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世界名著,上學時就知道它的作者是曹雪芹,可是近年來這道題似乎不能這樣回答了,因為,一些紅學家們認為《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而曹雪芹與高鶚只是此書增刪、編修整理之人。
其實,《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這事,與胡適有關,上世紀初,胡適經過所謂的「考證」,認為《紅樓夢》作者是曹寅的孫子曹雪芹。胡適這個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提出這樣的觀點,自然的就被大家認可,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成了曹雪芹。
那麼不是曹雪芹寫的《紅樓夢》,那又會是誰寫的哪?有人認為是李漁。
李漁生於1611年,卒於1680年,初名仙侶,後改為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人,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時期的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家業比較殷實設有戲班,所以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的莎士比亞,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但是,這一說法沒有太多的證據,所以證明不了《紅樓夢》是李漁所著。
又有人提出《紅樓夢》為弘暟所著。弘暟是康熙帝的孫子,胤禵第四子,生於康熙46年的十二月初八,卒於乾隆23年十二月三十。
經過考證,弘暟根本沒有撰寫《紅樓夢》的機會。 弘暟十六歲之前,其父為大將軍王,深受康熙帝的喜愛。少年時的弘暟不可能有撰寫紅樓夢的想法。十六歲之後(雍正帝繼位),隨同父親胤禵,被軟禁在康熙帝的陵園之內十三年,直到乾隆繼位方被解放出來,況且,弘暟和他的父親都是無限「忠於皇上」的,所以不可能寫出《紅樓夢》來影射皇家。
於是又有人提出《紅樓夢》是由袁枚所創,袁枚1716年3月25日生於錢塘也就是杭州,卒於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是清朝乾嘉時期的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在當時,袁枚可謂是一位傑出的大文豪,人們之所以會認為他是《紅樓夢》的作者,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他的隨園,很多人認為,大觀園寫的就是隨園。如果不是袁枚所寫,那麼別人是肯定寫不出來的。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但是《紅樓夢》要真是袁枚所寫,他似乎完全沒有理由不去署上自己的名字,依照袁枚的性格,還算是一個不怕時事的人,《紅樓夢》要真是他所寫,那麼他肯定會寫上自己名字的,可是沒有,這似乎不合情理。
最近看到一條消息說《紅樓夢》的真正作者叫吳梅村。
吳偉業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卒於1672年1月23日,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漢族,江蘇太倉人。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左庶子等職。清順治十年(1653)被迫應詔北上,次年被授予秘書院侍講,後升國子監祭酒。順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喪為由隱居不再復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吳梅村曾經創作過戲曲《秣陵春》、《臨春閣》和《通天台》,而《秣陵春》與《紅樓夢》極為相似。都是隱寫在改朝換代的新朝中思念前朝;《秣陵春》裡也有不少古怪離奇的夢;《秣陵春》以「玉」和「鏡子」為貫穿全書的線索,書中的玉為古玩,鏡子叫「宜官寶鑑」;《秣陵春》一樣為時空錯亂的手法進行描寫的,這兩部作品基本上是一個筆法。
也有人說,其實只是曹雪芹借鑑了吳梅村的一些作品而已,真正的作者還是曹雪芹。
說實話我看書從來不管他是誰寫的,只要我覺得好我就會看。《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並不重要,作者不想讓後人知道自己是誰,就不要再去追究了,況且已經過去幾百年了,我想不會弄個水落石出的,再有類似這樣的事情,希望能夠尊重作者,不要胡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