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網絡暴力:所有網絡暴力都不該輕易放過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評網絡暴力 所有網絡暴力都不該輕易放過

從28歲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到成都確診新冠肺炎女孩遭受網絡暴力,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關於網絡暴力、社會性死亡等話題的討論。

放眼輿論場,諸如此類的網絡暴力事件近年來時有發生,動機和形式五花八門。有人不了解事情真相就進行輿論審判,有人一言不合就讓對方「社會性死亡」,有的甚至是有組織有目的地對他人進行網絡施暴。在網際網路上,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特別是由此造成的網絡暴力風險,就像懸在每個人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令人心驚自危。

這不是聳人聽聞。那些躲在網絡上的施暴者,能用鍵盤活生生地把人「敲死」。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謾罵侮辱恐嚇,被網暴者雖有拉黑施暴者、在平臺投訴、報警起訴等多種手段可以維護自身權利,但這些維權方式耗費時間長,手續麻煩,效果不佳,有些甚至還會給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網絡暴力的危害顯而易見,如果不對其加以規範和整治,傷害的將是我們每一個人。而要杜絕網絡暴力,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相關部門在繼續加強對平臺內容生態建設的指導和督促的同時,要從法律層面施以重拳,讓維權更高效、讓懲處更硬氣。身處網絡空間的每一個人也要「鍵」下守法,為他人也為自己築起安全的網絡空間,讓所有人遠離網暴噩夢。

相關焦點

  • 女子張腿男子桶不停視頻免費:新華網評網絡暴力:所有網絡暴力都不...
    女子張腿男子桶不停視頻免費:新華網評網絡暴力:所有網絡暴力都不該輕易放過 2021年01月15日 來源:女子張腿男子桶不停視頻免費
  • 所有網絡暴力都不該輕易放過
    從28歲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到成都確診新冠肺炎女孩遭受網絡暴力,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關於網絡暴力、社會性死亡等話題的討論。 放眼輿論場,諸如此類的網絡暴力事件近年來時有發生,動機和形式五花八門。
  • 「神女」的夢魘,網絡暴力比肢體暴力更可怕
    一個杯子三百萬,年收入幾億,男朋友不間斷,小學就整過容的神奇女子,簡稱「神女」,就此被你一言我一語創造出來。女孩越是在貼吧反駁,就招來越多的誹謗。很快,全市幾乎所有的高中初中生都知道了神女的存在,甚至有人特意跑到女孩所在的中學圍觀。一時間女孩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對象。
  • 莫讓網絡暴力掣肘網絡監督
    退一萬步看,即便辛巴售賣的燕窩沒有質量問題,朱琳的吐槽有虛構成本,也沒有任何必要上升至網絡暴力層面。<br/><br/>  3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規定:「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當前,社會對網絡暴力的厭惡程度不低於制假販假。
  • 網絡暴力在摧毀藝術?又有一首歌被網絡暴力?
    他滿懷著悲憤徵戰沙場,只為愛人九泉下的安息,最後論功行賞,本該被封為大將的他,卻拋棄名利,回歸故裡,當年栽的枇杷樹已亭亭如蓋。這是音樂軟體上一些網友的解讀近日,網上一名大學教師在計程車上,聽到這首歌《盜將行》,然後發表微博稱,這是什麼狗屁不通的東西…真是刷新難聽的底線,隨後遭到歌手花粥粉絲的圍攻訐。
  • 網絡暴力:虛偽外表下的殺人武器
    拒絕網絡暴力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就在所有人都在慶祝壞人得到應有懲罰,好人一生平安的時候。10月14日晚,@ Saya,突然在網絡上發表聲明,將當晚發生衝突的經過再次說明,否認自己毆打孕婦,並向孕婦道歉。而且這篇博文中闡述的事實與孕婦所發內容的細節方面嚴重不符,網友們頓時失了智,到底誰說的是對的?
  • 反對網絡暴力不該訴諸樸素正義
    (11月08日《北京日報》)儘管熱依扎在轉發惡評時顯現出的勇氣和反抗精神令人敬佩,這種行為客觀上也能打擊一部分網絡暴力者,我們不能否認這是一種正義的伸張,但我們應該看到,這種正義是一種個體自發行使的樸素的正義。筆者認為,反抗網絡暴力不應訴諸個體的樸素正義,而是應該拿起理性的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首先,樸素正義因其個人性和主觀性,可能會偏離原有的方向。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網絡暴力決不能輕視!
    【PConline 雜談】當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開始建立一個命名為ARPAnet的網絡時,沒人會想到它能發展成目前的規模和影響,沒有人會想到它能進入千家萬戶,也沒有人能想到它的商業用途。更沒有人想到它能輕易的傷害他人,甚至結束他們的生命。
  • 陳銘女兒遭受網絡暴力,網絡暴力的背後是醜惡的人心
    在第五季「奇葩說」,陳銘親口述說自己的女兒曾遭受的網絡暴力。他在六一兒童節當天發了一篇微博,是自己和大女兒的三張合照(真的是直男自拍了!),然後有人在微博下面留言說道:「這孩子真是醜的**,湖北村貨的基因」。
  • ​被網絡暴力的文學,也是文學的災難
    世界上任何一個單個人都經不住網絡暴力,因為它是群體暴力——所有人都帶著面具狂歡,所有人都扔石頭吐口水,最後被暴力者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只好雙手抱頭,任其狂歡。原因有三:一則是多數讀者依然保持一份基本的憐憫心和同情心;二則,大多數人都有藝術的直覺,什麼是好的,什麼壞的,他們有基本的判別;三則,餘秀華有一種近乎堅強無畏的精神氣質,這既能打動人,也讓她擁有戰鬥的勇氣和力量。對女作家方=方的網絡暴力我就不說了:一個文學的問題,被新聞「跨界」之後,結果怎樣演變成了網絡暴力。
  •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從拒絕網絡暴力開始!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近年來,網絡暴力問題持續升級,給公眾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遇到網絡暴力怎麼辦?網絡暴力是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網民們若想獲得自由表達的權利,也要擔當起維護網絡文明與道德的使命。
  • 如何面對網絡暴力?發文怒懟黑粉!他說:不與傻瓜論長短!
    如何面對網絡暴力?發文怒懟黑粉!他說:不與傻瓜論長短!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暴力也越發明顯,網絡暴力能輕易摧毀一個人,但施暴者卻毫不自知。《中國好聲音》裡的康樹龍就是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康樹龍輸掉了比賽,但他贏得了他該有的尊重,也贏得了該有的支持,少數支持他的網友稱:康樹龍輸了比賽,贏了全世界。但康樹龍卻敗在了網絡暴力上,在《中國好聲音》上爆紅的康樹龍,遭到了網友的惡語相向,在網友眼中,康樹龍粗魯低俗,情商又低,心胸狹隘等等,康樹龍本人也是發文怒懟,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 高曉松受到的是網絡暴力嗎?
    高曉松的主要問題一是國籍問題含混不清;二是其歷史上的公知言論被詬病,比如過度美化美國,說美國沒有侵略過中國,美國給予中國的援助超出大清朝對美賠款的幾十倍等等,當然這些言論都被網友有理有據地駁斥了。高曉松還曾經有酒駕被判刑的黑歷史。人民網請高曉松出山講道也是心夠大的,網絡被攻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網絡語言暴力行為的政府規制
    網絡語言暴力行為的成因首先,當前我國針對網絡語言暴力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網絡具有虛擬、非實名等特點,這使網絡監管存在一定難度,而且網絡語言暴力的傷害不完全都是對當事人造成直接傷害,有時往往是對當事人造成間接和無形的傷害,使當事人蒙受精神和財產的損失。根據這一情況,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法律,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存在立法層次低、違法成本小、實際操作性差的問題。
  • 新華時評:暴力,香港之恥!
    這夥人的癲狂與兇殘,正洞穿香港的法治與文明,讓香港前所未有地淪為暴力之城、恥辱之地。  這夥暴徒暴虐惡毒、恣意橫行,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他們癱瘓機場運作,逼停數百架次航班,讓滯留多日的旅客有家不能回;他們攔阻、辱罵、攻擊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性別和年齡的旅客,甚至不放過患病人士和年幼的孩子;他們戴著口罩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卻強行翻看旅客證件和手機,甚至肆意搜身、圍堵逼問……種種惡行是對法治、秩序和基本人權的極端蔑視和嚴重踐踏,不但觸目驚心,更令人髮指。  暴徒們公然實施嚴重暴力犯罪行為,已到了完全喪心病狂的程度。
  • "人肉搜索"演化成"網絡暴力" 網絡實名制任重道遠
    "人肉搜索"演化成"網絡暴力" 網絡實名制任重道遠 2008年11月28日 15:59 來源:新民晚報 但道德和網絡輿論的約束力畢竟不能等同於法律,此後越來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逐漸演化成了「網絡暴力」,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困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而目前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的網絡實名制,卻因為種種原因而遲遲無法出臺。  最初,人們還為網絡時代輿論力量的強大欣喜不已。
  • 網絡暴力恐怖主義是全世界公敵
    網絡暴力恐怖主義是全世界公敵   近年來,新疆破獲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顯示,網絡傳播的暴力恐怖音視頻已成為主要誘因。  今天,我們對暴力恐怖主義分子有著清晰的認識:他們的價值理念,是極端的甚至反人類、反社會的認知,是殘忍、殺戮、暴力、恐怖的行動路徑。只要他們自己認為不對,不合自己的意願,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去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去拿無辜的平民百姓開刀,甚至以人肉炸彈的方式去和無辜者一道毀滅。  毫無疑問,這樣的人對於任一個國家、民族、社會,都是極大的威脅、巨大的災難。
  • 「網絡暴力」恣意蔓延 虛擬空間呼喚社會公德
    暴力演化――網友隨意栽贓「害」你沒商量  現實生活中有暴力事件存在,網絡上也會有網絡上的暴力,不一定拳腳相加,不一定能頭破血流,但其「力度」卻絕不比現實生活中的暴力弱,2.5億網民的齊聲出「手」,足以輕易「制服」任何一個對象。
  • 小心,網絡"爆款"熱詞背後暗藏標籤暴力
    (來源:文匯報 作者:陳熙涵原標題:小心,「爆款」熱詞背後暗藏標籤暴力)「保溫杯」的餘溫還沒有散去,對「油膩男」的口誅筆伐就接踵而至,隨著大眾狂歡式的參與,一場對中年危機的話題討論一次次淺表化,演變成一種貼標籤式的網絡暴力。
  • 網絡輿情and網絡暴力,新形勢下兩大預警!
    那麼很多人的疑惑就來了:什麼是網絡輿情?它和我們常說的網絡暴力有什麼不同呢?   2 網絡暴力不是這樣一種真實可見的暴力行為,它像一把無形的軟刀子,通過在網上發表一些不正當的言論對當事人造成直接或間接的人身安全損害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