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雜談:硬筆書法想入門,龐中華的黑板報體能不能學?

2020-10-05 明心止水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龐中華的擁躉者。對這些人,我只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學龐中華?

我想答案無非這麼幾類。

一類是本人寫字就很難看,跟狗爬似的,完全沒有書法基礎。這類人的心聲是:「別跟我談什麼書法藝術,我不懂!我就知道龐中華老師的字橫平豎直、工整大方,我就想學一手大方帥氣的鋼筆字,你們再詆毀龐老師也沒用。我就想寫成這樣,有什麼不可以?」

龐體

明心意見:完全可以。如果你只想寫一手工整大方,還看得過去的鋼筆字,那學習龐中華未嘗不可。可是,如果你僅僅想寫好鋼筆字,想工整大方,那太容易了,照著電腦字庫寫不就行了?華文行楷它不香嗎?啟功體、田英章體、徐靜蕾手寫體……它不香麼?

田英章體

華文行楷

龐體

還有一類是真心覺得龐中華寫的好看。這其實是個審美問題,不是書法水平問題。龐氏書法死板僵硬、審美很低,這是一眼可見的事。記不清在什麼地方看過一個對龐體書法的評論,大概意思是:學龐中華不怕,怕的是你真的以為這是美的!明心深以為然。

我猜測,有相當一部分人能看出龐體跟前面幾個的差距,但他可能會有這樣的心理:前面幾個都太高級了,我學不了。龐體看起來接地氣,我能學會。真是這樣嗎?

大錯特錯!其實龐體學起來更難,反而前面幾種字體的學習難度要小得多。為什麼?因為龐體它不符合書寫規律,結構不合理、用筆不合理,機械呆板、用筆僵硬。看過他寫字視頻的人,都會發現,他寫字喜歡加一些奇怪的頓、挫動作。比如最簡單的一個橫,他起筆要加個頓的動作、收筆要加個挫的動作;捺筆中間還要奇怪的折一下……可能他認為這樣才能體現出書法的味道?他這個奇怪的審美帶偏了多少書法小白?他這樣奇怪的書寫方式,又怎麼可能容易學?

但你仔細觀察一下啟功體、田體,哪有那麼些多餘的動作?起筆自然入紙,末端自然收筆,撇、捺自然帶出,書寫動作符合人體運動規律,結體大方,用筆合理,書寫流暢,又好看又好學,我搞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出來?

有人覺得,我把龐體貶低的一無是處,難道它真的沒有可取之處嗎?

當然有。

龐體其實最適合的表現形式是黑板報!這也是我為什麼把它稱為板報體的原因。

我們看幾個例子。下面幾個圖是常見的黑板報形式。

常見的黑板報

字放大一點看,是不是過於松松垮垮?

常見的黑板報

這個怎麼樣?是不是有點鬆散、字體也太隨意?

把字寫的整齊大方,再看看是不是好多了?

版面設計的再緊湊些,字體換成龐體,是不是一下舒服了?毫無違和感吧?

龐體黑板報毫無違和感

黑板報的展現形式,決定了它先天具有面向大眾的特點。它對書法水平要求不高,對藝術水平要求不高,反而工整大方的美術體是最適合的。龐體工整大方近於美術體,拙重有力,在這裡找到了最適合的展現舞臺。

其實回過頭來看,龐體可以說是一個特殊年代的畸形產物。那個時代,國家剛從動蕩年代走出,物質貧乏、精神貧乏,文化傳統割裂,人們普遍文化素質很低,全社會都有一種對知識、對文化如饑似渴的渴望。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一向被稱為一個人的「臉面」。但在那個時候,能寫一筆好字的寥寥無幾。彼時在央視的推動下,龐氏硬筆書法應運而生,一時紅遍全國風頭無兩……

但是,龐氏書法自從誕生的那天起,就爭議不斷,很多具有一定審美功底的人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後來,隨著顧仲安、田英章、吳玉生等多位有深厚傳統書法功底的人,加入到硬筆書法推廣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轉向真正的書法學習,龐氏風光不再。

從龐氏的書法來看龐氏的個性,我猜測其人:一很聰明;二很固執自負;第三學識不高

聰明這個很好理解,在當時那種條件下,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沒有多少可以參考的法貼,沒有高手指點。他如果沒有點聰明勁,不可能做到土法煉鋼自成一家。包括他後來借勢、造勢、商業運作、創辦硬筆書協,都很成功,是個很有頭腦的人;

固執自負這個就是我的猜測了。他成名後,尤其長期擔任硬筆書協主席,他不可能不接觸書法名家,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書法水平。但幾十年來他的書法風格和水平沒有明顯改變。雖然他後期臨了很多帖,水平比過去好一些,但總體上來說,大多仍然是用龐氏筆法寫各體,有形無神。這其實反映了他內心的固執自負,甚至是剛愎。

龐氏楷書

龐氏行書

龐氏隸書

第三個學識問題,更是我猜的了。有些改變,也許是「非不欲也,實不能也」。不多解釋。

做個簡單總結吧。

貢獻:龐老師對現代硬筆書法推廣做出了極大貢獻,居功至偉

水平:龐體從好的角度說,工整大方,厚重有力,功力深厚;從壞的角度講,千篇一律、生硬僵化、審美低下。這是土法煉鋼的結果,也就是說,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憑笨功夫和小聰明,硬闖出來的一條路。說白了,不是書法正途。

適用性:龐體作為一般的公文書寫,是可以勝任的;寫黑板報更是非常適合,簡直為黑板報而生;這個字並非一無是處。舉個例子,比如在某單位工會的幹事,寫一手龐體,辦個板報、搞個宣傳、組織個書法活動,是完全沒問題的,可以勝任。這筆字不丟人。

負面影響:這個字死板僵化、審美較低,當年放到國家級媒體平臺上推廣,對一兩代人的審美觀念造成很壞的影響,其惡果一直影響到現在。龐先生難辭其咎。

人物評價:客氣一點,七三開吧,功大於過。

書法評價:不推薦。

相關焦點

  • 龐中華的字能不能學?
    ,並不是書法科班出身,大學學的是地質勘探專業,數十年來,龐中華一直被譽為「中國硬筆書法開拓者」。龐中華激發了不少國人對書法的熱愛,有一定啟蒙教育意義,這點是值得認可的。而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龐中華的書法能不能學?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書法水平有爭議,但貢獻功不可沒
    70、80後的人對龐中華這個名字肯定都不陌生,不少學校還專門開過他的硬筆書法課,放學回家,做完作業還要拿出他的字帖練上半小時,而那時的硬筆書法熱潮,正是因為龐中華的對於硬筆書法的引領。1945年出生的龐中華,並非是書香門第,而是來自一個大山裡的小村子,那時候上學堂學的都是毛筆字,可龐中華卻對老師兜裡的鋼筆充滿了興致,可那時候的鋼筆是稀罕物,一般人家買不起,龐中華便自己用竹子削尖了,中間再割上一道縫,做出了一個簡單的「竹鋼筆」,為此龐中華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誇他腦子靈活。
  • 龐中華的字帖該不該選?其實關鍵是看你想學「寫字」還是「書法」
    筆者直接摒棄了硬筆書法字帖,偶爾去書店翻看字帖,也基本不會再去翻龐老師的字帖,取而代之的是顧仲安、吳玉生、盧中南、李放鳴……有朋友問我練硬筆書法如何選字帖時,我也不會推薦龐老師。如果朋友追問:「學龐中華的字咋樣?」我會說:如果你想寫好字,把字寫端正、整齊,選龐中華沒問題;如果你是想學書法,還是建議選其他。
  • 看龐中華書法視頻,學八級音樂知識
    交一份學費,享受雙倍快樂,掌握四種技能,這就是龐中華老師硬筆書法教學現場。▲龐中華的「快樂書法教學」看完龐老師的教學視頻以後,書法可能還沒學會,其他技能倒是掌握了個遍,不僅樂理紮實,聲臺行表也完全不在話下。樂(書)理(法)入門教學龐派入門第一課,就是感受音樂。
  • 龐中華硬筆書法紅極一時,現遭到質疑,硬筆書法該何去何從?
    但是由於傳統書法主要是指毛筆書法,當實用和傳統不統一時,書法文化的層面出現了很大的空缺,所以龐中華的硬筆書法一經推出立刻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出現填補了書法界的空白,成了中國硬筆書法的開拓者,在市場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試問哪個孩子沒有在老師父母的要求下購買過基本龐中華的硬筆字帖,一筆一划地臨摹學習呢?
  • 龐中華硬筆書法欣賞:龐中華臨寫《曹全碑》或許這是你沒有看到的
    龐中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開創了史無前例的硬筆書法,在80年代的硬筆書法的浪潮中,席捲了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階層的各行各業的人群,都為寫好硬筆書法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人手一本龐中華鋼筆字帖。見面第一句話:今天你練了嗎?
  • 都說龐中華的硬筆書法一學就像,是真的嗎?
    必須承認,龐中華先生對於當年硬筆書法的推廣的確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稱其為「硬筆書法第一人」也並非就是浪得虛名。如果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幾乎很少有人沒受到過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影響。就算沒練過他的字帖,至少也會對他的字體非常熟悉。
  • 面對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想起這樣一句話:古來萬事貴天生
    面對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想起這樣一句話:古來萬事貴天生。書法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傳承平臺,書法寫得好不好是一個人的文化修養的體現。怎麼練習書法,怎樣取得書法的成就,各人有各人的說法,不同人有不同人的實踐路徑,但是我個人認為書法能不能成功,主要靠機遇和天生才華兩個方面的共同促進。
  • 80年代紅極一時的「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如今快活歸來
    但如果你問問周圍的60後、70後、80後,隨便一個人都會脫口而出:龐中華,那個寫字很好的人啊,我初中學過他的硬筆字帖。一位1980年出生的朋友說,她的公公喜歡書法,年輕的時候也學過龐中華的硬筆。「每個人的童年裡都有一本龐中華,這是多少人集體的青春記憶。」網友這樣說。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為何如今銷聲匿跡?
    龐中華,1945年出生於四川達州一偏遠山區,在山裡小學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學寫字,也是從這一天起,龐中華深深愛上了寫字,然而對於龐中華這樣的山裡孩子來說,一支鋼筆簡直是不敢奢望的奢侈品,於是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用斑竹自己做了一根「鋼筆」,首先把斑竹砍成鋼筆長短,然後一頭削得像鋼筆尖那模樣,中間破開一道小縫,就可以沾上墨水寫字,當用「斑竹鋼筆」成功寫下第
  • 龐中華書法真的是俗不可耐嗎?專家:他的硬筆書法影響了一代人
    龐中華,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上個世紀80年代 ,是書法需要改革的時代,人們的寫字方式發生了改變,有習以為常的毛筆書寫改為硬筆書法,龐中華的硬筆書法由此聲名鵲起,當時在那個年代,能有一本硬筆書法練習字帖,可遇而不可求。
  • 龐中華硬筆書法遭批判,僵硬死板沒有靈魂,簡直就是誤人子弟?
    龐中華硬筆書法遭批判,僵硬死板沒有靈魂,簡直就是誤人子弟?小編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十分看重一個人的寫字水平。當時老師為了教授給大家硬筆書法的筆法,拿著粉筆在黑板上一點一點講解。雖然環境和條件有限,但是老師還是講得很認真。
  • 你對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怎麼看?
    看一個人的起伏,可以看到一代人的興衰,龐中華是最早在電視上介紹硬筆書法的人,而且在當時還颳起了一段練字潮!現在的龐中華關於龐中華的成功,可以概括成三點:1)苦練為前提,他本來是個工人,因為喜愛寫鋼筆字所以經常練習。
  • 龐中華硬筆書法:毛筆字傳承國粹,硬筆書法已經成為過去式?
    與此相對應的是,毛筆書法只限於一小部分人們在使用,而且實用性越來越差,在這種時代的特殊環境中,人們對硬筆書法有了明顯的需求,這也是龐中華硬筆書法應時而出的社會動力。我們先不論這樣一來的結果如何,就提高國人字體端莊這一方面來說,龐中華硬筆書法的積極意義人們瞭然於心。由此一來,一個新的問題應時而出,硬筆果真能替代軟筆嗎?就毛筆字而言,它的回鋒轉運緹捺收起等淬火入侵的筆法字韻,硬筆卻是難以再現,這也是硬筆練習毛筆字帖的硬傷所在。
  •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龐中華日夜練習鋼筆字,並試圖將中華書法與鋼筆相結合,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他終於創造出了屬於鋼筆的硬筆書法,龐中華填補了用鋼筆寫書法的空白。之後,龐中華為了推廣他的硬筆書法,跑了無數次出版社,無數次電視臺。
  • 當年紅極一時的硬筆書法家龐中華,如今在做什麼?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快樂教學法」倒不是龐中華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在因為硬筆書法出名後,他就一直琢磨,怎麼教更多人學書法,「我看書挺雜。教育心理學說,好的教學方法要給學生多重刺激,加深印象。《管錐篇》裡說『通感』,我想能不能利用聽覺,加深學生對書寫的印象?」
  • 為什麼說龐中華是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
    為什麼說龐中華是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名譽主席,創辦了硬筆書法學院並擔任院長,是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龐中華研習硬筆書法數十年,遍臨名帖,並不斷創新,是「讀古帖寫現代字」的開拓者之一。他書法以顏體為基礎,後追隨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是文懷沙先生的得意門生。
  • 都說龐中華的硬筆書法一寫就像,是真的嗎?
    必須承認,龐中華先生對於當年硬筆書法的推廣的確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稱其為「硬筆書法第一人」也並非就是浪得虛名。如果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幾乎很少有人沒受到過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影響。就算沒練過他的字帖,至少也會對他的字體非常熟悉。
  • 他師承龐中華,硬筆書法自出新意,端莊俊美
    他師承龐中華,硬筆書法自出新意,端莊俊美提起龐中華,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可是對於70、80後來說,龐中華卻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是很多70、80後的偶像,他的書法教程也是他的代表作品《龐中華談談學寫鋼筆字》火遍大江南南北,那時大部分時候上學的人都曾臨摹過龐中華的書法
  • 龐中華 執著逐夢,成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
    簡介  龐中華,1945年生,中國硬筆書法主要開拓者,被海內外譽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先後出版400餘本不同版本的字帖,累計發行量1.5億冊。  龐氏書法字體靈活,於方正端莊中見優雅圓潤,於骨力遒勁中見大氣灑脫。  對許多人而言,「龐中華」三個字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