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宋明理學致力復興儒學並實現價值重建

2020-11-28 鳳凰網

核心提示:從北宋一直到前清,理學何以能在這七百年間中成為中國思想學術的主導形態?當儒學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和不斷挑戰後,又做出了怎樣的回應,又呈現出何種特色和精神氣質?當今中國正面臨著社會結構的急劇變遷,也遇到了社會價值重建的課題,宋明理學的產生、建立和發展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有關這些問題我們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他來為我們解讀《儒學的復興與價值的重建—宋明理學概說》。

鳳凰衛視8月30日《世紀大講堂》,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來:宋明理學以「天理」為中心觀念

解說:漢代以後儒學發展出現了某種意義上的中斷,而宋明理學被看做是儒學的復興,如何看待宋明理學,它的產生建立和發展又對當代社會帶來什麼啟發?《世紀大講堂》系列節目「儒學與當代中國」為您解讀《儒學的復興與價值的重建》。

田桐:學術前沿,思想對話,歡迎收看《世紀大講堂》系列節目「儒學與當代中國」。漢代以來作為中國本土主流思想的儒學發展似乎出現了某種中斷,而宋明理學被看做是先秦儒家學說的復興,那麼先秦儒學為什麼會在宋明時期出現復興呢?先秦儒學和宋明理學有哪樣的內在的聯繫?

從北宋一直到前清,理學何以能在這七百年間中成為中國思想學術的主導形態?當儒學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和不斷挑戰後,又做出了怎樣的回應,又呈現出何種特色和精神氣質?當今中國正面臨著社會結構的急劇變遷,也遇到了社會價值重建的課題,宋明理學的產生、建立和發展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有關這些問題我們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他來為我們解讀《儒學的復興與價值的重建—宋明理學概說》。

解說:陳來現任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當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哲學史家,學術領域為中國哲學史,主要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宋元明清理學,現代儒家哲學,其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本領域的領先水平,現兼任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哲學學部委員,全國古籍整理規劃小組成員,中國朱子學會名譽會長,中華朱熹研究會會長,馮友蘭研究會會長。

田桐:那我們今天大的話題是儒學了,但是也像我剛才開場白裡說到的,這種先秦儒學為什麼會在漢代以後會有一點點的或者說大部分的空白或者是中斷的時期?這個原因是什麼?

陳來(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其實嚴格來講還不能說整體上都是中斷的,因為從漢代以後儒學也還在發展,但是如果從宋代理學的角度來看,認為從漢朝以後到唐代這一段時間,有一個東西中斷了,就是它的這個內聖之學的傳統比較強調價值,強調人格,強調修養,這樣一個傳統中斷了,就變成比較注重文獻、歷史,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宋代的理學就致力於把在漢代以後中斷的這麼一種傳統,儒學的內在傳統把它接續起來。

如果你說為什麼中間會有這段?我想它的理由是有好幾種,一個比如說漢代為什麼經學發展,因為經學在漢代剛剛開始發展,而且得到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到魏晉時代,魏晉時代因為一流的知識分子都被玄學(所吸引)信道家,甚至道教所吸引,隋唐一流的知識分子,一流的精神和心靈都被佛教所吸引,所以這時候儒學的發展就相對來講不是很興旺。

那麼當時就有一(句)話叫「儒門淡薄,收拾不住」,就說這個時代,就是儒學沒辦法收拾很多第一流的人才都流失到道教、佛教和其他相關的研究中去了,所以要從原因來講這些應該也是一個原因。

田桐:那也就是說儒學的發展實際上也是根據時代的不斷變遷進行不斷地演變的,那麼宋明理學在儒學發展的這樣的長長的歷程當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呢?

陳來:宋明理學的這個階段就是宋代以後的階段,如果我們要全面地來講就是宋、元、明、清這個時代,整個這個時代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應該說就是宋明理學佔據主導地位的一個歷史,那麼為什麼會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宋明理學這樣一個儒學的新形態?那正像你剛才說的,它是因為宋明理學跟這個時代的新的發展的變化的要求能夠適應。

田桐:那宋明理學它的這樣一個時代適應之後的產物它的中心的思想是什麼?

陳來:宋明理學應該說就是以「天理」為中心觀念的學術思想和話語實踐,如果簡單的定義的話,是這樣就是說它一方面它是學術,也是思想,也是話語,也包含著實踐,所以它是一個綜合性的一個思想文化體系,那麼其中它有一些關於學術傳承方面的內容,也有思想提出一些新的思想。

那麼當然它也廣泛涉及到很多文化,那麼特別它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一套話語,所以這是在宋代開始所形成的這麼一個綜合的文化體系,這是我們簡單說起來是這樣一個。那麼另外如果從學術史的意義來講,我們說宋明理學它是整個中國學術發展到宋代以後的一個主導的學術形態,就是每一個時代都有很多的文化思想的內容,但是每個時代都有一種比較佔主導地位的學術形態。這個宋明理學就是宋代以後歷經元、明到清,佔據將近七百多年歷史,在我們國家佔主導地位這樣一個學術形態。

田桐:好的,那更多內容請您給我們帶來今天的演講,陳院長演講的題目是《儒學的復興與價值的重建—宋明理學概說》,有請。

陳來:宋明理學呢它也稱道學宋明道學,就是傳承聖人之道的學問,這個道學的概念應該說在宋代也有一定的爭論,這爭論就是到南宋這個道學開始慢慢分化,在分化,因此其中有些理學家就不主張一定要用這個道學的概念,就傾向於更普遍地用理學這個概念,理的概念至少有四種,分析來看第一個就是天道。

天道主要講的是自然法則,自然法則。那麼第二個就是性理,除了天道以外理的一個重要的含義就是性理,所謂性理是指的人的道德本質,就每個人都有人性,人性就是你的本質,所謂性理就是把理作為你的人性的本質,那這是性理的概念。

第三個當然是更普遍用的一個概念就是物理,今天我們從中學開始就學物理,這個物理的概念應該說直接來自於宋明理學,因為宋明理學很強調物理,物理就是事事物物中所存在的那些事物的本質、規律,那麼這就是物理。

最後就是意理,意理就是指社會和人生的道德的原則,道德的法則。那麼這四個方面這個天道、性理、物理、意理,它是統一的,統一在天理這個概念,那麼接下來我們主要是要把宋明理學的發生發展的一個簡要的過程,跟大家做一個介紹,那麼從中大家可以了解宋明理學的具體內容。

那麼第一點我們想講講關於宋明理學的先驅,那宋明理學的先驅我們是從唐代中期開始的,那麼這個代表人物就是韓愈,韓愈大家都很熟悉,在這個時期呢「儒門淡薄,收拾不住」,所以韓愈就很焦慮,因此韓愈他寫了著名的《原道》,《原道》就列舉了整個中華文明的體系的所有特徵,然後說佛教跟這個是完全相反的,另外他就非常表揚孟子,因為他認為孟子是跟儒學的異端,能夠堅決鬥爭的一個典範。

所以韓愈應該說在這個時期他是發出了振興儒學,復興儒學的先聲。那麼關於宋明理學的先驅我們第二個要提出來的是範仲淹,這到了宋代了,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這樣的精神引領時代的道德風氣的那種人格的體現,應該說是直接促進了道學的興起。

那麼第二點,我們就講宋明理學的發端,第一個我們講周敦頤,他是理學的創建人,二程兄弟的老師,他在思想上深深地引導了二程的思想發展的方向,那麼最重要的就是所謂「孔顏樂處」,《論語》裡面講這個顏子在貧困中他能保持他的精神的快樂,而孔子也是,他是「樂以忘憂」,就說這個孔子和顏子他樂在什麼地方?「孔顏樂處」所代表的,是跟這個科舉時代流行的這個功利主義的那種發展所不相同的一種人格的理想,人生的理想。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相關焦點

  • 陳來:宋明理學不是沒落的封建意識形態
    撰文丨羅拉 近百年來,中國社會幾經嬗變,對儒學及其價值的批判卻始終持續不斷,宋明理學更是首當其衝。無論是在洋溢著浪漫激情的倫理革命中,還是在充滿荒誕與嚴峻的政治批判中,「以理殺人」都成了人們鄙棄宋明理學的口頭禪。
  • 《現代新儒學與宋明理學》評介
    現代新儒學是對傳統儒學的繼承和開新。它的理論來源主要是宋明理學的道德心性之學和「內聖外王」的思維模式。現代新儒學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現代的宋明理學。不論是「新程朱」,還是「新陸王」,都是宋明理學在現代的復興和重建。
  • 文化雲客廳丨陳來:宋明理學不是沒落的封建意識形態
    撰文丨羅拉近百年來,中國社會幾經嬗變,對儒學及其價值的批判卻始終持續不斷,宋明理學更是首當其衝。無論是在洋溢著浪漫激情的倫理革命中,還是在充滿荒誕與嚴峻的政治批判中,「以理殺人」都成了人們鄙棄宋明理學的口頭禪。
  • 文化雲客廳丨陳來:宋明理學不是沒落的封建意識形態
    撰文丨羅拉近百年來,中國社會幾經嬗變,對儒學及其價值的批判卻始終持續不斷,宋明理學更是首當其衝。無論是在洋溢著浪漫激情的倫理革命中,還是在充滿荒誕與嚴峻的政治批判中,「以理殺人」都成了人們鄙棄宋明理學的口頭禪。
  • 宋明理學研究的新氣象
    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上海儒學院主辦的「宋明理學國際論壇暨上海儒學院第二屆年會」日前在復旦大學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八十餘位學者提交了論文。上海儒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教授陳來在大會總結中指出,宋明理學研究正逐漸展露出一種新的氣象。
  • 講座|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我所理解的宋明理學
    【編者按】近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講壇,為宋明理學「正名」,在比較視角下澄清對「存天理,去人慾」命題的誤解,從本體論、人性論、認識論三個維度闡釋理學之「理」的意涵,並強調理學思想體系歷史定位的重要意義。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場錄音稿,經陳來本人審定並授權發布。
  • 「全民閱讀」第四十五次長安街大講堂:陳來——我所理解的宋明理學
    、北大博雅講壇、中國青年網等單位主辦的「陳來:我所理解的宋明理學」之抗「疫」公開課第十九講大講堂,在長安街讀書會及其黨建、中直、京直、政法、企幹、援疆、健康、地方、媒體、出版、博士團、英才中心等分會微信群,並在並在新華網客戶端、央視頻、咪咕視頻、中國知網、百度百家號、騰訊新聞、微博直播、搜狐視頻、今日頭條、「青年之聲」等平臺進行。
  • 「全民閱讀」第四十五次長安街大講堂:陳來——我所理解的宋明理學
    活動邀請了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文科資深教授陳來,圍繞著四次重版的優質好書《宋明理學》及其普及版《宋元明哲學史教程》,從宋明理學之正名、理學體系的特點及宋明理學的歷史定位三個方面,向讀者分享他對於宋明理學的思考,以及我們今天為什麼還需要了解宋明理學。 近百年來,中國社會幾經嬗變,對儒學及其價值的批判卻始終持續不斷,宋明理學更是首當其衝。
  • 《宋明理學》:一本在二手平臺溢價奇高的經典
    這本書就是陳來教授的《宋明理學》。光看書名,你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一本介紹宋明理學的普通圖書,並沒有什麼亮眼之處。然而,如果你翻開此書,認真閱讀,你就能感受到其內在的精神魅力和思想價值,也就會明白此書為何非同凡響。首先,此書的作者就「非同凡響」。
  • 一周直播預告|文史哲大咖齊聚,陳平原、陳來、高毅:演說、宋明理學...
    陳來教授深入宋明理學的發展脈絡和內在討論,揭示中國在「近世化「過程中中古思想所具有創發力。 高毅教授從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出發,回顧現代文明的來龍去脈,釐清當下紛繁複雜的徵候性問題。 聽知名旅行撰稿人黃元琪分享她在關西的旅行故事,一起來感受關西的旅行味道。
  • 復旦大學舉辦宋明理學國際論壇:近四十年宋明理學研究新動向
    在大會總結上,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上海儒學院院長陳來指出: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以及中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多卷本《宋明理學史新編》」為依託,成功舉辦此次規模空前的宋明理學會議,展現出復旦大學已有國際性宋明理學研究中心的氣象,而就參會學者的代表性以及參會論文的高水平等來看,本次大會堪與1981年「杭州宋明理學會議」相媲美,充分表明經過近四十年的研究積累以及幾代人的學術傳承,宋明理學研究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 「存天理、滅人慾」的宋明理學,今天我們還需要嗎它嗎?
    宋明理學被稱為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復興。它融合佛道,以新的理論形態出現,將儒學的理論水平和思維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國哲學發展的最高階段。儒學在西漢時期一躍成為官方哲學,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深得統治階級的欣賞。
  • 宋明理學真的就是「存天理、滅人慾」的封建糟粕嗎?不一定吧!
    宋明理學被稱為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復興。它融合佛道,以新的理論形態出現,將儒學的理論水平和思維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國哲學發展的最高階段。儒學在西漢時期一躍成為官方哲學,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深得統治階級的欣賞。
  • 儒學的復興與理學的形成
    到了宋朝,儒學受佛、道的影響與刺激,興起了新一波的復興運動。何以佛道思想對儒學有這麼大的衝擊?當然要由長期以來佛道的發展所造成的壓力談起。道教源起於各地先民的巫祝信仰,屈原的<九歌>紀錄了一部分的活動。
  • 宋明理學「有罪」,但有的「鍋」不背
    宋明理學又被稱為「道學」,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的經學重視名物訓詁,而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宋明理學代表人物很多人對宋明理學的印象集中在「存天理,滅人慾」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兩句話上。宋明理學也因此被貼上了扼殺人性的標籤,遭到了很多批判。
  • 宋明理學的背景、內容、派別和影響
    第一、宋明理學產生的背景在政治上,宋代理學之前的政治背景是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社會秩序大亂。理學提倡守節,「滅人慾」的主張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遙相呼應。這一現象表明理學並不是一天就建立起來的,它的建立以及能夠存在肯定具有其時代合理性。在文化上,儒學早在西漢便取得一家獨尊的社會地位,其後,五胡亂華,佛道興起,極大的削弱了儒學的社會地位,作為傳統文化的主心骨的儒學需要復興及重塑其影響。
  • 【重難點釋疑】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
    隋唐五代的長期分裂和混亂,使傳統倫理道德規範遭到極大破壞,綱常鬆弛,道德衰微,顯然不利於大一統政治的穩定和鞏固,因此,宋代統治者一開始就倡導尊儒讀經,宋代的儒學復興便由此而形成。理學的產生,出於儒學家革除時弊,拯救文化,整頓人心,重樹人倫與儒家價值,重建儒學道德形上學的主觀努力。理學適應了唐末以來重建倫理綱常的需要。
  • 世界哲學大會| 陳來:跨文化對話、人倫日用中,儒學「又新」
    此後幾年裡,我交付出版社幾本宋明理學的著作《朱熹哲學研究》《朱子書信編年考證》《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宋明理學》。1991年,我把主要精力轉向古代思想研究和現代哲學研究,先後出版了《古代宗教與倫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兩部著作。此外,自1980年代後期至今,我一直積極參加有關傳統與現代化的文化論爭。
  • 周敦頤與宋明理學思想的形成有什麼重要關係?
    關於宋明理學在中國思想史、哲學史上的特殊地位,楊立華在他新近出版的《宋明理學十五講》序言中有一段精彩的概括:將宋明理學視為儒學的第二期開展,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這樣的看法雖然不無簡化之嫌,但基本反映了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從中唐儒學復興運動開始,先秦儒學裡貫注著的精神重新回到了時代精神的核心。
  • 論佛教對宋明理學的影響——楊子江
    [摘 要]宋明理學是儒、釋、道三教長期衝突融合的結晶,由於它吸收中外文化之長,發展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也發展為世界文明高峰之一,而傳播和影響東亞、南亞各國。佛教對於宋明理學的影響最大在於其本體論的思維模式,進而對修養方式產生了影響。並分析了佛教對宋明理學具體流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