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2020-12-19 一點文心

在用文字抒情達意這件事上,普通人和詩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有人說:是情感。因為普通人的情感沒有詩人豐富;也有人說:是才華。作為普通人,肯定是比不上詩人的非凡才華;還有人說:是人生經歷。作為詩人,人生經歷肯定非常豐富多彩。否則,如何會有那麼多的人生感悟?

事實上,詩人與普通人的區別不在於情感夠不夠豐富、才華夠不夠高、人生經歷夠不夠多彩,而在於你是否能對生活、生命以及周遭的世界,時刻保持一種激情,保持一種靈敏而深刻的探索。一個人,如果總是認為周圍的一切都見怪不怪、理所當然、稀疏平常,那麼他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詩人。

在這一點上,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李白,就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作為一個詩人應該具有的特質。一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得天馬行空,千年來無人能及。這是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的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時光,驚豔了歲月。全詩如下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一生遊歷過無數地方,而宣州是他去過次數最多的一個城市。因為歷史上,這裡曾經有一位詩人,讓李白十分地敬仰。他就是南北朝時的著名南齊詩人謝朓。謝朓曾任宣州太守,並在城中建了一座謝朓樓。李白每到宣州,必要登樓感懷一番。

公元753年秋,李白客居宣州。他的一位故人李雲也遊歷到了此地,但是不久就要離開了。於是,李白陪他登樓觀賞,並設宴送行。席間,詩人感懷萬千,隨手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在詩中,詩人情感跌宕,時而豪情逸興,時而抑鬱難平,一波三折,激越感人。

詩作開篇「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讓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既不寫樓,也不敘別,卻如江水奔湧,直抒心中鬱結。昨日與今日對比,是無數逝去的歲月,難以挽回。而今日與昨日對比,又增添了無數的煩惱。這其中,有太多功業未成,歲月催人老的苦悶,也有詩人對汙濁政治的強烈控訴。

這22個字,如洪水奔流,如瀑布傾瀉,如萬馬奔騰,形象地顯示出了詩人心中的鬱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一旦觸發將不可抑止。緊接著,「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又收斂情緒,突作轉折,為讀者展現出了一幅壯闊明朗的萬裡秋空圖。

秋日的長空遼闊明淨,長風從萬裡之外吹來,送來了一隊隊鴻雁。此情此景,讓詩人不由得想豪飲數杯,心中充滿了無限豪情逸志。詩人剛剛還在極端的苦悶中,現在又忽然轉到一個明朗壯闊的境界,真是變化無端,令人不可思議。實際上,這正是李白長期被政治環境壓抑,而嚮往自由馳騁的內心寫照。

而後,「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兩句中,「蓬萊文章」喻指李雲的詩文,讚美李雲文風剛健,而「小謝」則指詩人自己,說自己的詩像謝朓一樣清新秀麗。李白很推崇謝朓,這裡把自己比作小謝,流露出了極度的自信。並且,這兩句也切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接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兩句緊承前文的「酣高樓」,進一步渲染雙方的興致。詩人與朋友此時酒興正濃,心中又充滿了豪情壯志,在酒精的刺激下,便有些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了。其實,這裡的明月並非實景,不過是詩人酒酣時的豪語。

李白的性格是豪放與天真的統一。他喝酒喝到正高興時,便想上天攬月。這雖然是一時興致,卻有所寓託。詩人一生傲世狂放,嚮往自由,這「攬月」的舉動其實表達了詩人對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借著酒的刺激,詩人展開無盡的想像,仿佛把現實中的一切黑暗汙濁都一掃而光了,心頭的煩憂也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緊接著,詩人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將思緒從理想拉到現實。現實如何呢?憂愁如流水,抽刀嶄不斷;想喝酒銷愁,卻愁上加愁。讀到這二句,你真是不得不再一次驚嘆李白的想像力。他將無形的「憂愁」比成有形的流水,自然天成。而「抽刀斷水」更是將詩人的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

最後,詩人要尋求一個解脫,他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的一生,總是陷在不稱意的苦悶中,可是作為舊時代的知識分子,他唯一能夠擺脫苦悶的方法就是「散發弄扁舟」。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態度,但也說明了:詩人所代表的社會階層,註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比這更好的出路。

與封建時代的其他知識分子一樣,李白的一生也時常處在仕與隱的矛盾之中。他天賦才華,卻始終得不到重用,成為封建統治者享樂的裝飾品。對於一個心中有著偉大抱負的知識分子來說,這無異於是痛苦的,恥辱的。可是,詩人能改變什麼呢?

李白的一生儘管活得很苦悶,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無論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無論遭遇了什麼挫折,李白都能保持一種生命的熱情,都能將自己的豪情壯志灌注在詩句中。正如這首詩,如歌如訴,將詩人內心的不屈服宣告於世人,即使歷經千年,依舊驚豔時光,沉醉歲月。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時光,驚豔了歲月
    一首《宣州謝鑾樓餞別校書叔雲》寫得天馬行空,千年來無人能及。這是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的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時光,驚豔了歲月。因為歷史上,這裡曾經有一位詩人,讓李白十分地敬仰。他就是南北朝時的著名南齊詩人謝朓。謝朓曾任宣州太守,並在城中建了一座謝朓樓。李白每到宣州,必要登樓感懷一番。公元753年秋,李白客居宣州。他的一位故人李雲也遊歷到了此地,但是不久就要離開了。於是,李白陪他登樓觀賞,並設宴送行。席間,詩人感懷萬千,隨手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 一次普通的登樓,李白卻寫出了一首仙氣十足的詩,驚豔世人!
    唐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它是無數的詩人用自己的智慧凝聚成的結晶,餵我們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精彩而又絕美的詩句,哪怕是無情的時光流逝登高、登樓詩是一類典型的詩詞類型,憑欄遠眺、登高寄情是古代詩人最喜歡的事情。古代有很多「樓」因為一些詩人的千古佳作而聞名遐邇。
  • 李白獨自登樓寫下一首詩,開頭第一段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會喜歡上李白,喜歡上他的詩。 杜甫誇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蘇軾贊其有:「英瑋絕世之姿」連大詞人辛棄疾都寫了一首《憶李白》,將他對李白的敬佩盡數傾賦於詩中。 李白寫下的好詩三天三夜都談不完,今天選說的是李白在人生失意時,獨自登樓寫下的一首令人美到心醉的詩。
  • 只是普通的登樓,李白卻寫出一首仙氣十足的詩,驚豔世人!
    因此古代文人常常會登樓望遠,或寄託思鄉懷人之情,或慨嘆家國身世之悲,或抒發離人惜別之意。而早在東周春秋末期,孔子也說過:「君子登高必賦」。總之,登樓望遠成為了古代文人一種比較常見的文化現象。以詩為例,歷代詩人就不乏膾炙人口的登樓詩。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崔顥《登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
  • 「詩仙」李白丨那一首青山白水之間的《送友人》,堪稱千古絕唱
    詩仙李白,送別的詩作很多,這一首《送友人》堪稱一絕,以景寄情,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把「別離」的情緒全部寄託到了山水之間,寄托在場景之中。因此成為千古絕唱。青山橫北郭,白水繞餘緣。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 杜牧登樓遠眺,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驚豔世人!
    如李白就曾寫過膾炙人口的思鄉之作《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也有抒發思鄉之情的千古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而在眾多思鄉的古詩中,杜牧的《題齊安城樓》最為特別。《題齊安城樓》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杜牧登上齊安(今湖北武漢)城樓思念故鄉時所作。
  • 李白去拜訪一位道士,到了山中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世人!
    眾所周知,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可是李白的格律詩卻少有人推崇,這是因為李白格律詩屢有不合律處,即便是成為千古絕唱的《登金陵鳳凰臺》,也不例外。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尋雍尊師隱居》,便是李白的一首詩、畫、音完美結合,且四聯八句全都合律的五言律詩。
  • 李白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詩道出心中愁苦,這樣的「詩仙」極為少見
    縱觀李白的詩歌作品,似乎很少有直接表露心中愁苦的詩作。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新平樓》,便是一首流露出李白壯志未酬、處境困窘的愁苦之作。這首詩是李白初入長安,後失意西遊邠州新平登樓遠眺時,有感而發的一首五言律詩。在這首詩中,李白便通過自己登樓遠眺所見到的暮秋悽涼景色,表現出對長安的極度思念之情,以及塑造出了懷歸憂國、報國無門的愁苦詩人形象。
  • 李白賞月喝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開篇就是經典名句,人人會背
    其實蘇軾的《水調歌頭》也是借鑑了李白的大作而寫成的。李白是酒中仙,更是明月仙。他隨手一揮,便是傳誦經典的文章。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在無人理解,無人賞識的時候,自然也會隱藏著無助之感,李白的孤獨就在於此。於是他寫下了《月下獨酌》。李白賞月喝酒時寫下的一首孤獨的詩,開篇就是經典名句。
  • 李清照最豪邁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絕唱,豪氣不輸蘇軾辛棄疾
    李清照還有一首詩《題八詠樓》,開篇便是千古絕唱,是她豪放詩風的代表之作。題八詠樓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這首詩寫於紹興四年(1134年)九月,此時的李清照,經歷了宋室南渡,趙明誠亡故,再嫁張汝舟,離異入獄等人生種種艱難,孤苦無依的李清照,投奔趙明誠的妹婿李擢,居住在金華酒坊巷陳氏第,在金華期間,李清照寫下了《武陵春》等經典詞作,還寫下這首堪稱千古絕唱的《題八詠樓》。
  • 李白隨手寫下一首詩,捧紅了一個普通人,此人火了上千年
    比如被譽為「邊塞四詩人」之一的高適,送別摯友董大的時候,以《別董大》為題賦詩一首,其中兩句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因此被世人所知。詩仙李白更牛,隨手寫下一首詩,就捧紅了一個普通人,此人火了上千年。
  • 李白隨手寫下一首詩,捧紅了一個普通人,此人火了上千年
    比如被譽為「邊塞四詩人」之一的高適,送別摯友董大的時候,以《別董大》為題賦詩一首,其中兩句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因此被世人所知。詩仙李白更牛,隨手寫下一首詩,就捧紅了一個普通人,此人火了上千年。
  • 杜甫報國無門,百無聊賴中寫下一首千古絕唱,令人沉醉更令人傷感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這是杜甫報國無門,百無聊賴中寫下的一首千古絕唱,令人沉醉更令人傷感。全詩如下:曲江對酒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 李白寫下這首千古絕詩給杜甫,病榻之上懷念友人,道盡思念的滋味
    唐代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二人的詩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李白曾在病榻之上寫下一首經典絕詩,懷念友人杜甫,回憶過往曾經的點點滴滴,感慨時光匆匆和人生悲歡。今天我們便要來一起品讀這首思念杜甫的詩歌,感受這份友誼的珍貴和思念的滋味。
  • 李白在黃鶴樓上聽人吹笛,寫下一首七言絕句,驚豔了千年!
    李白在黃鶴樓上聽人吹笛,寫下一首七言絕句,驚豔了千年!七言絕句是我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它發展並流行於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大量的七絕詩人湧現,寫下了一首首精彩紛呈的七言絕句。其中李白和王昌齡二人代表了七絕的最高成就。
  • 李白那些驚豔了歲月的詩句
    李白的這首詩美到讓我驚豔——《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這一句在網上特別流行,細細讀來,頗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意味在裡面。有人這樣評價:「此四句寫深山幽麗之景,設色其鮮採」。(《唐宋詩舉要》)「周敬曰:起聯仙境。三、四極幽野之致。通為秀骨玉映,丰神絕勝。」(《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據考證,這首詩應是李白18、19歲在戴天山讀書時所作。
  • 這首冷門宋詞,開篇就驚豔世人,只有短短8句,卻沉醉了千年時光
    在古典詩詞的長河裡,有許多經典的詞句就像翻飛的浪花一樣,縱使經歷了千年歲月,也依舊充滿活力。這些經典詩詞,我們即使記不得它的完整內容,但其中的一兩句,無論再過多少歲月的磨礪,都不會被人遺忘。它們就像夜空中閃耀的繁星一樣,永遠熠熠生輝。
  • 這首冷門宋詞,開篇就驚豔世人,只有短短8句,卻沉醉了千年時光
    比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西江月 阻風山峰下》,就是一首僅靠一兩句就足以驚豔時光的詞作。,只有短短8句,卻沉醉了千年時光。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西江月·阻風山峰下》就是其豪放典麗詞風的一首代表作,流傳千古。
  • 王粲登樓留下千古絕唱
    東漢建安年間的一個秋天,著名文學家王粲在當陽登上城樓,寫下歷代傳誦不衰的名作《登樓賦》。王粲從哪裡來?為什麼會在當陽寫下《登樓賦》?這要從他的特殊經歷說起。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王粲從襄陽來到當陽,登上位於沮漳河匯流處的城樓,寫下了傳世名篇《登樓賦》。
  • 李白與友人對酌時寫下一首古詩,用詞簡單質樸,一杯一杯復一杯
    且說詩仙李白為人灑脫浪漫,一天和友人在山林中談詩論作,對酌十分暢快,寫下了一首千古絕詩,其用詞很是簡單質樸,卻又帶著濃厚的個人特點,如此隨心所欲、無憂無慮的氛圍讀來令人感慨。此外,這首詩的寫作手法亦是獨到,沒有講究太多的聲律,還連續使用重複的詞語來表達此情此景,讀來感受到詩仙李白的這份豪邁和灑脫,這是怎樣的一首詩,一起來品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