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方哈佛」的中國大學

2020-12-21 鄭老師說教育

哈佛大學誕生於1636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在世界各大高校排行榜上長期雄踞全球第一,是毫無疑問的世界頂尖高等院校之一;她至今已經培養出8位美國總統和15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世界各大高校中高居世界第一!

在中國曾經有一所被譽為「東方哈佛」的著名大學,她就是曾經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並列為「北平四大名校」的燕京大學!當年的燕京大學名震華夏,是中國近代質量最好、規模最大、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今天,我們走進北京大學的校園,會為她的美麗而感到震撼,而其實她以前是燕京大學的校園!燕京大學曾經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創辦《燕京學報》,成為名震國內外的世界著名高校之一,並獲得了「東方哈佛」的美名!在燕京大學三十多年的歷史上做出了最大貢獻的是燕京大學的創始人、擔任了27年校長的司徒雷登先生,可以說司徒雷登將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燕京大學:沒有司徒雷登就沒有燕京大學!

燕京大學早已成為歷史,司徒雷登也已長眠於他的出生地杭州,但燕大的校園還在,燕大的精神還在,哈佛燕京學社也還在,並已經成為中美大學交流的典範!

相關焦點

  • 中國曾經有所很牛的大學,被譽為「東方哈佛」的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的校訓 提起「哈佛」二字,所有人的腦海都會想到美國的哈佛大學。的確,它是一座非常知名的世界級學府,是眾多青年學子嚮往的地方,更是成功人士的標誌。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曾經的中國,也有一所很牛的大學,被稱為「東方哈佛」,它就是聖約翰大學。
  • 哈佛大學東方傳統文化研究會創立人王安林在趙寶珠武學堂開設中國...
    哈佛大學東方傳統文化研究會創立人王安林在趙寶珠武學堂開設中國訓練基地王安林先生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國際的一大巨擘,從事武術與養生四十多年,讓國外武術狂熱分子對中國的傳統武術趨之若鶩,讓中醫邁向國際舞臺,影響意義深遠。
  • 這所大學曾經很牛,被譽為「東方哈佛」,後被拆分,併入多所名校
    談到中國的名校,我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國內實力強、知名度高的高等學府。不過,在這些高校出名之前,我國在建國前也曾擁有多所實力強勁的高校。如果提到建國前的大學,我們也會首先想到國立中央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等。
  • 回首中國高校發展史,東方的哈佛聖約翰大學孕育上海多所名校
    已經消逝的聖約翰大學中國的高等教育從教會大學開始中國高等教育的自然學科都屬於外來輸入,從清末開始的洋務運動,中國人開始接觸西方科學,亞洲國家中日本最先開始學習西方科學,然後反哺東亞文化圈的中國,現代漢語中很多科技詞彙其實都源自日本
  • 李玉剛哈佛大學演講 傳承東方文化之美
    4月18號,李玉剛十年經典演唱會將在紐約大學舉行。在此之前,美國當地時間17日下午7時,被譽為「中國國寶級藝術家」的李玉剛應美國頂級名校哈佛大學的邀請,就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舉行公開演講。    本次演講在哈佛大學的Northwest300人報告廳舉行,現場座無虛席。講座開場時,李玉剛便用一段極具個人特色的清唱震驚了在座學生,他們很關心李玉剛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如何形成的,李玉剛結合自身經歷與對傳統藝術創意的理解與踐行方式解答了這個疑問。
  • 戈鯤化:登上哈佛講臺的中國第一人,哈佛大學的第一位中國教授
    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清朝的一位秀才,他卻與眾不同,登上了哈佛大學的講臺,他就是戈鯤化。戈鯤化,被譽為中美文化交流的第一人,近代中華文化輸出的先驅,雖然成就斐然,但卻一直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敢於變通,抓住機遇戈鯤化,字硯畇,一字彥員。
  • 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東方哈佛」聖約翰大學
    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30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理學院化學系,1932年獲聖約翰大學理科碩士學位,先後任聖約翰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理學院院長。 你知道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是哪所嗎?答案是:聖約翰大學,如今聽過這名字的國人應該是鳳毛麟角了,更別說知道這所大學。
  • 哈佛大學介紹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是以培養研究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哈佛大學的正式註冊名稱為: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總地址是Byerly Hall, 8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 西遷浙大被譽為「東方劍橋」的由來
    西遷浙大在當時被英國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它的由來與始末是這樣的:1942年秋天,英國政府在二次大戰的重要時刻,決定派遣科學家和學者赴中國考察訪問,作人道主義方面的援助。初通中文並對東方文明懷有濃厚興趣的劍橋大學的李約瑟與牛津大學的陶育禮組成了「英國文化科學使團」,代表英國學術院和皇家學會前來中國。
  • 為什麼「東方文明史」這門課在哈佛大學堂堂爆滿
    一位美國在哈佛大學教授類似「東方文明史」的老師告訴我他的課在學校很受歡迎,堂堂爆滿。我聽了之後很詫異,心想,這門課如果在中國大學,估計沒有多少聽眾。我問他,為什麼他的課在哈佛如此受歡迎,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告訴我,除了他本身的魅力之外,最主要就是那些學生們被東方古老的哲學和文明所吸引,同時他們相信在未來的世界中,東方國家將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大學的年輕人,他們夢想是要建立跨國公司,或者成為外交官,政治家,因此,必須了解東方文明。
  • 哈佛大學圖書館:中國盛傳的哈佛校訓系編造
    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盛傳已久。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驚現留言:有人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哈佛大學校訓?對此,哈佛大學校方在其官網上表示,這些校訓都是假的,在哈佛牆上看不到所謂的校訓,並稱所謂校訓都是編造的。  2013年7月16日,一名網友在哈佛圖書館官網留言提問:「我聽說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上可以看到校訓,請問在哪裡可以看到?」。
  • 哈佛大學教授柯偉林:未來中國或將成高等教育領跑者
    Kirby)系哈佛大學中國研究教授,哈佛大學中國基金會主席,哈佛大學商學院史賓格勒家族工商管理學教授,美國人文科學研究學會院士,前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理事。
  • 你也可以擁有一座哈佛大學圖書館
    早報記者 劉欣 哈佛大學圖書館不僅是世界上藏書最多的大學圖書館,它的電子資料庫也令人驚嘆。庫中資料在網上可以隨意點閱,材料之豐贍、像素之清晰都讓人產生出巨大的幸福感。
  • 哈佛大學「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 十年傾力之作《鄧小平時代》出版...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據朝日新聞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1930年7月生,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漢學研究學者,也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
  •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在上海揭牌
    1月3日,上海市閔行區副區長吳斌(右二)、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教授汪悅進(左二)、養雲安縵酒店業主及楠書房董事長馬達東(右一)、楠書房總裁高輝珍(左一)為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項目基地揭牌。1月3日上午,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項目基地揭牌儀式在上海市閔行區楠書房舉行。上海市閔行區副區長吳斌,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教授汪悅進共同為項目基地揭牌並致辭。楠書房總裁高輝珍在揭牌儀式上發言。養雲安縵酒店業主及楠書房董事長馬達東、北京龍源傳統文化交流促進中心名譽理事長賈正、相關學術專家、學者、社會各界嘉賓及媒體出席了揭牌儀式。
  • 哈佛大學怎麼教中國美術史?
    巫鴻,著名藝術史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1968、1980年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獲哈佛大學藝術史與人類學專業博士學位。曾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於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及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任 「斯德本特殊貢獻中國藝術史」講席教授。
  • 哈佛大學圖書館:中國盛傳的哈佛校訓系編造-教育-每日甘肅網
    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盛傳已久。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驚現留言:有人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哈佛大學校訓?對此,哈佛大學校方在其官網上表示,這些校訓都是假的,在哈佛牆上看不到所謂的校訓,並稱所謂校訓都是編造的。  2013年7月16日,一名網友在哈佛圖書館官網留言提問:「我聽說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上可以看到校訓,請問在哪裡可以看到?」。
  • 四川大學西部中國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Elliott和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Prof. Michael A. Szonyi率領的哈佛大學代表團。副校長晏世經教授及有關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參加會見。  謝和平校長代表學校對哈佛大學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他指出,四川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學科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是中國現代大學的發源地之一。
  • 怎樣才能去哈佛大學讀研?
    哈佛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劍橋城的私立大學,於1636年由麻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是迄今美國歷史上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同時是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哈佛大學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一流大學的聲譽、財富和影響力的學校,被譽為美國政府的思想庫,其商學院的案例教學也盛名遠播。
  • 傅高義:哈佛大學的「中國先生」
    兩天來,數以萬計的中國讀者,翻開了一本名為《鄧小平時代》的書。此刻,正值「十八大」後中國啟動新一輪改革議程之時。21年前的1月18日,鄧小平在家人陪伴下出發赴武昌、深圳等地,沿途發表一系列講話強調改革。    《鄧小平時代》原本是傅高義寫給美國人看的書。「2000年,我從哈佛大學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