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蓮古蹟裡的古桑已經架起了鐵架
東南網5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泉州開元寺桑蓮古蹟內,一棵1300多年的古桑樹,在10日的那場暴雨中,直徑約20釐米的枝幹斷了,這棵曾經在1925年時被雷電劈為三部分仍然存活的古桑,再度引發關注。上月底,開元寺西塔旁,3棵鳳凰樹被一一砍下,開元寺方稱,被砍的主要原因是樹幹被白蟻蛀空,此前曾有大樹幹掉落,危及遊客安全及一旁的文物麒麟壁。
每一棵古樹都牽動著泉州人的心,它們的倒下,是大家所不想看到的。海都記者了解到,開元寺寺內共有8棵古樹被列為泉州市第一、二批古樹名木,目前還發現其中有3棵古榕樹也存在樹幹折斷的安全隱患。
今天,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將組織專家,到開元寺了解古桑樹現狀,並就折斷枝幹處理提出建議,同時還將對其他古樹生長狀況、是否存在病蟲害等進行考察,進一步加強開元寺古樹群防抗颱風暴雨天氣的能力。
【現場】
古桑枝幹折斷
直徑約20釐米
桑蓮古蹟四周圍牆常年緊閉,海都記者昨日下午透過圍牆的縫隙看到,古桑西側確有一枝幹折斷,目測其直徑約有20釐米。
「誰也不敢動。」開元寺覺德師父說,5月10日中午2點多,他冒雨出門巡查寺廟安全情況,走到桑蓮古蹟時,突然發現桑樹西側有枝幹折斷了。
覺德師父稱,千年古桑為泉州市政府1983年公布的第一批古樹名木,日常養護都由寺內負責,如果出現問題他們需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事發後,開元寺事務管委會就立即將此事告知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當天下午,該局相關園林人員也前往察看。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園林風景科工作人員介紹,經初步查看,除折斷枝幹外,古桑其餘樹體完好。之所以會出現折斷,是因下雨後枝幹會吸水,重量增加,再加上桑樹樹齡較長,樹幹脆弱,枝幹過茂盛也是其中影響因素。
寺方稱,桑蓮古蹟作為開元寺重要古蹟,開元寺事務管委會一直以來都很重視保護。開元寺工作人員蔡先生說,他是開元寺第一批職工,1978年來這裡工作時,該古蹟就已用圍牆圍住,而平日古蹟大門都是緊閉,除了清潔人員定期前往打掃落葉,不對外開放。去年,該樹北側主幹與連接部分出現腐爛折斷後,已採取過用鋼架支撐的處理。
斷裂的古桑枝幹仍未處理
【調查】
寺內三棵古榕樹
也存有折斷隱患
海都記者注意到,在開元寺大雄寶殿東側中間位置,一棵古榕樹下的石板已被翻開,挖有兩個深坑,深坑四周用市政護欄圍住。
覺德師父稱,他們已向園林部門申請,正在對這棵榕樹建設水泥支架,旁邊另外一棵古榕樹,之後也建設水泥支架,「榕樹可能被白蟻侵蝕,樹幹容易折斷,庭院人流量較大,萬一砸到人就不好了」。
而另外還有一棵古榕樹,經常有遊客會跑到樹幹上合影,考慮到安全問題,也正在考慮加設圍欄,將向園林部門申請。至於大雄寶殿西側的另外三棵古榕樹,覺德師父稱,樹幹表面未出現較多明顯問題,還需專家鑑定才知是否有病蟲害等問題。
昨日,海都記者從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了解到,目前,開元寺內共有8棵古樹被列為泉州市第一、二批古樹名木。除這棵千年古桑外,還有位於開元寺「檀越寺」內的1棵檜樹,以及上述大雄寶殿兩側的6棵榕樹。
【回應】
綠化養護每年花百萬
病蟲害多為歷史問題
針對開元寺的綠化養護方面,開元寺明輝師父表示,開元寺事務管委會每年都會投入100萬的經費。其中,對樹木的日常維護中,他們每年都會請專業白蟻公司定期進行勘測治理,尤其是春夏之際白蟻繁殖季節;另外,對於表面腐爛的地方,管委會內的園林人員也都及時發現並噴藥,防止繼續腐爛;針對一些樹木樹枝生長過長過茂盛,綠地承重太大的,他們也均會適當修剪;而同時,他們也會進行承重防護,主要針對主幹部位較為腐爛的樹木,防止折斷掉下來砸傷人,因此會設置鋼架支撐。
明輝師父解釋,開元寺內榕樹被白蟻侵蝕,發生在他接管綠化之前,是歷史遺留問題,「我在開元寺的這10年裡,每年的白蟻勘測,並未發現古樹有被白蟻侵蝕跡象,有白蟻侵蝕的主要集中在新種的一些樹」。
至於開元寺內有多少棵樹,又有多少樹存在病蟲害等問題,明輝師父表示並沒有確切統計過。
相關報導>>>
泉州開元寺傳說曾開出「白蓮」的千年古桑雨中折枝 專家商討保護方案
一直以來,開元寺多舉措保護古樹群
千年古桑一枝幹在雨後折斷
本報記者 王麗虹 黃雅珊 陳曉東 文/圖
核心提示
10日午後,因暴雨侵襲,泉州開元寺「桑蓮古蹟」內一棵千年古桑樹西側主幹一直徑20多釐米的枝幹突然折斷。昨日,記者實地走訪看到,折斷的枝幹依然在原地。開元寺方面表示,發現古桑枝幹折斷後,他們立即向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反映。按要求,斷枝暫不處理,部門將組織專家查看,制定保護方案。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開元寺對寺內古樹群的保護不遺餘力。
走訪 千年古桑枝幹折斷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開元寺的「桑蓮古蹟」,只見石欄杆將一棵千年古桑樹圍在其中,透過石欄杆可看到,桑樹西側一枝幹折斷,斷枝掉在樹下,尚未清理。
開元寺負責消防安全工作的覺德師父最先發現古桑枝幹折斷。他回憶,當天下午2點多,雷聲轟鳴,暴雨傾盆,他撐傘經過「桑蓮古蹟」時抬頭一看,發現古桑樹西側一枝幹斷了,他立刻向首座釋法一法師匯報,釋法一法師讓他立刻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
昨日,記者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園林科了解到,10日下午,在接到開元寺相關人員的反映後,該局立即派人趕到現場查看。經確認,千年古桑西側主幹一直徑20多釐米的枝幹在雨中折斷,古桑樹體完好。工作人員小陳表示,古桑年紀大了,枝幹較脆,雨後枝幹吸收水分,導致承受力不夠,造成折斷。
大雄寶殿前的百年古榕存在隱患,寺裡已著手加固。
部門 組織專家討論方案
在開元寺10年之久的明輝師傅介紹,「桑蓮古蹟」內的古桑樹樹齡已有1300多年,編號A001,是寺內樹齡最大的古樹。包括這棵古桑樹在內,寺內百年以上的古樹有9棵,其中2棵是檜樹,6棵是榕樹。
「為慎重起見,建議對斷折的古桑保持現狀,將組織專家再到現場,抓緊研究古桑折斷枝幹處置意見,進一步加強開元寺古樹群防抗颱風暴雨能力。」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園林科相關工作人員表示,10日當天,工作人員現場查看了寺內的其他古樹群,發現基本完好。不過,大雄寶殿廣場東側一棵古榕樹存在安全隱患,該樹之前有修剪過,但目前沒有長出樹葉,古樹出現了偏冠的情況,因此枝幹可能會因承受力不夠而斷折,需要做一些支撐。
明輝師傅表示,根據園林部門的要求,他們未對斷枝的千年古桑進行任何處理,將等待進一步處置方案。大雄寶殿廣場東側存在安全隱患的古榕樹編號為A005,樹齡已有400多年,由於廣場上每日遊客很多,為保證遊客的安全,將在出現偏冠的主幹下方設立支架,3天內支架就能架設完畢。
開元寺 多年來不遺餘力保護
記者了解到,開元寺對寺內古樹群的保護一直不遺餘力。據明輝師傅介紹,保護措施主要有4個方面:第一是每年聘請專門防治白蟻的公司,在春夏之交白蟻繁殖期到寺內進行巡查,對存在白蟻隱患的樹進行噴藥處理。第二,寺裡有專門的園林工人,以前每年都會對古樹進行適當的減枝,避免古樹枝葉過於茂盛,樹幹無法承重,今年還未對古樹群進行減枝。接下來,將先經過園林部門審批,再制定具體的減枝方案。第三,每日寺內的園林工人以及師傅會現場巡查,發現古樹出現問題會及時進行處理,比如大雄寶殿廣場上的古榕樹,此前園林工人發現兩棵古榕樹的樹幹有腐爛孔洞,就買來防腐的藥物塗抹在孔洞上,再用水泥將孔洞封住,防止雨水流入。第四,為存在安全隱患的古樹搭建「支架」,用鐵管支撐樹幹,讓古樹更好的生長。
傳說 古桑曾開出「白蓮」
明輝師傅表示,「桑蓮古蹟」內的千年古桑有一段有趣傳說,1300多年前,開元寺前身是一片大桑園,管理桑園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叫黃守恭。有一天,老人中午休息夢見滿園桑樹開出了白色蓮花,過了三天,桑園內真的開出了滿園白蓮花。不過,那些不是真的蓮花,而是一種菌類。古代有種習慣,出現奇異的瑞象要上報給朝廷,於是朝廷派了一名大德高僧,攜帶紫檀木的佛像來這裡建寺。因為桑開白蓮的盛典,所以開元寺始建時叫作「蓮花寺」,後來才改名叫開元寺。
千年古桑如今是開元寺的鎮寺之寶,明輝師傅說,1925年一次雷雨中,千年古桑被雷電劈中,古桑被一劈為三,折斷的枝幹並沒枯死,而是落地生根又枝繁葉茂,如同三瓣蓮花盛開,其上是綠蓋如雲。為保護古桑,早在1978年前,古桑周圍就圍起了石欄杆,兩側木門都上了鎖,打掃衛生時才會進入,落葉多時每天掃一次,落葉少時一周掃一次。由於逐年腐蝕,去年古桑北側連接部分終於腐爛斷開,為保護古桑,經過部門審批,去年在古桑下方架設了多根鋼管,支撐其樹幹。
來源:泉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