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文字抒情達意這件事上,普通人和詩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有人說:是情感。因為普通人的情感沒有詩人豐富;也有人說:是才華。作為普通人,肯定是比不上詩人的非凡才華;還有人說:是人生經歷。作為詩人,人生經歷肯定非常豐富多彩。否則,如何會有那麼多的人生感悟?
事實上,詩人與普通人的區別不在於情感夠不夠豐富、才華夠不夠高、人生經歷夠不夠多彩,而在於你是否能對生活、生命以及周遭的世界,時刻保持一種激情,保持一種靈敏而深刻的探索。一個人,如果總是認為周圍的一切都見怪不怪、理所當然、稀疏平常,那麼他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詩人。
在這一點上,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李白,就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作為一個詩人應該具有的特質。一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得天馬行空,千年來無人能及。這是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的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時光,驚豔了歲月。全詩如下: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一生遊歷過無數地方,而宣州是他去過次數最多的一個城市。因為歷史上,這裡曾經有一位詩人,讓李白十分地敬仰。他就是南北朝時的著名南齊詩人謝朓。謝朓曾任宣州太守,並在城中建了一座謝朓樓。李白每到宣州,必要登樓感懷一番。
公元753年秋,李白客居宣州。他的一位故人李雲也遊歷到了此地,但是不久就要離開了。於是,李白陪他登樓觀賞,並設宴送行。席間,詩人感懷萬千,隨手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在詩中,詩人情感跌宕,時而豪情逸興,時而抑鬱難平,一波三折,激越感人。
詩作開篇「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讓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既不寫樓,也不敘別,卻如江水奔湧,直抒心中鬱結。昨日與今日對比,是無數逝去的歲月,難以挽回。而今日與昨日對比,又增添了無數的煩惱。這其中,有太多功業未成,歲月催人老的苦悶,也有詩人對汙濁政治的強烈控訴。
這22個字,如洪水奔流,如瀑布傾瀉,如萬馬奔騰,形象地顯示出了詩人心中的鬱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一旦觸發將不可抑止。緊接著,「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又收斂情緒,突作轉折,為讀者展現出了一幅壯闊明朗的萬裡秋空圖。
秋日的長空遼闊明淨,長風從萬裡之外吹來,送來了一隊隊鴻雁。此情此景,讓詩人不由得想豪飲數杯,心中充滿了無限豪情逸志。詩人剛剛還在極端的苦悶中,現在又忽然轉到一個明朗壯闊的境界,真是變化無端,令人不可思議。實際上,這正是李白長期被政治環境壓抑,而嚮往自由馳騁的內心寫照。
而後,「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兩句中,「蓬萊文章」喻指李雲的詩文,讚美李雲文風剛健,而「小謝」則指詩人自己,說自己的詩像謝朓一樣清新秀麗。李白很推崇謝朓,這裡把自己比作小謝,流露出了極度的自信。並且,這兩句也切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接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兩句緊承前文的「酣高樓」,進一步渲染雙方的興致。詩人與朋友此時酒興正濃,心中又充滿了豪情壯志,在酒精的刺激下,便有些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了。其實,這裡的明月並非實景,不過是詩人酒酣時的豪語。
李白的性格是豪放與天真的統一。他喝酒喝到正高興時,便想上天攬月。這雖然是一時興致,卻有所寓託。詩人一生傲世狂放,嚮往自由,這「攬月」的舉動其實表達了詩人對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借著酒的刺激,詩人展開無盡的想像,仿佛把現實中的一切黑暗汙濁都一掃而光了,心頭的煩憂也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緊接著,詩人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將思緒從理想拉到現實。現實如何呢?憂愁如流水,抽刀嶄不斷;想喝酒銷愁,卻愁上加愁。讀到這二句,你真是不得不再一次驚嘆李白的想像力。他將無形的「憂愁」比成有形的流水,自然天成。而「抽刀斷水」更是將詩人的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
最後,詩人要尋求一個解脫,他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的一生,總是陷在不稱意的苦悶中,可是作為舊時代的知識分子,他唯一能夠擺脫苦悶的方法就是「散發弄扁舟」。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態度,但也說明了:詩人所代表的社會階層,註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比這更好的出路。
與封建時代的其他知識分子一樣,李白的一生也時常處在仕與隱的矛盾之中。他天賦才華,卻始終得不到重用,成為封建統治者享樂的裝飾品。對於一個心中有著偉大抱負的知識分子來說,這無異於是痛苦的,恥辱的。可是,詩人能改變什麼呢?
李白的一生儘管活得很苦悶,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無論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無論遭遇了什麼挫折,李白都能保持一種生命的熱情,都能將自己的豪情壯志灌注在詩句中。正如這首詩,如歌如訴,將詩人內心的不屈服宣告於世人,即使歷經千年,依舊驚豔時光,沉醉歲月。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