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少,想得多!阿德勒:你說的不對

2020-08-27 鈦氪科技

有一個學生,對楊絳先生十分崇敬,在他的青春迷茫一發不可收拾的年代裡,給先生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的人生困惑。

楊絳先生是這樣回復的: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睿智的楊絳先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大部分人的苦惱都是自我設限引起的,就像楊絳先生的洞察。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本質上都是讓你體驗世界的不同維度。

大量閱讀的好處,是帶你認識複雜世界的不同側面,重塑你對世界的認知。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認知升級的好處,就是面對同樣一件事物,認知層次不同的人會產生天差地別的想法和態度,進而轉化為各自的行動,在慢慢的積累過程中,二者的差距越來越拉,最終成了天壤之別。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教父》

而楊絳先生就是這種能夠一眼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中國合伙人裡,講的一句話,真的是很能點醒夢中人:當才華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只能安靜讀書。

對了,還有一句:人醜就要多讀書。當我把這句自嘲的話發在朋友圈裡的時候,很快引來了三四位同事的調侃,是不是在影射誰?!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而同樣的問題擺在阿德勒的面前,他又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並且與楊絳先生的幽默風趣不同的是,阿德勒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無法改變客觀的事實,但可以更改主觀的解釋,因為我們都住在主觀的世界裡。-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他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但是因為和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和,半路出走,創立了個體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弗洛伊德推崇將所有的悲劇都往回追溯,一定能找到那個最初觸發連鎖反應的原罪。阿德勒說你這個沒辦法驗證啊,既然無法證偽,就算不得嚴謹的科學。

阿德勒主張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有自己的獨特目的,能夠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理想並達到自我實現。

像阿德勒在他的《被討厭的勇氣》裡所說的一樣,在此時此刻,你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能量採取其他實際行動,僅僅通過轉換下自己的意識,對現象的解釋做出一些改變,你就能夠立馬變得不一樣。這就是阿德勒提出的課題分離。

治療焦慮的神藥-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的本質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而不應該對別人負責。而判斷哪些該自己負責只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就對了:做這件事如果出問題了他的直接承擔人是誰,那麼這件事就是他的課題。你看你所困惑的問題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我們只用處理好自己的課題就好了,別人的課題由別人負責,與你無關。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想請你們班的班花吃飯,但是害怕班花拒絕,更怕別人知道後會用這件事嘲笑你。

這包括三件事:1、你請班花吃飯。2、班花拒絕你的邀請。3、別人嘲笑你。

這三件事裡,套用課題分離的方式,1屬於你的課題,2屬於班花的課題,3屬於別的人的課題。所有這裡,你只跟1這件事有關係,去盡力做好這件事就行了。

很多問題都可以用課題分離的思路來解決掉,當你用順了這個邏輯來分析事物,你會發現,一切都那麼的自然而直接。你的焦慮隨之不見了。

脫不花在她給邵恆帶班的邵恆頭條上,曾經講過自己的焦慮:說怕沒時間錄節目。經過專家的諮詢和講解之後,她才明白了一件事,原來焦慮是我們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負面想像。

結合上面的例子,你請班花吃飯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你就已經在擔心班花的拒絕和別人的嘲笑了。

課題分離用在處理自己和同事,自己和組織,自己和家人的關係時,都十分有用。

該不該張口問同事要帳?該不該跟老闆提升職加薪?該不該回擊同事的甩鍋?

一句話,該!確定了方向,再學習點話術,巧妙地表達出自己的訴求,你會收穫更多本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讓你展現自我成熟、果斷形象的同時,刷出一波存在感。

相對於楊絳先生的回答,阿德勒的積極心理學給出了一個簡單可行的建議:分離課題,做好自己。就像那句霸道的告白:我愛你,與你何幹?

你也可以通過這套積極心理學:通往幸福之路的課程,來領略下心理學的強大和實用。

相關焦點

  •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作者: 眾旅尋她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楊絳我曾以為,這是楊絳對錢鍾書說的,以至於我有點困惑,錢鍾書讀書還不多嗎?錢鍾書如果讀書不多,怕是寫不出《圍城》這麼經典的作品。最後,楊絳對年輕人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這恐怕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的狀態吧。讀書不多,想的太多,想法太多,又不肯努力!楊絳的觀點,我非常認同!
  • 楊絳說: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少不經事時,讀書或許只是浮光掠影,不痛不癢,把它當做故事消遣,而自我本身並未感受到思想的衝擊。所以,人們的問題往往在於提前把問題多想了,實際上卻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覺。正如楊絳先生所說:「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 楊絳經典語錄集錦,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 楊絳:孩子,你的問題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家長應和孩子多讀書
    我們說讀書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和心態,改變的是真正本質的東西,不想現代人多去在表面上做功夫,忽略了讀書的意義。我們可以講實在的例子,縱觀古今的偉大人物,無不是通過閱讀改變了自身。我們的毛主席,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可見他對讀書的喜愛。著名翻譯家、作家楊絳女士也說過:「年輕人,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 易薦|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讀書對於楊絳來說,已經到了不讀就是白活的地步,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之大。雖然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人脫離了紙質書,但還是會用手機看文章,進行一些碎片化的學習。我也不常看紙質書,但還是會經常用本子記筆記。而過得最快樂最輕鬆的,永遠是那些找到自己的人,他們一生都只為一件事情轉,願意為之傾盡心血。二十歲的年紀,做八十歲想起來都會嘴角上揚的事情,我想楊絳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吧。03 楊絳的一生,都是圍繞著文學轉。
  • 楊絳經典語錄盤點: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父親說,沒有什麼該不該,最喜歡什麼,就學什麼。我卻不放心。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就學文學?愛讀小說, 就學小說? 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楊絳 《將飲茶》  3、我常奇怪,為什麼有人得了我父親的幫助,感激得向我母親叩頭,終身不忘。
  •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2020-04-2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絳:人生並非無趣,只是你讀的書太少,想得太多不如去讀書
    其實有這種想法也實屬正常,這也許是你的精神世界不夠充實,所以常常會覺得人生無趣。但是如果你的精神世界豐富的話,便會發現人生的樂趣。讀書能充實人的內心,讓人發現人生的樂趣。一個人如果不能不斷的讀書,吸收新知識,好比存在銀行的存款,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勢必收支不平衡,將會形成嚴重的虧空狀態,等到資本耗盡,人生也就停擺了。古云:"活到老,學到老";從古至今,多少的偉人莫不是經由讀書而踏上成功之路?
  • 楊絳先生:讀書其實不苦,不讀書的人才苦,現在苦比不上之後的苦
    楊絳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收到過一位年輕人的來信,心足足寫了三張紙,幾乎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談論人生當中的困惑,楊絳讀完後,寫了一句話:孩子,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想得太多。就是這句話,流傳到最後被眾人奉為經典,一直在傳承。關於讀書這件事情,楊絳曾經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
  • 你迷茫的原因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好像一生都身不由己。——《楚門的世界》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龍貓》一直以為愛的反義詞是不愛,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愛的反義詞是遺忘。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我終於到了瀑布,但我卻很難過。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讀書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夠耐得住寂寞,現在的世界太過浮躁,每個人都在急於求成,每個人都想走捷徑。資訊發達的年代,人人都摒棄了紙質書,認為手機可以獲取一切的資訊。殊不知,獲取知識,最好的途徑,還是書本,能夠啃下一本書,能夠為自己內心尋求一份安靜。如果讓自己學會獨處,能夠讓自己和書本的作者精神對話,這就是人從書本中,獲取到的精神源泉。2.
  • 楊絳:不讀書就是白活,不讀書的人生,就是對生命的浪費
    有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說:「不好過。」「那一星期不讓你看了?」她說:「一星期都白活了。」在楊絳的心中,不讀書的日子,就是對生命辜負和浪費不讀書的人生和讀書的人生千差萬別。
  • 你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讀書太少,想的太多
    ,先生回答說:你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讀書太少,想的太多。我讀的書不多,但因為近幾年的閱讀卻也收穫了很多,最大的感觸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此話不假;讀書是邊際效用最大,最少投入就能夠帶來最大收穫的妙事;因為閱讀,心中有了篤定、有了堅守,勇敢的承擔起自己的命運,穩穩地往前走...讀書帶給我的實在是太多,以致於曾經引領我走向閱讀的那些貴人們,至今依舊是心底最深的感恩。
  • 好物分享|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寧願忍受生活,一日又一日的奔波和勞累,也不願意在專業上提升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的價值更提升一個臺階。這世界上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過的完全是不一樣的人生。所以這就是我們一定要讀書的意義。讀書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夠耐得住寂寞,現在的世界太過浮躁,每個人都在急於求成,每個人都想走捷徑。
  • 楊絳送給女人的人生哲理:你最持久的魅力,是一生做好這件事
    你之所以能成為真正的你,是因為你只聽從你內心的聲音。3.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時,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設想了100種失敗的方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為自己設置了200種障礙,甚至還為自己想像了300種,別人嘲諷自己失敗的語言。
  • 楊絳:書讀太少想得太多 讀書不是沒用 正確讀法助我走出人生困境
    楊絳:書讀太少想得太多 讀書不是沒用 而是書沒讀懂或者方法錯誤楊絳先生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楊絳這是楊絳先生寫給一個迷茫青年人的回答,這句話確實寫得很深刻又有智慧,對許多茫然的青年人有醍醐灌頂之效。
  • 人可以隨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 ◆文 | 李家小貓《嚮往的生活》有一期節目裡:彭晏暢說:「越長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覺這個世界很複雜。」書中採用一個煩惱不已的青年通過與哲人「對話」,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可以隨便時改變並能夠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 楊絳一生節儉,95歲捐贈所有積蓄,只希望年輕人多看書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第一次看都這句話是在一年前,那時的自己非常迷茫,終日胡思亂想,患得患失,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一次偶然在網上看到這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句話就是楊絳先生讀書的名言,後來才知道這是楊絳先生寫得。因為熱愛開始去了解楊絳先生,楊絳先生還有很多讀書名言名句。
  • 楊絳先生:三句話教你做自己
    比如說——開始說的是假話,但說著說著卻真的做了。那麼開始的「假」還重要嗎?謊話說一百次就會變成真的,而那些說真話的人,如果未能兌現承諾,不也就相當於謊言嗎?真與假之間,實在沒有那麼大的區別。基石之二: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 楊絳先生的4句話很乾淨,幫你掃除心中的塵埃,活出豁達的人生
    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想得太多前幾天,到好朋友家做客,他正為了孩子不聽話的事情發牢騷,孩子見了他就和耗子見了貓一樣,我忽然發現,那個剛認識時,溫柔賢淑的她好像不見了。對話過後,我將楊絳先生的這句話送給她: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想得太多。是啊,每天活在多愁善感之後,在領導的批評、生活的瑣碎中穿梭,她身上開始積累滿滿的負能量,更容易胡思亂想,然後陷入負面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