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磁州窯瓷器都有哪些鑑定方法
市場上的古瓷器不乏不法商販造假的,那麼怎樣去鑑定古瓷器的真假呢?古瓷鑑定方法只需打破傳統的閱歷斷定方式,從胎土和釉體由重生到老化這一本質改動的天然規律去知道、去研討,才能不斷得到開展。
磁州窯瓷器鑑定知識1:
高嶺土和瓷土合成後製作瓷胎,含鐵量不超過百分之三,溫度達到一千二百度燒成。燒成後釉面不露胎,堅硬如鐵聲。在高嶺土和瓷土的應用比例方面,歷代不一樣。在元代摻高嶺土十分之三左右,到明代是十分之三、四,到清代摻高嶺土是二分之一(一半)。因此歷代的瓷從圈足露胎的部位可以看出,並且有滑潤,含鐵硬澀、滑潤、光滑之區別,這也成為鑑定的依據。由於高嶺土的產地不同,其成分比例也不同,如:景德鎮產高嶺土內黏土和瓷土本身成分比例就相當適合制瓷。
磁州窯瓷器鑑定知識2:
微觀觀測法、比色法、容重測試法
這幾種方法基本上都是從實際出發,通過對實物進行觀測、測試找出來的規律,總結成明朗的數據。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 一標準」,沒有多少值得懷疑的。誰去觀測也都是如此,誰去測定也都是一樣。經得起每個人來考驗,不存在任何保密和保留的訣竅。(相關文章已經公開發表在《中國收藏》和《中國文物報》上。)
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有許多。因為容重測試法只對宋代到現代的古瓷而言,宋代以前半陶半瓷的古陶瓷還未進行測試,近代的「耐火土」、「青磚土」作的仿製品也不在此類瓷器範圍。應用它時要區別對待。關於比色問題,由於資料不多,很難全部作出標樣和資料庫,這也只是「半成品」的數據。
本方法好在是集合四種鑑定法於一體,叫「四合一」鑑定法,只要一種方法不對即可否定,所以用「四合一」鑑定法鑑定出來的結論是99%可信的。「四合一」鑑定法在理論上很通俗、設備上很簡單、操作上很容易、驗證上很準確,是一種人人皆可學會、人人皆能成為一個鑑定師的適用性很強的好方法。
儘管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誕生了,其缺陷也一定是存在的,應當讓我們共同去逐步改善它,完善它。
磁州窯瓷器鑑定知識3:
從表面看有浮亮是新瓷,老瓷是從釉底發出的光,沒有那種浮光,對著光線斜看時在彩釉面和彩釉邊上可見蛤蜊光(即:蛤蜊皮裡面有一種紫藍的光澤),還要看土鏽和胎質老化,質地的情況,製造繪畫工藝,這樣可以初步斷代,如果有描金的地方要看器物保護情況,看畫面釉子是否掉、色澤對否,因為鴉片戰爭前在瓷器上塗金是用鏹水(民間叫壞水或王水的)作為溶劑塗的,時間長就會掉,而且金色也不是特別亮,這是鑑別瓷器塗金的一個標準界限。如果見到款識或釉面下面有舊的痕跡,那就是在舊件上後塗釉重新燒制的,是舊件偽造年款或偽造典型器件ˇˇ。
磁州窯瓷器鑑定知識4:
公 安部評審通過的古陶瓷老化痕跡鑑定技術,應在古陶瓷鑑定上加以推廣應用。目前已經確定並應用的十種老化痕跡鑑定標準列舉如下:腐蝕線,幾何圖形,腐蝕坑點,腐蝕斑塊,局部釉面脫落,變色氣泡,破口氣泡,腐蝕網紋,胎體析鹽,釉面混融。可通過微觀鏡觀察釉面的老化痕跡特徵,反覆比較,了解並掌握這十種老化痕跡的形貌特徵。
磁州窯瓷器鑑定知識5:
鑑賞古瓷在強調器型紋飾工藝流程的同時,若能突出古舊特徵、熟練運用上述鑑賞標準,則能將真品贗品較準確的區分開來,同時在解決高古瓷鑑定無量化標準問題上邁出一大步,必將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