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總是控制不住吼叫孩子,吼完又後悔?對孩子傷害很大

2020-12-13 我是慧優幫

很多父母,回到家跟孩子說不到幾句話,就壓不住火冒三丈,衝著孩子吼叫起來。

他們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也許是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許是孩子真的惹到了父母的雷區,總之,最後受氣的,總是那個最弱小的孩子。

研究表明:與父親關係不好的孩子,經常被父親吼叫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對遊戲、賭博、吸菸等事情上癮;而與母親關係不好的孩子,長大後非常叛逆,他會去做許多過激的事情。

由此可見,被父母吼叫長大的孩子,很難保證擁有健全的人格。

01引發父母發怒的觸發器

每個人被觸發的地方不同。有的人回家看到家裡亂鬨鬨的就會生氣;

有的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哄完大寶哄二寶,成夜地休息不好,因此脾氣非常暴躁,總想生氣;

有的人覺得沒有自己的時間,白天忙工作,晚上回來忙家庭、忙孩子,連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孩子再鬧一鬧,不由自主地就像發火。

首先,父母要認清引發自己生氣的觸發器,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事,而是因為自己內心的無助感和焦慮感,無處發洩。孩子只是個發洩的藉口和出口。

而孩子就十分無辜了,在被父母吼叫時,他根本不知道父母在說什麼,他只是從吼叫的父母身上學到了更多的負面行為,學到了更多的暴戾。

02父母吼叫的背後

父母吼叫的背後有著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1.遺傳

父母自己的父母在小時候吼他們,所以他們也學會了對自己的子女大聲吼叫,因為他們認為這很自然和正常。

2.與身體健康相關

心肺功能不太好、脾虛的父母容易煩躁,容易引起發怒。身體不夠健康的父母,常常由於力不從心,因此選擇用吼叫的方式來管孩子。這種父母,一定要先調養自己的身體,把自己調養好之後,再用更加平靜的狀態來管教孩子更好。

3.憤怒會引發虐待

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就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夠高、或者是不聽自己的話,就會做出虐待孩子的行為,比如說重打孩子,或者是開水燙孩子的手等等,完全失控,這是非常可怕和危險的。

03戒掉吼叫

父母一定要學會戒掉吼叫,因為除非是特別危險的情況下,吼叫可以幫助維護孩子的安全。而其他時候,吼叫除了傷害孩子和暫時的控制孩子,幾乎沒有什麼長遠的正面影響。

1.記錄自己的吼叫

父母每次吼叫完孩子後,把它記錄下來,記錄的次數多了,父母慢慢就意識到自己吼叫的頻率過多,因而會有意識地減少吼叫。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2.找到發火的原因

每次發火後,父母都要問自己:我為什麼發火?我今天又做錯了,又傷害了一次我的孩子!通過這樣的反省,找到自己發火的原因,就可以有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04不吵不鬧教孩子

不吼叫,那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管教孩子呢?

1.使用更加具體的言辭來溝通

跟孩子溝通時,不要總是說「你給我老實點兒」,這樣籠統的話。應該給孩子更加具體的指向,「我希望你今天下午5點前完成語文作業」,「吃飯前先去洗洗手」。說得越具體而簡單,孩子越容易接受。

2.給孩子真正的選項

很多媽媽生氣的時候,會給孩子兩個選項:「要麼跟媽媽回去,要麼我就自己一個人回家去。」

這種選項,實際上是一種威脅,因為孩子如果選了留下了玩,那就意味著媽媽會走,他無法做出選擇,他只能夠跟著媽媽回家去。雖然一時間很有效,孩子也乖乖地跟著家長回去了,但他內心仍然感受到了被強迫。

如果讓孩子選擇,就給孩子兩個真正的選項:「要麼跟媽媽現在回去,要麼我們一起喝點飲料,喝完了我們就馬上回家。」

這樣真實的選項,會讓孩子感受到真正在做選擇,他會更加樂於接受,也不會產生被父母強迫的感覺。

3.親密關係

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當孩子越是鬧騰的時候,父母越是要耐下心來。

比如你喊孩子睡覺,他就是不聽,不停地玩耍,好像根本沒有聽到你的話。

此時,父母應該做的,不是發怒,而是真誠地融入到孩子的遊戲中去,專心地看看他在玩什麼,理解他的樂趣,了解他在為什麼而快樂。當孩子感受到父母願意真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時,他會感受到與父母的親密聯結,並且更加聽父母的話。

只要你專心地看孩子了,他會很快聽話,乖乖地跑到床上去睡覺。

結語:我們總是容易對外人友好,而對孩子苛刻。對孩子付出只要多一點點耐心,他就會滿心歡喜地回報給你整個世界。孩子,才是我們最應該珍惜的那個小人兒。

相關焦點

  • 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大吼大叫並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傷害孩子 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裡面跟拍過這樣一對母子—— 孩子蠻不講理,愛哭;媽媽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大聲責罵孩子。 去逛超市,一路上孩子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媽媽不耐煩地對孩子大喊:「不要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
  • 大聲的吼孩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看看這3點影響吧
    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都很清楚,對孩子大吼的弊端,但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戲碼,因為孩子太頑皮,因為家長控制不住,每天總是在反省和後悔中度過,當下的時候稍微那麼忍一下,也許就過去了。中國式的父母和孩子一天當中最大的衝突,可能就是晚上輔導作業的時間了,這個是大多數的父母都難以逃避的時刻,這個時候只要父母稍微地沒控制好,可能就成雞飛狗跳的時刻了,孩子總是著急忙慌地趕完作業,父母歇斯底裡地宣洩自己的情緒,得到的結果就是孩子含著淚也得把作業寫完,作業是寫完了就結束了,但是當下的情緒和場景可能就應在孩子的腦海裡了。那麼作為父母,大聲吼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
  • 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怎樣停止對孩子的吼叫?
    在孩子的教育中,恐怕有很多父母都曾經對孩子大吼大叫過。朋友就因為自己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止一次地自責過。「我真的不想對他大吼大叫,但每次做作業磨蹭幾個小時都沒做完,再好的脾氣的人也會忍不住大吼大叫。」可是,朋友對孩子的大吼大叫後,並沒有達到想讓孩子快點寫完作業的目的,反而會產生副作用。
  • 「經常被吼」和「幾乎不吼的孩子」,長大後的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的確只有在當媽以後,女人常常會因為情緒控制不了,嗓門變得越來越大,有的是因為被孩子鬧騰得不耐煩,也有的是因為對孩子期望過高落差過大,每當孩子犯錯或者鬧騰的時候,父母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不過很多時候寶媽吼完孩子,獲得了片刻的安寧,但是看著還是可憐巴巴的樣子,寶媽又暗暗心疼特別後悔,畢竟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哪有父母願意經常對孩子吼叫。其實經常背後和幾乎不背後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比較明顯,如果可能的話,家長請嘗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少吼叫孩子,不然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家人心生疑惑,經過心理測試,孩子竟然患上了輕度的抑鬱症。這個嚇壞了跳跳的爸爸媽媽,為什麼最可愛的年紀會有這樣的心理問題呢。經過多番了解,媽媽的吼叫竟然是罪魁禍首。作為父母,經常吼叫孩子對孩子的性格上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力的程度是遠遠超出家長的控制範圍的,到成年後依然存在。
  • 父母常用的「獅子吼」對孩子傷害很大?那不如試試「低聲教育」吧
    ,我們知道「孩子將要或正在做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我們希望通過「吼」的方式,用父母的權威去威懾孩子,強制性讓孩子服從自己。可是很多家長不知道,「吼」完孩子只是自己得到了短暫的安寧,給孩子帶去的卻可能是一生無法抹去的傷害。經常吼孩子容易出現以下幾種危害《當怒火傷害你的孩子》一書中曾提到:「家庭中累積的憤怒對孩子青春期的幾乎每個重要時期都有影響。憤怒會投下長長的陰影,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而且會損傷孩子的情商和社會性。」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姐姐說其實她也很後悔自己的行為,但就是控制不住,家裡房子、車子都在按揭,自己又是全職媽媽,沒有工作,壓力大到常常失眠,有時候家裡一點點小事,都會點燃她的怒火
  • 吼叫式教育對孩子好嗎?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你是否時常會忍不住地對孩子大吼?該如何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呢?孩子真的沒有什麼大問題值得我們吼叫,還是把吼叫聲留給房子著火的時候吧!是不是所有的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只是也許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無法用他的理性點醒你的急躁,從而讓人無力反思,可能以後還會變本加厲。
  • 吼孩子有毒,法則都懂,卻不會運用:教你如何實踐方法論制止吼叫
    你是否還能保持平靜的心情,不對孩子發脾氣?身為父母,估計沒有人從來不對孩子吼叫吧?我們都知道吼叫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可就是控制不住。吼叫並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健康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吼孩子的時候特別生氣、特別狠,吼完後又真心心疼,特別後悔!天底下吼娃的媽媽都是這樣,沒一個例外。 你吼孩子,孩子聽到的是什麼?事實上,媽媽只是偶爾對孩子大聲喊叫,對孩子不會有很大傷害。最怕的是把大吼大叫當成與孩子日常溝通的方式,進入吼娃-後悔-再吼娃的惡循環。 在很多孩子心裡,自己的媽媽好起來恨不得替自己摘星星,發起脾氣來卻恨不得把自己從家裡扔出去。
  • 你愛孩子卻為什麼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3個錦囊破解「父母吼」
    相信很多家庭都在面對同樣的教育情況,可是家長又知不知道,對於孩子是不可以大吼大叫的,吼叫教育只會讓教育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會讓孩子更加聽話服從自己。對孩子」吼叫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從哪幾個方面來看?1、孩子越來越喜歡發脾氣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不能用平和的態度去對待,第一時間就想著對孩子發火,大聲吼叫地威逼著孩子聽話,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也學習起來,他們會認為有事情可以用吼叫來解決
  • 兒子哭著說「媽,別吼了,我害怕」,對孩子吼叫是最無能的教育
    聽著媽媽訓斥的話語,兒子淚流滿面,哭著對媽媽說:媽媽別吼我了,我害怕。發洩完後的小穎,十分愧疚,並向我尋求教育方法,我明確告訴她:對孩子吼叫是最無能的教育。我們為了扭轉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改變不好的習慣,於是對孩子大聲吼叫,對孩子氣急敗壞地發火,最後卻意識到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自己也感覺越來越無力。
  • 「我真後悔生了你!」吼叫式教育讓父母解氣,卻讓孩子崩潰
    PART 1「看不到的傷害,反而最可怕」你曾經有苛責過孩子嗎?數據顯示:有七成以上的父母有過不同程度呵斥責怪孩子的情況。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位媽媽因為孩子早上起來不肯乖乖刷牙而情緒失控。因為生氣,她不僅對孩子大吼大叫,還對孩子進行了體罰。然而,她歇斯底裡的表現,並沒有換來孩子的聽話,反而使得孩子更加叛逆:孩子迎著她的吼聲,摔掉了手中的牙杯,堅決不肯服從媽媽。
  • 愛發脾氣的媽媽對孩子傷害能有多大!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影響特別巨大,而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大程度都是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態度。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突然之間從一個孩子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母親,甚至毫無準備。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有些父母他們平時看起來也挺「和善」的,似乎也很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可是一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這些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
  • 「吼睡」危害孩子大腦發育,聰明的父母巧用4招,讓孩子笑著入睡
    對於家長們來說,睡覺前對孩子「吼」一嗓子,的確是非常簡單的方式,家長本來是不想對孩子發火的,但心平氣和地對孩子講話,孩子真還不樂意聽,就不如大聲呵斥一下孩子,既簡單,又有效,可是,卻是有美國的神經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家長若是經常「吼睡」,會對孩子帶來許多危害。
  • 這兩種「性格」一般都是被吼大的孩子,請媽媽們「嘴下留情」吧
    這兩種「性格」一般都是被吼大的孩子,請媽媽們「嘴下留情」吧小劉的父母都是農村人,沒什麼文化,一直以來對小劉的教育方式都是非打即罵的,吼叫訓斥更是家常便飯,這就給小劉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也讓小劉暗自發誓,以後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說話,再生氣的話也不能去吼孩子。
  • 一周吼娃7天,每次吼完孩子就後悔,這7招「戒吼法」很有效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家庭中都有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簡稱熊孩子。這些熊孩子把父母的耐心都一點點的磨盡。當孩子犯錯時多數父母會吼罵他們,但很多父母在罵完孩子後,內心是非常後悔的。
  • 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對著吼叫,這樣的家庭教育要不得
    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雙方情緒失控,儘管孩子相對於父母處於弱勢地位,但情緒混亂下,孩子也會對著父母大吼大叫,惡語相向。教孩子情緒,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緒大腦處理外界的信號,孩子和父母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當父母的語言開始湧向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同樣做出反擊的模式。孩子的吼叫、捶胸頓足也是表明自己的尊嚴,也是在保護自己。
  • 孩子被吼後,轉身就和媽媽要抱抱,難道他不記仇?真相讓人心酸
    若是孩子不聽話,一不小心點燃了父母的壞情緒,還會成為父母的「出氣筒」。但父母的不良情緒宣洩到孩子身上,無疑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案例輔導女兒學習是周娜的每日功課。周娜算是比較有耐心的一個人,在輔導女兒寫作業時,也非常認真,總是細心給女兒講解一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