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溫故】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020-12-06 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溫故】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近70年奮鬥,我們的人民共和國茁壯成長,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鬥,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

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我們今天常說要「講理」「有理走遍天下」等,應該說這些話語都是受到了宋明理學的影響。說起宋明理學,大家總覺得很抽象高深,其實它以多種方式一直浸潤到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被譽為宋明理學開山鼻祖的周敦頤,對他的哲學思想很多人可能不大了解,但大家都知道他的散文名篇《愛蓮說》。再如張載,他的太虛、神化思想也很艱深,但其「橫渠四句」「民胞物與」的思想影響極其廣泛,最能鼓舞激勵人向上向善。

那麼,作為理學集大成的朱熹,很多人知道他的代表作《四書章句集注》,但是在今天他的哪句哲理名言傳誦至今呢?可能很難說。然而,朱子的好幾首哲理詩則影響力極大,如《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在今天可謂廣為人知,想來這也是朱子所始料未及的。

朱子早年對佛教禪宗甚為著迷,他年僅19歲就中了進士,據說進京趕考時,他隨身帶的只有一部大慧宗杲禪師的語錄。朱子22歲任泉州同安主簿,其間與父親的朋友李侗往來甚密。李侗是二程的三傳弟子,他對朱熹強調要理會「分殊」,而不在「理一」,意在把朱熹從佛禪的玄思裡拉回到儒家經世致用的實修中。在與李侗長達11年的親密接觸中,朱熹逐漸為他的思想和修養所深深折服,後來決意拜李侗為師,在思想立場上堅定地回到孔子儒學。

《春日》這首詩應該說反映的正是他在李侗的影響下,從迷於佛禪到走向孔門純儒這一心路歷程,也反映了思想轉變後,他對儒學大道的理解、體悟與欣喜,因此這首詩也是其心靈和生命境界飛躍的華麗綻放。「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這兩句是寫景,「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寫意。「泗水」象徵孔子儒學之道。這首詩總體上是說對儒學大道和真諦解悟後,心境的開闊和清朗,生命意趣上一片生機盎然。「等閒」是平常的意思,「東風」也是比喻聖人之道。儒家的聖人之道不離日用尋常,這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反映。《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一旦認識、體悟到儒家的大道——「東風」,則日用尋常(萬紫千紅)都是道場(春),都是活潑潑的美好景致。「等閒」也反映出一種氣定神閒、從容自若的氣象,清儒陸世儀認為這首詩道出了一貫氣象。

朱子還有《春日偶作》詩一首:「聞道西園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臨。千葩萬蕊爭紅紫,誰識乾坤造化心。」這首詩與《春日》相呼應,「東風」也可以說就是「乾坤造化心」。此外,朱子還有詠《曾點》詩一首:「春服初成麗景遲,步隨流水玩晴漪。微吟緩節歸來晚,一任輕風拂面吹」,這與《春日》在意象上也可以關聯映照。朱子還有名詩《觀書有感二首》「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特別是第一首後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影響也非常巨大,不亞於「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源頭活水」也可理解為《春日》詩的「東風」。這幾組詩都收在朱熹的文集《晦庵集》卷二,基本上是上下相鄰出現,屬於朱子早期師從李侗,歸宗儒門,學有所得後,反映心靈和生命境界翻轉提升的作品。明儒馮從吾曾論及朱子的這些詩,認為「學問透悟乎此,是從先天未畫處立根,故曰立天下之大本」。

習近平總書記活用朱子的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以說也是對朱子原詩意境的升華。「等閒」反映了在當今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下,要有一種氣定神閒、自在從容、大氣磅礴的大格局、大定力、大自信。「東風」是今天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復興的新時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入全新階段的新時代,是中華文明傳承創新、走向世界的新時代。同時,「東風」也是浩浩蕩蕩的世界大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康莊正道、人間大道。「萬紫千紅總是春」,反映了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世界發展康莊大道的堅定信念,也表達了應尊重各國根據各自國情選擇多樣發展的道理,「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止於至善」,共建繁榮、穩定、和諧的人類地球村的美好願景。(作者:翟奎鳳,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18日 02版)

相關焦點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    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我們今天常說要「講理」「有理走遍天下」等,應該說這些話語都是受到了宋明理學的影響。
  • 《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是朱熹的遊春踏青之作。他的詩語言簡潔明白,意風格清新、活躍明朗、富有哲理著稱。此詩表面上看似是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而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
  • 春光明媚: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一句出自朱熹的《春日》 ,詩人高度的讚賞了春天的美景,人們一眼就能看出春天的容貌,因為春天百花盛開,萬紫千紅,讓人能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2、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每日詩詞:「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代·朱熹《春日》譯文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注釋春日:春天。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尋芳:遊春,踏青。
  • 如何拍攝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唯美意境?
    畫面構思「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兩句詩詞寫的就是春遊觀感。「東風面」指代的是春天的樣子,「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春風吹得百花開放,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詩人眼中的春天
    說起春天,就讓我想到了一首詩,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而其中「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歷來被傳為名句的。說到這,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首詩了吧?我們今天就要來欣賞朱熹的這首詩。朱熹,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
  •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詩詞天地】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準確地描畫出了春天的特徵,成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來形容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知詩人】朱熹,中國古代先哲,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亦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屬江西),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 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簡直寫得有聲有色,情理交匯,讀來興趣盎然,而毫無生澀意味。詩歌藝術早已滲入中國人的骨髓之中,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吟誦幾句出來,這大概就是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所有。作為一位傳統意義上的文豪,在專注於理學研究的繁忙之餘,朱熹當然也會時不時作上幾首詩歌傳情達意一番。
  • 春日讀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每當春姑娘衣袂飄飄的把溫暖的春風灑向田野大地,用她輕盈的腳步在千山萬水間踏出一片桃紅柳綠之時,我們便會感受到一種新生的力量,不油然地為這春天的光景而沉醉喝彩,這時,南宋朱熹的《春日》映入眼帘,恰好詮釋了我們對春天最真切的感悟。
  • 如何拍攝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古詩意境?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詩面很好理解,暖暖的春風,五顏六色的春色,那麼就尋找這些畫面拍攝吧。拍攝思路萬紫千紅是比較鮮豔的色彩,個人感覺如梨花和白梅花不適合來表現,因為色澤太清淡。可以試著用二次曝光,拍攝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萬紫千紅畫面。除了單純地拍花卉,我們還可以借景寓情,多帶一些有意境的環境元素。比如古建築前的花卉,比如有小橋流水春花開的場景。還可以在畫面中拍攝進人物和動物,讓春景更加充滿生活的氣息。
  • 理學大師的春天:解讀朱熹「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本文認為,「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對上句「等閒識得東風面」的解答。兩句合起來的意思是:很容易就能看到東風的面目啊,那各色各樣的花就是它了。以下是正文。從古至今,寫春天的詩文實在是太多了,名篇佳句數不勝數。「萬紫千紅總是春」,詩句出自宋代大儒朱熹。原詩以《春日》為題,是一首七言絕句。共四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一首遊春詩,但又不同於大量常見的同類詩,以寫景抒情為主,此詩更賦寓了哲理。這不稀奇,宋人本來就喜歡以「理」入詩,蘇軾、王安石都是此中好手。朱熹作為理學大師,寫理趣詩自然是拿手好戲。
  • 漲知識:「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不是寫春天的詩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歌就是朱熹的《春日》。詩歌的最後兩句我們都非常的熟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就是說,春天來到這個世界當中,處處都有春的氣息,誰都可以輕易看出來春天的面貌。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春天的景致。
  • 《春日》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隱藏的哲理詩
    (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這裡指晴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而下面幾句,也是他學習孔子的儒家之道有所得後感到的暢快之意。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嘉賓王立群點評:朱熹是中國著名的理學家。理學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性理和哲理,所以理學家寫詩往往多是寫理。但朱熹非常巧妙地把哲理的內容和感性的方式結合起來。朱熹寫的這首詩是很有哲理的,他還有一首詩《觀書有感》同樣如此。其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講吧秀古詩詞解說
    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色。那麼今天有什麼故事要講給大家聽呢?這首詩的作者朱熹一生致力於研究理學,不僅自己如此,他對自己的兒子要求也十分嚴格。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色。是詩人的遊春觀感。那今天我們能夠從這首詩裡學到什麼呢?「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兩句可以用來表達春天的豐富多彩,勃勃生機。好啦!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臨淄人民廣場傾聽花開的聲音
    春暖花開的季節,跟隨著東風的腳步,來到臨淄人民廣場,尋找春天最美的瞬間,傾聽花開的聲音。這裡花草樹木繁多,一年四季都是人們休閒的好去處。春天賞花,夏天納涼,秋天賞月,冬天賞雪,最美不過還是五顏六色的春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等閒識得東風面 花開浪漫又一春
    A級景區陸續開放,我市各景區迎來首波出遊小高峰——等閒識得東風面 花開浪漫又一春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鍾灝)三月春光濃似酒。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為了不負好春光,市民也盡情地飽覽眼前美景。「今天出來心情特別好,在家待這麼長時間,現在看到這麼美的風景真覺得特別舒服。」市民李阿虎帶著孩子在櫻花樹下不停地拍照,他告訴記者,「希望疫情能在春暖花開時節裡早日結束,讓我們大家能夠完全放鬆地在春光裡遊玩。」安全防護文明出遊雖然我市防疫風險等級下調,患者也宣告清零。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一花一詩詞,尋覓春天的美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是花的海洋, 各種絢麗多彩的花爭奇鬥豔,婀娜多姿,因此賞花是這個季節踏青休閒的主旋律。今天我們就伴隨著經典詩詞,不負春光,出去尋覓春天的美--八種適合踏青觀賞的花。
  • 三月的春光,草長鶯飛,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河邊、公園、校園、山村,都城春意如約而至,還有什麼,比明媚的春光更讓人有奔跑的欲望掌賞聘小編帶你選選你的花語,在都城的路上一起追逐!周末的校園熱熱鬧鬧,也得虧了今天珍貴的春光,大家都出來玩兒。春天不下雨的時候還是很可愛的嘛。春光明媚的今天逛校園和日漸禿出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