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箋的風採,居然藏在這個地方!

2020-12-14 騰訊網

在群星閃耀的唐代詩人中,有一個女子的名字分外奪目,那就是大唐第一才女薛濤,她也是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唯一一位女性。除了擅長書法外,薛濤還創製了風行一時、留傳千古的「薛濤箋」,後人因其住在成都浣花溪旁,以溪水造紙,又稱之為「浣花箋」。在成都圖書館館藏古籍中,有一套《林中丞書信集》,可謂精美非常。其收錄了清代鹹豐年間林中丞擔任貴州巡撫期間,手書的43封書信原稿。這些書信均寫於薛濤箋上,且有玫紅、淺粉、鵝黃、嫩綠等十多種顏色,極具藝術美感。此外,它包括了貴州 、四川等省份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內容,是研究清末西南地區重要的文獻史料。

相關焦點

  • 薛濤箋是不是薛濤發明的(圖)
    費著在《箋紙譜》中論述了蜀箋的沿革、種類、名目及其用途,並說:「紙以人得名者,有謝公、有薛濤……謝公有十色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即十色也。楊文公億(北宋詩人楊億)《談苑》載韓浦《寄弟詩》云:『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溪頭。』謝公箋出於此乎,(薛)濤所制箋特深紅一色爾。」在費著看來,《寄弟詩》中的「十樣蠻箋」就是指的謝公箋。
  • 薛濤箋——女詩人自製的美麗詩箋
    薛濤箋——女詩人自製的美麗詩箋李蔚唐代女詩人薛濤晚年居此寫作,並取溪水製作「薛濤箋」。浣花溪因浣花夫人而名。唐「安史之亂」後,地方官據地自專,相互攻殺,爭奪地盤。史稱「藩鎮割據」。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裡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蜀中產紙甚佳,制以為箋,早有盛名。薛濤愛寫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她嫌常用的紙張尺幅太大。
  • 薛濤和「薛濤箋」
    唐代大詩人元稹發現薛濤詩才超群,便經常請她飲酒賦詩。後來,著名的詩壇人物如白居易、杜牧、劉禹錫、張祜等人,也跟薛濤交往甚厚。他們一起飲酒、一起吟詩、一起抒發情懷、一起感嘆命運,在詩人們的薰陶和幫助下,薛濤的詩作大有長進,遠近馳名。許多人慕名前來拜訪,請她題詩留念,薛濤性格豪爽、慷慨、揮筆成詩,灑脫相贈。據統計,薛濤一生中所寫的長、短、律、絕詩詞大約有五百多首。
  •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唐伯虎 行書《薛濤戲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唐寅《薛濤戲箋》冊頁,金箋,墨筆,30.8×30.8cm,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釋文:薛濤戲箋,短長闊狹亂堆床,勻染輕捶玉色光。豈是無心誤針線,要將姓氏託文房(將)。
  • 薛濤箋的「箋」念jiān還是qiān?搞不懂薛濤,小心考試丟分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薛濤箋的「箋」念jiān還是qiān?正確答案是:jiān。箋字並非多音字,只有jiān一個讀音。薛濤箋亦作「 薛濤牋( jiān)」 ,蘊含女性特有的美妙才思,紅色的「薛濤箋」配上以薛濤俊逸的行書書寫的清雅脫俗的薛濤詩,一時間廣為風行,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後來,甚至官方的國札也用此箋。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這是甚麼紙?」(旦)「薛濤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說和珅家竟如此富有,連薛濤箋都有。
  • 望江路望江樓望江公園,薛濤井薛濤箋薛濤紀念館
    很多人到望江公園,是為了憑弔薛濤而來。在望江公園裡,有一半的建築都是與薛濤息息相關的。在歷史上,與薛濤最相關的文創產品是你想不到的,既不是薛濤墓也不薛濤井。而是薛濤箋才是望江公園乃至成都歷史最有名的古代文創產品。
  • 唐代才女薛濤長眠望江樓公園 明代蜀王取水製作薛濤箋
    銀杏樹下紅牆黛瓦的就是薛濤紀念館,從外面看,綠樹紅牆,非常漂亮。薛濤的一生,最起碼在她父親因為兵變被刺後,孤兒寡母艱難度日來看,也是不幸的,後來薛濤掃眉塗粉,工於詩書,與達官貴人交往頗多,聞名錦官城。薛濤紀念館門口的漢白玉薛濤像,環佩玎璫,髮髻高挽,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雖然是一介女流,而且與當世才子們詩文唱和,終究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就像張愛玲一樣,華麗地落幕,被人追憶。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這是薛濤的一首春望詞。
  • 唐代才女薛濤與她的「薛濤箋」,為何可以紅透唐朝詩壇?
    她能夠憑藉個人才學在唐朝詩壇上嶄露頭角,並且獨創了一種為後世人所稱道的「薛濤箋」,從這些方面來看她在唐朝詩壇上的地位也不容忽視。 薛濤出生於公元768年此時正是中唐時期。相信對歷史比較有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中唐其實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雖然這個時期依然可以看到盛唐時期的影子,但是國家大勢卻正在逐漸走向衰微。
  • 詩詞典故:掃眉才子、枇杷門巷、薛濤箋——一腔怨情傾詩箋
    「掃眉才子」稱讚稱讚的是薛濤的才華,後來喻指有學問、有能力的女子。這個典故出自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掃眉才子知多少,管教春風總不如」。稱讚薛濤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女,其他人比不了她。薛濤八、九歲就顯露出詩詞方面的才華,在唐朝的女詩人中,相比較魚玄機,李冶等,他的詩作感覺更好一些。
  • 閒雲齋雕版印刷大型薛濤十彩箋《風雨歸途》
    空蕩的山郊野外,風雨交加,一個撐著雨傘的男子,頂著狂風行進於石橋之上,匆匆地趕往回家的途中,這是大型薛濤十彩箋《風雨歸途》的場景。詩箋最早出現於隋唐時期,起名曰「花箋」,而最富盛名的則是薛濤的十彩箋。薛濤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亦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 大唐時期的文創產品 薛濤箋絕對是「爆款」
    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浣花箋」,這一當時為詩人們心之所趨的箋紙,可謂「爆款」產品。浣花箋,又名「薛濤箋」,乃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所創。作為唯一一位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女性,薛濤除了是名副其實的唐代女詩人「翹楚」,其所創的「薛濤箋」更是改良了詩歌書寫載體,掀起了一場詩歌界的工業革命,並引領了中國千年詩箋文化,流傳至今。
  • 古代才女:薛濤詩箋
    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以秘書省校書郎,因格於舊例未果,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薛濤曾居浣花溪上,製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我所收藏之《薛濤詩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代出版。 ​​​​
  • 每年什麼時候能做出桃紅色的薛濤箋?
    Q:每年什麼時候能做出桃紅色的薛濤箋? 薛濤不僅是寫詩才女,還是心靈手巧的美工達人。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
  • 薛濤箋與其衍生出來的十樣蠻箋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長安人氏。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現存詩作90餘首。其父為宮廷樂官,安史之亂入蜀逃避戰禍,定居成都。薛濤幼年喪父,生活無著,落入娼籍。
  • 薛濤是誰?薛濤箋又是何物?竟可成為財富的象徵
    之前看《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紀曉嵐說和珅家竟如此富有,連薛濤箋都有。當時就很好奇,薛濤箋究竟是何物?竟可成為財富的象徵。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解開謎團吧。薛濤箋薛濤,是中唐時期才貌雙全的官伎,原本是官宦之家的富家小姐,奈何家道中落,十四歲時父親去世,與母親相依為命,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薛濤②|唐代「帶貨達人」 薛濤箋是文創「爆款」
    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浣花箋」,這一當時為詩人們心之所趨的箋紙,可謂「爆款」產品。浣花箋,又名「薛濤箋」,乃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所創。在近日公布的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薛濤作為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除了其是名副其實的唐代女詩人「翹楚」,其所創的「薛濤箋」更是改良了詩歌書寫載體,掀起了一場詩歌界的工業革命,並引領了中國千年詩箋文化,流傳至今。
  • 薛濤的帶貨能力到底有多強?望江樓打卡「薛濤箋」
    論顏值與才藝,薛濤與李清照、魚玄機、劉採春不相上下,論流量與故事,薛濤、上官婉兒、李治、卓文君等人各有千秋。獨居蜀中的薛濤雖只有「一手爛牌」,但卻憑藉其個人高超的帶貨能力,一個人打版、生產和營銷,成功實現粉絲變現,不僅換來自己晚年的安穩,還打通了與後世網紅的流量入口。
  • 專門傳遞情誼的紙張:薛濤箋
    薛濤(768~832),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成都。為人曠達,後人以「工絕句,無雌聲」譽之。因薛詩人品味雅致,文筆出眾,故與之交往的多高端人士。但世事難料,勞燕分飛,兩情遠隔,能夠寄託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薛濤由此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用八句來表達。
  • 【六十四】薛濤彩箋宜風月
        陸軍璞像是在回憶著什麼,眼睛看著我的手,平靜地說:    「薛濤八歲那年,有一天,她跟她爸爸在院子裡閒坐著。她爸爸——看著院子裡的一棵梧桐樹,吟出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 唐代有一紅色的信紙叫「薛濤箋」,文人都視若珍寶,這是為什麼呢
    「薛濤箋」,是唐代一種長寬適度便於寫詩的箋紙。因為是紅色的,所以又叫「紅箋」,又因為傳說是用浣花溪的水造的,所以又叫「浣花箋」。在今天看來,薛濤箋很有少女情懷和浪漫色彩。而事實上,它的發明者薛濤,就是一個才華橫溢女子。 薛濤的父親,曾經是唐朝的宮廷樂官,安史之亂時來到成都避難。由於父親早逝,薛濤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迫於生計,成為了官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