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最輕鬆明快的詞作,詞人走出閨房走在花間小路上,令人心醉

2020-10-18 文化點心鋪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但凡與春天有關的作品,或吟詠,或哀嘆,或傷懷,或憐惜,多到數不勝數。然而這些與春天有關的詩詞多數都充滿了或濃或淡的愁緒,令人傷感。正如李煜在《虞美人》中說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南宋女詞人朱淑真的這首《眼兒眉》,依然是在借春景抒發哀愁閨怨,似乎沒什麼新意。但是,這首詞卻沒有了她以往傷春詞裡的「斷腸」之感,筆調輕鬆明快,哀婉動人,令人心醉。

眼兒媚 朱淑真(宋)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上片寫景,描繪了一幅風和日麗,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詞人走出閨房,信步走在花間小徑上,百花盛開,暗香浮動,真是醉人。在朱淑真眼前,此刻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春天悠長且溫暖,讓人簡直想要化成一片飛絮,一瓣嬌花,在輕柔的春風中飛翔,在和煦的日光下休憩。

風景若能一直如此,該有多好!可惜這樣的時光並不會持續太久。清明過後,天氣就會變得陰晴不定。如果趕上陰雨天,朱閣繡戶就會被雨霧籠罩,讓人倍感壓抑。一個「鎖」字意味深長,被厚重的烏雲所「鎖」住的不僅僅是朱樓,還有詞人的心,隱晦地傳達出了被禁錮的愁悶。

下片著重表現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詞人多想逃離這枷鎖,她料想若穿透了那鎖住樓的雲層,定有晴天朗日。然而距離如此遙遠,又有千難萬險,誰能最終抵達呢?此間種種,不堪看也不堪想。既然思索註定痛苦,不如把這一切煩惱遺忘,在午睡中打發光陰。誰知鶯啼婉轉,驚醒沉睡的詞人,又惹起了她的綿綿愁緒。

最後,詞人將靜態的「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和黃鶯的巧囀,詞人的愁緒融合在一起,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化靜為動,使讀者仿佛聽到鶯啼之聲不斷地從一個地方流播到另一個地方,使鳥啼之聲富於立體感和流動感。

此外,隨著那一聲聲黃鶯啼鳴,她的愁緒也四處蔓延,蔓延到了「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這三句本是在猜測啼叫的黃鶯的位置,一會兒像在綠楊影裡,一會兒像在海棠亭畔,一會兒又好是在紅杏梢頭。然而,詞人心思巧妙,將無形的愁緒和動聽婉轉的黃鶯啼鳴聲融合,讓讀者仿佛看到了詞人的一腔愁緒無影無蹤卻又處處存在。真是多麼唯美巧妙的意境啊,令人心醉!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秦觀難得一見的歡快詞作,驚豔千古,寫出了最美的鄉村,令人心醉
    可是,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宋詞《行香子》,卻是秦觀難得一見的歡快詞作,驚豔千古,寫出了最美的鄉村景色,令人心醉。這樣的田園多麼讓人嚮往啊!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春色撩人,詞人被美麗的春光所吸引,忍不住走出家門,乘興出城,遊覽了一座村莊。所到之處,一派美麗質樸的田園風光,詞人深受感染,因此創作了這首詞。
  • 朱淑真的這首愛情詞,通篇描寫的纏綿悱惻,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歐陽修就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詞作《生查子.元夕》,有人就認為是朱淑真的作品,所以從這一點上便足以看出朱淑真的才華很高,她的詞作也是寫得很悽美,如果沒有這樣的才華,人們也不可能會把歐陽修的作品安在他的頭上。其實朱淑真的作品也的確是寫得不錯,例如他的這首《蝶戀花·送春》,那便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深情,詞人主要是在懷念少女時代的一段戀情,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初戀,在這首詞中,他描寫的很是傷感,也非常的深情,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 溫庭筠的代表作,堪稱花間詞派經典,美的讓人心醉
    溫庭筠的代表作,堪稱花間詞派經典,美的讓人心醉還記得初中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溫庭筠的詩詞,那個時候,以為溫庭筠是一女詞人。一來是因為溫庭筠這個名字,不論是讀起來還是看起來都像一位女詞人的名字;二來是那個時候讀的他的詞大多都是閨怨題材的詞作,其描寫刻畫之細膩,一度覺得非女子寫不出如此文字。
  • 初戀最是令人懷念,朱淑真的這首詞則是把初戀,描寫的感人肺腑!
    其實除了李清照之外,我們還不應該忽略掉另外一位同樣極為有才華的朱淑真,她也是同樣的非常有才華,而且她的詞作,同樣的很是經典,雖然她流傳下來的作品沒有李清照多,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朱淑真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對方是誰,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只是在她的一些作品中隱約可以感受到她,非常的珍惜初戀,為此還寫過很多關於初戀的作品,例如她的這首《蝶戀花·送春》,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愛情名篇,這首詞看似在描寫春天,其實更多的還是詞人,表達了對於過往初戀的一種美好回憶。
  • 南宋大才女朱淑真,這十首詞作流傳千古,寫景寫物寫愛情獨領風騷
    我國古代,是以男性文學為主,在浩大的男性作家當中,不乏優秀的女性作家,比如南宋時期的李清照和朱淑真。兩位女詞人文學成就旗鼓相當,但在當時李清照名滿天下,反觀朱淑真卻暗淡許多。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元明時期,朱淑真的作品才慢慢被廣為流傳。
  • 以"詞為豔科"為基調的《花間集》和花間詞人溫庭筠
    在《花間集》中,嚴格按照一卷五十首作品的規格來進行收錄,多一篇少一篇都不行,因此出現了詞人有的作品在上一卷,而有的作品又被編排在了下一卷的情況。《花間集》收錄了一共十八位花間詞人的作品,其中以溫庭筠、韋莊、孫光憲為花間派詞人的代表人物。
  • 宋詞的婉約和豪放,《花間集》可用旅愁和離恨媲美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無論是柳永的婉約,還是辛棄疾的豪放,宋代詞人的才華和風採,確實讓宋詞變得跟唐詩一樣,成為一種藝術的巔峰時期。但詞這種題材並非是在宋朝出現的,之前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在寫,《花間集》就收錄了晚唐至五代18位詞人的作品,這也是我國第一部文人詞集。
  • 宋代第一女詞人到底是李清照,還是朱淑真?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歷史上有才學的高級女知識分子是屈指可數的,有記載的也就是春秋時期的莊姜、東漢時期的蔡文姬、唐朝的薛濤等。時間推移到宋朝,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被譽為是宋朝的「第一女詞人」,其實除了李清照之外,宋朝還有另外一位很有成就的女詞人,她的名字叫做朱淑真。有人對李清照和朱淑真誰是「宋朝第一女詞人」,是存在著一些爭議的,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兩位才女吧!
  • 辛棄疾後期的一首千古妙詞,飄逸絕美,令人心醉,背後卻大有深意
    因此,很多看似輕鬆愉悅的山水田園詩詞,其背後卻藏著創作者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例如辛棄疾後期的這首千古妙詞《生查子 獨遊雨巖》,飄逸絕美,令人心醉,背後卻大有深意。事實上,詞作背後大有深意:詞人描寫風景愈美,愈反襯出他內心的不平與憤懣。
  • 夏日裡詞人夢回故鄉,寫下一首《蘇幕遮》,美得令人心醉
    「蘇幕遮」是唐教坊曲名,傳聞這個曲調源自高昌國的民間歌舞戲,北宋範仲淹有詞雲「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是公認的《蘇幕遮》最經典之作。其實除了範仲淹,北宋的另一詞人周邦彥也曾寫過一首《蘇幕遮》,美得令人心醉。
  • 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
    原題: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他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只是入錯了行而已。之後詞人李煜開始由遠及近描寫女子神態:那美女烏黑的頭髮亮得就要發出光來了,此刻睡得正是酣暢,因為輾轉反側過,她只是枕了一半的枕頭,她的薄紗錦衣此時正散發著絲絲的香氣。世人皆愛睡美人,可何況詞人李煜呢!
  • 帶你了解歷史上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花間集》,我想看到這部詞集的名字,就讓人聯想到花柳風月,作品在內容上大多描寫上層貴婦美女的愛情及日常生活和裝飾容貌,古人一般將女子與花相比,於是便將這本專寫女子之媚的詞集稱為「花間」。這些詞作都是文人貴族為了滿足歌臺舞榭和享樂生活的需要而作的。
  • 「千古詞帝」李煜在春天用詞將思緒表達的唯美至極,令人心醉
    雖然李煜作為皇帝沒有卓著的功績 ,但他在文學領域卻有著卓越貢獻,並對後世詞作的創新開了先河。他擅長繪畫,精於音律,詞作清新脫俗,即便去掉皇帝的這一層身份,他也當真是個無比優秀的才子。而他同時又是個多情的人,前期他的詞作是對愛人,對美景的多情,後期則是多對山河破碎的無奈,對雨打飄零的身世的哀婉。
  • 辛棄疾中秋問月,寫下一首感人詞作,意境絕美不輸李白,令人心醉
    而在後人的印象中,描寫月下飲酒,最美最飄逸的莫過於大詩人李白了。正如辛棄疾中秋問月所寫的這首感人詞作《一剪梅 中秋元月》,意境絕美不輸李白,令人心醉。這首問月之詞寫於詞人閒居帶湖期間。時值中秋,詞人望月興嘆,想到自己大半生所經受的種種遭遇,心中一時感慨萬千。於是,他便將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濟世無望的悲憤傾注於筆墨,創作出了這首感動千年的經典詞作。從李白到辛棄疾,兩首「把酒問月」之作,問出了多少世事滄桑,人生無奈。
  • 此人被稱「大明第一女詞人」,才華略勝朱淑真
    而在詞作領域,才女更是數不勝數,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斷腸才女朱淑真、宰相之妻魏夫人等等(可參考狗子歷史文章:史上最全的兩宋女詞人盤點,一人一首代表作!值得收藏!故而元明兩代善作詞的才女皆鮮為人知。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便是明代的一位女詞人葉小鸞。葉小鸞生於書香門第,家學淵源,父親葉紹袁、母親沈宜修以及其過繼之母張倩倩都是明晚期有名的詞人;其長姐葉紈紈、二姐葉小紈同樣是當時聞名的女詞人,葉小鸞更是被稱為「大明第一女詞人」。一門之內五位才女、六位詞人,可謂史上罕見。可惜的是,這一門之內五位才女詞人都紅顏早逝,尤其是葉小鸞,年僅十七歲便逝去。
  • 中秋問月的辛棄疾,寫下感人詞作令人心醉,意境絕美不輸李白
    中秋問月的辛棄疾,寫下感人詞作令人心醉,意境絕美不輸李白 文/秋香每到中秋佳節,對於炎黃子孫來說,都是非常渴盼團圓的,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由於工作的原因不能與家人團聚不過與大詩人李白相比,詞人辛棄疾的創作更值得大家津津樂道。不僅是因為它的意境更絕,更因為辛棄疾是一位愛國詞人,非常具有家國情懷。
  •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含淚寫下一首孤獨的詞,婚姻不幸之人才能讀懂
    李清照名氣斐然,文學造詣令人望塵莫及,很多詞作傳唱度極廣,稱得上婦孺皆知,有些還入選教材。在她的作品中,描寫愁緒的詞句不勝枚舉,比如《武陵春》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還有《聲聲慢》中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含淚寫下一首孤獨的詞,婚姻不幸之人才能讀懂
    李清照名氣斐然,文學造詣令人望塵莫及,很多詞作傳唱度極廣,稱得上婦孺皆知,有些還入選教材。在她的作品中,描寫愁緒的詞句不勝枚舉,比如《武陵春》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還有《聲聲慢》中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
  • 當殘月遇上寂寞相思,便成了這首絕美宋詞,最後一句美得令人心醉
    而宋代被譽為和李清照齊名的大才女就要屬朱淑真了。似乎古代才女的命運都是相似的,甚少有能夠幸福美滿的,李冶如此,李清照如此,朱淑真亦是如此。朱淑真自小便表現得很聰慧,待到成年已然薄有才名。因為在愛情中的鬱郁,朱淑真的很多詩詞其實都讀來很是悽涼怨懟,就像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正是出自她之手,在寂寞相思的夜晚,看著天上的殘月,一首絕美宋詞便這樣產生了,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美得令人心醉。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朱淑真這首絕美之作。《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
  • 同屬花間詞派,這二人的詞作,有何異同呢?
    後蜀廣政三年(940),趙崇祚選錄了共計十八位作家的「詩客曲子詞」共五百首編成十卷《花間集》,主要詞人包括溫庭筠、韋莊、皇甫松、牛希濟、和凝、牛嶠、張泌、毛文錫等人。除了溫庭筠、皇甫松等少數詞人外,大部分花間詞人都集中在西蜀,與當時另一個詞壇中心南唐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