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新時代路徑 聚焦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

2021-01-08 金臺資訊

12月18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曹志祥,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國家督學顧問王家勤,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原司長王定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國家督學姚喜雙,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陳雲龍等領導出席會議指導,有關教育裝備、行政部門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及教育教學、戲劇影視、閱讀教育等方面專家代表100餘人參加會議。研討會由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主持。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

為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研討新時代以影視戲劇教育資源為重要內容及有效手段提升中小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路徑,研討會議分為領導致辭、啟動聘任儀式、專家講座、課題項目介紹及圓桌論壇等環節。

姚喜雙在致辭中指出,中小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對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意義重大。中小學生影視戲劇教育是國家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指出,在教育部黨組領導下他總策劃創辦的中央電視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品牌活動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積極作用。他表示,新時代新形勢下提升中小學生人文素養,要充分運用影視傳媒新形式及人工智慧等新裝備手段,希望將來與教育部裝備中心攜手打造中小學學生人文素養與影視戲劇教育方面的活動。

陳雲龍在致辭中指出,我國一直都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基礎教育課程歷次改革及課程方案、課程標準都緊緊圍繞育人目標開展。他提出,核心素養是本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與時俱進研究完善並落實中小學圖書館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等制度,推進中小學圖書館發展與管理規範化,充分發揮中小學圖書館在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閱讀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支撐作用,這對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教育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王定華通過錄製視頻形式發來致辭。他指出,影視戲劇教育意義重大,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內容。他介紹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充分重視人文素養培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外語特色教學與文科綜合性大學建設融合的實踐和成效。北外願意與教育部裝備中心以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合作為基礎,拓展和深化雙方在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方面的合作,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共同推動中小學影視戲劇教育的基本普及,更好發揮影視戲劇教育資源在立德樹人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

王家勤在致辭中提出,人文素養的培養提升,要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一核心,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標開展。他指出,學生的法治素養和法治意識是人文素養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已成為教育系統深入推進以憲法為核心的法治教育的有效舉措,已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評選為全國普法「十大品牌」的首位。他認為,教育部裝備中心近年來高度重視文科類教育裝備工作,新成立的文科處承接並高質量完成了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部司青少年法治教育相關政策標準研製等重點工作。他相信也希望深入研究影視戲劇教育在提高青少年學生法治素養及人文素養中關鍵作用及有效策略路徑,成為教育部裝備中心加強文科類教育裝備工作的有益拓展,作為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又一有力舉措。

曹志祥進行領導致辭總結髮言。他認為,人文素養是一個融合、整體的概念,是一種人的內在精神品格。人文素養內涵豐富,涉及愛國主義、家國情懷、法治素養、道德素養、文學素養、閱讀素養、藝術審美等諸多方面。提高中小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展高質量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切實要求。他強調,要做到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內容與形式這三個層面的「高度融合」。在影視戲劇教育資源與人文素養課題研究項目中,力求教育內容資源與教育表現形式的有機統一。他提出,教育部裝備中心將聯合教育各界、社會各界專業力量一起,共同探索影視戲劇教育研究課題、實踐應用項目一體化,通過學生自己「看、聽、讀、編、拍、演、評」多方位全流程的教育,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在合作參與中、在身臨其境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中小學德育、美育、文科教育真正「融會貫通」「入腦入心」,從而提升人文素養。曹志祥強調,應重視影視戲劇教育內容的政治性、時代性、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創新性,使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相輔相成、均衡發展,為新時代的中國培養出德才兼備、文理兼具、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教育部裝備中心中小學圖書館與文科教育裝備處處長張瑜、副處長周由遊,北京市教育技術設備中心主任嶽江紅,甘肅省教育裝備辦公室主任高仁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副主任倪冬彬,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利生,重慶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條裝部副主任石彪等教育裝備部門負責同志;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發起人崔祖瑛、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青年部部長郝海彥、教育部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周星、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北京市西城區教科院副院長王素敏、小愛未來影視戲劇教育研究院院長楊國恆、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宏、影視戲劇製作專家趙曉露、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表演專業主任錢正、北京師範大學亞太實驗學校校長徐向東、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宋麗娜、中小學生閱讀素養研究合作項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汪曉陽、閱讀評價領域青年專家(攀登閱讀創始人)李根柱博士等嘉賓、專家參與了課題項目啟動儀式、專家講座、課題項目介紹及圓桌論壇研討等環節。

我國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家,原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為課題研究項目題詞,表達對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事業的悉心關愛和殷切期望。該研究課題項目匯集思想政治、教育學、影視戲劇、政策法規、教育裝備、文學素養、藝術審美等各領域專業力量,通過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合力推進中小學生人文素養提升。

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課題研究項目啟動儀式

會議舉行課題研究項目相關聘任儀式,聘任姚喜雙教授為研究課題項目專家委員會的名譽主任委員,崔祖瑛、郝海彥、周星、錢正等15位專家為專家委員(首批);聘任王宏、趙曉露為課題研究項目執行團隊負責人;聘任李根柱為閱讀素養教育研究課題項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由教育部裝備中心主任曹志祥頒發聘書。專家講座階段,郝海彥作《新時代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航標與燈塔》、周星作《人文素養與審美精神的濡染意義》、王素敏作《中小學閱讀素養培養的路徑與策略》、龔亞夫作《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的現狀、問題與解決路徑》等主題講座,專家們從愛國主義、影視戲劇教育、語文英語學科教學等方面,深入淺出、生動翔實地闡發了閱讀、戲劇等裝備手段對於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相關完善路徑的建議與思考。

優秀校園作品介紹與展示環節,錢正主任以自己導演的原創校園音樂劇《橋》為例,生動闡述影視戲劇教育作品創編及實踐在知識獲得到價值體驗及認同中的重要催化作用。趙曉露主持以自己作為製作人的校園舞臺劇《青鳥》的主題圓桌論壇,徐向東校長、王宏副秘書長參與。該環節分享了影視戲劇教育資源在「扣好」孩子們人生中「第一粒紐扣」的現實及深遠意義。

課題項目介紹階段,張瑜處長對教育部裝備中心重點課題《提升中小學生閱讀素養的路徑與策略研究》及相關研究項目的目標、任務、步驟及試驗區、試驗校的自願申報工作進行了總體介紹。她介紹,教育部裝備中心設立了2020年度基本科研業務專項。按照理論研究課題與工作項目實踐建設一體化推進,策略與路徑有機結合,課題項目將深入研究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裝備部門、中小學校各負其責、合力推進中小學圖書館「建設、配備、管理、應用、培訓、評估」等重點工作的政策法規、制度機制、標準化建設及特色閱讀活動等。課題研究分為紙質傳統閱讀及資訊時代背景下的全媒體閱讀兩大部分,將影視戲劇教育資源作為全媒體閱讀的重要資源和有效延伸,通過影視戲劇教育建設支撐中小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課題研究項目組宋麗娜、汪曉陽、李根柱等成員分別對書香校園培訓、推薦書目制度、中小學智慧圖書館建設及應用、閱讀評價等子課題方向作了分專題報告。

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究項目的啟動和相關課題申報工作得到各地教育部門及中小學的廣泛響應和積極參與,參與課題項目試驗區、試驗校申報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麻寧,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教體局主任王金濤,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書記、區教委主任劉昌榮,四川省廣元市教育局局長黃廷全等教育部門負責同志;北京西什庫小學校長李雪梅、北京市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校長姚宇鶴、北京市西城區康樂裡小學校長王良妍、北京鐵路分局鐵路職工子弟第十一小學校長楊鳳娥、中央美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副校長易瑾、合肥市師範附屬小學副校長汪偉、合肥一六八中學副校長蘇鍵等中小學校長與教師代表參會。

課題項目研討階段,有關省級教育裝備部門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教師等20餘位參會代表就中小學圖書館圖書審查清理專項行動及課題項目申報情況進行了研討交流。

教育裝備部門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教師研討交流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召開,開啟了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的新徵程,是中小學文科類教育裝備政策理論研究及應用的一次有益嘗試和拓展。時值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期,此次會議聚焦人文素養培育這一重要議題,是實現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奮鬥目標的生動實踐,是人文素養教育探索中意義重大、濃墨重彩一筆,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乘勢而上、奮鬥進軍的嶄新篇章。

(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小學圖書館與文科教育裝備處)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8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會議舉行了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合作研究項目啟動儀式,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為課題研究項目題詞。
  • ​開創中小學影視教育新局面!兒童電影教育論壇順利召開
    利用優秀影片開展中小學生影視教育,是加強中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代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是豐富中小學育人手段的重要舉措。11月29日,2020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兒童電影教育論壇在廣州舉行。
  • 專家:戲劇教育走進中小學 構建戲劇教育新模式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王鵬)通過在中小學開設戲劇課程將戲劇更早引入教育;通過體驗式學習讓孩子們感受戲劇之美;通過加強師資培訓提高中小學戲劇教育的質量……26日,眾多戲劇教育專家齊聚中央戲劇學院,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研討會上為中小學戲劇教育建言獻策。
  • ...中小學戲劇藝術教育高峰論壇在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順利舉行
    為積極響應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努力達成新時代背景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目標,10月22日上午,一場以「『五育並舉』視域下的中小學戲劇藝術教育」為主題的
  • 我國將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我國將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 理工科高校人文藝術素養教育機制創新與實踐探索
    關鍵詞:理工科高校;人文藝術素養;文化育人;機制創新;實踐  在我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內涵提升的過程中,科學創新精神、學科專業能力、人文藝術素養共同構建成為高素質人才三足鼎立、不可或缺的生長要素。從供給側的視角看,大學教育應回歸人格塑造、思維拓展、人文養成的本質,最大限度降低「功利」的影響,提高對文化育人、人文藝術素養教育重要性的認知。
  • 首屆明德藝術論壇:聚焦新文科背景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
    以及新文科視野中的藝術各個學科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是怎樣的?圍繞上述問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藝術管理專業領域的學者聚集一堂,從自身學科實際出發,圍繞藝術管理的學科定位以及實踐教學展開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吳付來指出,近年來,在雙一流建設的驅動下,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不斷打造開放包容的學術平臺,搭建與國內外學術界溝通的橋梁。
  • 新時代立基於人生起點的人文素養家園共育與社會共治之探索
    談到人文素養人們自然會想到人文教育,因為人文素養是通過人文教育獲得的。在這裡,人文教育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之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新時代實施人文治理,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
  • [浦東]浦東模範中學:從宣克炅到何婕-記人文素養培育縱橫談活動
    [浦東]浦東模範中學:從宣克炅到何婕-記人文素養培育縱橫談活動時間:2019/2/21 11:08:42 來源:上海市浦東模範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2018學年,上海市浦東模範中學圍繞「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這兩個關鍵詞做好學校「立德樹人」工作。
  • 童星劇社:情境戲劇教育潤物無聲美育心靈!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電影周」在上海正式開幕
    >2017年12月10日下午的上海市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暖意濃濃,以「攜手新時代,共築中國夢」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電影周」開幕。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電影周活動的精彩內容將在中央電視臺電影衛星頻道(CCTV-6)、中國教育電視臺、電影周官方網站(1905電影網)、上海教育電視臺等進行播放,實現線上與線下、現場與遠程的互動,將更多的視聽盛宴分享給全國的中小學生。
  • 藝術教育中心與教育實驗學院聯合開展人文通識課程共建路徑研討
    西工大新聞網5月14日電(薛佩瑤 郭馨 王曉迪)5月13日上午,藝術教育中心與教育實驗學院圍繞人才培養大討論相關工作在長安校區藝術教育中心會議室進行了深入研討。教育實驗學院院長王掩剛、副院長姚如貴及相關老師,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孫瑜、副主任李剛及中心相關工作負責老師參加了此次研討。
  • 試議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途徑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是培養高校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即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科學知識通過知識傳授、環境薰陶,使之內化為學生做人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內化為學生的人格、氣質和修養,成為學生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當前,理工科大學生過多關注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人文素養的提高,相對於文科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乏顯得尤為突出。
  • 2020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盛大開幕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戲劇教育也展現出蓬勃發展態勢。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中指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同期,教育部公布的中高考改革細節中,首次將戲劇列入學生藝術素質評價內容。
  • 教育部最新發文:把中小學生學習書法等藝術課程納入學業要求!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回信,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對文化文藝工作又提出明確要求,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
  • 福建省60部中小學生戲劇作品在廈門颳起「競演旋風」
    這是繼2015年首屆全省中小學生戲曲展演在莆田成功舉辦之後首次移師鷺島。本屆展演由福建省文聯、省教育廳、省戲劇家協會聯合主辦,廈門市文聯協辦,省劇協校園戲劇委員會、廈門衛視《鬥陣來看戲》、廈門廣播電視節目有限公司、廈門市青少年宮等共同承辦。作為第六屆全省中小學生藝術節舞臺表演類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展演薈萃了近年來省內多地中小學生創作演出的新品佳作,並以專類獨立評選的方式集中呈現。
  • 解碼武侯課堂奧秘 探析均衡教育發展路徑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教育是群眾最為關注的民生事業之一,也是建設宜人成都的著力重點,市委要求,未來幾年成都教育事業的發展要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關鍵,以均衡化、現代化、國際化為路徑,積極推進優質教育滿覆蓋,努力讓城鄉群眾享有相對便利的優質教育。
  • ...人的標籤——嘉興教育學院舉行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專題教育報告會
    讓「勤善和美 勇猛精進」成為新時代嘉興人的標籤——嘉興教育學院舉行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專題教育報告會 發布日期:2020-06-02 09:52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瀏覽次數:
  • 廈門集美:在孩子心中播下「影視種子」
    至此,集美區電影通識教育在中小學校園拉開序幕。本活動由集美區委宣傳部和集美區教育局共同發起,廈門市天下恆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活動依託集美獨特的人文底蘊優勢,強強整合專業的影視資源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將電影教育與文教研學有機融合,高度促進了集美區加強產業聯動與產業對接。
  • 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提高審美人文素養
    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聚焦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進一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進而實現到2022年,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近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