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薛濤②|唐代「帶貨達人」 薛濤箋是文創「爆款」

2020-12-09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送崔珏往西川》裡,曾暢想了蜀中的壯闊景觀。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浣花箋」,這一當時為詩人們心之所趨的箋紙,可謂「爆款」產品。

浣花箋,又名「薛濤箋」,乃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所創。在近日公布的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薛濤作為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除了其是名副其實的唐代女詩人「翹楚」,其所創的「薛濤箋」更是改良了詩歌書寫載體,掀起了一場詩歌界的工業革命,並引領了中國千年詩箋文化,流傳至今。

薛濤

翻開歷史典籍與有關詩文,都能夠看到關於「薛濤箋」的記載。在宋代《太平寰宇記》中,記載「浣花溪在成都西郭外,……薛濤家其旁,以(百花)潭水造紙為十色箋」;古籍《天工開物》中,寫下薛濤箋是「以芙蓉等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當時薛濤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料也」,更描述了薛濤箋的美麗之處。

「成都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起源地,在造紙印刷史上有諸多勇為人先創笫一的貢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薛濤研究會顧問譚繼和講到,唐代「廣都麻紙」聞名天下,成為宮廷用紙;中國最早的紙幣——雙色交子,最早發明於四川地區。而嶭濤「浣花箋」則在箋紙史上首屈一指。

薛濤井(位於成都望江樓公園)

薛濤箋是如何得來的?譚繼和講到,當時薛濤因辨慧工詩,多才多藝,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競相酬倡,詩酒相和。因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薛濤遂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以便書寫律詩絕句樂府。「當時唐代,各種紙箋還是很多的,但不適於寫詩。只有薛濤想到了這個主意,造出來的小箋,既方便,又雅致,還能啟迪靈感。這是薛濤聰明過人之處。」

薛濤箋自創製以來,可謂風靡了彼時的文人雅士圈,以薛濤箋寫詩風行於一時,也算唐代「爆款」的文化創意產品了。而薛濤本人,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帶貨達人」。薛濤箋問世之後,歷代均有仿製,元末成都還設有箋局,專制薛濤箋。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嶭濤研究會顧問譚繼和

在不少文人墨客的詩中,人們至今仍能看到薛濤箋存在的痕跡。白居易在《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中寫下:「斜行題粉壁,短卷寫紅箋」;鮑溶在《寄王璠侍御求蜀箋》中記載:「蜀川箋紙彩雲初,聞說王家最有餘」;宋朝詩人張元幹所著《小重山》,講到:「薛濤箋上楚妃吟。空凝睇,歸去夢中尋」……

「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素箋變彩箋」。機緣巧合的是,薛濤為後世留下薛濤箋,也在無意中促成了後人在三月三日上巳節祭祀薛濤的民俗。「最有趣的是,薛濤制箋,傳說只有農曆三月三日上巳節這天,薛濤井水漂出來的箋紙才是桃紅色。」譚繼和講到習俗的由來。「平日裡,薛濤井裡的水無法制出薛濤箋,唯獨三月三這天可以。所以明代蜀王在上巳節到薛濤井祭祀並制箋,每年僅造薛濤箋二十四幅,精選十八幅貢納朝廷,餘下自存。」

相關焦點

  • 大唐時期的文創產品 薛濤箋絕對是「爆款」
    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送崔珏往西川》裡,曾暢想了蜀中的壯闊景觀。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浣花箋」,這一當時為詩人們心之所趨的箋紙,可謂「爆款」產品。浣花箋,又名「薛濤箋」,乃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所創。作為唯一一位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女性,薛濤除了是名副其實的唐代女詩人「翹楚」,其所創的「薛濤箋」更是改良了詩歌書寫載體,掀起了一場詩歌界的工業革命,並引領了中國千年詩箋文化,流傳至今。翻開歷史典籍與有關詩文,都能夠看到關於「薛濤箋」的記載。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薛濤①|蜀中多才女 為何選薛濤?
    從卓文君到黃娥,從浣花夫人到花蕊夫人,在蜀地的歷史中,曾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女性。6月5日,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最終確定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其中,唐代女詩人薛濤成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唯一入選的女性。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薛濤為何會名列其中?
    ——《酬人雨後翫竹》 最近,經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按年代排序)10位名人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其中,唐代女詩人薛濤成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唯一入選的女性。薛濤為何會名列其中?
  • 成都薛濤井、射洪子昂讀書臺……追尋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足跡,逛...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讀文翁創辦的石室中學,到望江公園薛濤井來套薛濤箋,去射洪陳子昂的古讀書臺沾沾文氣, 馳騁阿須草原遺蹟、格薩爾王古都森周達澤宗遺址,探尋格薩爾王留下的說唱史詩,到安嶽參觀秦九韶紀念館順便品檸檬……憑弔先賢、尋訪遺存、實地行遊,追尋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足跡,逛吃逛吃,安排起!
  • 薛濤的帶貨能力到底有多強?望江樓打卡「薛濤箋」
    唐代盛產文藝青年,尤以中晚唐一批集美貌、智慧於一身的女文藝青年最為閃亮。論顏值與才藝,薛濤與李清照、魚玄機、劉採春不相上下,論流量與故事,薛濤、上官婉兒、李治、卓文君等人各有千秋。獨居蜀中的薛濤雖只有「一手爛牌」,但卻憑藉其個人高超的帶貨能力,一個人打版、生產和營銷,成功實現粉絲變現,不僅換來自己晚年的安穩,還打通了與後世網紅的流量入口。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趣味問答①|每年什麼時候能做出桃紅色的薛濤箋?
    Q:每年什麼時候能做出桃紅色的薛濤箋?A:農曆三月三日B:農曆四月四日C:農曆五月五日薛濤不僅是寫詩才女,還是心靈手巧的美工達人。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這種特殊用紙被稱為「薛濤箋」,不僅成為唐代文人爆款產品,還引領了流傳至今的詩箋文化。薛濤箋後來作為蜀紙一大產業品種,許多文人墨客作詩都會使用。「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素箋變彩箋。」傳說,唯有在農曆三月三日上巳節,用薛濤井水漂出來的箋紙才是桃紅色。因此,每年上巳節這天,明代蜀王都會到薛濤井祭祀,並汲取井水制箋。
  • 望江路望江樓望江公園,薛濤井薛濤箋薛濤紀念館
    包括就是四川大學,現在的老校區在大家的口裡面也叫做望江校區。相對於新校區江安來說,望江校區其實本來就是原來的四川大學,而改稱望江校區也是由於大學本身的發展而用望江作為取代老校區的名字。以前四川大學和望江公園之間基本上是連成一片的。後面由於城市的發展開闢瞭望江路。
  • 薛濤箋的風採,居然藏在這個地方!
    在群星閃耀的唐代詩人中,有一個女子的名字分外奪目,那就是大唐第一才女薛濤,她也是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唯一一位女性。除了擅長書法外,薛濤還創製了風行一時、留傳千古的「薛濤箋」,後人因其住在成都浣花溪旁,以溪水造紙,又稱之為「浣花箋」。在成都圖書館館藏古籍中,有一套《林中丞書信集》,可謂精美非常。其收錄了清代鹹豐年間林中丞擔任貴州巡撫期間,手書的43封書信原稿。這些書信均寫於薛濤箋上,且有玫紅、淺粉、鵝黃、嫩綠等十多種顏色,極具藝術美感。
  • 薛濤箋是不是薛濤發明的(圖)
    自從費著把「十色彩箋」的發明權歸於謝公、否定是薛濤所創以來,許多學者也認同費著的觀點。然而,歷史真相併非費著所說。寄弟詩中的謎案  韓浦、韓洎兄弟倆皆是詩歌愛好者。一天,韓浦收到朋友從成都寄贈的十色彩箋,欣喜異常,珍藏許久,捨不得用,忽然想起弟弟韓洎曾經對人說:我哥寫的詩,就像用繩子、野草搭成的茅屋,只能避風遮雨;而我的詩如同「五鳳樓」,宏偉壯觀。
  • 唐代才女薛濤與她的「薛濤箋」,為何可以紅透唐朝詩壇?
    唐代才女薛濤與她的「薛濤箋」,為何可以紅透唐朝詩壇? 唐朝時期由於國力比較強盛,所以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也十分繁榮。從唐朝建立伊始一直到盛唐時期,在政治上甚至一度達到了,「萬國來朝」的火爆場面。在於少數民族政權以及外邦的交流中,唐朝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元文化風格。
  • 薛濤和「薛濤箋」
    唐代大詩人元稹發現薛濤詩才超群,便經常請她飲酒賦詩。後來,著名的詩壇人物如白居易、杜牧、劉禹錫、張祜等人,也跟薛濤交往甚厚。他們一起飲酒、一起吟詩、一起抒發情懷、一起感嘆命運,在詩人們的薰陶和幫助下,薛濤的詩作大有長進,遠近馳名。許多人慕名前來拜訪,請她題詩留念,薛濤性格豪爽、慷慨、揮筆成詩,灑脫相贈。據統計,薛濤一生中所寫的長、短、律、絕詩詞大約有五百多首。
  • 每年什麼時候能做出桃紅色的薛濤箋?
    Q:每年什麼時候能做出桃紅色的薛濤箋? 薛濤不僅是寫詩才女,還是心靈手巧的美工達人。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
  • 唐代才女薛濤長眠望江樓公園 明代蜀王取水製作薛濤箋
    每次到成都去,都要到望江樓公園遊玩,它毗鄰四川大學,就在錦江畔,佔地一百八十八畝。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圖中是望江樓公園,門口一對紅砂巖的石獅子,張著大口,憨態可掬。望江樓公園裡,長眠著唐代的女校書薛洪度墓,薛洪度,就是薛濤,唐代才女,長安人,與元稹,韋皋有過感情經歷。八百三十二年去世,在世六十四年。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還有劉禹錫等人,對她推崇。望江樓公園裡的竹子上面有刻字。公園裡的竹子品種有一百五十多,除了四川本地名竹,南方各省的竹子,甚至日本東南亞的稀有竹子也有栽種。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為何這10位入選?
    薛濤發明「薛濤箋」……第二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出爐快來看看你都熟悉的嗎?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表示,歷史名人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把這10位歷史名人放在整個中國歷史名人甚至世界歷史名人星空當中來看,都有其不可忽略的一面。
  • 歷史名人:薛濤生平,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
    薛濤(約768~832年),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只是卸下一身的哀愁,換上粗布道衣,心情平和的接受老去的事實,按享高壽,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
  • 【方志四川 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薛濤:一個集美貌與才華...
    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之七
  • 古代才女:薛濤詩箋
    薛濤,字洪度,唐代女詩人。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以秘書省校書郎,因格於舊例未果,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薛濤曾居浣花溪上,製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我所收藏之《薛濤詩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代出版。 ​​​​
  • 唐代女詩人薛濤——她發明的紙箋,曾風行天下
    原標題:她發明的紙箋,曾風行天下 她 自編詩集《錦江集》五卷,成為寫詩最多、現存詩稿最多的唐代女詩人 她 發明薛濤箋,一時成為文人墨客的案頭品 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中,有一位才女在列。用省歷史學會會長、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的話來講,她是才女魁首,詩人翹楚,入選實至名歸。
  • 唐代女詩人薛濤——她發明的紙箋 曾風行天下
    她  自編詩集《錦江集》五卷,成為寫詩最多、現存詩稿最多的唐代女詩人  她  發明薛濤箋,一時成為文人墨客的案頭品  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中,有一位才女在列。用省歷史學會會長、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的話來講,她是才女魁首,詩人翹楚,入選實至名歸。
  • 蜀女多才,薛濤秀冠
    望江樓始建於明朝,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以後經歷代不斷修葺擴建,成為如今的望江樓公園。薛濤(公元770年~832年),字洪度,生於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長於成都,終老於成都,為中唐詩人群體中的翹楚,中唐女詩人魁首。薛濤是寫詩最多、現存詩最多的唐代女詩人。她自編詩集《錦江集》(已佚)五卷,選入自作詩500首,今存世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