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東西二塔,千年不倒,寺內大榕樹,驚豔眾人

2020-12-14 愛旅行的雙魚座

開元寺,泉州最出名,也是福建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這座始建於唐代,距今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寺不僅見證了泉州的繁盛與衰落,也親歷了唐代以後的朝代更迭,世事變遷。千年時光的加持讓這座寺廟在人們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以,到泉州旅遊,必去開元寺。沒有之一。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較為中心區域的位置,南門前是當地最出名的步行街——西街。一到夜晚,整條街都是遊人如織,車輛擁堵,很是熱鬧。而白天,這邊的泉州特色小吃也足以讓人大飽口福。

開元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卻不收門票,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前來拜謁。

整座寺廟四四方方,還算平整。從南山門進入好後,映入眼前的就是大雄寶殿。這座始建於唐代的大殿,遭遇了數次毀滅與重建,並最終在明代之後得以較好保留。大殿內有八十六根石柱,七十六朵鬥拱,二十四尊「飛天樂妓」浮雕,供奉的是大日如來佛,非常震撼。

大雄寶殿之後是藏經閣。雖然始建於元代,但如今建築是民國時期建築,裡面藏書頗豐。

再往後就是甘露戒壇,祖堂、道祖塔院等。其中甘露戒壇與北京戒臺寺、杭州昭慶寺並稱中國三大戒檀。

在寺廟東側還有弘一法師紀念館,不過如今正在整修,不對外開放。旁邊新建了一處嶄新的院落,與寺院內其他建築風格明顯不太一致,但還算乾淨雅致。

寺廟中有一片榕樹林,都是枝葉繁茂、盤根錯節的大榕樹,這對來自北方的我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人孩童都可以在樹下玩耍嬉戲,而且還不用擔心日曬雨淋,很是舒爽。

開元寺東西二塔,名聞天下,是泉州市的地標建築。東塔為南宋年間重建的石塔,高48.24米,西塔也是重建於南宋的石塔,高44.06米,兩塔前身均為木塔,磚塔。從南宋至今,已有將近千年,這兩座中國最高的石塔依然屹立不倒,驚豔世人。

此外,寺院內還有很多精美的浮雕石刻雕塑,至今看來仍然頗有趣味,需要細細品鑑。

在寺院西邊,有一座麒麟壁。建於何時沒有定論,據說是清代為敲打貪官所建。該麒麟怒目而視,騰雲駕霧,恍如隨時就會跳躍下來。

另外,隨處可見的長廊真的很貼心。

所以,大家到泉州旅遊,一定要去開元寺逛逛哦

相關焦點

  • 開元寺:泉州佛教信仰與泉州古城的標誌
    隋唐時期,泉州信佛崇佛之人不斷增多,佛教更是迅猛發展。唐垂拱二年(686),泉州興建著名的開元寺。相傳建寺之初,此處原本是泉州人黃守恭的桑園。一日,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守恭心中雖極不情願,但又無法直接推辭,便推諉說道:「假如你能夠讓園中的桑樹在三天之內開出白蓮花,則可!」
  • 深入了解泉州之開元寺
    前面著重介紹了開元寺的東西二塔,但作為泉州最重要的寺院——開元寺本身同樣精彩,寺內收藏曆代佛教文物眾多,住錫高僧輩出。根據明.黃鳳翔〈紀略〉所云,開元寺一名紫雲寺,在府治肅清門外,舊為居民黃守恭宅。唐垂拱二年(686),守恭夢僧人慾化其宅為寺,守恭推辭說,待桑樹生蓮花乃可;結果不數日,桑樹盡生蓮花,守恭即捨為寺,建大悲閣及正殿,賜額蓮花寺(大雄寶殿的正門匾額【桑蓮灋界】)。也因為如此,禪堂左,建有黃氏檀越祠(見地圖),就祠的規模而言,顯然無法與寺內的殿堂相提並論,而且對於捐出宅第為寺院的黃姓大施主而言,顯然有欠公允。
  • 參訪泉州開元寺 林中森按閩臺習俗「添油」
    林中森參觀泉州開元寺。  參訪泉州開元寺,可算是林中森閩南之行最放鬆的行程。昨日下午,他在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及省、泉州市臺辦工作人員陪同下,專程參訪這座千年古剎。開元寺古色古香,香火鼎盛,林中森虔誠地拜拜,還給了添油錢。  開元寺位於泉州最有文化底蘊的西街,建於唐朝垂拱年間,至今逾1300年歷史,是古泉州府三大寺廟之一,也是最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寺廟之一,體現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文化特點。寺廟裡也有不少臺灣遊客在參觀,認出林中森,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開元寺裡古木參天,高僧佛塔矗立。
  • 我敢打賭,泉州開元寺的這18景你絕對不知道
    東西雙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也是全國四大名塔之一,更是古城泉州城市標誌。歷經明萬曆年間泉州八級地震以及多次颱風的考驗,仍屹立不倒。《泉州宗教石刻》一書認為,這些古印度婆羅門教石刻,原是泉州婆羅門教寺之物,該寺於元末被毀。
  • 你有可能不知道的泉州開元寺「十八景」
    據介紹泉州開元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現存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二。在宋、元鼎盛時期有寺院120所,僧侶達千人,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
  • 我在泉州遇見的這4座千年寺院,古樸而又特色,關鍵還免費
    除了不多的自然景觀,在其他地方泉州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完美,其中我對於這裡的寺院尤為喜歡,在不大的小城裡卻藏著眾多的古剎,據記載,在泉州超過千年歷史的寺院有41座,將近千年的古剎也有15座。不得不說這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各種宗教在這裡並存。我很有幸在泉州旅行的時候參觀了其中5座極具古韻的寺院,一起跟著小馬來探索吧!
  • 泉州開元寺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個夢?
    13-14世紀的宋元時期,開元寺奠定了主要格局,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院落中包括山門、拜庭、東西兩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和藏經閣等,整體佔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其中殿堂及附屬建築12000多平方米。東西矗立的鎮國塔、仁壽塔,均建於南宋,是我國最大的仿木樓閣式結構石塔,均為五層八稜,高近50米,抗震性極強,為舉世罕見的傑作。
  • 泉州開元寺、承天寺大年三十閉寺
    早報訊 (記者林加華)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大年三十這天,泉州開元寺、泉州承天寺將閉寺,不對外開放。 泉州開元寺每年臘月廿六舉行的勤佛法會,是泉州宗教活動的一大景觀,盛況空前。勤佛法會因疫情防控暫停了一年,庚子年的最後一場勤佛法會也將暫停。
  • 泉州開元寺 千年裡的佛光塔影
    泉州旅遊景點推薦,這是一座擁有14處國家級、40處省級、數百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一個令理學家朱熹感嘆「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宗教聖地,一座能欣賞到南音、梨園戲、木偶戲和高甲戲等古老神奇劇種的文化城邦……這就是千年古城泉州。漫步其間,眼前全都是前朝舊影,既古樸清雅又精緻婉約,既內斂深沉又舒展奔放。
  • 視圖|泉州開元寺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個夢?
    13-14世紀的宋元時期,開元寺奠定了主要格局,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院落中包括山門、拜庭、東西兩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和藏經閣等,整體佔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其中殿堂及附屬建築12000多平方米。東西矗立的鎮國塔、仁壽塔,均建於南宋,是我國最大的仿木樓閣式結構石塔,均為五層八稜,高近50米,抗震性極強,為舉世罕見的傑作。
  • 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福建泉州現存60座千年寺院,這3個超值得一看
    可以說這些寺廟處處彰顯著泉州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個人文旅行愛好者來說,行走在泉州街頭巷尾一定會驚喜滿滿。不過在馬且停的泉州之行中,最喜歡的確實3座寺院,分別象徵著三種宗教元素,它們就是佛教寺院--開元寺;伊s蘭教--開元寺以及道教--天后宮。
  • 泉州開元寺千年古桑枝幹斷裂 專家實地考察研究保護
    「誰也不敢動。」開元寺覺德師父說,5月10日中午2點多,他冒雨出門巡查寺廟安全情況,走到桑蓮古蹟時,突然發現桑樹西側有枝幹折斷了。覺德師父稱,千年古桑為泉州市政府1983年公布的第一批古樹名木,日常養護都由寺內負責,如果出現問題他們需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
  • 「西街故事」泉州開元寺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個夢?
    東西矗立的鎮國塔、仁壽塔,均建於南宋,是我國最大的仿木樓閣式結構石塔,均為五層八稜,高近50米,抗震性極強,為舉世罕見的傑作。大雄寶殿內的鬥栱飛天樂伎。20世紀50年代,泉州學者吳文良在《泉州宗教石刻》中推斷,這原是泉州婆羅門教寺之物,該寺於元末被毀。明洪武年間重修開元寺時,這些婆羅門教寺石刻移到開元寺來了,成為開元寺建築的一部分。早年的印度教石柱。開元寺千年古桑。
  • 泉州最有名的寺廟,距今1300餘年,融合多教派風格
    泉州古稱「泉南佛國」,是佛教文化傳入較早較集中的地方之一。而其中最為出名的佛教寺院,當屬開元寺莫屬。開元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距今1300餘年歷史了,這座唐代古剎坐落在泉州市鯉城區西街中段。
  • 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寺院坐北朝南,由中路主體建築群、東西兩路附屬組群及東西石塔等組成,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1982年,泉州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塔」郵票一套4枚,第二枚就是泉州開元寺鎮國塔。
  • 福建泉州千年開元寺
    千年古剎開元寺坐落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27號(從前的西城外),是於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黃守恭開創,是一座有1300多年的唐代古剎。這裡蓮宮梵宇,煥彩鎏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蔭,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更是古往今來泉州佛教叢林之冠。
  • 國慶冷門的好去處 泉州開元寺:千年古寺東南沿海重要的文化古蹟
    開元寺東西兩側各有一塔,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布局,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經明萬曆年間泉州八級地震以及多次颱風的考驗,仍屹立不倒。  行程路線1天  泉州市 →泉州開元寺 > 古韻殘存的殿宇與石塔  古寺裡的跪拜與信仰  再訪開元古寺,其實是13年底。
  • 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在泉州開元寺,此寺適合窮遊
    許多善男信女喜歡到著名的寺廟去參觀與祈福,但有的寺廟的門票就是一個不小的開支,如果是經濟特別差的遊客,就特別在乎這個費用,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處免費的佛寺——泉州開元寺。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
  • 泉州開元寺廟會:延續的傳統
    開元寺大雄寶殿前香客雲集。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2018年2月11日,臘月廿六,是泉州大開元寺今年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勤佛日,被稱為「尾敬」。「尾敬」是泉州人十分重視的日子,這一天,傳統泉州人借花敬佛,手提貢果、貢品赴開元寺朝拜。隨著開元寺勤佛日盛名遠播,新泉州人、觀光客也參與其中,成為這盛會中的一員。
  • 在泉州開元寺旅遊,看什麼
    寺內梵音繚繞,寺外的西街也是人聲鼎沸。這座福建最大的寺院,儼然已經成了古城泉州的象徵和遊客必去的打卡點。那麼來開元寺看什麼呢?看點一:桑蓮傳說這片地在唐垂拱二年(668年,武則天時代)原屬巨富黃守恭所有,遍植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