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龐中華先生對於當年硬筆書法的推廣的確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稱其為「硬筆書法第一人」也並非就是浪得虛名。如果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幾乎很少有人沒受到過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影響。就算沒練過他的字帖,至少也會對他的字體非常熟悉。
就比如說現在看到的這幾張作品,乍一看似乎都頗有幾分龐體硬筆書法的味道。當然,如果仔細欣賞,無論是筆畫的嫻熟和結體的精到方面都還有明顯的欠缺,應該算不上學習龐體的上乘之作。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年龐中華硬筆書法能夠風靡一時的一個重要原因:上手快。
就算是初學者,臨習龐中華先生的字帖幾個月時間,大多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寫得像模像樣。有些底子不錯,又幾分天賦的書法愛好者,甚至很快就能將龐體寫到幾可亂真的地步。當年龐中華先生的字帖風靡一時,各類使用龐中華先生教程的培訓班遍地開花,其影響力在硬筆書壇很難有人可與之比肩。也正是因為龐中華先生在硬筆書法的教育和推廣方面起到的引領作用,才有了「硬筆書法第一人」之譽。
但是,書法界對於龐中華先生硬筆書法水準的評價卻與他的名氣極不相稱。一般以為,龐中華先生的硬筆書法容易上手,但是缺少變化,也少了些傳統底蘊,實用尚可,藝術水準欠佳。再看看配圖中這幾張學習龐中華硬筆書法的作品,應該說這樣的評價還算是比較公允的。
還有不少人認為學習龐中華先生的字體時間久了,很容易形成一種模式化的書寫習慣,到時候要想改過來都很困難。可見,龐中華先生的硬筆書法水準的確是面臨著諸多爭議的。尤其是當王正良、任平、謝非墨、劉惠浦、顧仲安等具備良好傳統書法功底的硬筆書法家開始活躍於硬筆書壇後,越來越多的硬筆書法愛好者開始意識到了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局限性,轉而臨習其它字體,改變自己的書寫風格。
儘管硬筆書法浪潮的退卻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手機和電腦的衝擊,書法的實用功能逐漸被淘汰所致。但是,龐中華先生的硬筆書法風光不再卻與他的書法水準得不到更多認可有著直接關係。畢竟,現在的硬筆書法還是不乏愛好者,練習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卻鮮有其人。
拋開書法水準不談,作為當年同樣受到過龐中華硬筆書法影響的書法愛好者,驚龍軒現在看到這樣的龐體硬筆書法作品還是倍感親切的。不管怎麼說,當年龐中華先生對於推廣硬筆書法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還是不容抹殺的。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