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在摧毀藝術?又有一首歌被網絡暴力?

2021-01-16 淺笑別離愁

最近的一首歌火了,名字叫《盜將行》。有民謠歌手花粥演唱,收錄其所屬專輯粥請客(二)。其形制為古文漢樂府的詩歌體裁,這首歌講述了,一名大盜為了心愛的女子盜竊意義非凡的玉簪,可這時候,這名女子被入侵的金軍殺害。他滿懷著悲憤徵戰沙場,只為愛人九泉下的安息,最後論功行賞,本該被封為大將的他,卻拋棄名利,回歸故裡,當年栽的枇杷樹已亭亭如蓋。這是音樂軟體上一些網友的解讀

近日,網上一名大學教師在計程車上,聽到這首歌《盜將行》,然後發表微博稱,這是什麼狗屁不通的東西…真是刷新難聽的底線,隨後遭到歌手花粥粉絲的圍攻訐。但是,其他站在大學家族的老師的角度的網友,則回懟回去,同樣去攻擊花粥。花粥本人在11月26號發表微博長文,說「一些聽眾不懂獨立音樂的精神,希望國內的音樂能夠容留怪異的口味。」

從小編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名普通的聽眾,我是可以聽出其中一帶古意的意向,例如說「與虎謀」,「釣叟」,「策勳十二轉」,但是,整篇歌詞用了大量的現代白話作為連接,白話與古文混雜,文體不清,有不倫不類的觀感。雖然,大學老師狗屁不通的言論是欠妥的,但是,作為聽眾來說,古文夾雜現代話,歌詞確實讓人難以接受。現在抖音的受眾大多數是青少年。而這種古話夾雜白話的文章,勢必會影響學生們作文創作的一些題材,文體。會讓學生們誤以為這樣的夾雜是可以被接受的。將會影響到他們的考試成績,有人以此標新立異,或者往長遠來說會影響到中國文化的傳承。

其中有一句歌詞是「你的笑像一條惡犬」,《盜將行》本身的模糊的印象是說大將軍解甲歸田,墜入情網,到最後流浪江湖,是一種非常俗氣的意向,這首歌詞在一些小說或者是其他歌曲頻繁出現。新意也是不夠的。大學老師,作為一個老師的角度告訴學生,作文和中文不這麼寫,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再看他的旋律,本身用和弦4536,這個和弦被大家用的很爛,而它本身的歌詞是存在和現代文夾雜的,它的旋律也是被大家用爛了的套路,所以,這首歌的水平總體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們也不否認,歌手的努力。而大學老師的評論招來了大量歌迷以及作者本人的回應,而大量歌迷的用詞多半是用來攻訐大學老師,而站在大學老師這一角度的網友來說,也去轉而去抨擊歌手以及她的歌迷。

而在小編眼裡看來,無論是大學老師追我是歌手這一方,兩方都遭受了網絡暴力,。而在現代網絡暴力是導致抑鬱症的一大原因。而兩方無休止的網絡暴力也會影響到歌手和大學老師的心情,而對於學生以及,相信他的歌迷來說,這是一個雙方都吃力不討好的一個局面。雙方都是對文藝的一種追求,但是,他們都傷害了兩方的人。本身他是在一個學術和文藝上面的一個碰撞,但是現在經過兩方的網絡暴力,這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直接由學術上的問題上升到,你今天穿的衣服很醜,你長得真難看,這樣簡單的問題,不管是幹什麼,都會遭受到網絡暴力。我覺得文學與藝術是可以的融合的,也是可以改進的,可以用商量的方法能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用網絡暴力去傷害每一個追求文學與藝術的人,希望大家理性對待。

你們的看法可以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新華網評網絡暴力:所有網絡暴力都不該輕易放過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評網絡暴力 所有網絡暴力都不該輕易放過從28歲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到成都確診新冠肺炎女孩遭受網絡暴力,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發了人們關於網絡暴力、社會性死亡等話題的討論。放眼輿論場,諸如此類的網絡暴力事件近年來時有發生,動機和形式五花八門。有人不了解事情真相就進行輿論審判,有人一言不合就讓對方「社會性死亡」,有的甚至是有組織有目的地對他人進行網絡施暴。在網際網路上,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特別是由此造成的網絡暴力風險,就像懸在每個人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令人心驚自危。這不是聳人聽聞。
  • 網絡暴力:虛偽外表下的殺人武器
    拒絕網絡暴力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最後的慘劇,那個混淆視聽、利用網友們同情心的孕婦固然要承擔責任,但是那些不明真相便對@ Saya一及其親朋好友施以網絡暴力的「鍵盤俠」們才是真的劊子手。
  • 肖戰:一個陽光男孩,絕不能毀在網絡暴力之下
    最近他在他的家鄉重慶,為了給疫情過後人們打氣加油,演唱了一首經典老歌《紅梅贊》,《意林雜誌》更是用大幅標題寫著:「肖戰唱的《紅梅贊》,一首英烈歌,傳唱愛國情。」一個年輕歌手不僅僅靠嗓子好來唱歌,更應該理解每首歌背後的故事,把感情融入到歌曲裡,肖戰就做到了。不僅贏得了更多網友的心,還得到了各大官方媒體給足的肯定和支持。
  • 陳銘女兒遭受網絡暴力,網絡暴力的背後是醜惡的人心
    在第五季「奇葩說」,陳銘親口述說自己的女兒曾遭受的網絡暴力。他在六一兒童節當天發了一篇微博,是自己和大女兒的三張合照(真的是直男自拍了!),然後有人在微博下面留言說道:「這孩子真是醜的**,湖北村貨的基因」。
  • 莫讓網絡暴力掣肘網絡監督
    (12月11日北京青年報)<br/><br/>  作為知名帶貨主播,辛巴帶貨有一定的「權威性」。被吐槽燕窩質量問題之後,難免有一些盲信網友質疑朱琳「炒作」「造謠」。然而,對面合情合理的吐槽,質疑也應當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退一萬步看,即便辛巴售賣的燕窩沒有質量問題,朱琳的吐槽有虛構成本,也沒有任何必要上升至網絡暴力層面。
  •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從拒絕網絡暴力開始!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近年來,網絡暴力問題持續升級,給公眾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遇到網絡暴力怎麼辦?網絡暴力是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網民們若想獲得自由表達的權利,也要擔當起維護網絡文明與道德的使命。
  • 如何面對網絡暴力?發文怒懟黑粉!他說:不與傻瓜論長短!
    如何面對網絡暴力?發文怒懟黑粉!他說:不與傻瓜論長短!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暴力也越發明顯,網絡暴力能輕易摧毀一個人,但施暴者卻毫不自知。《中國好聲音》裡的康樹龍就是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康樹龍在《中國好聲音》中憑藉著《魔鬼中的天使》技驚四座,他的這首歌佔領各大音樂榜首,其他幾首歌也有不低的排名,康樹龍的歌很容易引起共鳴,不斷的抒發自己的感情,不過遺憾的是康樹龍輸了,他不僅輸給了對手,還輸給了網友。
  • 網絡暴力恐怖主義是全世界公敵
    網絡暴力恐怖主義是全世界公敵   近年來,新疆破獲的暴力恐怖犯罪案件顯示,網絡傳播的暴力恐怖音視頻已成為主要誘因。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網際網路給人類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卻也給暴力恐怖分子們提供了便捷的途徑。有了網際網路的存在,他們就不是一個個孤立的群體,逐漸壯大「黑網」,在暗處吞噬著人類的生命與文明。  在現實世界中,囿於地域等的限制,他們要想開展活動,就會面臨被發現的風險。有了網際網路,他們仿佛遇到了理想的「樂土」。
  • 網絡輿情and網絡暴力,新形勢下兩大預警!
    那麼很多人的疑惑就來了:什麼是網絡輿情?它和我們常說的網絡暴力有什麼不同呢?   1 網絡輿情是指在網際網路上流行的對社會問題不同看法的網絡輿論,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通過網際網路傳播的公眾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熱點、焦點問題所持的有較強影響力
  • 「神女」的夢魘,網絡暴力比肢體暴力更可怕
    一位曾經遭受過長達30年網絡暴力的女孩說到。女孩在200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那時她16歲,不過高中的群體生活似乎沒那麼純粹了。那是網絡遠沒現在這麼發達,貼吧也才剛剛興起。事件起源於隔壁班的一位男同學來女孩所在班級玩鬧時,不小心打碎了女孩的一隻茶杯。
  • ​被網絡暴力的文學,也是文學的災難
    被網絡暴力的文學,也是文學的災難作者 | 丁小村 一網絡暴力有時候呈現出來的面目恰恰不是暴力,而是娛樂:戲仿,反諷,調侃、歪曲讀解——這些文學手法被運用到娛樂中,往往變成了網絡的語言暴力。世界上任何一個單個人都經不住網絡暴力,因為它是群體暴力——所有人都帶著面具狂歡,所有人都扔石頭吐口水,最後被暴力者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只好雙手抱頭,任其狂歡。
  • 網絡語言暴力行為的政府規制
    網絡語言暴力行為的成因首先,當前我國針對網絡語言暴力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網絡具有虛擬、非實名等特點,這使網絡監管存在一定難度,而且網絡語言暴力的傷害不完全都是對當事人造成直接傷害,有時往往是對當事人造成間接和無形的傷害,使當事人蒙受精神和財產的損失。根據這一情況,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法律,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存在立法層次低、違法成本小、實際操作性差的問題。
  • 集體無意識讓網絡暴力「病毒式擴散」
    黃 帥最近,韓國明星雪莉自殺事件引起了人們對網絡暴力危害的高度重視。其實,自從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暴力的問題就一直存在。相比過去網絡暴力集中在個別明星、網紅身上,如今它對每一個普通人都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 公務員面試素材積累——網絡暴力
    這兩件事一個說明語言暴力的力量,一個說明網絡語言暴力的恐怖。3、央視原著名主持人李詠的妻子哈文的一條微博瞬間擊潰了網絡。微博稱,她們一家帶著李詠赴美抗癌17個月後,「永失我愛」。消息來得太突然,很多網友無法接受。而更讓人無法原諒的是,在治療期間,李詠一家還被造謠移民美國,言語中不乏諷刺和謾罵。
  • 「網絡暴力」已經成為了娛樂圈的常態?來看幾個例子!
    你知道做一個明星需要有多強大的內心嗎?在萬眾矚目的娛樂圈,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的放大,甚至會上升為網絡暴力。Baby沒有參加《創3》的決賽就被一些極端的粉絲指責小海綿成為了他事業的拖油瓶。「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網絡暴力不僅僅影響著普通人,明星更是網絡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不過好在也有人面對網絡暴力成功翻身。吳亦凡參加一檔真人秀節目時,在西安一家麵館裡被要求即興創作一首RAP,這就是著名的「大碗寬面」事件。這件事之後,他開始被群嘲、被攻擊、被惡搞。
  • "人肉搜索"演化成"網絡暴力" 網絡實名制任重道遠
    "人肉搜索"演化成"網絡暴力" 網絡實名制任重道遠 2008年11月28日 15:59 來源:新民晚報 但道德和網絡輿論的約束力畢竟不能等同於法律,此後越來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逐漸演化成了「網絡暴力」,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困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而目前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的網絡實名制,卻因為種種原因而遲遲無法出臺。  最初,人們還為網絡時代輿論力量的強大欣喜不已。
  • 網際網路不是一個超越法律的地方,所以我們決不能容忍網絡暴力
    網絡的歷史並不長,雖然這是一個虛擬的環境,但決不是一個超越法律的地方,我們不能容忍網絡暴力,讓他逍遙法外,我們必須使用雷霆方法將網絡用戶返回到網絡。從古至今,歷史上有很多人攻擊虐待人,他們不僅像網絡暴力,而且在歷史上很有名,當然,他們組織嚴密,有根據,而且充滿活力。當陳琳被罵時,曹操的領導也被罵了,米亨甚至當面罵了一頓,敲了敲,甚至脫了衣服,這比在網際網路上發送私人信息要好。世界各地也有諸葛亮罵王朗、駱賓王和武則天,為什麼利用私信的網絡暴力躲在暗處,搞自產自銷?
  • 高曉松受到的是網絡暴力嗎?
    高曉松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任何事物既然說有爭議,那他(她、它)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缺點。高曉松的主要問題一是國籍問題含混不清;二是其歷史上的公知言論被詬病,比如過度美化美國,說美國沒有侵略過中國,美國給予中國的援助超出大清朝對美賠款的幾十倍等等,當然這些言論都被網友有理有據地駁斥了。高曉松還曾經有酒駕被判刑的黑歷史。
  • 文學與網絡暴力
    現在大家有抖音快手,高端些的有知乎,大家認為,揭露社會本質,靠網上的媒體號(包括我這種)就能揭露,根本用不著什麼作家。但是,網上所謂的觀點,只有對錯。簡單的對錯論,肯定會把多數人引入一種簡單思維的思考方式,認為凡事知道對錯就可以了,沒必要知道對錯背後的思維模式。
  • 對於網絡暴力,我承認我是害怕的
    在江歌事件中,我們罵劉鑫是自私涼薄。   而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確實難過到不知道怎麼表達了。   我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對生命就如此漫不經心,如此不重視。像以折磨生命為樂趣的何麗興,似乎永遠都不明白生命和情感的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