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
寒蟬悽切①。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②,留戀處、蘭舟催發③。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④。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作者簡介】
柳永(987~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發展了慢詞,善用白描。語言多口語化,傳播較廣,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之說。《雨霖鈴》、《八聲甘州》二闋最有名。有《樂章集》九卷。
【注釋】
①寒蟬:蟬之一種,又名寒蜩,似蟬而小,青赤色。②都門:京都城門之外。帳飲:設帳餞行。③蘭舟:木蘭所作之舟,此處比喻女子所乘之舟。④凝噎:由於過度悲傷,喉嚨梗塞,說不出話。
【賞析】
這是詠別的名篇。柳永的代表作。詞中以種種悽涼、冷落的秋之景象襯託和渲染離情別緒。起首三句寫離別環境,將別時氛圍渲染的清冽而肅穆。都門設帳,可見餞別儀式的隆重。欲別的情侶思緒萬端,唯只有「留戀」依依,可船老大又催促開船。幾個曲折,將別情逐漸推向極致:執手相看淚眼,萬語千言,如鯁在喉,最具感人的力量。「念去去」頓作轉騰。送者將眼前情暫且擱下,而轉念行者將來旅途整夜氣如磐,前路渺茫。替行者設想,虛處落筆,自見真情。自古來多情人易傷離別。「更那堪」作一遞進,強調唯眼下清秋節後的離別最令人感傷。「今宵」句宕開一筆,第二次替行者設想。「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歷來為人稱道的佳句。至此意還未足,「此去經年」,第三次送者與行者共同的設想:待離別一年二年後,哪怕有再好的時光美景,又與誰共同品賞?可見這一對依依難捨的情侶,如此痴情與真情。情景相生,別意纏綿;寫景造境,虛實相生。全詞戲劇性布局和人物心理活動刻畫精湛渾成,堪稱詞中詠別情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