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指南針的始祖

2020-12-03 有夢花居

司南的簡介: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傳統的觀點認為司南是中國漢代甚至戰國時代華夏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但還不是指南針。司南的歷史起源:一篇提到司南的典籍是《鬼谷子·謀篇第十》:「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鬼谷子,戰國時期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穀子村。鬼谷子活動的地方和文中所記載的鄭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鄲文化區域內。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對指南針已有詳細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縫,則能指南。」據史料記載,1074年,沈括前往河北西路查訪,曾經過磁山。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辭海》對磁州的解釋是:「隋開皇十年置慈州,唐改慈為磁。以州西北有磁石山,出磁石,州治又為磁石集散地而得名。」典籍記載有關指南針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鄲為中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在可考典籍範圍內記載的中國古代指南針,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製而成;且根據先秦典籍記載,產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可能製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鄲為中 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武安極有可能就是指南針的故鄉。據兩千多年前戰國末期成書的《管子》和《呂氏春秋》記載,中國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書中和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的《論衡》書中「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的記載,考證並復原勺形的指南器具。

磁石的南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傳統上認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儀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司南存在的意義:司南能辨別方向對於航海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為此,人們發明了司南的升級版,開始使用了以此為原料水浮式指南針在陰雨天辨別方向。到元代時,航海已完全靠羅盤指南針指引航向。隨著對外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展,指南針及應用技術先後傳到阿拉伯地區,並很快傳到了歐洲。 而且對於指南針的出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是指南針的始祖。

作者:唐睿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發明之指南針
    人們出行不需要時刻帶著地圖、指南針,只需要在手機上打開地圖,東南西北,隨處可去。而在古代,因為有了指南針,世界文明得到不斷發展。司南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 指南針明明指北可為什麼叫「指南」針?
    中國最早指南針司南是指向南方的。原因在於,古代中國人指北不用指南針,而用北極星。中國是個天文學發達的國家,而且位於北半球。從史前時代,中國人就對天上的恆星、行星、星座很感興趣,勤於觀察。他們對天空中的北鬥七星是相當熟悉的。這7顆亮星中的4顆組成鬥形,另3顆組成鬥柄;而且用北鬥星很容易找到位於天北極的十分耀眼的北極星。
  • 四大發明之指南針
    根據同性磁極相排斥,異性磁極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無論站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它的正極總是指北,負極總是指南。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戰國時期的司南是什麼樣子無法考證。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 《錦衣之下》陸繹陸大人問你:你聽說過司南嗎
    我們來看一下陸大人怎麼說的:沒錯,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司南。放在今天,司南可能就是一個人名,但是在古代它是什麼呢?為什麼司南這名字陸大人會說出來呢?難道陸大人穿越到現在聽到司南唱的歌了?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陸大人所說的司南在古代確實存在,它長這個樣子。
  • 最早使用指南針航海的是誰?
    《鬼谷子》一書最早記錄了「司南」一詞:「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鄭國人到山中採玉,就用裝置有指南針的車子裝載玉石,這樣就不會在山中迷路。戰國時期,古人在磁山(河北邯鄲武安境內)發現了磁石,並認識到磁石有辨別方向的作用。
  • 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
    文|FiFi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可是指南針明明有兩頭,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為什麼不叫「指北針」而叫「指南針」呢?原因在於,古代中國人指北不用指南針,而用北極星。
  • 司南不是指南車,我們都被《晉書》給騙了
    導言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對於司南和指南車經常混為一談。這根源在於《晉書 輿服志》中對於指南車的記載。而事實上司南是中國古代早期的磁性指向器和以齒輪結構為基礎的指南車應該有顯性的區隔。而《鬼谷子》中也有「鄭人取玉、必載司南,為其不惑也」。先秦的文獻記載說明了司南已經是一種類似指南針的工具。最關鍵的信息來自於 王充《論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在王振鐸先生的《司南指南針與羅盤經》中認為司南是一個勺型磁體,勺柄可以指示方向。這個論斷給予司南一個基本的形象,後來也有人開始仿製司南的模樣。
  • 明明指北,卻要稱之為指南針!?
    大家都了解我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對全世界都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力。今天小吳要來說的是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那麼問題來了,磁針明明指向北極,為什麼人們會稱之為指南針呢?
  • 宋代如何製造「指南針」?一個小小指南針,見證了古人智慧
    1、指南車:純粹的機械傳動裝置相傳4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便發明了用於指南的工具——指南車。與後來利用地磁效應的指南針不同,指南車並不利用磁性,它是一種純粹的機械裝置。指南車並未得到廣泛應用,2000多年前,我國人民發明了司南。
  • 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發現、發明和發展
    《韓非子·有度篇》說,"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即正東西,引申為確定東西南北方向。而疑似有指南特性的「司南」,出自出自《鬼谷子》。其中寫道:「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可以看出,鄭人去"取玉",必須要帶上司南,為了避免失去方向迷惑。到了漢朝,有明確的「司南」記載。東漢王充的的《論衡·是應篇》說:「司南之勺,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 指南針能指南也能指北,為什麼不叫指北針?
    指南針被稱作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目前常用的指南針是一個放在豎直尖軸上的小磁針,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它的一端大致指向南方,另一端大致指向北方。指南針既能指南又能指北,為何叫指南針不叫指北針?你完全可以叫它指北針,指北針和指南針都是一回事,只不過絕大多數人習慣了叫它指南針。從中國的歷史淵源上講,叫它「指南針」更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地處北半球,把房子建成門朝南,一年四季陽光都可以照進來,南方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種優勢。若是某個裝置能夠藉助地磁場指示出方向,用「北」給這個裝置命名就不如用「南」給它命名好。
  • 指南針能指南也能指北,為什麼不叫指北針?
    指南針被稱作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目前常用的指南針是一個放在豎直尖軸上的小磁針,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它的一端大致指向南方,另一端大致指向北方。指南針既能指南又能指北,為何叫指南針不叫指北針?從中國的歷史淵源上講,叫它「指南針」更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地處北半球,把房子建成門朝南,一年四季陽光都可以照進來,南方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種優勢。若是某個裝置能夠藉助地磁場指示出方向,用「北」給這個裝置命名就不如用「南」給它命名好。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最早出現的能夠辨識方向的工具就叫指南車。相傳黃帝和蚩尤大戰時,蚩尤噴出了濃霧,將黃帝的大軍困住。
  • 司南之「勺」有了「鐵」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翔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于濤一個銅製方形底盤中,放置著一把可以指南的勺,這是大部分人腦海中司南的形象。司南被認為是指南針的始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
  • 司南與指南車的異同,重新審視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
    導言 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對於司南和指南車經常混為一談。這根源在於《晉書 輿服志》中對於指南車的記載。而事實上司南是中國古代早期的磁性指向器和以齒輪結構為基礎的指南車應該有顯性的區隔。本文從歷史文獻記載中來看一下關於司南還有指南車到底有啥異同點,而歷來的史學界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 追溯指南針發明的故事
    於是在一團不知從何而起的大霧中,一個叫風后的奇男子,祭出了自己最新研製的法寶——指南車。現代的人們普遍認定,後代的司南、羅盤,都是指南車的嫡系子孫。人們還說,沒有它們,就不會有大航海時代。到底是誰最早把這磁石製成的設備裝上了海船,沒人知道。不過我們確知,這種船,最早出現在廣州附近的海面上。
  • 探討歷史上的指南針 為什麼不叫指北針?
    原標題: 探討歷史上的指南針 為什麼不叫指北針?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這個問題很有趣,用過指南針的朋友都知道,其實指南針上面的箭頭一般是指北方的,那麼為什麼還叫指南針呢?
  • 指南針比其他發明早了近幾千年,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並且現代的學者在復原時發現其實古代的指南針並不能準確地指向南方,這是怎麼回事呢?古代的一直作為辨明方向的神器難道是錯的嗎?起源司南是指南針的雛形,「司」意思是指向,故司南也就是指向南方的意思。據記載,司南是在戰國時期發明的,而發明者是廣大的人民群眾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而造出來的。
  • 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在我們生活中有巨大的作用,無論是野外求生還是航海船隻,都離不開指南針,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指南針明明指的是北方,為什麼要叫指南針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在一起了解一下指南針的一些故事。
  • 明代瓷指南針現海南 數百年之後仍然精準
    水浮司南  新華社海口12月6日電 海南省收藏家協會日前透露,海南發現一隻用於航海的明代洪武年間製作的陶瓷指南針———水浮司南。  這個「水浮司南」大小、形狀像個菸灰缸,只是四壁、底座十分厚實,中央容積又太小,與菸灰缸對比有些不成比例。
  • 火藥和炸藥 羅盤和指南針
    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早已婦孺皆知,廣播海外。然而,據說在一個「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上,國家文物局和中國科協重新定義的新「四大發明」是: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未列入火藥和指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