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名人效應不容小覷,尤其是那些備受追捧的名人,擁有超高的人氣,粉絲數量多達成百上千萬,隨便做一個簡單動作,就有可能引來無數人模仿。現在的名人效應很大,古代名人效應也很強,比如宋代才子柳永,只要他給哪個歌女寫詞,這位歌女很快就能火起來,身價也蹭蹭往上漲,不可同日而語。
古代著名詩人,若是給朋友寫首詩,如果這首詩的傳唱度較高,他朋友也會隨之出名。比如被譽為「邊塞四詩人」之一的高適,送別摯友董大的時候,以《別董大》為題賦詩一首,其中兩句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因此被世人所知。詩仙李白更牛,隨手寫下一首詩,就捧紅了一個普通人,此人火了上千年。
沒錯,就是這首千古佳作《贈汪倫》,課本經常改版,但無論怎麼改版,《贈汪倫》基本都是必選唐詩,可見有多麼受歡迎,幾乎小學生都能倒背如流,甚至尚未進入學堂的孩童,也能非常流利地背誦出來。李白出品,必為精品,詩仙絕非浪得虛名,不僅為世人留下一首好詩,順便還把汪倫捧紅了。
對於文學創作來說,都有一定的創作背景,《贈汪倫》這首詩也不例外,背後的故事頗為搞笑。汪倫究竟是何許人也?經過史學家考證,出現兩種不同說法。說法一,汪倫曾經當過縣令,對詩歌情有獨鍾,喜歡結交名流,尤其是名氣較大的詩人,據說他和王維的交情也不淺。
說法二,汪倫並非縣令,但他家境富裕,在涇縣富豪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按照現代的話說,汪倫就是不折不扣的土豪。對於這兩種觀點,筆者更偏向第二種,汪倫是一位喜歡附庸風雅的土豪。當時李白在當塗縣的叔叔家裡,汪倫在涇縣,兩地相距不算太遠,同為皖南地區。
汪倫久仰李白大名,得知他此時在當塗縣,激動到整夜整夜失眠,很想與偶像見上一面。於是,汪倫鼓起勇氣,給李白寫了一封親筆信,然後讓僕人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把這封信送到李白手上。汪倫不愧為李白的鐵粉,非常了解李白的興趣愛好,除了創作詩歌之外,李白最喜歡喝酒與旅遊。
作為超級偶像,李白經常受到粉絲們的邀請函,畢竟精力有限,他基本都會婉言謝絕。李白打開汪倫送來的書信,只見信中寫道:「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很想拒絕汪倫的邀請,奈何「十裡桃花」和「萬家酒店」對他的誘惑力太大,於是欣然前往涇縣,與鐵粉汪倫痛飲幾杯。
到地方才發現,竟然被汪倫忽悠了,李白就問他:「汪倫啊,你太不厚道了吧,哪裡有你信裡所說的十裡桃花,哪裡有萬家酒店。幸虧我暴躁的脾氣已經改了,否則肯定把你痛扁一頓。」汪倫笑著解釋道:「距離我家十裡開外的地方,有一處名叫桃花的潭水,街上有一家姓萬的老闆開的酒家,所以我沒騙你,也不敢欺騙我的偶像。」
汪倫的這番解釋,讓李白哭笑不得,感覺汪倫風趣幽默,是個值得深交的朋友。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汪倫每天都陪李白喝酒,把珍藏幾十年的好酒,全部都抬上來,必須讓偶像喝得開心。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白向汪倫辭行,汪倫送給偶像許多美酒,還有很多綾羅綢緞。
短短十幾天,李白和汪倫之間建立深厚友誼,如果不寫詩相贈就說不過了。開船之前,李白即興賦詩一首《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愧為詩仙,描寫友情的手法都無人能及,他把僅有幾米深的桃花潭水,寫成千尺之深的潭水。
而後又說,即便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我和汪倫的友情。桃花潭水成了李白和汪倫的友情見證,留下一段千古佳話,而這首《贈汪倫》,更是把汪倫捧紅了。千年過去了,每當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會想起汪倫和李白的友誼,汪倫的名字也讓人難以忘卻。假如李白不寫《贈汪倫》,汪倫將會如同你我一樣,成為歷史長河中沙粒,不會有人記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