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圓指導蠟染繪畫
在安順市西秀區馬軍屯村牛角洞組,住著一位與蠟染有不解之緣的苗族婦女。多年來,她在照顧家庭之際,努力傳承專研蠟染藝術,其作品融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於一體,匯蠟染、繡染、扎染、刺繡、挑花、織錦等多種藝術形式於尺素。她就是安順市蠟染協會副會長王月圓。2020年11月20日,王月圓家庭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你畫給我看,對,就是這樣……」走進王月圓的蠟染工作室,像往常一樣,王月圓正在給前來學習的婦女教授蠟染技術。
王月圓和丈夫熊進城都是農村家庭的孩子,夫妻之間一直相親相愛,和諧美滿,丈夫一直很支持她的愛好。
「她的愛好就是蠟染,她在這方面很厲害,作為家人,我肯定要一直支持她。」熊進城說。王月圓自幼學習蠟染,1985年,東方蠟畫大師楊金秀在貴陽辦了蠟染廠,在丈夫鼓勵下,王月圓進廠學習,從此,她走上了蠟染藝術之路。
「傳統的藝術要發展,就要做大家喜歡的東西,增加產品的實用性。」在一家人的支持下,王月圓刻苦專研,創新設計,2006年榮獲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大師稱號,2007年作品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同年榮獲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2009年在第三屆中國民間藝人節上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家」。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她的作品受到了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收藏者的青睞。
熊進城的支持是王月圓傳承學習蠟染的動力,同時,王月圓也是熊進城工作最堅實的後盾。
「基層紀檢工作比較忙,幸好妻子一直理解支持我,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堅守崗位。」結婚40餘年,王月圓全心全意照顧家,熊進城在妻子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下,紮根基層紀檢崗位30年,多次被評為省市紀檢先進個人。
對於這個小家來說,熊進城是頂梁柱、王月圓是賢內助。事業上,夫妻二人相互鼓勵支持,家裡,夫妻二人則秉持著孝敬長輩、關愛晚輩、科學教子的家風,悉心照顧著家裡的老人,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著細緻的培養、嚴格的管教。
「父母從小教導我們要孝順、獨立、善良、自律。他們身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自己事業的執著追求也一直感染著我們,這些都是父母身上需要我們傳承學習的精神。」兒子熊偉說。
「無論是誰,只要對蠟染感興趣,我都會盡我的力量去教他們,幫助他們。」2012年以來,在家人的全力支持和丈夫的大力幫助下,王月圓義務免費培訓農村婦女3000多人次,每周還會抽出部分時間為農村學校的孩子、安順職院、安順聾啞學校的學生免費上課。
相關熱詞搜索:蠟染 安順市 藝術 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