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是一部殊勝的經典,是諸佛、佛法的出處。經中有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金剛經所宣說的是般若空性的法門,而般若空性是產生一切諸佛之因,既然般若空性是三世諸佛之因,那麼三世諸佛所弘揚的佛法,也必定是般若空性。
般若是什麼?翻譯成漢語就是智慧,這個智慧非世間所說的智慧,聰明,明白這等概念。這是一種出世間的智慧,我們所處的就是世間,世間人都是不斷的串習著輪迴中的種種習氣,這種習氣和自己所造的善、惡之業力分不開。只在於比例不同而已,從而造就了千千萬萬不同的人,千千萬萬不同的人生。很多人說佛不用修,自己就是佛,不是說人人都是未來佛嗎?還修什麼啊,等著未來成佛就行了啊。這就是斷章取義。說人人都是未來佛,是說人人都具有如來藏。這是光明的佛性,可是被各種無明障礙著,所以不知道還有比這世間更美好的,這就是解脫之道。脫離開這個輪迴的長河中,沒有執著,沒有掛礙,沒有生死。最根本的就這最後一個----解脫生死。世間無論何物,都不能脫離開這個生死。有人懼怕死,有人懼怕生。七情六慾中不斷的受著折磨。
你說人生美,可真正回頭想想,大多是苦,樂的時候少,這二者比例懸殊,可是人們還是不願意脫離這個苦海,還是願意在這裡翻騰。簡單的說這就是無明。其實也不能怨有著無明的眾生,我想每個人或者是有意識的,都願意安樂吧,哪有人願意受苦的。所以這就有人去追求解脫。真正的解脫不是離開了你不願意呆的地方,也不是你離開了暫時受苦的環境了,是離開了輪迴苦海,離開了流轉的六道,開啟了光明的佛性,通達萬物的真理。
有人說了,這個說得太空了,和沒說一樣。是啊!總是站在門外又如何能看得到門內的真實呢?你覺得空,是因為沒有真心實意的去研究、探索其奧義。永遠不修,永遠覺得空。真正的通達了,達到佛的境界了,生死自如、具有無上的智慧,還要這世間的虛幻做什麼?這也許就是修行之人所要追求的「果」。我們是凡夫,和佛的智慧相比都是無法比的。所以要追隨、要學習,從中尋找解脫之法,只有證悟的那一天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喜樂。
經中佛告訴須菩提說:「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義淨法師的譯文是這樣譯的:「佛法者,如來說非佛法,是名佛法。」索達吉堪布是這樣開示的:「佛法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佛陀的圓滿功德。從顯現上講,通過布施等積累福德資糧,可現前佛陀的好色身、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但從勝義來講,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並不是真正了義的佛法。第二種解釋是:所謂佛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能息滅痛苦的妙法甘露,從究竟義來講,這也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世俗中的假象,是佛陀試度化眾生的方便。真正的佛法遠離一切戲論,是大無為法,六祖曾說:「佛經不是佛法,它是肉眼的境界,故非究竟。佛法就是智慧的境界。」
是的,不要用世俗的眼睛看佛法,也不要去妄自揣測、解讀。佛通過講法來告訴眾生解脫之道,高僧大德們在用我們能聽得懂的語言再次講解給我們聽,也在告訴我們這個般若空性的殊勝之處。也許離解脫還有些遠,但至少用佛的智慧能減輕痛苦,逐漸認清自己做為人應該去追求什麼。這些僅憑自己的分別念是不行的,只有依照大德們言傳身教,去實地修行才能開啟屬於自己的如來藏。
佛經中蘊含著無上的智慧,佛法就是智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