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黑人弗洛伊德之死,點燃了美國50年來最為激烈的反種族歧視之火;全球經濟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持續衰退,二戰後建立的國際政治秩序面臨重新洗牌。2020年雖然剛過去一半,卻註定是值得歷史學家書寫的一年。而今年也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紀念,此情此景下,重溫二戰史顯得很有必要。
日前,譯林出版社推出增訂版《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這部史學經典記錄的是1933~1945年間,被稱為「第三帝國」的納粹德國迅速興起又急速覆亡的歷史,自1960年在美國首次出版以來,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千萬冊。
《第三帝國的興亡》為何能經久不衰,並在一個甲子後不斷再版?譯林出版社編輯王維說,首先是作者威廉·夏伊勒把這段歷史與他的職業和生活經歷緊密交融在了一起。
1925年,21歲的夏伊勒靠在一艘運牲畜的船上打工,從美國來到歐洲,成為一名記者,在歐洲一待就是15年。1933年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後,夏伊勒把報導視角轉向納粹德國。1938年德國強並奧地利時,他是唯一在維也納的美國記者,為了發出這一重大新聞,他從維也納經柏林飛到倫敦,才發回報導。夏伊勒也出現在第三帝國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現場,比如《慕尼黑協定》籤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被吞併。戰前,在柏林,他還多次現場聽過希特勒的演講。
夏伊勒在納粹德國生活了6年,直到1940年獲悉蓋世太保在羅織針對他的間諜罪,才於當年底和家人一起離開柏林。旅居德國期間,他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這些日記後來成為寫作另一本書《柏林日記》的重要來源。1945年,夏伊勒重返柏林,報導了紐倫堡審判。
此外,夏伊勒還抓住一個罕見的歷史機遇。在《第三帝國的興亡》前言裡,他說:「如果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情,我的這種個人經歷還不會誘使我嘗試寫這本書。」
這件「絕無僅有的事」,是指大量納粹德國的珍貴檔案被發現。歷史上,掌權的政府往往只公布對其有利的資料,而第三帝國的外交部檔案、希特勒的會議記錄、電話記錄、德國海軍檔案等資料,在戰爭結束之際被美國軍隊繳獲,這一時期許多重大事件的原始面貌得以留存。除了這些素材,夏伊勒在寫作時還參考了德軍將領、戰犯的日記和回憶錄,以及紐倫堡審判席上的證詞。
「親眼見證第三帝國的個人經歷,加上豐富的歷史材料,促使夏伊勒終於動筆,從1955年到1960年,用了5年時間寫成這部1200多頁的大書。」王維說。
《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一經出版就造成強烈轟動,第一年就加印20次,售出200萬冊。同時,美國圖書界和史學界也給予高度認可,該書先後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圖書獎等重磅獎項。
很快,《第三帝國的興亡》也被大洋彼岸的中國讀者注意到,1999年去世的翻譯家董樂山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妻子凌婉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董樂山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新中國成立後在新華社擔任翻譯工作。他在新華社圖書館的英文書架上看到《第三帝國的興亡》後非常激動,一口氣花了兩個星期將其讀完,然後主動給世界知識出版社寫信,自薦要求將其翻譯成中文。
1965年 ,《第三帝國的興亡》中文版首次出版。但因為夏伊勒是「資產階級記者」,且書中對「美帝國主義的綏靖政策諱莫如深,未作揭露」,並對史達林本人「進行了惡毒的歪曲和誣衊」,很長一段時間都作為「內部讀物」發行,只供一定級別的幹部閱讀。不過,這些並不妨礙讀者的喜愛,「文革」期間該書一版再版。1979年,世界知識出版社恢復正常出版工作,《第三帝國的興亡》成為該社公開印行的第一本書。此後,又歷經多次再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葛劍雄就曾說,這本書「使我的人生轉折」。俞敏洪也說,他上大學後看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
該書另一責編王蕾介紹,此次出版的增訂紀念版,不僅對照英文原版重新校訂了譯文,還把全書三千多條人名、地名,按照通行的譯名法則進行修訂。此外,首次加入了200多張歷史照片,從視覺效果上重現第三帝國興亡的歷史場景。
「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在《第三帝國的興亡》開頭,夏伊勒引用了思想家桑塔亞那的名言。確實,當前受疫情和經濟因素等的影響,極端民粹思想、種族歧視現象都有大幅抬頭的趨勢。這些國際現象,與二戰前的歷史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王蕾說,當下再讀此書,依然能從歷史中獲得不少反思和教訓。「根據夏伊勒的描述和總結,納粹德國的誕生有著歷史、思想、心理、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希特勒才能趁著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德國政府動蕩之機,拉攏德國工商金融界巨頭,令納粹黨從寂寂無名的小黨一躍而為第一大黨,進而竊取德國的執政權。」
二戰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悲劇性事件之一,共造成全世界約6000萬人死亡,納粹德國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全球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今天重讀這段歷史,肯定會讓人們更加珍惜和平,對極端勢力保持警惕。」
《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增訂版)》
[美]威廉·夏伊勒 著
譯林出版社 2020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