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鋼琴音樂的創作特徵與主要的鋼琴作品

2020-12-06 正步音樂教育

李斯特鋼琴音樂的創作特徵

李斯特的鋼琴音樂創作,有兩個方面的特徵。

(一)標題性強

李斯特主張標題音樂,他的標題可分為以下四類:

①受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與雕塑的影響,如《婚樂》(繪畫)、《沉思》(雕塑);

②與自然有關的標題,如《噴泉》、《森林》等;

③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如《但丁奏鳴曲》、《裴特拉克十四行詩》;

④受民問因素的影響,包括匈牙利本土的音樂因素及生活在匈牙利境內的吉普賽人的音樂。

(二)重視鋼琴演奏的技術方法和創作的浪漫風格

李斯特對鋼琴的演奏技巧和創作技法進行了創新,並且逐漸取代了自車爾尼以來傳統的鋼琴演奏技術套路,開拓了鋼琴樂器的藝術表現力。

特別是在鋼琴音樂創作上,李斯特的超常藝術才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露。

他在練習曲、匈牙利狂想曲、奏鳴曲、特性樂曲、改編曲等作品中都大量運用了精緻的宣敘調段落、華彩樂段、顫音音型和高難度樂句等創作技法。

他這種詩意性和戲劇性的音樂表現力與其本人的輝煌演奏技巧是密不可分的,他以如此的藝術創造性和音樂想像力給聽眾帶來了巨大震撼。

主要的鋼琴作品

(一)具有炫技特點的作品

1826—1852年,李斯特寫了《12首超級技巧練習曲》、《6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3首音樂會練習曲》(1848年)及《2首音樂會練習曲》(1861年)最能反映出其炫技特點。

《12首超級技巧練習曲》最初作為普通練習曲發表於1826年,後來李斯特為了炫示自己的演奏效果。

將技巧難度提高到令人瞠目的地步,成為1839年的版本。1852年李斯特又將其修改得較為容易,便成了流傳至今的版本。

在這第三版刊行的時候,李斯特為其中大多數練習曲加上了標題,如「鬼火」「瑪捷帕」「英雄」「狩獵」「夜晚的和諧」「幻影」等。

這說明李斯特在中後期的創作上已減少了炫技的傾向,甚至在練習曲這一體裁上也深受蕭邦的影響,為技巧性的樂曲注入更多音樂表現的內容。

在音樂的表現深度上李斯特的練習曲不如蕭邦,而他們創作練習曲的目的本來就是不完全相同的。

對於李斯特,更適合從技巧上去發展他的天才,這種光輝技巧的展示,也同時表明了李斯特所獨有的音樂氣質。

(二)《b小調奏鳴曲》

1852—1853年,李斯特創作了最能反映他內心矛盾的《b小調奏鳴曲》。

這首樂曲有著極其廣闊的情感表現幅度,不僅有虔誠的信仰和對光明、幸福的渴望,也有對生活的否定和宿命論的情緒,但是音樂本身的展開卻富有邏輯。

李斯特在速度、節拍、音區、調性和織體諸方面進行靈活的變化,既達到細節上的豐富表現,又體現整體上的層次分明。

在結構上,李斯特也打破了傳統的多樂章奏鳴曲曲式,採用單樂章形式結合套曲性的原則來寫,這一大膽而成功的創舉,為後世所矚目。

《b小調奏鳴曲》不僅為李斯特鋼琴作品之最,也可列為貝多芬奏鳴曲以後最偉大的奏鳴曲。

(三)《旅行年代》

李斯特在各國旅行演奏的年代裡寫下了26首鋼琴音樂的詩篇,彙編成3集,總標題為《旅行年代》。

《旅行年代》中包含李斯特許多最優秀的鋼琴作品,在這3集中除了題材選擇較自由的第3集《羅馬》外。

第1集《在瑞士》、第2集續篇《威尼斯與拿波裡》都是以自然風光為對象,而第2集的《在義大利》則由作曲家從這一國家的藝術瑰寶中得到的靈感綴合而成,每一集都各具特色。

(四)鋼琴改編曲

李斯特的鋼琴改編曲有兩類:一類是由作曲家原封不動地將其他管弦樂、聲樂作品「直譯」而成的鋼琴作品。

另一類是根據其他作品的素材加工「意譯」而成的幻想曲。他在改編這些樂曲時也同樣貫穿了「標題音樂」的器樂原則。他的鋼琴改編曲既起了推廣名曲的作用,又擴展了鋼琴表現力。

除了鋼琴獨奏曲外,李斯特還寫下兩首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和《A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均採用單樂章形式。

由於鋼琴部分和樂隊部分幾乎居於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它們很接近交響詩的體裁。

1849年李斯特完成《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1853年又再次改寫。

整個協奏曲是由一個主要動機來支配與統一,各樂章的主題相互關聯,從頭至尾一氣呵成,沒有段落。

在這首李斯特於壯年創作的鋼琴協奏曲中,澎湃著烈火般的熱情,展現出強烈而雄辯的技巧。

不僅結構堅實有力,而且蕩漾著夜曲般的情調和奔放的幻想,全曲由四個樂章構成,各個樂章緊密連接。

1857年《A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完成,在李斯特親任指揮下,於魏瑪宮廷劇院首次演奏。

這首協奏曲的性格和華麗光輝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正好相反,顯得更富有詩情意味,而且蕩漾著浪漫的情趣。

對從童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鋼琴都一直與其相伴的李斯特而言,鋼琴是他的「語言」、他的「自我」、他的「生命」,寄託了他的願望、幻想、熱情和歡樂。

他把鋼琴樂器推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發展了現代鋼琴的演奏拱巧,確立了現代鋼琴獨奏音樂會的樣式,對浪漫主義鋼琴名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勃拉姆斯生平及創作特徵,主要的鋼琴作品
    最近央視新聞發布了三個條件未滿足不允許開學的通知,為了能夠讓各位音樂愛好者和專業人士在家也可以學習古典音樂知識。正步音樂教育今天依舊為大家帶來古代音樂知識,這篇文章為各位老師和小朋友及音樂愛好者帶來的是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創作特徵,勃拉姆斯主要的鋼琴作品。
  • 李斯特的鋼琴作品——《鍾》賞析
    李斯特創作了大量的優秀鋼琴音樂作品,在鋼琴藝術史上有突出貢獻,後人稱之為「鋼琴之王」。他首創了「交響詩」這種將語言詩歌化的音樂體裁,對音樂創作和音樂史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李斯特也成為19世紀歐洲音樂史中重要的浪漫派音樂家。作為作曲家,李斯特極大地受到了當時浪漫主義代表人物的影響,比如作家維克多?雨果、畫家歐仁?
  • 李斯特鋼琴作品——《鍾》賞析
    李斯特·弗朗茨(Liszt.Franz,1811—1886)是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在這首雙主題變奏曲中,第三部分的兩個變奏主題均以輪指法語彙構成,特別是第二主題復調織體的手指輪奏,使這一技巧產生新的難度。雖然全曲採用三段體的寫法,由於運用了多次主題變化和重複,因此同時具有變奏曲和迴旋曲的特徵。  該作品主要運用了變奏手法,由兩個主題進行交替變奏構成。技術內容包括:遠距離音程的敏捷跳躍、八度的快速重複音、單手同時旋律和顫音、快速的跑動音群等。
  • 溫州雲劇院 | 「鋼琴之王」李斯特音樂賞析
    《B小調鋼琴奏鳴曲》 《B小調奏鳴曲》創作於1853年,這是李斯特從事創作和音樂活動最豐富最多產的魏瑪時期。
  • 李斯特那些「超難超炫」的鋼琴作品
    李斯特堪稱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鋼琴家。以開發了及其艱深的鋼琴技巧聞名於世。他一生創作了大量華麗而又高難度的鋼琴曲集,是眾多學習鋼琴的人們想要攀登的高峰。因此李斯特被讚譽為「鋼琴之王」。
  • 匈牙利鋼琴之王李斯特漫像
    六歲時開始跟父親學彈鋼琴,三年後,他便在匈牙利許多城市公開演奏包括協奏曲在內的作品,或者根據所指定的主題即興演奏。1821-1823年間,李斯特獲得公爵等人的資助,到維也納跟車爾尼學習鋼琴,跟薩利耶裡(A。Salieri,1750-1825)學習作曲。1823年間,貝多芬曾聽過李斯特在維也納舉行的一場音樂會,他上臺當眾抱起李斯特並親吻他-這件事成為李斯特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
  • 「鋼琴之王」李斯特
    他演奏的曲目難度頗大,是鋼琴大師們才能演奏的曲譜,為他協奏的樂隊隊員和行家們都稱讚「這孩子彈得跟莫扎特一樣精彩」。音樂會結束後,聲望顯赫的貝多芬走上臺,雙手抱起小李斯特,親吻他的前額,對大家說:「這孩子將震驚世界!」這事成為李斯特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此後,李斯特轉向巴黎發展,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音樂演奏生涯。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後,李斯特變得消極悲觀。
  •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主要音樂家和鋼琴作品
    中後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4.晚期:布魯克納、普契尼、沃爾夫、理查史特勞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點:1.音樂作品充分張揚人的主觀情感和個性特徵。2.出現了新穎體裁,如標題音樂、多樂章交響曲、單樂章交響詩、特性小曲。3.晚期音樂作品根植於民族文化土壤、強調民族觀念。
  • 匈牙利語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弗朗茲·李斯特
    貝多芬參加李斯特音樂會之一併親吻前額神童的傳說被認為是偽造的 - 但李斯特當然遇到了貝多芬。李斯特現在主要以鋼琴教師的身份謀生,並於1828年愛上了他的一名學生。當她的父親堅持認為附件被打破時,李斯特又病得很厲害; 他被認為如此接近死亡,以至於他的ob告出現在一份巴黎報紙上。生病後,他經歷了長時間的抑鬱和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懷疑。一年多以來,他沒有碰鋼琴,只是通過母親的努力才被勸阻加入牧師。
  • 當皮亞佐拉撞見李斯特,這位新生代鋼琴家用音樂完成時空旅行
    張浩天本來就喜歡希納斯特拉的作品,而在阿根廷與他們的「相遇」讓他感到這似乎是一種命運的指引,於是在對兩位作曲家的音樂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後,為了向皮亞佐拉致敬,張浩天特別選擇了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作為他「時空旅行專列」的「始發站」。這部作品是皮亞佐拉為致敬維瓦爾第的《四季》而創作,以春、夏、秋、冬四個樂章對應四個季節,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音樂情緒。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鋼琴之王李斯特,他的曲子是每一個鋼琴學生的噩夢
    不容忽視的發明,在各種音樂作品中,為鋼琴所寫的作品應屬最多,提起世界級的著名音樂藝術家,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貝多芬,這些,貝多芬與蕭邦的故事,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那麼今天,這期天才簡史節目,我們就來講講,弗朗茨·李斯特的傳奇故事,李斯特出生於,一個平凡普通的家庭,他對於鋼琴的天賦令人訝異,九歲時就舉辦了,第一場鋼琴獨奏會,少年李斯特就常常被當作天才,由父親帶著他四處表演
  • 浪漫的鋼琴之王——李斯特
    在巴黎的日子,他結識了蕭邦與柏遼茲,並與眾多文學界、繪畫界名流交往,當時的他,以風格趣味華麗非凡的鋼琴炫技大師的名頭令人熟知,一時間聲名遠揚、盛極一時。 幾年後,帕格尼尼來到巴黎演出,對於李斯特來說,這極大的啟發了他的音樂世界和想像世界,為他未來的創作與成就有著極大的影響。
  • 弗朗茨·李斯特音樂周鋼琴大賽,布希戈爾茨鋼琴成為活動指定用琴
    2019年11月27日-12月18日,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組委會將舉辦「鋼琴之王的音樂宮殿」 2019中國巡講活動,特別邀請匈牙利弗朗茨·李斯特協會主席Király Csaba(基拉伊·喬巴)教授來中國舉辦鋼琴獨奏沙龍、專題講座和大師課活動。
  • 鋼琴音樂作品發展的歷史
    在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中,鋼琴音樂藝術的佳作佔據了音樂藝術寶庫相當大的空間,鋼琴音樂藝術的發展貫穿整個近代音樂藝術發展的歷史,近代鋼琴音樂史從時間到內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劃分:巴洛克音樂時期(1600年-1750年)。
  • 2013年美國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
    美國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是國際重要的李斯特賽事之一,該比賽主要傳承李斯特優秀的音樂作品,鼓勵更多的音樂家演奏他的作品。從成立至今,比賽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藝術家、表演家的參與。  半決賽/決賽:  選手自選至少60分鐘的曲目,自選曲目中應包含一首或多首李斯特的主要作品(至少15分鐘)和一位來自於美洲作曲家作於1920年以後的作品(至少10分鐘)。
  • 李斯特代言人-鋼琴大師萊斯利霍華德5月來京
    2011年5月14日,在李斯特誕辰200周年之際,國際音樂舞臺上最引人注目的鋼琴家萊斯利·霍華德憑藉其過往演奏李斯特作品的權威地位,亮相第11屆「相約北京」聯歡活動的舞臺,在北京中山音樂堂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流光溢彩的李斯特音樂饗宴。
  • 2019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 暨李斯特鋼琴邀請賽正式啟動
    2019首屆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暨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鋼琴邀請賽,近日在京正式啟動。  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由匈牙利佩奇市政府、匈牙利李斯特協會、匈牙利交響樂團協會、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組委會共同創辦,匈牙利佩奇大學藝術學院、中匈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演院線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等承辦,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以鋼琴大師「李斯特」命名的國際青少年音樂周,首屆音樂周系列活動將於2019年8月7日至12日在匈牙利歷史名城佩奇市舉行。
  • 被貝多芬親吻的12歲鋼琴神童,李斯特
    他輔助了蕭邦,使他一舉成名,兩人更成為了密友; 他從小居無定所的經歷影響他創作出的音樂是多元化的,在一點上比肩古典主義音樂家莫扎特; 他思想宏厚,前瞻遠望,有容乃大,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出類撥萃、最耀眼的音樂家; 李斯特早年借鑑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作品《鍾》,創作出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鋼琴之王
  • 你聽過用兩架鋼琴彈李斯特嗎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鋼琴之王」李斯特的作品一向被視為超高難度的炫技作品,而用雙鋼琴的形式演奏就更需要精湛的琴藝與合作精神。12月27日,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李斯特作品雙鋼琴改編曲集》(Ⅰ、Ⅱ)新書首發式暨音樂會在西安音樂學院學術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