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瓷器如何鑑定辨偽?

2021-01-08 網易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起著稱,也燒造宋三彩和金元紅綠彩等,開創了我國瓷起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百年來,一代名窯——磁州窯的優秀作品一直被模仿製作。20世紀初,由於巨鹿古鎮遺址出土大量的宋代磁州窯珍品,西方國家對宋磁州窯作品的收藏與收購達到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刺激了當時磁州窯仿品的生產。如今,當年的一些仿製品被陳設於國外博物館內。解放後,五十年代周總理提出五大名窯的生產。在此大氣候下,50年代彭城開始恢復磁州窯古代藝術,彭城陶瓷研究所還成立了仿宋瓷小組,仿製了一批磁州窯仿古瓷產品。近20年來,由於一個新的收藏熱時代的到來,磁州窯瓷幅尤其是宋金元時代生產的瓷的作品,由於其在造型、釉色、紋飾以及強烈的文化藝術內涵及經濟價值等原因,仿製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在磁州窯的故鄉——彭城,出現了多家仿古瓷作坊,許多磁州窯瓷枕的現代仿製品達到很高的水平,部分仿製品幾可亂真,亦有被當作真品被盛放進博物館內者。因此,在對仿品防不勝防的情況下,對彭城磁州窯瓷枕作品的鑑定與辨偽就顯得尤為重要起來。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鑑定與辨別磁州窯瓷枕作品之真偽可從工藝技法、加工方法、製作工序等以下幾個方面的鑑別要素入手。

  

  一、從瓷胎質地看真偽

  從陶瓷材料學觀察,古代磁州窯枕的質地多呈現胎體疏鬆,而釉面融化很好,屬於釉熟而胎不熟的狀態。其原因一是泥料加工的原因;二是燒成制度不同造成的。現代仿品使用的泥料在粗細方面與過去有差別。細究起來,就是坯體原料的分子排列不同。因此二者之間的泥料的可塑性性能有了改變。宋金元時代使用的原料以大青土為主,坯料與現代仿品用料似乎無大區別。但是古代與現代的原料加工手段卻不同。過去是採用驢拉耙耙泥,大青土泥漿經過泥槽流動達到粗細的篩選目的。又經過常期的沉浮處理,達到最好的泥性。現在使用的是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加工,快入磨,快粉碎,快練泥,然後再使用真空練泥機,整個加工周期加快了。而且由於使用球磨研磨,其中又混入不少的其他成分。

  

  二、從造型的特點看真偽

  古代磁州窯瓷方形枕或圓形枕的製作均採用了託坯方法。即將泥料打成泥餅,用素燒模具進行託坯,然後進行粘接。現在有些仿品,有的在仿製時使用注漿工藝注漿工藝。留下漿胎印跡,與手工託坯制胎完全不同,留下的痕跡很明顯,很容易辨認出是仿品。。

  古代瓷枕的造型設計,立意簡潔明快,作品的各部分結構比例合理、自然,看起來讓人很舒服。有的作品上留下手工痕跡,如刮削痕跡被自然保留下來。現代仿品多使用海綿修坯,仿品作品多少稜角,而呈圓角,有明顯過度修飾的外觀。過去瓷枕的修坯使用了竹刀,一次性刮削,保留下刮削後的自然的痕跡。粗曠、原始的美感,留有較多的手工製作痕跡。現代仿品一般都缺乏此類痕跡。有的仿品留下了或重量過重,或各部位比例失調,或枕面塌陷等毛病。

  

  三、從釉色的差別看真偽

  宋金時代的釉層很厚潤,有如冰似玉的感覺。釉面有經歷年代的細密的開片裂紋。現代仿品沒有此種特徵。在瓷枕所用釉料的加工方面,現在使用機械處理,過去則使用石質大碾磨釉。另外,磁州窯透明釉的釉料配方似乎與現代的純碎的透明釉不同。過去很可能在天然氺冶釉中添加有少量的灰分,故能夠形成透明釉色的厚潤感。磁州窯的白化妝土,過去使用的純度較高,因此燒成後很白、很亮。現在使用的白化妝土雖然延續了清至民國時原料礦,但由於取材位置與地層的變化,白土中的含鐵、鈦等雜誌成分有了變化。這樣就給仿古瓷的外觀帶來一定影響,如釉色缺乏滋潤感,化妝土的白度缺乏暖調等。

  

  四、從古今紋樣繪畫差異看真偽

  宋代書畫藝術的高度發展及文人書畫的興起,對同期陶瓷裝飾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從境內外博物館收藏的宋金磁州窯白地黑繪器物來看,無論是生動傳神的花鳥、活靈活現的瑞獸,還是靜謐空靈的山水、惟妙惟肖的嬰戲,以及氣韻生動的書法作品,其用筆、構圖、章法、韻味等,均與宋代書畫別無二致,如日本出光美術館藏葉形鵲紋枕、故宮博物院藏獅子繡球枕和「明知空手去」文字枕(圖1)、磁縣博物館藏枕(圖2)、民間藏枕(圖3-4)等,皆是磁州窯的代表作。因此,筆者認為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繪畫和書法裝飾,是在宋代書畫藝術廣泛普及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並受文人繪畫的深刻影響而成熟、發展起來的。

  

  圖3 邯鄲私人藏金元長方形人物故事枕

  

  圖4 邯鄲私人藏金代雙喜鬧春紋枕

  磁州窯眾多的畫師中,有土生土長的普通工匠,更有文藝素養高深的士大夫文人。正因為文人書畫家的廣泛參與,提升了磁州窯藝術的高度,開拓了磁州窯文化的深度。那麼,這些滿腹經綸、自視清高的文人是怎樣走上與窯為伴、與瓷結合的路子呢?

  一是落榜士子展露才情紋樣:

  宋代科舉制度承襲唐制,並採取了諸如限制知貢舉(主考官)的權力、嚴格考試的各項規則、確定殿試製度及擴充科舉取士名額等措施,其科舉規模空前盛大。北宋郭若虛著《圖畫見聞志》一書中所列宋初人物畫名家有53人,其中出生於磁州窯系所在的河北、河南兩地的就有15人。那些四方應試的文人士子們能金榜題名,被選入畫院的畢竟鳳毛麟角。屢試不中,當官無望,回到磁州窯場題詩、繪畫,做瓷謀生,就成為部分落榜士子的現實選擇。這些人具有很深的文化修養,到窯場稍加適應,便可一顯身手、展露才情:既可以將熟記於心的歷史故事、戲劇傳奇、神話寓言等精繪於枕、瓶;亦可以將自己所見花、草、蟲、魚,以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嬰戲、雜技等生活小景進行提煉概括,採用寫意的手法繪於盆、罐;還可以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悟,以詩詞曲賦的形式題寫於器物之上(圖5、6)。正是這些文人士子們將中國繪畫和書法與制瓷工藝相結合,從而創造了獨具一格、極具中國水墨畫和書法意味的白地黑繪(黑花)陶瓷裝飾藝術,突破了宋代瓷器以單一顏色釉取勝的局限,開拓了中國陶瓷美學的新境界,並對我國古代彩繪瓷器的發展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圖5 金代魚藻紋腰圓形枕

  

  圖6 元觀臺窯《繪瓷作枕》詩文枕

  

  圖7 峰峰礦區文保所藏元代《朝天子》詩文枕

  境內外博物館及私人藏家收藏了不少磁州窯題詩瓷器,從其內容上看,除部分抄寫名人名句及民諺、警句外,有相當數量的詠史勸世、抒情消遣之作。如磁州窯研究學者劉志國先生收藏的彭城窯《西江月》詞枕寫道:「自從軒轅之後,百靈立下磁窯。於民閭閻最清高, 用盡博士技巧。寬池拆澄塵細, 諸般器盒能燒。四方客人盡來掏, 件件兒變作經鈔。」短短幾句,將磁州窯悠久歷史、創立者英名、瓷器瓷業於民於國之重要、製作的諸般技巧和高難要求、製作工藝燒造品種、銷售範圍及經營收益等高度概括出來,作者對磁州窯的熱愛之情、自豪之感亦躍然器表!磁縣博物館藏觀臺窯「繪瓷做枕妙陶然」詩文枕,將瓷枕作者的文人身份、瓷枕晶瑩潤澤的釉色、冰清涼爽的質感,以及臥枕沉思、作詩吟唱的愜意,十分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

  

  圖8 邯鄲私人藏金代八角形鷹逐鴨紋枕

  

  圖9 河北省博物館藏金代白地黑繪 童子釣魚橢圓形畫枕

  

  圖10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元昭君出塞圖枕

  邯鄲私人收藏的金代八角形鷹逐鴨畫枕(圖8),畫面上黑鷹從高空撲下,一鴨倉皇而逃,一鴨入水躲避,鴨翅尖露出水面,水花四起,蘆葦也似在搖顫。藝人以自己豐富的生活積累和非凡的繪畫功力,營造出一種驚險緊張而又真切動人的氣氛,是一件極富生趣的佳作。河北省博物館收藏的釣魚枕,畫河邊一男童持竿垂釣,兩魚正爭食魚餌,男童雙目凝視,準備揚竿甩線,神態極佳,魚旁畫了條細細的曲線,顯出了平靜的水面,河邊點綴幾叢野草,畫面線條簡潔,用筆準確,著墨不多,即將男童的體態神情表現得惟妙惟肖(圖17)。像這樣的精湛之作在磁州窯的瓷繪作品中數不勝數(圖9——10)。宋元磁州窯的這種以簡筆寫意手法表現歷史故事和濃鬱生活風情的繪畫裝飾風格,不僅影響了元代以降民間的青花裝飾,而且明末以後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石濤、林風眠等繪畫大家的筆意風格也可以從這裡找到歷史淵源,難怪當代繪畫大師李苦禪面對磁州窯遺珍不禁感嘆:「我畫了一輩子,還不如這幾筆厲害。」

  二是落難畫家窯場謀生紋樣:

  宋金、金元戰爭導致社會動蕩,一些院體畫家及民間畫家為了躲避戰亂,只好降低身價到民間窯場謀生。1987年,北京大學考古系、邯鄲市文研所聯合對觀臺窯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窯場的金、元代文化層直接疊壓堆積在一起。這表明觀臺窯因自身的民窯屬性,加之地處偏僻,沒有(或極少)受到戰爭的破壞而一直在連續燒造,從而為落難的文人書畫家提供了棲息之所。近來有地方文化愛好者在觀臺鎮西部附近的天寶寨一山洞內,發現了記錄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閏七月元明河南、河北戰爭之時,磁州周邊五府十三州官民「一萬餘戶」在此「避兵」的「天寶寨記」,似能成為上述觀點的佐證。從存世瓷繪作品的題材和思想內容看,金元時期磁州窯燒造了大量反映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及宮廷生活的畫枕,如「堯王訪舜」「羲之愛鵝」「李白觀瀑」「雪夜訪普」「趙抃入蜀」等,畫面景物繁複,用筆工細,繪製精美,且題材廣泛,立意高遠,顯然出自文人中的名家高手。尤其是「屈原投江」「烏江贈馬」「昭君出塞」(圖18)等歷史故事畫枕,借古喻今,以筆為槍,表現了金元文人反對異族統治的強烈抗爭精神和愛國思想。

  

  圖11 日本私人藏金代綠釉題詩枕

  

  圖12 甘肅省博物館藏北宋明道元年款 (1082年)白地黑花枕

  三是隱逸文人筆墨耕耘紋樣:

  魏晉以來,在中國社會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階層——士。他們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能上能下,可官可民,既可以將民間畫風帶進上層社會,又能把士夫文人畫技引入民間,從而促進了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受禪、道影響,宋元時不少文人雅士以居士、道人自號,如北宋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蘇軾號稱「東坡居士」、黃庭堅號為「山谷道人」,元代黃公望自稱「大痴道人」等等。甘肅省博物館藏有一方繪製精美的北宋年款磁州窯白地黑繪長方形虎紋畫枕(編者註:學術界傾向認為該枕為元代產品),枕面釉下以黑彩行書有「明道元年巧月造 青山道人醉筆於沙陽」, 字體剛健有力,功力渾厚,顯然為一文人高士的「醉筆」之作(圖12)。

  

  圖13 金代磁州窯海獸銜魚紋橢圓枕(大定五年墨書款)

  金元時期,異族統治者對漢族實行殘酷的壓迫和歧視,並一度取消科舉制度,使文人失去了晉升的機會,心情充滿壓抑、失望和仇恨。不少文人持守民族氣節,終身隱逸,如倪瓚;一些人始而希望得朝廷賞識,繼而失望歸隱,如黃公望等。這些隱逸的文人高士多數退隱山林,研習書畫、琴藝,賦詩、品茗,對酒當歌,以此修身養性,標立自身品操的清潔高逸。一些人到磁州窯場繪畫、題詩,一展才藝。如觀臺窯出土了大量枕面題有「漳濱逸人制(造)」,底部印有「王氏壽明」戳記的繪畫、詩文瓷枕。其中畫枕有磁縣博物館藏山水人物升仙枕、「雪夜訪普」枕(圖13)、「仙人故事」枕、「三顧茅廬」枕及道教故事枕等,用筆工細、繪製精美、紋飾繁茂;詩文枕除著名的《枕賦》(圖14)枕外,還有邯鄲私人藏《扇銘》枕,磁縣博物館藏《朝天子》枕等,均為楷書,字體寬博、章法嚴謹、功力深厚。從其題款及詩賦皆通、書畫精能等情況看,顯然是一位隱居在漳河之濱觀臺窯場的高人逸士所作。

  

  圖14 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藏元代長方形《枕賦》枕

  

  圖15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元山水人物圖長方形枕

  

  圖16 河北省博物館藏金代高士觀月圖畫枕

  在磁州窯的眾多文人繪畫中,有不少堪稱佳作的「隱逸山水」繪畫,表現了隱者悠閒、幽靜的生活場景,同時也展示了他們在繪畫技法上的非凡創造。如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元代磁州窯《高山流水圖》畫枕的前立面亦是一幅構圖獨特、繪製精美的金元山水人物畫(圖15)。該畫平遠構圖,遠景為三座連綿的山峰,取自唐代大詩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之詩意。近處左岸山石崎嶇,古木參天,幾幢茅屋掩映在綠蔭之中;右岸長長沙渚伸向水中,似有主僕兩人佇立其上望著遠去的江水;對岸隱約一隻小船,幾位漁夫張帆出行。畫面山高水闊,江天浩渺,一派蕭瑟靜謐的景象。河北省文研所收藏一方如意形山水人物枕,其枕面所繪《高士觀月圖》則是典型的「一江兩岸」式構圖:左側山石中繪三棵蒼老古松,伸向江中的巖壁上一老者拱手立於岸邊,仰面觀月;右岸沙渚上畫低矮叢樹。枕壁繪卷草紋;底部有豎式陽文「張家造」戳記。該枕於1962年出土於磁縣冶子窯,從其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看為典型的金代器物(圖16)。可見,元代晚期大畫家吳鎮所謂「一江兩岸」式構圖,其實在金代磁州窯文人瓷畫中已經出現。而該幅畫面所營造的清幽、恬淡的意境和蕭疏、空寂的風格也與元四家之一的倪瓚畫風極為相似。可以說,磁州窯白地黑花繪畫既是受「文人畫」影響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同時它以自己多方面的創造,促進了文人畫的完善提高,為文人畫在元代的完全成熟做出了貢獻。

  

  宋時磁州窯瓷枕多為刻劃花或剔花裝飾。金磁州窯枕多為釉下黑彩裝飾。到了元、明時期,則以高溫釉上黑彩彩繪為主。瓷枕的紋樣也多呈現赭彩或褐彩。這是磁州窯瓷枕鑑定的要點之一。另外,古代磁州窯枕紋樣的繪畫,手法比較流暢,一氣呵成。因此紋樣瀟灑、瑰麗。形象生動、活潑,情趣。而後世仿品瓷枕繪畫手法比較呆板,對繪畫形象把握不準確。如磁州窯嬰戲紋枕上的兒童形象。古代的繪畫用筆很流暢,依靠線條的不同粗細,表現人物的面部結構,簡單幾筆就烘託出人物的神態,充滿情趣。而現代仿品畫得比較生硬,有的儘管畫得很仔細,做了過多加工。但人物形象呆板,對動作的描繪沒有抓住主要特徵。尤其是手的表現,面部表情的表現。現代仿品中的兒童形象多有眼無珠,顯得很粗率,缺乏神採。包括磁州窯動物紋樣枕,新舊作品在繪畫方面的差距還很大的。

  

  四是其它紋樣:

  牡丹紋此類紋樣為磁州窯陶瓷使用最多最久的紋樣,牡丹在中國傳統裝飾中被稱為「富貴花」,自唐以來見諸於各類裝飾。牡丹寓意幸福美滿,富貴昌盛。唐宋之際牡丹曾被封為花中之王,牡丹花在中華民族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蓮花紋磁州窯陶瓷裝飾主要紋樣之一。蓮紋的出現和中國佛教盛行於民間有關。佛教文化中,舒展的荷葉上配著盛開的蓮花,纏枝蓮紋也很常見。在民間老百姓詠蓮出汙泥而不染的高潔,含有神聖的意義。蓮紋在磁州窯陶瓷裝飾中被廣泛地使用,更大意義在於取其吉祥的含義,蓮花綸魚取諧音「連年有餘」、兒童戲蓮寓意「連生貴子」。

  

  茶花紋在磁州窯裝飾中常用,特別多見於白釉黑彩、紅綠彩的裝飾中。在民間常用來表示祝福,或寄以美好企盼。

  菊花紋中國傳統花卉紋樣。菊深秋開花,不畏寒。據傳以其花泡水可以治病,朱孺子常飲用於菊和梧桐子泡的茶,以後成了神仙。古人認為菊花能輕身益氣,令人長壽。菊花還被看成是群花中的隱逸者,並贊它鳳勁齋逾遠,霜寒色更鮮。故常喻為君子。菊花是文人喜愛的花,將菊花紋樣賦予多種含義,磁州窯陶瓷裝飾中經常使用。

  忍冬紋古代寓意紋樣,多作為佛教圖案使用,可能取其「益壽」的涵義。磁州窯常用做邊飾。忍冬是一種纏繞植物,俗稱金銀藤,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伴,凌冬不凋,所以稱為忍冬。

  卷草紋在唐代開始流行,宋代陶瓷裝飾中使用普遍,磁州窯陶瓷以卷草紋做邊花的裝飾,白釉黑刻在玉壺春瓶,以卷草、卷葉的紋樣裝飾造型,圖案紋樣豐滿,張力十足。

  

  蕉葉紋磁州窯裝飾中常用紋樣,做主花紋時裝飾在造型腹部,以卷葉形式用做邊花。常青植物,葉形寬大舒展,具有象徵青春美好的寓意。

  虎紋 虎的雄健、威猛是許多藝術形式表現的內容。在磁州窯陶瓷裝飾中虎紋被描寫得生動有趣,弓起的背部,表現出時刻躥躍的架勢,靜中寓動,以簡潔凝鍊的筆法畫出虎紋,並以虎紋的變化表現出動感,概括了猛虎的氣勢。有趣的是虎的面部畫得俏皮而滑稽,反映了民間陶瓷裝飾的特徵。 龍紋磁州窯裝飾使用很多的紋樣之一。龍在中國是人們意念中的神獸,有至高無上的力量,龍的形象也是一種組合的形象。磁州窯裝飾中的龍紋是具有無限能量的蛟龍,但又是具有平民色彩的龍,龍的形象並不兇惡,顯得和善而俏皮,這和許多工藝裝飾上的龍紋不同,與後世明、清瓷器裝飾的龍紋也不同。

  

  鳳紋鳳凰和龍一樣,是古代人民想像中的傳統的造型,每一個人都有他心中的鳳凰形象。鳳凰是代表皇后的,龍鳳配被人們認為是最佳的組合。鳳同樣是人們想像中的形象,也是以現實生活中多種飛禽、動物組合而成的。 鹿紋 鹿紋在磁州窯裝飾中經常出現,主要是傳統文化中借鹿的諧音寓祿,來表示一種祝福。鹿在民間傳說中被視為瑞獸,一種神物,是人升仙時的乘騎,代表吉祥和財富。在磁州窯瓷枕上鹿紋圖案使用更加普遍。畫法也更為生活化,有在山林中奔跑的小鹿,也有漫步於草叢之間回首顧望的子母鹿。

  鶴紋 傳統寓意紋樣,《淮南子·說林訓》:「鶴壽千歲,以極其遊。」鶴的年壽長,常用為祝壽之辭。因此吉祥紋樣中多有鶴紋。磁州窯裝飾中的鶴紋,通常用筆線條簡練。紋樣畫得充滿童稚氣,有的鶴抬腿伸脖,注視水中的食物,有的鶴雙腿伸直,振翅高飛 。

  花鳥紋磁州窯裝飾的主要題材之一,在瓶、罐上,特別是陶枕上最為多見。通常用筆精練,線條勁挺流暢,風格活潑,以展翅飛翔的小鳥、小雀,喜鵲登枝等圖案表現出生機盎然的情景。這些都表現了磁州窯畫工對生活的熟悉、觀察的細膩探人,達到了意到筆到,表現了非常生活化,非常生動的繪瓷圖案。

  

  魚紋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大量出現,也許曾經是部族的圖騰符號。這種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動物,被人們廣泛運用於器物裝飾上。磁州窯裝飾中魚紋的品種是非常豐富的,表現了不同的色的形象,最常見的有鯉魚、草魚、鰱魚、鯰魚。在磁州窯陶器上的魚紋,多為肥壯,鰭、尾上翹,表現出很強的動感,看似像在水中遊動。

  以相反的方向,插繪魚紋和水草。表現出魚在遊動的感覺。磁州窯的工匠還用繪間或兼剔、刻的手法,把生存在漳河裡的各種魚的動態很寫買地表現在陶瓷的瓶、罐、缽、盆上以一種純真、浪漫的情感描出或溯水而上、或在荷蓮中靜息、或躍出水面爭食嬉戲的各種魚,用水草的飄拂暗示水的流動,靜中寓動。

  鴛鴦紋磁州窯陶瓷中普遍使用的紋樣。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鴛鴦鳥是愛情的象徵,雌雄偶居,形影不離,成雙成對在一起,是甜蜜美好愛情最形象的表徵。磁州窯陶瓷的盤碗,特別是瓷忱上用此類圖案最多。

  

  五、從古今燒成不同特點看真偽

  古代窯爐燒成需要長達幾天的周期,產品在高溫窯爐中長時間的充分的火工揉煉。古代燒成溫度略低,火工燒成方法留下的痕跡,形成了磁州窯瓷枕釉熟胎不熟現象。古代磁州窯瓷枕一般胎質疏鬆,不緻密。質地密度小,比重小,產品成品率比較低,有的產品時出現火刺、煙燻、粘疤等。與此相反,現代仿品瓷枕一般呈現過度燒結,釉薄而瓷胎過度收縮,比重較大。有很沉的重量感。仿品使用現代液化氣梭式窯燒成。燒成時間僅為十幾個小時。快燒快出爐,缺乏在窯火中經久磨練的時間。釉色很寡淡,不厚潤。看起來表面總是有一層浮光與賊光。另外,液化氣一種潔淨的能源,燃燒時,它起火猛,火力大,燒成時間也十分快捷。由於其所含的化學成分與古代燒成使用的薪柴、煤炭中成分不一。自然也會留下現不同的產品外觀。這些現象都可作為鑑定磁州窯真真假的依據。

  

  總之,目前磁州窯的仿品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有的仿製技藝之高超令人驚訝,連長期從事陶瓷鑑定的專家也曾被打眼。現代流行復古熱,好的磁州窯瓷枕仿製品固然可列入工藝品行列,但它與作為藝術品的古代瓷枕,畢竟存在著巨大的時空差距。雖然都是瓷枕,然而它們的時代風貌、歷史文化內涵以及經濟價值卻大相逕庭,從嚴格意義上講,雖然都是瓷枕產品,但真品與仿品它們的真實內涵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因此磁州窯古今作品有著涇渭分明的差距,最起碼在製作的年代上就存在著「真」與「偽」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磁州窯瓷器如何鑑定辨偽?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起著稱,也燒造宋三彩和金元紅綠彩等,開創了我國瓷起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 磁州窯瓷器都有哪些鑑定方法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磁州窯瓷器都有哪些鑑定方法 市場上的古瓷器不乏不法商販造假的,那麼怎樣去鑑定古瓷器的真假呢?
  • 磁州窯紅綠彩瓷器特殊的顏色
    磁州窯紅綠彩瓷器是釉上彩低溫釉瓷器,以礬紅彩為主,綠彩為點綴,磁州窯紅綠彩瓷器是磁州窯創新,為明清五彩瓷器和粉彩瓷器創新提供了基礎。磁州窯紅綠彩瓷器工藝磁州窯紅綠彩瓷器用毛筆蘸紅、綠等低溫顏料,在已經高溫燒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繪花紋,再置於800℃左右的彩爐中,二次燒成的低溫釉上彩瓷。
  • 宋瓷鑑定——從蘇富比春拍磁州窯小碗——講講磁州窯的鑑定方法
    很長一段時間裡,磁州窯是個不怎麼被重視的窯場,但是,磁州窯的研究價值一直高於其經濟價值。最近幾年,磁州窯逐漸的被藏家所重視,這跟藏家整體的研究和審美水準增高是分不開的。索性山人今天就講講磁州窯碗的鑑定。
  • 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特色的磁州窯紅綠彩瓷器
    磁州窯紅綠彩瓷器是釉上彩低溫釉瓷器,以礬紅彩為主,綠彩為點綴,磁州窯紅綠彩瓷器是磁州窯創新,為明清五彩瓷器和粉彩瓷器創新奠定了基礎。磁州窯紅綠彩瓷器工藝磁州窯紅綠彩瓷器用毛筆蘸紅、綠等低溫顏料,在已經高溫燒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繪花紋,再置於800℃左右的彩爐中,二次燒成的低溫釉上彩瓷。其彩料包括紅、綠、黃、黑、金、銀等色,因紅、綠兩色彩為主,故通常稱為「紅綠彩」。
  • 瓷器鑑定六大必學要領
    現代制瓷行業,因為利益的驅使及其他各種原因,仿古瓷器的製造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很多仿品還動用了高科技手段,這就需要瓷器投資收藏者能夠具有識別真假的慧眼,善於辨別真偽瓷器。一看造型不同時代審美標準不同、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各異,生產的陶瓷產品有不同的造型特點,這是陶瓷鑑定的重要依據。
  • 什麼樣的磁州窯瓷器能拍出天價?藏友別再被坑了,磁州窯瓷器也有不...
    什麼樣的磁州窯瓷器能拍出天價?藏友別再被坑了,磁州窯瓷器也有不值錢的 1,自明洪武設立御窯廠以來,官窯產品往往影響 著民奮產品,但民窯中受官窯新產品影響出現的新造型
  • 李宗揚:瓷器辨偽不是件難事
    原標題:李宗揚:瓷器辨偽不是件難事   盛世收藏亂世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手裡的閒錢多了,「收藏」一詞正以鋪天蓋地之勢席捲全國,但是仿製造假問題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古玩四大重點門類的瓷器,仿製造假問題更是讓頗多收藏愛好者談之色變。「瓷器水深」成了行裡的共識,不但在於真假難辨,而且同樣是真品的瓷器,也有好壞優劣之分。
  • 瓷器藝術-磁州窯收藏知識
    著名民窯磁州窯,位列瓷器遺珍之中。磁州窯的瓷器藝術之美可以說無與倫比,特色的黑白花對比瓷器猶如一顆瓷器的明珠吸引著瓷器愛好者期盼的目光。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磁州窯及其相關收藏知識,使您蕩漾在瓷器長河中享受磁州窯瓷器帶來的藝術之光。
  • 磁州窯瓷器中的嬰戲世界
    磁州窯系的民窯裝飾藝術堪稱我國瓷器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再者,宋朝統治者以文治國,而金元朝統治者對文人階層的控制較為鬆弛,整個社會風氣比較寬鬆,失意於科舉制的文人亦參與到瓷器的創作中來,為民窯的釉下彩繪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發揮空間。北宋時期,定窯、磁州窯、耀州窯等許多窯口都曾用嬰戲圖作裝飾,其中尤以磁州窯釉下彩繪的嬰戲圖最富表現力;北宋後期至金代,磁州窯的繪畫裝飾藝術達到頂峰,黑剔花、黑釉刻花、模印花、白地黑花等最為典型。
  • 磁州窯民窯瓷器的介紹和特點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器,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北方各地紛紛仿製,中心窯場以邯鄲市的觀臺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一)磁州窯瓷器的介紹磁州窯瓷器時代集中在遼、金、元這幾個大的歷史時期,其中以遼、元兩個朝代的瓷器最為豐富,精品也最多。由於遼、元兩朝的本土與政治中心是在內蒙古地區,保存完好的城址與墓葬為這些瓷器提供了很好的埋藏環境。
  • 明代瓷器紋飾特點是什麼與如何鑑定明代瓷器?
    後仿品有時忽略此點,在鑑定時應注意觀察。明代瓷器上有以文字作為紋飾裝飾內容,如梵文、阿拉伯文、壽字、福字等。如何鑑定明代瓷器?明朝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發展階段,以景德鎮為主的官窯器有了很大的發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築陶瓷和其它類型的陶瓷製造大大地超過了以前歷代,展示了陶瓷業大發展的局面。
  • 白地黑花的締造者磁州窯,不同朝代磁州窯瓷器色彩怎麼鑑別
    磁州窯打破了宋代定窯瓷器以白為美得束縛,開創了白底黑花的宋代磁州窯,打破了定窯白釉刻畫模式,以黑色紋飾點綴白釉,迅速擴散到民間,成為宋代北方民窯瓷器廣泛使用的瓷器。如果當時定窯代表北方官窯瓷器,那麼獨特審美的白地黑花的磁州窯就是民窯瓷器代表,使用率非常高。
  • 明代瓷器鑑定就這幾招
    明代青花、五彩、鬥彩瓷器是瓷器生產的主流。如何鑑定明代瓷器,具體說來,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1造型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鑑別真偽的重要依據。若能諳熟並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掌握了一種比較可靠的鑑定方法。若能經常測量器體部位,體重厚薄,數量大小,對於鑑定工作更為有利。
  • 白地黑花的締造者磁州窯,不同朝代磁州窯瓷器紋飾色彩演變特點
    磁州窯打破了宋代定窯瓷器以白為美得束縛,開創了白底黑花的宋代磁州窯,打破了定窯白釉刻畫模式,以黑色紋飾點綴白釉,迅速擴散到民間,成為宋代北方民窯瓷器廣泛使用的瓷器。如果當時定窯代表北方官窯瓷器,那麼獨特審美的白地黑花的磁州窯就是民窯瓷器代表,使用率非常高。
  • 宋代磁州窯梅瓶瓷器的市場價值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中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歷史上有名的磁州窯瓷器1.中國磁州窯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白地黑花龍紋大盆類似的白地黑彩剔花梅瓶,在國內是所知同類器物的較大件不多見器物之一,此梅瓶運用了磁州窯白地黑彩剔花裝飾技法,白地黑彩剔花是磁州窯裝飾技法當中最為精湛的種類。
  • 瓷器收藏鑑定鑑賞之瓷器裝飾工藝大全
    如何「識古」呢?我是瑞楨文化大奎,接下來就讓我與你們分享一些收藏鑑定鑑賞知識,一同領略藝術之美!瓷器是古董收藏類別中的一個大類,那麼我們在做瓷器收藏的時候應該做些什麼?怎麼鑑定瓷器的真假及年代呢?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給大家分享一下各個朝代的瓷器收藏鑑定鑑賞的知識,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如果能夠分享,那就更感激不盡了。上期我們分享了中國瓷器的歷史(傳送門:),為了便於各位朋友更好的學習瓷器鑑定鑑賞,今天分享「瓷器收藏鑑定鑑賞之瓷器裝飾工藝大全」。
  • 地方窯瓷器收藏:磁州窯拍賣TOP10
    磁州窯是中國老窯口中民窯的代表,也是北方最大的民窯系,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相對於宋代五大官窯,磁州窯瓷器因為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產量很大,且流傳到今天的數量也非常多。磁州窯繼承了邢窯、定窯的諸如刻花、劃花、剔花、印花等裝飾技法,又發展出了釉下彩繪的裝飾技法,這個技法開創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
  • 瓷器鑑賞:仿《磁州窯·小執壺》,釉層單薄,顏料單一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27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
  • 瓷器鑑定專家張偉:瓷器簡述和鑑定技巧
    瓷器鑑定專家——張偉簡介:張偉,中國收藏家協會陶瓷委員會認證專業鑑定師,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認證專業鑑定師,安徽、江蘇、河南等幾處博物館鑑定顧問,藝術收藏網瓷器鑑定師。擁有二十多年瓷器研究探討經歷,對傳世、出土、回流等老瓷器深入研究,每年上手老瓷器達幾萬件,曾數次到考古研究所和市場一線深入考察和研究,對瓷器、雜項等鑑定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秉承誠實做人,誠信做事,勤奮好學,直言正義的理念,在古玩行業發揮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