇軾還寫了一首詩來讚美金山寺,這首詩還成為了千古絕唱。
  • 蘇軾填《江城子》,這3首最妙,堪稱千古絕唱!
    本文就為大家介紹蘇軾填的3首《江城子》,小編認為這3首是最妙的,堪稱千古絕唱!1、《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筆下最美荷花,一首宋詞故作曠達,不乏歐陽修韓愈經典詩句
    年過半百的蘇軾曾經來潁州就任,看到遍地荷花,想到自己內心當官的悲苦寂寥,寫下一首詞。其中不乏傷感,也運用了歐陽修和韓愈的經典詞句。四面垂楊十裡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裡聽笙歌。
  • 蘇軾把韓愈最美的詩信手拈來,改成一首絕美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錯覺,其實不然,因為在文學裡面有個詞叫「借鑑」。這在詩詞中也很普遍,就像宋代晏殊《木蘭花》一詞中的的「長於春夢幾時多?散似秋雲無覓處」便是借鑑的唐代白居易《花非花》一詩中的「來如春夢幾時多?去似朝雲無覓處」;而宋代晏幾道千古絕唱《臨江仙》中的那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更是直接照搬的晚唐詩人翁宏《春殘》裡面的原句。
  • 這首詩只改了前人兩個字,便化腐朽為神奇,成為詠梅詩的千古絕唱
    此外,還有蘇軾《水調歌頭》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源於李白《把酒問月》中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一句;歐陽修在《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有「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其中「山色有無中」就出自唐代的王維的《漢江臨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 蘇軾這首中秋詞成為千古絕唱
    他這首中秋詞雖然是望月懷人之作,卻寫得格外豪放。開篇氣勢非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如此看來,蘇軾是把青天當成了朋友,他豪放的性格和浪漫主義情懷一下子就出來了。雖然他問了青天,可是青天並沒有告訴他答案。他只好像是繼續發問又像是自言自語——「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多少讓人有些惆悵啊!
  • 蘇軾寫下一首詞,化用白居易的詩句,憑弔恩師歐陽修,驚豔千年
    蘇軾出生於1037年,歐陽修出生於1007年,比蘇軾大30歲,蘇軾科舉考試時,歐陽修是主審官,且歐陽修對蘇軾的文章極為欣賞,因此,歐陽修算是蘇軾的恩師。 今天介紹的這首詞裡,蘇軾憑弔了離世的歐陽修,最後一句還化用了白居易的詩句"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
  • 蘇軾寫下一首詞,化用白居易的詩句,憑弔恩師歐陽修,令人動容
    蘇軾出生於1037年,歐陽修出生於1007年,比蘇軾大30歲,蘇軾科舉考試時,歐陽修是主審官,且歐陽修對蘇軾的文章極為欣賞,因此,歐陽修算是蘇軾的恩師。今天介紹的這首詞裡,蘇軾憑弔了離世的歐陽修,最後一句還化用了白居易的詩句"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
  • 蘇軾用一首中秋詞「封神」,豪邁飄逸不輸李白,可謂天仙化人之筆
    "這些詩句,總能勾起我們許多的回憶。而說起中秋的詞,那句千古絕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立馬會浮現在多數人的腦中。而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也被譽為天下中秋詞之首。我們來看看,這首被譽為"此詞一出天下再無中秋詞"的經典佳作吧!
  • 蘇軾真是任性,上片22字抄了韓愈17個字,卻成就宋詞名篇
    有的時候是一個字,有的時候是一個詞,有的時候甚至是一首古詩當中的一部分。從這一點的表現來說,蘇軾相當任性。他一首寫春天的宋詞膾炙人口,上片22個字,有17個字都來自韓愈的一首唐詩,真可以說把用典故發揮到了極致。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