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到處都有鳥語花香的痕跡;春風拂過,柳葉兒為它彎了腰。說起春天,就讓我想到了一首詩,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而其中「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歷來被傳為名句的。說到這,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首詩了吧?我們今天就要來欣賞朱熹的這首詩。
朱熹,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
《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我在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裡,來到泗水邊觀花賞草,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色。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色。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
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詩人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
第三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
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
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而除了朱熹這首詩外,描寫春天的詩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江南春》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天淨沙春》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
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3.《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4.《鶯梭》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5.《月夜》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6.《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7.《絕句二首》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8.《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9.《遊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10.《城東早春》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