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隱藏的哲理詩

2020-12-06 麻雀愛讀書2020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這裡指晴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尋常,隨便)

作者簡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諡號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著名的理學家,雖然他也寫詩作文,但他的詩文是為說理服務的,所謂「文以載道」。

就這首詩而言,表面上是寫春遊的,但實際是哲理詩。泗水,在如今的山東境內。南宋時,宋金以淮河為界,泗水其實在金國境內,朱熹遊春不會到泗水邊上去。從這點看,作者已經告訴人們這不是首尋芳之作了,就看讀者是不是細心了。

泗水所在地,在春秋戰國時屬於魯國,孔子曾居於洙水、泗水之間講學授徒。所以朱熹的「尋芳泗水濱」,是指尋求孔聖之道。而下面幾句,也是他學習孔子的儒家之道有所得後感到的暢快之意。

相關焦點

  • 《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南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是朱熹的遊春踏青之作。他的詩語言簡潔明白,意風格清新、活躍明朗、富有哲理著稱。此詩表面上看似是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而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在那碧空萬裡、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詩人和幾個朋友到泗水邊踏青遊春。
  • 【詩詞天地】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這首詩通過描寫泗水河邊春天的美麗景象,讚美了春天無限的生命力,表面上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則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於亂世中追求聖人之道的美好願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奮發圖強的堅毅品質。「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準確地描畫出了春天的特徵,成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來形容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知詩人】朱熹,中國古代先哲,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亦稱朱文公。
  • 【光明論壇·溫故】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引用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通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來起興而結束講話。朱子這句詩蘊含了清新、欣悅、蓬勃的無限生意。    中國哲學是講道和理的學問。唐以前多講「道」,宋以後重講「理」,這就形成了宋明理學。我們今天常說要「講理」「有理走遍天下」等,應該說這些話語都是受到了宋明理學的影響。
  • 春日讀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每當春姑娘衣袂飄飄的把溫暖的春風灑向田野大地,用她輕盈的腳步在千山萬水間踏出一片桃紅柳綠之時,我們便會感受到一種新生的力量,不油然地為這春天的光景而沉醉喝彩,這時,南宋朱熹的《春日》映入眼帘,恰好詮釋了我們對春天最真切的感悟。
  • 朱熹: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02今天,我們便來看看朱熹這首早已名動天下的詩歌作品:《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開頭「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兩句,直接表達出詩人看到眼前美景時候,洋溢於內心之外的愉悅情感。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裡,來到小河泗水畔尋找春天的樂趣,欣賞春天的勝景;春光燦爛,映照無邊,在如此明媚的光景裡,看到什麼都覺得分外新鮮。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詩人眼中的春天
    說起春天,就讓我想到了一首詩,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而其中「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歷來被傳為名句的。說到這,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首詩了吧?我們今天就要來欣賞朱熹的這首詩。朱熹,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
  • 理學大師的春天:解讀朱熹「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小結:查閱了很多文獻資料,對朱熹《春日》這一名作的解讀都有些含糊其辭,特別是後兩句。一致的觀點是這兩句借春花春景說理,且拋開其寓意不論,這兩句本身如何解釋順暢就是個問題。本文認為,「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對上句「等閒識得東風面」的解答。
  • 春光明媚: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冰雪在春光中悄然消融,溪流在春日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過一樣,湛藍得令人心怡。春天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自古文人就有大量歌詠春天的詩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每日詩詞:「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代·朱熹《春日》譯文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注釋春日:春天。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尋芳:遊春,踏青。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嘉賓王立群點評:朱熹是中國著名的理學家。理學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性理和哲理,所以理學家寫詩往往多是寫理。但朱熹非常巧妙地把哲理的內容和感性的方式結合起來。朱熹寫的這首詩是很有哲理的,他還有一首詩《觀書有感》同樣如此。其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是寫讀書以後的感想,但朱熹寫得非常有道理,人之所以能夠不斷獲得新知,正是因為有源頭。
  •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消息,春天的詩詞在這裡: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 [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 如何拍攝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唯美意境?
    畫面構思「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兩句詩詞寫的就是春遊觀感。「東風面」指代的是春天的樣子,「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春風吹得百花開放,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
  • 漲知識:「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不是寫春天的詩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歌就是朱熹的《春日》。詩歌的最後兩句我們都非常的熟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就是說,春天來到這個世界當中,處處都有春的氣息,誰都可以輕易看出來春天的面貌。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春天的景致。
  • 萬紫千紅總是春!他用朱熹《春日》,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春天
    萬紫千紅總是春!他用朱熹《春日》,喚醒每個人心中的春天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 朱熹的這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原來是在損人?
    朱熹最著名的那首《春日》,我們單從表面上來看似乎這是一首抒寫春意盎然的寫景詩,不過要是深挖的話這首詩其實還是一首詆毀、損人詩呢!有的讀者肯定質疑,朱熹這好好的一首寫景詩咋就被說成罵詩、詆毀詩了呢?您別著急,咱們這就來看看這首詩哈!
  • 朱熹筆下別有深意的「東風面」
    朱熹《春日》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詞 章 朱熹《春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講吧秀古詩詞解說
    今天我們的詩詞課要講的是:《春日》快快搬來小板凳!我們上課啦!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色。那麼今天有什麼故事要講給大家聽呢?這首詩的作者朱熹一生致力於研究理學,不僅自己如此,他對自己的兒子要求也十分嚴格。
  •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學古詩詞,朱熹 春日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之時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 65.春日-宋.朱熹:理學大家朱老師把一首哲理詩糊弄成詠春詩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