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星辰大海裡的秘密世界

2020-12-08 新華網客戶端

  《海底兩萬裡》

  《地心遊記》電影海報

  凡爾納

  ■陳翔

  人們習慣稱他為「科幻小說之父」,他小說中的很多想像,至今仍是人們科學探索的方向。

  為了紀念他,法國政府在南特為凡爾納設立了博物館。而不遠處的一座小島上,還依據他的想像建了座機械島樂園。

  星辰大海的幻想

  那時,天空很遠,月亮更遠。暮色深處,天幕的裂隙裡,月如微暗的光火灑落在廣袤海波,引起一陣潮動,柔潤或疏落。甲板上的水手,海岸邊的旅客,望著海上時而吞吐的船煙與水面泛起的白沫,呼應似的連成霧牆,心生出幾分好奇,又伴著些悲戚與壯闊。遠的天,廣的海,實的地,它們自帶神秘引力,而人類自帶好奇與渴望徵服的心緒。

  於是,每一個我們,或許都曾在柔潤的清晨或疏落的黃昏裡,幻想過周遭的各種可能性,幻想那些陷落在漩渦中的幸與不幸,幻想每個夢境裡殘缺的記憶,幻想那深邃蒼穹內埋藏的秘密。當這種幻想,從未停止過地浮現,繼而變成一個個動態故事時,一位講述者的面容也漸漸清晰起來。濃密的捲髮與鬍鬚,在海風的吹拂下微顯凌亂,雙眉皺起,不停歇一副思索的樣子,眼角漸深的皺紋將他眼神的堅毅越凝越深,映出了兩萬裡的海底,映出從非洲到南北極,映出從地球到月球,映出人類探索世界過程中的更多可能性。這副面容,便屬於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伴隨過我們童年成長,也伴隨著科學探索成長的小說家。

  儒勒·凡爾納1828年2月8日出生在法國西北部的城市南特(Nantes),直到中學畢業都生活在這裡。這座城市曾經是布列塔尼大區的首府,1941年脫離出來,其中最著名的景點也是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剩下的與法國其他城市相比並沒有太多特色。它不靠海,但羅亞爾河緩緩流過,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不繁華卻足夠舒適。尤其是陽光散落時,一切浮華都融在寧靜之中,落在羅亞爾河裡,悄悄地蕩滌了心靈。

  凡爾納就出生在南特的費多島上,當年,費多島如一條停泊的大船靜止在南特市內,如今,島嶼與河岸間的水道則已被填實,公路穿過,嘈雜的工業文明填充了隱逸寧靜的城市角落。不過,港口中來來往往的船隻還是深深吸引著兒時的凡爾納,甚至在未得家人許可的情況下,他就準備跑到將遠航去印度的克拉裡號帆船上當見習水手。幸好周圍有人看到,並通知了凡爾納的家人,他才平安無事而歸,當然,免不了父親的一通訓斥。

  追逐反叛與冒險的初度航海者

  「青年永遠趨向反叛,愛好冒險,永遠如初度航海者,想割斷系岸的纜繩,扯起風帆,欣欣地投入無垠的懷抱。」凡爾納是如此。

  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在父親的期許裡,凡爾納將在南特繼承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所以,在凡爾納十八歲的時候,父親將他送到巴黎學習法律專業,以便畢業之後順利回到南特進行法務工作。然而,在巴黎這座文藝天堂,富於幻想的凡爾納觸碰到了文學和戲劇。與嚴謹不苟的法律條文完全不同,在文藝世界裡,凡爾納愛上了思維的無所束縛,繼而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文學創作之中。

  最初,他致力於劇本的創作,還通過朋友結識了大仲馬,大仲馬給他的鼓勵促使他從法學專業畢業後,毅然拒絕了父親提出的要他回到南特的要求,留在巴黎進行文學創作。父親一氣之下斷了他的生活補貼,凡爾納只能自行謀生。

  起初的日子非常困難,直到1852年,凡爾納被任命為劇院經理的秘書,才擺脫了經濟上無所適從的狀況。1857年7月,在好友的邀請下,凡爾納第一次踏上了起航蘇格蘭的航海旅行,激動與興奮無時無刻不擊打著凡爾納的心。令他印象最深的,便是蘇格蘭的赫布裡底群島和斯塔法的芬格爾大巖洞,這裡的景色,正像凡爾納在《綠光》中所描述的,給他留下的印象就如給孟德爾頌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可以說,芬格爾大巖洞如同一座令人心醉神迷的浪漫主義神殿,對凡爾納的幻想旅程起了決定性作用。後來的《地心遊記》、《神秘島》、《黑鑽石》、《迎著旗幟》等作品中,對海底巖洞形象的描述,便離不開這個幻想的發源地。

  從《氣球上的星期五》到「科幻小說之父」

  在形成科幻風格的作品之前,凡爾納進行過不少戲劇創作,但人們仍然認為,《氣球上的星期五》才是凡爾納的處女作。凡爾納很早便對氣球十分著迷了,加之深受愛倫坡的小說《一個氣球的騙局》和《漢斯·帕爾》的影響,寫一個與當時熱門話題「中非探險」有關的氣球故事便清晰地投射在凡爾納腦海中。

  這部作品於1862年起連載在赫策爾的《發現》雜誌上,他繼而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之後,他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神秘島》等等無一不膾炙人口,風靡全球。這其中最受歡迎的大概是《八十天環遊地球》,而受到凡爾納小說的鼓舞,他在世期間,許多人為打破環遊地球的記錄而做著不懈努力。

  他的創作似乎源源不斷,一年兩部的速度讓他一度被懷疑是否有人代寫,而如果了解了凡爾納的日常作息,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謠言了。他每天早上五點就會起床開始寫作,夜裡十二點才上床休息,閱讀他的傳記會發現他的生活除了早期與父親的矛盾和感情的不順,自結婚後就越來越乏味。

  其實就連他的感情都可以簡短概括,婚前沒什麼轟轟烈烈,喜歡的女子都嫁給了別人。在朋友婚禮上,他愛上了新娘的姐姐,一位喪夫有子的26歲女子。兩人結婚後又生了一個孩子,但凡爾納卻不是一個好丈夫或者好父親,甚至在妻子懷孕期間,他還在進行航海旅行。而日後的生活裡,他很少出門見客,和妻子的關係也只能算平平淡淡。他的生活趣味,似乎都融入在作品當中了。

  他晚年時候,身患眾多疾病,卻一直沒有停止寫作。那一個個用大量想像與科學支撐的非凡冒險,不僅叩開了許多孩童幻想的心門,甚至有不少探險家或科學家從他的作品中受到啟發,完成了促進人類進步的突破。無疑,這才是他生命最重要的意義。

  如今,人們習慣稱他為「科幻小說之父」,他小說中的很多想像,至今仍是人們科學探索的方向。為了紀念他,法國政府在南特為凡爾納設立了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19世紀末的一所漂亮房子裡,俯瞰著羅亞爾河,白色的外牆沐浴在河水從南邊投射而來的光影中,磚牆、勾畫門窗的拱形弧和優雅的瞭望塔形成了一份天然的邀請」,而不遠的一座小島上,還依據他的想像建了座機械島樂園。

  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與世長辭。參加葬禮的人很多,連德國政府也派遣大使代表皇帝陛下前來致哀。五年後,妻子去世,葬在凡爾納的墓旁。此後在南特和他長住的城市亞眠都建了凡爾納紀念碑,在紀念碑上刻著他的名字和這樣一句話: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法國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
    法國19世紀作家儒勒·凡爾納以其革命性的科幻小說《八十天的世界》和《兩萬裏海》而聞名。誰是儒勒·凡爾納?儒勒·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儒勒·凡爾納在法學院畢業後從事寫作生涯,他是在遇到出版商皮埃爾朱爾斯·赫策爾之後邁開大步的,他寫出了許多作品,凡爾納經常被稱為「科幻之父」,他寫了許多關於各種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書籍
  • 聽說過「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嗎?不知道說明你OUT了!
    你愛看科幻小說嗎?聽說過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嗎?實在想不起來的話,也許你看過布拉德·佩頓執導的2012年動作冒險電影《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這部電影就改編自凡爾納的經典小說《神秘島》。今天是儒勒·凡爾納的誕辰日,在192年前的1828年2月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特市一個中產的法官家庭。19歲時按照父親的期許,到巴黎開始學習法律,但法律不是他真心喜歡的專業,於是畢業後不願當法官,選擇為劇院創作劇本。最終成為19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以及詩人。
  • 歷史上的今天,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逝世
    儒勒-凡爾納1905年3月24日,法國備受歡迎的作家儒勒-凡爾納在亞眠逝世。1828年2月8日(距今190年),凡爾納出生在法國南特。1863年,他的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使他名利雙收。在這之後他創作了一系列驚險小說和科幻小說如《八十天環遊地球》、《海底兩萬裡》和《地心旅行記》等。他在《神秘島》中出色地預見到許多項未來的科學器械和發展,包括潛艇、水下呼吸器、電視以及太空旅行等。現在這一切都已經成為現實。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曾寫過《海底兩萬裡》、《地心遊記》等著名科幻小說。
  • ...譽為「現代潛艇之父」,他在1870年閱讀了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
    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在科學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所以,若干年後,人們發現,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新奇的玩意兒竟然變成了現實。比如,手機,再比如直升機,這些東西的發明其實都是從《星際迷航》和《世界大戰》等科幻作品中找到的靈感。以下是受科幻小說啟發產生的十大發明。  1.潛艇
  • 凡爾納小傳:讓潛艇、火箭變為現實的「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凡爾納小傳:讓潛艇、火箭變為現實的「現代科幻小說之父」1828年2月8日,儒勒·凡爾納出生於法國的南特費多島。(《氣球上的五星期》插圖)自此,凡爾納和赫澤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籤訂合同,每年創作兩本科幻小說。凡爾納寫作進入了穩定的高產期,包括探索地下世界的《地心遊記》(1864年)、試圖利用大炮炮彈飛向月球的《從地球到月球》(1865年)、探索海底世界的《海底兩萬裡》(1870年)等等。
  • 凡爾納,從科幻小說到現實世界的偉大預言家!
    說起儒勒·凡爾納,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但是只要提起《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裡》、《從地球到月球》、《神秘島》、《氣球上的五個星期》等等作品,你一定會大叫「我知道了!」,對!就是他!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的儒勒·凡爾納。
  • 儒勒·凡爾納是穿越人?!
    ——儒勒·凡爾納(儒勒·凡爾納的籤名)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劇作家以及詩人。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 儒勒·凡爾納 簡介及個人故事
    ,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代表作有《海底兩萬裡》、《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等,其中《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和《神秘島》被稱為「凡爾納三部曲」。   最近,隨著對於其作品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
  • 薦書┆如何向孩子介紹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
    說起儒勒·凡爾納,每個人都不會陌生。他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等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還因積極向上的主題、浪漫奇妙的想像,屢次進入教育部推薦必讀書目。由其作品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也不計其數。
  • 永不過時的凡爾納與《海底兩萬裡》
    》是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  《海底兩萬裡》是科幻大師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  [作者簡介]  【法】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1905  19 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遊》。凡爾納的小說充滿了科學元素,故事生動,幻想有科學基礎,許多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預言,都為後來的科學發展所證實。
  • 宅家的日子,讓孩子跟著科幻小說家凡爾納一起環遊世界
    宅家的日子,讓孩子跟著科幻小說家凡爾納一起環遊世界 2020-03-06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儒勒·凡爾納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誌文章。
  • 歷史上的今天: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於3月24日逝世
    1905年 03月24,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逝世,享年77歲。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誌文章。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等。
  • 「世界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帶你80天環球世界!
    偉大的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就見證了一次精彩的環球旅遊。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18歲時,他遵父囑,去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對法律毫無興趣,卻愛上了文學和戲劇。
  • 作品被翻譯成外語最多的法國小說家—凡爾納和他的科幻小說
    這裡能常年感受到大西洋的氣息,充滿別樣的詩意,這裡也誕生了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他是作品被翻譯成外語最多的法國小說家,他廣被我們中國讀者熟悉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海底兩萬裡》。儒勒·凡爾納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
  • 凡爾納小說:優秀的科幻作品,是真實生活與思維突破的完美結合
    在19世紀的法國,一個偉大人物的誕生,開啟了無數青少年的科幻之夢,他就是著名的「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儒勒·凡爾納凡爾納的一生通過超越時空、大膽而新奇的想像力,集合了神秘浪漫與科學性於一體,創作出六十多部傳奇而又充滿知識的科幻作品,比如著名的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 從凡爾納到劉慈欣,什麼樣的科幻小說才算有魅力?
    大海裡生活著什麼樣的神奇生物?海底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千百年來人類對遠方未知世界的最熱切的嚮往,在他心裡瘋狂地滋長。 長大後,男孩成了那個時代最能催人向上的科幻作家——他的名字就叫作儒勒·凡爾納。1867年,他創作了一部名為《海底兩萬裡》的故事,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仍然會令我們感到激動不已。
  • 身為科幻小說作家的凡爾納,是怎麼被譽為科學界「先知」的?
    這其中則以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最為出名,比如《海底兩萬裡》、《地形歷險記》、《八十天環遊地球》等等,估計沒看過的人也能知道這幾個名字。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還有明文規定需要閱讀《海底兩萬裡》。 年輕的儒勒·凡爾納 凡爾納出生在19世紀的法國西部地區,父親是一名律師,而母親則來自一個蘇格蘭的航海世家,凡爾納並沒有真正的環遊過世界,母親的家庭背景明顯給了他創作生涯太多的幫助和啟迪。
  • 凡爾納逝世115周年 他和他的星辰大海
    1905年的今天,法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逝世。這位創造了尼摩船長和「鸚鵡螺號」潛水艇的作家,在一個多世紀裡,創造出了閱讀史上的奇觀。在俄羅斯,普京說沒有人不曾讀過凡爾納;而在中國,他被寫進了語文教科書,他筆下的海底世界讓一代代青少年痴迷。
  • 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海底兩萬裡》新譯本出版
      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日前由果麥文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聯合推出新譯本。《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經典作品,雨果獎得主、《三體》作者劉慈欣將凡爾納視為自己的科幻啟蒙者。本版譯自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本,未作刪節,配以精美插圖,再次還原了凡爾納筆下美麗神秘的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