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能抄出核心競爭力嗎?寶寶樹APP侵權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2020-12-07 易名科技

來源|知呱呱研究院

文|Lemontea


當下,育兒焦慮,成為90後新生代父母面臨的一大困境。科學餵養,合理早教,記錄成長,選購用品……讓眾多年輕家庭苦不堪言。於是,母嬰類垂直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舉直擊用戶痛點。比較知名的有:貝貝網、蜜芽、寶寶樹等。


其中,最會造故事(IP)的,當屬處於母嬰類電商第一梯隊的寶寶樹。


寶寶樹,本身就是一款有故事的產品


有故事的創始人,打造有故事的IP


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Allen Wang),曾任Google亞太區市場總監,一拍網總經理。擁有清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以及美國喬治敦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王懷南於2007年創辦寶寶樹,負責公司戰略發展、整體經營管理以及主要決策,基於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整合母嬰資源,致力於專業和安全的產品及服務帶給年輕的家庭。


作為一棵從PC端社區誕生的寶寶樹,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前看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並抓住了第一時機,從PC端到移動端的發展,享受了最早的市場紅利。長期的社區經營造就寶寶樹在母嬰電商領域三項獨特的優勢:流量優勢、品牌信任及大數據精準營銷。



朋友圈,誰不喜歡曬娃呢


王懷南從創業之初就發現了年輕寶媽們對知識獲取的強烈需求,這也是他從母嬰社區做起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在PC端還是在移動端,寶寶樹都只在內容生態學中發揮其強大的力量。「母嬰界奧斯卡」美譽的金樹獎IP,全球尋寶項目,親子綜藝《童言有計》……成為一個個IP經典成功案例。


親子綜藝,人氣爆棚


成立12年,上市不到一年市值蒸發近60%


寶寶樹除了第一大股東王懷南家族,還有復星國際、好未來和阿里等股東。2018年6月,寶寶樹宣布與阿里達成資本戰略合作,獲得阿里新一輪融資後,寶寶樹估值達140億元。2018年11月27日,寶寶樹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每股發售價格定為6.8港元。


從公司成立,到赴港上市,令同行們刮目相看。然而,2019年8月22日,寶寶樹收盤價竟跌至2.5港元。一路風光的寶寶樹,不幸成為股價「腰斬陣營」一員。


股票價格慘遭「腰斬」


核心產品寶寶樹小時光APP又被爆抄襲


我們都知道,寶寶樹有兩個最主要的APP,一個是寶寶樹孕育,一個是小時光。


小時光是僅供手機使用的寶寶樹的第二個平臺,專注於兒童發展。用戶可以上傳寶寶的照片和視頻或者以其他方式記錄家庭生活,分享起來十分方便。截至2018年6月30日,用戶照片上傳量超過10 億(包括用戶頭像照片)、小視頻超過4,100 萬。


然而,寶寶樹這麼一個重量級爆款APP,卻被指抄襲。


頁面雷同,產品經理隔空喊話


近日,一位名為「Anna麻麻」的親寶寶產品經理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好歹也上市公司了,這麼赤裸裸的抄襲,老闆知道嗎?》的文章,文章指出寶寶樹小時光對親寶寶APP進行了像素級的抄襲。


這是寶寶樹第二起產品抄襲事件。早在2014年,原螞蟻網CEO、原百度社會化網絡事業部總經理麥田,在自己的專欄裡發布了公開信,指責寶寶樹抄襲其創業項目「媽媽問答」。


推敲了好久的文案也被Ctrl+C+Ctrl+V


此次寶寶樹小時光APP抄襲涉及頁面結構、插畫風格和文案。除了在頁面結構上抄襲親寶寶,更直接抄襲APP的四個模塊設置:親寶寶APP中的雲相冊、生長記錄、大事記、1位親。同樣的模塊,每一個模塊的內部結構也均以相似的設計和文案呈現。


7個icon導致右下角缺口,也被照搬過來


親寶寶CEO馮培華在朋友圈表示:「說實話,沒有一個產品經理不學習參考別人,但好歹也做一點像素級別的調整和改進,不然一個產品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對了,非常可樂,還活著嗎?沒有一個產品只靠抄襲就能成為行業老大,照搬是搬不出核心競爭力的。奉勸每一位有志向的產品經理,努力做出更好的產品,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才是我們的使命,共勉吧!」


如果上述情況屬實,那麼,寶寶樹小時光真的丟人丟到家了。因為更戲劇的是,寶寶樹CEO王懷南曾在創業之初做客新浪科技白銀時代欄目時表示:「做親子社區領域沒有可以『抄襲』的對象,因此寶寶樹只能靠自己創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據悉,寶寶樹和親寶寶同為復星、好未來投資企業。親寶寶App於2013年上線,主要服務於孕期以及0-6周歲寶寶的家庭用戶,產品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寶寶成長記錄空間和科學智能育兒助手。


2016年11月,寶寶樹獲得新一輪約30億元人民幣融資,由復星集團領投。之後,雙方迅速開啟了C2M領域的合作試水。2016年底,親寶寶獲得復星集團領投的B輪融資,融資金額數千萬美元。2018年10月, 親寶寶宣布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由好未來領投,A輪投資方順為資本、B輪領投方復星集團跟投。


如此看來,這次抄襲事件貌似屬於同(競)一(爭)家(對)人(手)「互掐」。


一家人or競爭對手?


APP侵權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網際網路行業產品發展迅速,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抄襲指控時有發生。很大原因在於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快,抄襲成本低,風險小。


APP屬於計算機軟體。適用於計算機軟體保護的法律有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對軟體創新進行保護。


APP侵權,往往被要求停止侵權,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承擔因侵權帶來的法律後果,甚至導致產品下架。如果雙方達成和解,往往還需要向對方支付一定費用。


這樣的案例並不罕見。騰訊立知APP抄襲即刻APP,《貪吃蛇單機版2》山寨《貪吃蛇單機版》,大黃蜂打車抄襲易到用車……抄襲的後果都是下架!


產品因抄襲下架,帶來的損失是個天文數字


網際網路企業如何保護APP


如今,網際網路創業已經成為主流的創業方向,然而許多創業者只重視產品和市場,忽略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後來發生侵權糾紛才開始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但為時已晚。


網際網路企業涉及到的智慧財產權主要包括域名、軟體著作權、商標、專利等。其中,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軟體的設計架構,自動化、智能化過程等可以申請發明專利;硬體產品的構造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產品外觀和GUI(圖形用戶界面)設計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


開發APP,智慧財產權先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品開發前期,就要充分挖掘APP的專利技術點。並不是在完成所有的代碼編寫後才能申請專利,而是在創意點子的階段就可以去申請專利,進行保護。當開發完成後,擁有豐富的交互界面就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了。為了配合APP的應用而對硬體結構部分進行了相應的改進,符合專利申請條件的,就可根據需要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


本文由知呱呱研究院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一吐為快


事因:近日,一張「渣渣輝」商標註冊列表截圖被網友曝光,圖片中顯示張家輝申請了全類別「渣渣輝」商標,並說他申請商標為的是自保,而且是被迫無奈的做法,並不是為了做生意。不過據圈內好友稱,他是被傷害怕了,而且「渣渣輝」這三個字他並不太喜歡,註冊商標這件事情,可不是在搞笑,他是認真的。


:你如何看待張家輝申請「渣渣輝」商標?


:他不會平時也看敬漢卿直播吧。



PS:看了以上內容,您或有「不吐不快」

速到評論區「一吐為快」吧!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智慧財產權門戶立場。轉載須聯繫作者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文章會涉嫌侵權?原創和抄襲有哪些區別?
    那擺在編輯眼前的問題就呼之欲出,我搬運了別人的素材,重新整理了,這算侵權嗎?原創和抄襲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都有哪些因為侵權被索賠的情況呢?l 圖片版權侵權很多小編在轉載別人文章的時候,也會把文章配圖也一併轉載過來,那些看上去質量不是很高的圖,指不定就會讓你踩到坑。
  • 網友開扒《花千骨》原著抄襲段落 到底算不算抄?
    凡事就怕認真,這一挖,居然挖出了大量《花千骨》原著和其它網絡小說的雷同之處,網友們甚至孜孜不倦地逐字逐句進行研讀比對,將相似部分一一圈識標註,從而得出果斷的結論:《花千骨》抄襲了!這下炸開了鍋!大批《花千骨》原著粉誓死捍衛fresh果果,抗議提出質疑的網友過於吹毛求疵。他們給出的反駁理由是,「又沒有大段大段的文字抄襲,不就是你們找出的幾句話、幾個詞和別人用的一樣嗎?那能叫抄嗎?
  • 畢業作品涉嫌抄襲?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抄?
    這些面對抄襲的辯解你聽著耳熟嗎?讓人萬萬妹想到的是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設計海報中竟然出了一些涉嫌抄襲的壞榜樣!這樣明顯的抄襲現象,實在沒得辯白更震驚的是除了畢展海報設計有涉嫌抄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以到底應該什麼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呢?
  • 晴雅集下線是否能震懾行業抄襲,從動漫角度淺析國內侵權問題
    導語:晴雅集下線登上熱搜,郭敬明的這波操作是否能震懾抄襲之風?亦或者抄襲在各個領域是否會有所改觀呢?《晴雅集》的下線很可能是郭敬明的自保之舉,抄襲之風會因此有所收斂嗎?
  • 妖貓傳被訴抄襲 改編大唐鬼宴卻成抄又遇白居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妖貓傳被訴抄襲 改編大唐鬼宴卻成抄又遇白居易 妖貓傳》最近攤上事了,被指抄襲《又遇白居易》,不少網友也是一臉茫然:難道不是根據《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編的嗎?《妖貓傳》真的抄襲了?
  • 樂樂茶抄襲茶顏悅色的背後,究竟什麼才是新茶飲的核心競爭力?
    儘管新茶飲領域「撞臉」早已見怪不怪,但像這樣赤裸裸的抄襲卻真不多見。由此引出一個思考,在頻繁抄襲的背後,究竟什麼才是新茶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隨後,便被網友指責抄襲。到底有哪些地方「撞臉」呢?先說外觀包裝。相信很多人一定會說,如果把「堅果茶宴」換成「茶顏悅色」的話,那麼一定可以以假亂真,完全分辨不出來。也正是如此雷同的包裝,成為了外界詬病樂樂茶的最大理由。
  • 《錦繡未央》被指抄襲200多本小說 寫作軟體10分鐘能「抄」出千字
    1月初,由唐嫣、羅晉、吳建豪主演的古裝劇《錦繡未央》,原著被指出抄襲200餘本小說,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在驚嘆,一是抄襲之作是如何變成收視大賣的影視劇IP的;二是原作者抄了200多本小說,她真的有這麼大的閱讀量嗎?
  • 杭州師範大學教師論文抄襲,小學教師怒了:你們大學教師能別抄嗎
    有句俗話說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有些人就牢記在心,每逢遇到寫文章,便開始百度,搜狗等等全網搜索,結果全部照搬,一字不漏,就差人家作者的名字了!豈不知那句話後邊還有一半:就看你會抄不會抄!會抄者那叫借鑑,不會抄那叫抄襲。
  • 鹿晗《慢慢》MV抄襲道歉:承認借鑑分鏡,鏡頭構圖也會構成侵權嗎
    5月31日凌晨,鹿晗合作方風華秋實文化傳媒公司和鹿晗工作室回應其新歌MV《慢慢》分鏡頭被指疑似抄襲ヨルシカ樂隊MV一事。發聲中提到的鹿晗MV承制公司貝塞爾鉛筆文化影業方面也承認借鑑3個鏡頭構圖,表示非常抱歉。視頻/MV有版權嗎?
  • 抄遊戲玩法,能算偷嗎?
    如果一個遊戲的玩法看起來像是兩個遊戲的組合,那它越過了抄襲線嗎?如果一個遊戲的美術設定是抄來的,玩法是從另外一個遊戲裡面抄來的,那它越過了抄襲線嗎?如果一個遊戲的遊戲玩法完全是抄來的,自己做了一套誠意十足的美術和內容,那它又越過了抄襲線嗎? 「抄經過驗證的玩法不能算偷!抄襲,遊戲人的事,能算偷麼?」
  • 寫作軟體助長小說抄襲10分鐘輕鬆「抄」出1000字
    (原標題:本報記者10分鐘「抄」出1000字)寫作軟體使用非常簡單,10分鐘可以寫出1000字。昨日上午,11位網絡小說原創作家狀告《錦繡未央》原著作者周靜(筆名秦簡)和當當網一案,在朝陽法院進行了證據交換。這場維權整整持續了四年,前後牽扯百來位小說作者、編劇和網友,終於在2017年年初,連跨了幾步實質性進展。
  • 澎湃聯播|借鑑不能算抄!給領導寫東西,能算抄嗎?
    日前,一篇刊登在《延安日報》上的作者為延安市富縣縣委書記李志鋒的文章,被網友指責抄襲新華社記者的文章。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影視編劇,在面對世人的關於抄襲的指責時,他表示,「沒文化的人才說我抄襲。」後來,瓊瑤把他告上了法庭,這個「有文化」的人最後被判侵權,賠償五百萬元,停播涉案電視劇,公開道歉。
  • 被抄襲證明厲害?不讓抄,阻礙原創?|抄襲不是事?誰教的!
    近日刷微博看到一條熱搜:錦繡未央涉嫌抄襲侵權,被列入2019年北京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法院判定小說分散抄襲16部知名著作,是大規模抄襲行為。抄襲洗稿,可以說見得不少,真正被定性的卻不多。現在國家法律越來越嚴格,相關案例也在增多,這是好事。
  • 名師胡紅梅抄襲事件,讀書人的事,怎麼能算偷呢
    胡校長,從抄課程設計到閱讀單,從國內作家抄到國外作家,幾乎原封不動,全盤照搬,可謂讓人大開眼界。頂著名師名校長的光環,自己抄得那麼痛快,又如何去教孩子不要抄襲呢呢?出了那麼多書,還說自己不懂著作權?被曝光後,只在朋友圈發致歉,還聲稱如果不原諒,奉上遺書。這是有誠意的道歉嗎?
  • 【早教】學齡前兒童早教啟蒙的綜合性app寶寶巴士
    公眾號「萬能軟體基地」這裡有你想找的熱門工具,這裡有你想要的各種資料,還有海量的資源,大佬帶你開車,快來關注吧 本軟體不保證能兼容和適用於所有手機型號或PC系統,有可能引起衝突和導致不可預測的問題出現,請自行承擔使用本軟體而導致的風險和後果,發布者本人不對使用此軟體負任何責任
  • 寫作軟體助長小說抄襲 10分鐘輕鬆「抄」出1000字
    1月初,由唐嫣、羅晉、吳建豪主演的古裝劇《錦繡未央》,原著被指出抄襲200餘本小說,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在驚嘆,一是抄襲之作是如何變成收視大賣的影視劇IP的;二是原作者抄了200多本小說,她真的有這麼大的閱讀量嗎?
  • 網絡文學頻現「抄襲門」:連錯別字也一起抄
    但是,大多數受害者都選擇了沉默,像匪我思存這樣站出來公開點出抄襲者名字並公布證據的網絡作家實屬罕見。對此,匪我思存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抄襲這種事,一般發現之後都是默默地忍了,因為現行的狀態是維權成本非常高,而侵權者付出的代價微乎其微……輿論對受害者也不利,站出來維權反倒要面對輿論壓力。這次在微博揭破此事,有好幾個誘因。主要還是因為忍無可忍。」
  • 小說《錦繡未央》抄襲16本書被罰74萬,天下文章一大抄不香了?
    4月21日上午,2019年度北京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公布,「小說《錦繡未央》」 被評為新技術條件下大規模抄襲的典型案例。被告周某的一部小說分散抄襲了12位知名作家的16部小說,被判令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共計74萬餘元。
  • 於正、郭敬明:抄襲無罪,讀書人的事能叫抄嗎
    這幾天逛論壇,總能看到一些有關抄襲的爭論,但抄襲者似乎都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網際網路時代讓抄襲的成本變得更低,也讓許多投機分子發現了可乘之機。這個世界上簡直沒有比抄襲和侵權更划算的買賣了。第一次把「抄襲也能成功」的概念深深映入全國人民腦海的還是商業奇才,郭敬明。
  • 流瀲紫也被點名尬抄了! 大IP為何屢爆「抄襲門」
    浙江在線8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莊小蕾 薛瑩 見習記者 林夢芸)8月9日下午,作家匪我思存連發7條微博,稱流瀲紫的《後宮甄嬛傳》涉嫌抄襲她的《冷月如霜》。還貼出部分對比圖,並直言其中有將她寫的錯別字、記錯的詩詞都一併「抄錯」,被點名的還有《後宮如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