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使用指南針航海的是誰?

2020-12-14 咩咩愛歷史

指南針,古人稱之為「司南」。

是將磁針固定在軸上,通過地下磁場的作用,指出南北兩極的方向。

《鬼谷子》一書最早記錄了「司南」一詞:

「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鄭國人到山中採玉,就用裝置有指南針的車子裝載玉石,這樣就不會在山中迷路。

戰國時期,古人在磁山(河北邯鄲武安境內)發現了磁石,並認識到磁石有辨別方向的作用。

《明史》記載:「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最早的指南針是一把勺子,仿照北鬥七星的形狀製成。

司南之杓

漢朝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一書中記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chí柄]指南。」

這裡所說的「杓」同「勺」,把這種勺子形狀的指南針放在地盤上,靜止後,勺子柄就會指向南方。

地盤也叫械盤,最早出現在秦漢時期。

當時用於佔卜、遊戲,地盤呈圓形,圓心位置刻有北鬥七星,盤的邊緣位置刻有二十四個方位,將「司南」放置在中心部位。

截至目前,尚無司南原件的出土文物,但在漢代的石刻畫像中,描繪了司南的形狀,現代科學家據此復原了漢代的司南。

古人最初以司南做為辨認方向的工具,用於祭祀、出行、佔卜、軍事作戰、看風水等。

後傳入世界各地,廣泛應用於測量土地、航海、旅行、行軍等,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直以來,西方人認為,最早把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是阿拉伯人,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雪霽江行圖》

早在北宋時期,中國人就將指南針安置在船中,用於航海識別方向。

北宋地理學家朱彧在《萍洲可談》一書中記載:

朝廷命令,航海的船隻大的載數百人,小船載百餘人。這些海船「深闊各數十丈」,裡面裝載著貨物運往海外各地進行貿易。航海的商人通過白天看太陽,夜間觀測星星來辨別方向,趕上陰天的時候,就以「觀指南針」來確定航向。

國外的學者在翻譯這段文字的時候,把「甲令」翻譯成阿拉伯船長的名字,「甲令」即北宋官府關於商人航海出行的第一道命令。

後來,人們以訛傳訛,阿拉伯人最早將指南針用於航海之說竟廣為流傳,這位翻譯可謂坑人不淺。

事實上,九世紀時,阿拉伯的海船空間狹小,僅能容納數十人,而可以容納上百人,甚至數百人的海船只有北宋的商船可以做到。

北宋商船頻繁往來於南海、印度洋、波斯灣之間,一些搭乘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向中國商人學會了指南針的製作和使用方法,此後逐步傳入世界各地。

相關焦點

  • 追溯指南針發明的故事
    於是在一團不知從何而起的大霧中,一個叫風后的奇男子,祭出了自己最新研製的法寶——指南車。現代的人們普遍認定,後代的司南、羅盤,都是指南車的嫡系子孫。人們還說,沒有它們,就不會有大航海時代。到底是誰最早把這磁石製成的設備裝上了海船,沒人知道。不過我們確知,這種船,最早出現在廣州附近的海面上。
  • 外國人使用指南針導航,竟是跟中國人學的
    這種說法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中國人並不願意把最新科技用於航海,因而從古代開始,中國的航海水平就落後於歐洲。但這並不是事實,中國人其實很早就把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了,古代歐洲人航海技術一直都很落後,使用指南針導航其實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只是在清朝以後,他們的航海技術才超過中國。
  • 指南針明明指北可為什麼叫「指南」針?
    中國最早指南針司南是指向南方的。原因在於,古代中國人指北不用指南針,而用北極星。中國是個天文學發達的國家,而且位於北半球。從史前時代,中國人就對天上的恆星、行星、星座很感興趣,勤於觀察。他們對天空中的北鬥七星是相當熟悉的。這7顆亮星中的4顆組成鬥形,另3顆組成鬥柄;而且用北鬥星很容易找到位於天北極的十分耀眼的北極星。
  • 中國四大發明之指南針
    人們出行不需要時刻帶著地圖、指南針,只需要在手機上打開地圖,東南西北,隨處可去。而在古代,因為有了指南針,世界文明得到不斷發展。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實物在四川成都。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關於指南魚的製備方法,見於北宋曾公亮等利用前人資料編撰的《武經總要》。
  • 四大發明之指南針
    這種人工傳磁方法製成的指南魚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魚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別方向了。經過長期的改進,人們又把鋼針在天然磁體上摩擦,鋼針也有了磁性。這種經過人工傳磁的鋼針可以說是正式的指南針了。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提到他對指南針的用法做過四種試驗,即水浮法、縷懸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是把指南針放在有水的碗裡,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
  • 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在我們生活中有巨大的作用,無論是野外求生還是航海船隻,都離不開指南針,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指南針明明指的是北方,為什麼要叫指南針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指南針為什麼不叫指北針,在一起了解一下指南針的一些故事。
  • 司南,指南針的始祖
    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傳統的觀點認為司南是中國漢代甚至戰國時代華夏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但還不是指南針。
  • 《夢溪筆談》中的煉鋼和指南針
    指南針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法、印刷術和火藥)之一。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是關於利用天然磁體進行人工磁化以及地磁偏角的最早記載。「磁偏角」是因為地球上的磁極和南極、北極稍微有一點偏差。
  • 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發現、發明和發展
    二、最早對磁石司南使用的記載司南儀的出現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以與天文定向原理截然不同的磁學原理製成的新型導向裝置,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能晝夜工作,迅速指出方向,操作簡便易於攜帶。"司南"之稱,最早指測影的表杆,而不是磁石做的指南的工具。
  • 徐福出海、指南針、《大明混一圖》:中國古代航海有多牛
    早在兩千多兩年,中國人就開通了由印度洋通往非洲大陸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世界上最早掌握使用指南針的國家,中國的指南針和造船術由阿拉伯人經地中海傳到歐洲,為世界的航海技術大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歷史上中國也湧獻出了鑑真、鄭和、冼夫人等一大批航海家,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中國都是處在世界航海文明的頂層,只是近代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後,中國的航海事業發展出現了一點阻礙,被歐美一些工業強國趕了上來而已。最早的航海者中國的航海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
  • 古代航海工具:針路,計程儀,牽星術,航海羅盤,水密隔艙
    針路是中國古代用羅盤針所指示的航道。早在宋代就已經有了針路的設計了。「針路」不是指南針的路線,指南針無論何時何地總是指向南或北;「針路」其實就是航線,在羅盤指引下,從甲地到乙地的某一航線上有不同地點的航行方向,將這些航向連接成線,並繪於紙上,就是人們所說的針路,又稱針經、針簿。
  • 火藥和炸藥 羅盤和指南針
    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早已婦孺皆知,廣播海外。然而,據說在一個「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上,國家文物局和中國科協重新定義的新「四大發明」是:絲綢、青銅、造紙印刷和瓷器,未列入火藥和指南針。
  • 為何指南針發明於中國 長進在國外?
    於是,依據羅盤上的刻度,指引航海路線的就叫「針經」。比如,明人張燮《東西洋考》有《西洋針路》,現藏英國博物館的明人《兩種海道針經》,就包括《順風相送》、《指南正法》二書。上世紀70年代末,在海南發現了4本叫《更路簿》的手抄小冊子,俗稱「航海針經」,記載了海南文昌和瓊海,前往西沙、南沙群島,以及南海各島礁之間航海針位(方向)和更數(裡程,一更為十海裡)。
  • 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預測:指南針
    早在2400多年前,中國人就創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後來經過不斷改進,到宋朝(the Song Dynasty)人們製造出鐵針指南針並應用於航海。中國是第一個在海船上使用指南針的國家。指南針為明代(the Ming Dynasty)鄭和下西洋提供了條件。後來指南針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為,哥倫布(Columbus)的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
  • iPhone4S如何使用指南針
    iPhone4S如何使用指南針  iPhone4S使用指南針的方法如下:  【重要事項】指南針的準確度可能會受磁性物體或環境幹擾的影響,即使i Phone4S耳塞中的磁體也會造成偏差數字指南針僅用於僅用於基本的導航幫助,而不應該用於確定精確的位置、鄰近度、距離或方向。  如果打開「指南針」時「定位服務」已關閉,則可能會要求打開它。可以在沒有打開「定位服務」的情況下使用「指南針」。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題庫:指南針
    早在2400多年前,中國人就創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後來經過不斷改進,到宋朝(the Song Dynasty)人們製造出鐵針指南針並應用於航海。中國是第一個在海船上使用指南針的國家。指南針為明代(the Ming Dynasty)鄭和下西洋提供了條件。後來指南針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為,哥倫布(Columbus)的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
  • 「指南針知識百科」指南針怎麼看 指南針怎麼用
    導讀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現代被廣泛地用於迷信、航海、軍事、探險等活動。
  • 2018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模擬題:指南針
    早在2400多年前,中國人就創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後來經過不斷改進,到宋朝(the Song Dynasty)人們製造出鐵針指南針並應用於航海。中國是第一個在海船上使用指南針的國家。指南針為明代(the Ming Dynasty)鄭和下西洋提供了條件。後來指南針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為,哥倫布(Columbus)的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
  • 中國古代最早的指南工具,不是指南針而是指南車,它是誰設計的?
    軒轅黃帝   很多朋友認為中國最早的方向指示工具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其實有研究發現,指南車的出現要早於指南針,什麼是指南車呢?
  • 第十課 指南針
    情景描述「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我們所熟知的一篇小學課文,課文中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除此之外,大自然還有一種更為重要的「指南針」——地球的磁場。本課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好搭bit內置的電子羅盤,利用地球磁場製作指南針,使用數碼管顯示方向值,讓好搭bit也有指示方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