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歷代玉雕文化的審美品格

2020-09-20 收藏指南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是集審美和仁德於一身的文化載體,玉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

《禮記·學記》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玉象徵著傳統文化中「謙謙君子」的品質。玉器的藝術美與文化內涵更是離不開能工巧匠的雕琢。

良渚文化玉器

玉雕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與良渚文化遺存皆有玉器出土。早期的玉器形制簡單概括,工藝樸拙。紋飾多為對稱的簡單紋樣,雕刻技法有陰線刻、陽線刻、斜面稜線刻、減地凸雕和透雕等。

商代晚期羽冠人形玉飾 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周時期玉雕工藝得到了質的提升,玉作為禮器和祭祀的必需品被大量使用,出現了掛件玉佩、祭祀玉璧、官爵玉佩等小型禮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玉雕的文化內涵和外延也隨之逐步成形。

漢代玉蟬 天津博物館

秦漢將玉雕藝術推向輝煌。此時玉雕受到了儒家文化以及方術思想的雙重影響,使得玉器被理想化、人格化,玉的「美德」也隨之被推廣開來。

同時,玉器也承載著漢代人的精神信仰,「葬玉」習俗風靡一時。漢代玉雕形式多樣,普遍運用透雕技法,陰線刻技藝也更趨於成熟,所做雕刻可以細若遊絲。

如漢代創造了玉雕史上聞名的「漢八刀」技藝,在漢代殮葬所用的玉蟬的腹背、雙眼、翅膀上施加的工藝,刀法粗獷簡練,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世的玉雕技法。

南北朝玉闢邪 洛陽博物館

玉雕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低迷後,在唐代開啟了新的局面。隨著唐代世俗文化的發展,玉雕少了漢代以前的威嚴特徵。

此時的玉雕兼具實用性和寫實性的特徵,飛禽、走獸、人物與生活場面交織,使得此時的玉雕充滿著人情味。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域的美玉不斷東來,其文化也對中國玉雕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代花鳥紋玉佩 湖北省博物館

宋代,中國玉雕發展進入到了另一高峰。民間出現了大量玉器作坊,文人也鍾愛玉器。此時的玉器清新別致,給人以自然的含蓄之美。宋代玉雕紋飾豐富繁多,以龍鳳吉祥為主,還有鳥蟲花草、飛禽走獸、人物、家畜以及幾何圖案等裝飾紋樣。

元代雙螭耳玉杯 杭州博物館

元代的玉雕在融合宋代世俗化和典雅的氣質面貌外,也融合了蒙古族粗獷、古樸的藝術特色。這個時期的各種雕刻技法更加成熟,除浮雕、圓雕以外,還產生了多層次鏤空雕刻。

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工匠製成瀆山大玉海,是元代特大型玉雕,作為巨型酒器,意在反映元代國勢之強盛。

玉雕下部的波浪採用了浮雕加陰線刻的雕刻技法,上部用陰線刻刻畫出翻騰的漩渦,四周刻有龍、鹿、豬、馬、犀等動物浮雕,形態各異,細緻典雅,足見當時玉雕工藝技藝高超。

明代獸面紋玉鼎 湖北省博物館

明清是玉雕與民間文化日趨融合的時期,玉雕題材在此時被賦予各種吉祥寓意。例如「蝠」通「福」、「瓶」通「平」、「魚」通「餘」等,以象徵著人們對美好明天的寄託。此時的玉器製作將傳統的多種工藝融會貫通,各路工匠大顯其技,屢創精品。

玉雕的繁榮離不開工藝的發展,那麼古人又是如何對玉料進行加工的呢?

首先是選料,玉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價值。自西漢中外商貿便捷以後,西域美玉漸漸東來,西域之玉溫潤、通透,尤以和田玉最受人喜愛,美玉的到來也為中國玉雕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在中國的玉雕技法中,還有一項獨具特色,即為「俏色」。有些玉料中經常帶有一些雜色,棄之可惜,匠人們便以雜色部分的形與色為基礎進行設計。

清代玉雕《翡翠蟈蟈白菜》即採用了此類技法進行雕琢。白菜根部基本呈白色,而白菜的頂部及蟈蟈的形態運用玉的黃、綠之色進行表現,塑造出了白菜被霜凍之後的質感以及綠蟈蟈在食用白菜時的場面,極富自然妙趣。

中國古人歷經數千年不斷鑽研、創新玉石雕刻技藝,時至今日,這些技法的綜合運用,更能烘託出玉石之美。

白玉桐蔭仕女圖 清代

由於玉料在古代稀有、尊貴,所以在進行創作時要儘量避免棄料的產生。工匠們需要對「遺棄」之料重新構思、巧妙設計,變廢為寶。

以清代的《白玉桐蔭仕女圖》為例,它原本為碗材廢料,但工匠們隨形巧作,將被取走的部分設計成為半掩的月亮門造型,又以兩個仕女望門而立,一人手持如意,另一人雙手捧物,巧妙地將人物肢體動作與廢料相結合,造型別致。由平雕紋線改為三維立體透視表現,增加了深感,這件玉器也深得乾隆皇帝的讚賞。

當代吳元全大師作品 《花開富貴》

中國古代講求氣化陰陽。從玉器本身來看,其堅凝的石質給人以陽剛之美,但玉本身的色澤是溫潤、通透的,又顯現出陰柔之美,而如何將玉的色澤與質地完美結合是玉雕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工匠們力求從整體把握,儘量保留玉本身的特性,又能將玉器的質感與色澤更好地反映出來,給人以平和靜雅的中和之美。

當代吳元全大師作品 《如意觀音》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流逝,中國玉雕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當代的藝術創作只有從傳統中不斷汲取營養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存活、發展。也只有承載傳統文化基因的藝術作品才能獲得廣泛的認同。

從新石器時代的樸拙,到明清的精緻,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玉石獎牌的典雅……我們能看出,玉雕不僅是中華禮樂文化的代表,也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今,玉文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以「人文關懷」的價值理念闡釋著藝術家們對中國夢的美好寄託。

當代吳元全大師作品 《禪意》

中華玉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不僅傳達著古人的審美追求,更是被中華民族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今後的發展中,玉雕藝術家們應該繼續以傳統文化為根基,融合國內外玉雕藝術與時代審美氣質,創作出既蘊蓄深厚的審美品格,又有廣泛認可度的玉雕藝術品來。


喜歡就關注、分享朋友圈吧!

- E N D -


溫馨提示:《收藏指南針》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頭條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國學 | 文學 | 我們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轉載請註明:(頭條號:收藏指南針 )。

相關焦點

  • 玉雕文化的審美品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是集審美和仁德於一身的文化載體,玉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禮記·學記》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玉象徵著傳統文化中「謙謙君子」的品質。玉器的藝術美與文化內涵更是離不開能工巧匠的雕琢。
  • 玉雕作品的南北流派
    文/池寶嘉玉雕作品是哪個地方的大師或匠人做得最好,一般來說見仁見智。我們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在基本陳列中把玉雕創作分為揚州玉雕、蘇州玉雕、北京玉雕,海派玉雕四大流派,那當然只是教學和大眾普及的需要,事實遠非如此。且不說沒有把廣東玉雕包括進去,也沒有詳解國內當代玉雕流派之間的技藝交流融合,當今玉雕市場很多作品融匯了各大流派特長,很難截然分開。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突圍高端市場,做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在「AROMAG」創始人曾鴻看來,中國的香水市場潛力極大。伴隨消費者的「味覺審美」不斷升級,中國香水品牌正在引來黃金髮展期。「氣味」在品牌營銷、家具生活、休閒娛樂中的創新應用,更為香水開發在2B和2C路經中開啟了新通路。
  • 提升大眾文化的審美品格
    高科技和市場經濟在文化領域的強力介入,使當今時代出現了一種明顯的文化泛化與審美泛化的趨勢,其具體表現就是大眾文化的崛起與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轉型。  大眾文化是充滿爭議又無法迴避的文化現象,關於大眾文化的審美品格更是紛爭迭起。
  • 「逸拍賣」擇山水玉雕 與天地為鄰
    中國的玉雕藝術擁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韻,與中國的傳統書畫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縱情山水,或移步換景捲入江山萬裡、或墨色點點勾勒煙雨江南、亦或是半壁山水寄望詩情意味,成就了多少流傳至今的詩詞畫作。可以說,山水之於中國,猶如血脈與生命不可分割。在中華民族的廣袤大地上,山之巍巍,水之湯湯,壯麗山河,風光無限。
  • 草原文學藝術的內在品格及其審美特徵
    文學藝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積極參與民族文化傳統建構的同時又以審美的形式體現著民族文化的獨特形態和精神風貌。草原文學藝術在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層面都具有明顯的草原文化的形態特性。草原文學內涵豐富多彩,反映狩獵生活、遊牧生活、農耕生活的作品相映成趣。
  • 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
    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玉雕最常見的七種雕刻技法詳解
  • 花木中的君子性情——儒家與松柏弘大剛毅的品格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在歷代詠花詩詞中,花木因附著了詩人性情,而提升了其自身的品味與格調,最為顯著的便是松柏與梅蘭竹菊。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則被稱為「花中四君子」。明陸治松柏長青圖軸(局部)紙本水墨縱一三九·一釐米橫六四·一釐米故宮博物院藏無論是「三友」還是「四君子」,都說明它們品性相似、風骨相近,而這些都與儒家所謂君子人格息息相關。
  • 技法卓絕的中國傳統首飾手工藝七絕——「玉雕」,最古老的手工藝
    「玉雕」便是這七絕中最古老的手工藝。中國人重玉、賞玉,在中國傳統配飾中玉飾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在我國源遠流長的玉器發展史上,玉雕手工匠人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精美絕倫的藝術瑰寶,形成了我國獨有的玉雕技藝和輝煌燦爛的玉文化。【各時期的玉雕】玉器的使用和玉雕工藝的發展,與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和審美能力提升緊密相關。不同的朝代,玉雕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徵。
  • 「名家專訪」玉雕大師黃文中:終始不渝的琢玉心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玉雕是我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它植根於華夏濃厚的文化沃土之中,歷經萌芽、發展等不同階段,形成了如今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中國技藝,而玉雕匠人就是玉雕藝術中最重要的傳承者。本次,玉雕名家就專訪了玉雕大師——黃文中。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突圍高端市場,做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在「AROMAG」創始人曾鴻看來,中國的香水市場潛力極大。伴隨消費者的「味覺審美」不斷升級,中國香水品牌正在引來黃金髮展期。在品牌明確調性、講好故事之後,「AROMAG」還想利用具有「中國式審美」的香水品牌突出重圍,走向高品牌溢價的產品生產。「AROMAG」在品牌定位中明確了三點: 強調品牌文化屬性,面向泛文化消費者而非資深香水愛好者。
  • 當代社會裡「審美畸形」現狀。|百家故事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人的回答:短短幾句話,基本概括了當代社會裡的幾大「審美畸形」。你都會看到有無數網紅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網紅產品」。02審美逐漸「芭比化」整容越來越普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整容遍布在我們身邊每個角落。
  • 玉雕大師範棟強:我睡覺的時候都在琢磨怎麼設計
    淡菊,東籬,南山,這些近距的可視意象,實則融著主人的曠遠情緒與蕭散胸臆,即便身在這邊東籬,遠處南山仍悠悠然落於「我」胸中。器皿件是玉雕藝術的重量級載體。它是博採眾長集大成者的綜合手藝。而大師選擇這門古老而厚重的門類,無疑是以極簡敬畏繁複,以突破守恆古老。
  • 隱藏在玉雕作品命名中的審美
    物件,作為時代的產物,凝縮著一個時代的審美意趣和社會風尚。玉雕,一種尤其具有文化內涵的物件,更能反映出人們所思所想的變化。 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隨著社會需求、創作人及消費者的審美取向的變化,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表現在題材、工藝、創作手法等,最簡單直白的,則體現在命名中。
  • 「老」之審美哲學基礎是「天人合一」觀
    書法的審美與批評,這決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孫氏提及『況書之妙,近取諸身』,正映證其『老』的審美概念是『近取諸身』,即基於人演化而來的。石埧村寫生68-68cm煙花三月197-270cm中國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決定了人們對老人有敬畏感。再者老年人確有其獨到的氣質。
  • 「玉雕文化」淺談翡翠雕刻的起源及發展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玉的民族,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玉文化翡翠不再是皇室貴族地位、權勢的專屬,而是回歸到最原始的信仰和審美,其雕刻的題材與寓意也呈現了多元化多樣化的特點,代表了大眾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翡翠玉雕作品在線欣賞
  • 為什麼宋朝審美,能領先世界一千年?
    來源:丹尼爾先生(ID:MRDANIEL777)史學大師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意思是,宋朝是千百年來華夏文化的巔峰。在深厚的物質財富和文化底蘊之上,無論詩詞歌賦,還是字畫瓷器,神韻形態都達到歷史巔峰。論及生活的雅致和審美的品位,甚至千年之後也難望其項背。現代生活節奏是如此很快,追逐世俗名利,流於行色匆匆。但你的生命不應一直「烽火揚州路」,只惦記「西北望,射天狼」。也應時常放慢腳步,體會「風簫聲動,玉壺光轉」的爛漫時光,從宋人那裡,汲取雅致生活的智慧。
  • 微拍堂冰翠珠寶百萬大拍,玉雕大師直播開講、大師精品薈萃
    「國家級玉雕大師王榮」作品 品質五福,冰黃,老種,完美精雕,大件厚裝,精品 尺寸:79.3/51.2/30.6mm「國家級玉雕大師王榮」作品 翡翠無事牌,滿綠,老種,螢光,完美鑲嵌,精品 裸石尺寸:25.3/15.8/3.8mm
  • 為什麼宋朝審美,能領先世界一千年?
    在深厚的物質財富和文化底蘊之上,無論詩詞歌賦,還是字畫瓷器,神韻形態都達到歷史巔峰。論及生活的雅致和審美的品位,甚至千年之後也難望其項背。現代生活節奏是如此很快,追逐世俗名利,流於行色匆匆。但你的生命不應一直「烽火揚州路」,只惦記「西北望,射天狼」。也應時常放慢腳步,體會「風簫聲動,玉壺光轉」的爛漫時光,從宋人那裡,汲取雅致生活的智慧。
  • 「蝴蝶風」出賣了多少中國女孩的審美?
    ELLE三月刊,韓國版和墨西哥版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蝴蝶元素雖然時間跨度來看,蝴蝶元素火起來、不是頭兩天的事,但鑑於時尚趨勢真正落地具有滯後性,到今天時髦女孩把玩「蝴蝶風」——才真是哪哪都是「小蝴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