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 廈門同安故居殘破不堪(圖)

2020-12-13 東南網廈門頻道

  

古厝年久失修,牆體脫落,露出裡面大片紅磚。

牆面多塊木板不見蹤影。

古厝內已殘破不堪。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吳耀東)在鼓浪嶼有一條拼音路,拼音路的一端有一座塑像,那是有「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之稱的盧戇章。盧戇章有兩處故居,一處在鼓浪嶼,另一處在他的出生地同安古莊村,在鼓浪嶼的故居很多人知道,但他在古莊村的故居卻鮮為人知。偌大的故居由於年久失修,日益殘破。

記者昨日實地走訪。

房子

牆面成片木板消失

古莊村內的盧戇章故居是一棟具有閩南民居風格的兩進雙護厝磚木建築。同安文史資料顯示,古厝由盧戇章先祖盧素行於嘉慶年間始建,總面寬24.5米,總進深20.5米。古厝年久失修。從外面看去,大門前的屋簷下堆滿雜物,牆體脫落,露出裡面大片紅磚。

在主厝正門的門額上,懸掛著一塊寫著「盧戇章故居」的牌匾。房子裡很凌亂,到處都是灰塵。主厝上方瓦片缺損,露出七八個大洞,天井周圍的屋簷甚至有瓦片掉落。掛著盧戇章遺像的牆面,成片木板不見蹤影,四周牆表大塊大塊剝落。主厝兩邊為護厝,均為一廳兩房格局,前後還有兩個天井,用於採光和收集雨水。左側護厝無人居住,站在門口望去,屋廳坍塌,裡面是雜草和垃圾。

房主

修繕意見無法統一

村民介紹,古厝裡曾經住有10多戶人家,後住戶接連遷出。在主厝內,天井的右側現在仍是居住的地方,天井左側破敗的木屋內,還有關著鴨子的鴨籠。右側護厝也有住人,右側護厝的前廳則被隔出一半,做成雞窩,地上到處是雞糞。

老村主任盧鍛鍊說,古厝裡目前還住著三位七、八十歲的老人。有村民告訴記者,兩年前遭遇一次颱風,一個房間突然坍塌了。「梁柱裡很多白蟻,要是這些梁柱都爛了,房子也就垮了。」

村民說,古厝急需修繕,修繕費用預計上百萬,然而房屋產權分屬十幾戶,有人願意出錢,有人不願意。

部門

正評估修繕方案

「隨著古村落的逐漸消失,同類型的古厝越來越少,其價值將日益凸顯。」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認為,這座古屋是閩南傳統的紅磚古厝,距今至少有200年歷史,是閩南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名人故居,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不言而喻,應該好好保護。

村主任盧烏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古厝,村裡組織人員對房屋內部的雜物和周邊的雜草進行清理。不少村民表示,希望能好好修繕一下古厝。

同安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張先生表示,盧戇章故居是文物點,但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我們有計劃進行保護,正在對修繕方案和預算進行評估,待方案出來後會向市文廣新局申請。」工作人員張先生說,政府用於文物保護的經費有限,希望古厝的產權人主動進行修繕。

【簡介】

語文現代化

改革先驅

據《同安文史資料》記載:盧戇章(1854—1928),原名擔,字雪樵,同安縣感化裡古嶼保古莊村(今屬大同街道)人,9歲讀書,18歲應試,府試落第後任私塾教師,曾往新加坡半工半讀,專攻英文。

1892年,他創製近代中國第一套漢字拼音方案,撰寫了中國拼音文字的第一本著作《一目了然初階》,並自己出錢付印,使切音新字在閩南廣為傳播。1915年,盧戇章又進一步改訂新字方案,出版了《中國新字》,漢字標音方法從「反切」到拼音,這是我國文字史上的一大革新。

盧戇章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1928年,盧戇章逝世,葬於鼓浪嶼,其墓園後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 同安故居殘破不堪(圖)
    在鼓浪嶼有一條拼音路,拼音路的一端有一座塑像,那是有「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之稱的盧戇章。盧戇章有兩處故居,一處在鼓浪嶼,另一處在他的出生地同安古莊村,在鼓浪嶼的故居很多人知道,但他在古莊村的故居卻鮮為人知。偌大的故居由於年久失修,日益殘破。  記者昨日實地走訪。
  • 拼音文字之父同安故居年內修繕 未來或打造成拼音博物館
    (供圖/同安大同街道)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吳耀東)去年,本報曾報導位於同安區大同街道古莊村的盧戇章故居年久失修,日益殘破。報導引起同安區的高度重視,迅速啟動了對盧戇章故居的修繕保護工作。如今,盧戇章故居修繕工程已經列入同安區和大同街道今年的共同締造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完成修繕規劃,計劃年內動工。
  • 廈門市同安故居年內修繕 未來或打造成拼音博物館
    盧戇章故居修繕效果圖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耀東)去年,位於同安區大同街道古莊村的盧戇章故居年久失修,日益殘破。名人古厝年久失修修繕遇難題古莊村內的盧戇章故居是一棟具有閩南民居風格的兩進雙護厝磚木建築。同安文史資料顯示,古厝由盧戇章先祖盧素行於嘉慶年間始建,總面寬24.5米,總進深20.5米。
  • 拼音之父盧戇章
    電影短片《拼音之父盧戇章》 《拼音之父盧戇章》簡介 盧戇(zhuàng)章,(1854年-1928
  • 「拼音之父」廈門故居年底修繕 有200多年歷史
    同安盧戇章故居修繕方案出爐晨報記者 陳雅玲實習生 陳雪萍創製了近代中國第一套漢字拼音方案的「拼音之父」盧戇章是同安的驕傲。在同安古莊大社裡,至今還保存著他的一座故居。歷經200多年歲月的洗禮,這座古民居出現了瓦片缺損、牆體脫落等問題。
  • 鼓浪嶼拼音小道,一條影響所有人讀書識字的小道
    今天要說的拼音小道,應該是鼓浪嶼紀念一個傑出人物手筆第四大的。拼音小道是紀念誰呢?紀念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盧戇章先生。鼓浪嶼鼓聲路的鼓浪石附近,樹立著一尊盧戇章的雕像,介紹是這樣寫的:「盧戇章(1854-1928),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
  • 《廈門之旅》同安孔廟,蘇頌故居,焚天寺
    同安孔廟廈門地區唯一的孔廟同安孔商始建於五代,現已闢為同安區博物館。同安孔廟是廈門地區唯一的孔廟,是古同安(包括廈門、金門、集美、翔安及龍海市角美鎮等地)科學教育中心和文教昌明的標誌,是廈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已闢為同安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傑出鄉賢名宦以及歷代的文物。同安兵馬俑孔廟內有被稱為「同安兵馬俑」的石雕陳列場,擺放著5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來的石雕,神態各異,造型逼真。
  • 廈門已經好多座主題公園啦 你知道嗎?現又添一座拼音主題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謝雨真;圖/廈門晚報記者劉東華(署名除外)】我市再添一座主題公園,位於同安的雪樵公園趕在春節前預開園。我市有130多座公園,其中包括不少主題公園。而在主題公園中,與歷史文化相關的不在少數。
  • 廈門多處名人故居被盜 小偷帶千斤頂撬牌匾窗欞
    記者 詹文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  上海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有一尊,是廈門名將陳化成。這位血染吳淞口、戰死炮臺的江南提督,廈門故居頻頻被偷。  幾百米外的王人驥故居,也連日內數次被盜,百歲老母堅守古宅,後人不得不將古董椅火速轉移。  昨天,陳化成、王人驥等名人故居的租住戶及後人向記者「求救」。
  • 徒步探訪廈門名人故居,與光陰邂逅……
    1895年《馬關條約》割臺,他不願成為日本的「順民」,隨父內渡,定居於廈門鼓浪嶼。他擔任鼓浪嶼公共租界工部局「華董」的14年裡,為鼓浪嶼的華人居民爭得合法權利,深得居民們的信任。他擔任廈門總商會會長、廈門市政會會長期間,為廈門第一波城市改造建設貢獻頗大,廈門老市區就是在他當會長時形成的,至今仍在造福廈門人民。
  • 如果沒有同安,廈門會是什麼樣子?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了同安,廈門會變成什麼樣?同安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境內陸地東西長55公裡,南北寬40.3公裡,全區土地總面積1078.55平方公裡,海岸線86公裡,海域面積167平方公裡。如果失去了同安,廈門就失去了最遼闊的一片土地,1078平方公裡有多大呢?
  • 民國報人邵飄萍故居不見當年格局 已殘破不堪(圖)
    在繁華的虎坊橋大街北面,窄窄的魏染胡同因藏著一位老報人的故居和一家老報館,便有了卓然不群的味道。  有「鐵肩辣筆」美譽的我國著名報人邵飄萍,在整整100年前,搬到魏染胡同居住。如今老宅子已殘破不堪,看不到以前的格局,只能從古舊的窗欞、斑駁的石柱、顫顫巍巍的木質樓梯上揣摩過去的歲月。雖然離虎坊橋大街只有幾步之遙,整個胡同卻幽靜,綿長。
  • 嚮往廈門同安(上)
    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同安:同安是「文脈之城」;同安是「變革之城」;同安是「古韻之城」;同安是「活力之城」;同安是「鄉愁之城」;同安是「氧吧之城」。現在的同安,作為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擁有豐富的山海林泉資源,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市之首,溪河流域面積全市最大,是「國家生態區」。 這裡的山,峰巒疊嶂,霞蔚雲蒸,風景幽奇;這裡的水,清澈明淨,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這裡的空氣,空谷幽蘭,純淨香甜,清沁肺腑。
  • 嚮往廈門同安
    同安的歷史,就這麼悠久;同安的文化,就這麼深厚;同安的資源,就這麼豐富。但很多人只知道廈門鼓浪嶼,卻不知道廈門同安。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同安:同安是「文脈之城」;同安是「變革之城」;同安是「古韻之城」;同安是「活力之城」;同安是「鄉愁之城」;同安是「氧吧之城」。現在的同安,作為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擁有豐富的山海林泉資源,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市之首,溪河流域面積全市最大,是「國家生態區」。
  • 同安拼音公園取名「雪樵」 力爭年底動工明年投用
    ­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再過不久,以紀念「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為主題的雪樵公園將與市民見面。­  同安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李先生表示,盧戇章被稱為「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因此,雪樵公園在規劃設計時,就融入了拼音元素,用變化的拼音和符號,串聯整個園區,展現漢語音韻學發展等的發展脈絡,這也是該公園最為與眾不同的亮點,「這是廈門市打造的首個融入拼音元素的歷史人物主題公園」。
  • 首屆「海峽兩岸蔡復一文化節」在廈門同安隆重舉行
    同時兩尊蔡復一夫婦漢白玉雕像正式「入住」同安蔡復一故居。6月27日,在同安蔡復一史績研究會的組織下,首屆海峽兩岸蔡復一文化節同期舉行,兩岸多地500多名蔡氏宗親齊聚一堂,共話蔡復一文化。在文化節開幕式上,500多名兩岸及泰國蔡氏鄉親齊聚同安區會堂。
  • 廈門同安綠色家園活力四射 新變化讓同安備受矚目
    位於同安新城的廈門實驗學校位於同安新城的廈門方特旅遊區福建日報訊(記者 楊珊珊)同安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古城歷史悠久環東海域崛起新城 積蓄未來發展新動能4月的同安灣畔,天高海闊,從濱海西大道一路行駛,目之所及的道路兩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 同安人民注意!今年同安將增兩大主題公園
    ­  同安人民有福了!今年同安新建兩座主題公園,其中,雪樵公園主體建設即將完工,文筆塔公園已進入招投標程序,蘇頌公園、雙溪公園等的改造提升也在謀劃當中。­  雪樵公園:­  彰顯「拼音之父」主題­  雪樵公園位於同安區祥平街道鳳崗路北側。日前,記者沿著園區小路漫步,看到四周的火焰木、桃花心木等植被錯落有致,灰色格調的亭子、衛生間、拼音主題廊架等均在施工中。­  「現在公園建設完成量已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