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龐中華的擁躉者。對這些人,我只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學龐中華?
我想答案無非這麼幾類。
一類是本人寫字就很難看,跟狗爬似的,完全沒有書法基礎。這類人的心聲是:「別跟我談什麼書法藝術,我不懂!我就知道龐中華老師的字橫平豎直、工整大方,我就想學一手大方帥氣的鋼筆字,你們再詆毀龐老師也沒用。我就想寫成這樣,有什麼不可以?」
龐體
明心意見:完全可以。如果你只想寫一手工整大方,還看得過去的鋼筆字,那學習龐中華未嘗不可。可是,如果你僅僅想寫好鋼筆字,想工整大方,那太容易了,照著電腦字庫寫不就行了?華文行楷它不香嗎?啟功體、田英章體、徐靜蕾手寫體……它不香麼?
田英章體
華文行楷
龐體
還有一類是真心覺得龐中華寫的好看。這其實是個審美問題,不是書法水平問題。龐氏書法死板僵硬、審美很低,這是一眼可見的事。記不清在什麼地方看過一個對龐體書法的評論,大概意思是:學龐中華不怕,怕的是你真的以為這是美的!明心深以為然。
我猜測,有相當一部分人能看出龐體跟前面幾個的差距,但他可能會有這樣的心理:前面幾個都太高級了,我學不了。龐體看起來接地氣,我能學會。真是這樣嗎?
大錯特錯!其實龐體學起來更難,反而前面幾種字體的學習難度要小得多。為什麼?因為龐體它不符合書寫規律,結構不合理、用筆不合理,機械呆板、用筆僵硬。看過他寫字視頻的人,都會發現,他寫字喜歡加一些奇怪的頓、挫動作。比如最簡單的一個橫,他起筆要加個頓的動作、收筆要加個挫的動作;捺筆中間還要奇怪的折一下……可能他認為這樣才能體現出書法的味道?他這個奇怪的審美帶偏了多少書法小白?他這樣奇怪的書寫方式,又怎麼可能容易學?
但你仔細觀察一下啟功體、田體,哪有那麼些多餘的動作?起筆自然入紙,末端自然收筆,撇、捺自然帶出,書寫動作符合人體運動規律,結體大方,用筆合理,書寫流暢,又好看又好學,我搞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出來?
有人覺得,我把龐體貶低的一無是處,難道它真的沒有可取之處嗎?
當然有。
龐體其實最適合的表現形式是黑板報!這也是我為什麼把它稱為板報體的原因。
我們看幾個例子。下面幾個圖是常見的黑板報形式。
常見的黑板報
字放大一點看,是不是過於松松垮垮?
常見的黑板報
這個怎麼樣?是不是有點鬆散、字體也太隨意?
把字寫的整齊大方,再看看是不是好多了?
版面設計的再緊湊些,字體換成龐體,是不是一下舒服了?毫無違和感吧?
龐體黑板報毫無違和感
黑板報的展現形式,決定了它先天具有面向大眾的特點。它對書法水平要求不高,對藝術水平要求不高,反而工整大方的美術體是最適合的。龐體工整大方近於美術體,拙重有力,在這裡找到了最適合的展現舞臺。
其實回過頭來看,龐體可以說是一個特殊年代的畸形產物。那個時代,國家剛從動蕩年代走出,物質貧乏、精神貧乏,文化傳統割裂,人們普遍文化素質很低,全社會都有一種對知識、對文化如饑似渴的渴望。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一向被稱為一個人的「臉面」。但在那個時候,能寫一筆好字的寥寥無幾。彼時在央視的推動下,龐氏硬筆書法應運而生,一時紅遍全國風頭無兩……
但是,龐氏書法自從誕生的那天起,就爭議不斷,很多具有一定審美功底的人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後來,隨著顧仲安、田英章、吳玉生等多位有深厚傳統書法功底的人,加入到硬筆書法推廣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轉向真正的書法學習,龐氏風光不再。
從龐氏的書法來看龐氏的個性,我猜測其人:一很聰明;二很固執自負;第三學識不高。
聰明這個很好理解,在當時那種條件下,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沒有多少可以參考的法貼,沒有高手指點。他如果沒有點聰明勁,不可能做到土法煉鋼自成一家。包括他後來借勢、造勢、商業運作、創辦硬筆書協,都很成功,是個很有頭腦的人;
固執自負這個就是我的猜測了。他成名後,尤其長期擔任硬筆書協主席,他不可能不接觸書法名家,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書法水平。但幾十年來他的書法風格和水平沒有明顯改變。雖然他後期臨了很多帖,水平比過去好一些,但總體上來說,大多仍然是用龐氏筆法寫各體,有形無神。這其實反映了他內心的固執自負,甚至是剛愎。
龐氏楷書
龐氏行書
龐氏隸書
第三個學識問題,更是我猜的了。有些改變,也許是「非不欲也,實不能也」。不多解釋。
做個簡單總結吧。
貢獻:龐老師對現代硬筆書法推廣做出了極大貢獻,居功至偉。
水平:龐體從好的角度說,工整大方,厚重有力,功力深厚;從壞的角度講,千篇一律、生硬僵化、審美低下。這是土法煉鋼的結果,也就是說,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憑笨功夫和小聰明,硬闖出來的一條路。說白了,不是書法正途。
適用性:龐體作為一般的公文書寫,是可以勝任的;寫黑板報更是非常適合,簡直為黑板報而生;這個字並非一無是處。舉個例子,比如在某單位工會的幹事,寫一手龐體,辦個板報、搞個宣傳、組織個書法活動,是完全沒問題的,可以勝任。這筆字不丟人。
負面影響:這個字死板僵化、審美較低,當年放到國家級媒體平臺上推廣,對一兩代人的審美觀念造成很壞的影響,其惡果一直影響到現在。龐先生難辭其咎。
人物評價:客氣一點,七三開吧,功大於過。
書法評價: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