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據介紹,第八批國保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從類型看,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築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4處,其他12處,其中,山東新增加國保單位34個,併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
其中
濟南市章丘區焦家遺址
萊蕪區汶陽遺址
濟陽區劉臺子遺址三處古遺址
歷城區老莊大佛寺石刻造像一處石窟寺及石刻
市中區萬竹園、槐蔭區五三慘案遺址
兩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成功晉升「國保」單位
加上此前已有的23處
此次公布之後
濟南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加到了29處
濟南第一批至第八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錄
濟南市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 四門塔 | 城子崖遺址 | 靈巖寺 | 千佛崖造像 | 西河遺址 | 漢濟北王墓 | 小荊山遺址 | 東平陵故城 | 洪家樓天主教堂 | 萬字會舊址 | 大辛莊遺址 | 明德王墓地 | 平陰永濟橋 | 翠屏山多佛塔 | 長清蓮花洞石窟造像 | 濟南緯二路近現代建築群 | 原膠濟鐵路濟南站近現代建築群 | 原齊魯大學近現代建築群 | 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 嬴城遺址 | 牟國故城遺址 | 萊蕪戰役指揮所舊址 | 焦家遺址 | 汶陽遺址 | 劉臺子遺址 | 老莊大佛寺石刻造像 | 濟南萬竹園 | 五三慘案遺址
註:由於穿越濟南南部山區的齊長城為跨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暫未計入濟南29家之內
截止目前,我國一共公布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計5058處。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3月4日公布,共180處。1964年10月26日撤銷1項(太平天國忠王府)。1981年10月16日恢復1項(太平天國忠王府)。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3日公布,共62項。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共258項。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共250項。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518項,並將第一批所公布的2項合併為1項。第五批增補:裡耶古城遺址,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龍山縣,2002年11月22日公布,共1項。第五批增補:阿爾寨石窟,內蒙古鄂爾多斯市,2003年3月2日公布,共1項。第五批增補:焦裕祿烈士墓,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2003年4月3日公布,共1項。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共23處。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1080項。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106處。第六批增補: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湖南省懷化市,2009年8月公布,共1項。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47處。2014年4月25日增補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為第七批國保單位。因此,至2017年底,第一至第七批國保單位總數為4296處。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從類型看,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築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4處,其他12處,入選文物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安徽、湖南。
來源:魯網
編輯:龐亞茹 審核: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