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蠟染協會副會長王月圓:守望相助 傳承文化

2020-12-21 貴州網

安順市蠟染協會副會長王月圓:守望相助 傳承文化

發布時間:2020-12-16 10:11:48      來源:安順日報

王月圓指導蠟染繪畫

  在安順市西秀區馬軍屯村牛角洞組,住著一位與蠟染有不解之緣的苗族婦女。多年來,她在照顧家庭之際,努力傳承專研蠟染藝術,其作品融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於一體,匯蠟染、繡染、扎染、刺繡、挑花、織錦等多種藝術形式於尺素。她就是安順市蠟染協會副會長王月圓。2020年11月20日,王月圓家庭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你畫給我看,對,就是這樣……」走進王月圓的蠟染工作室,像往常一樣,王月圓正在給前來學習的婦女教授蠟染技術。

  王月圓和丈夫熊進城都是農村家庭的孩子,夫妻之間一直相親相愛,和諧美滿,丈夫一直很支持她的愛好。

  「她的愛好就是蠟染,她在這方面很厲害,作為家人,我肯定要一直支持她。」熊進城說。王月圓自幼學習蠟染,1985年,東方蠟畫大師楊金秀在貴陽辦了蠟染廠,在丈夫鼓勵下,王月圓進廠學習,從此,她走上了蠟染藝術之路。

  「傳統的藝術要發展,就要做大家喜歡的東西,增加產品的實用性。」在一家人的支持下,王月圓刻苦專研,創新設計,2006年榮獲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大師稱號,2007年作品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同年榮獲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2009年在第三屆中國民間藝人節上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家」。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她的作品受到了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收藏者的青睞。

  熊進城的支持是王月圓傳承學習蠟染的動力,同時,王月圓也是熊進城工作最堅實的後盾。

  「基層紀檢工作比較忙,幸好妻子一直理解支持我,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堅守崗位。」結婚40餘年,王月圓全心全意照顧家,熊進城在妻子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下,紮根基層紀檢崗位30年,多次被評為省市紀檢先進個人。

  對於這個小家來說,熊進城是頂梁柱、王月圓是賢內助。事業上,夫妻二人相互鼓勵支持,家裡,夫妻二人則秉持著孝敬長輩、關愛晚輩、科學教子的家風,悉心照顧著家裡的老人,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著細緻的培養、嚴格的管教。

  「父母從小教導我們要孝順、獨立、善良、自律。他們身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自己事業的執著追求也一直感染著我們,這些都是父母身上需要我們傳承學習的精神。」兒子熊偉說。

  「無論是誰,只要對蠟染感興趣,我都會盡我的力量去教他們,幫助他們。」2012年以來,在家人的全力支持和丈夫的大力幫助下,王月圓義務免費培訓農村婦女3000多人次,每周還會抽出部分時間為農村學校的孩子、安順職院、安順聾啞學校的學生免費上課。

相關熱詞搜索:蠟染 安順市 藝術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蠟染大師」藝術保護傳承的守望
    「蠟染大師」藝術保護傳承的守望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4年07月24日14:04 此刻,王月圓已經為孫子做好了香噴噴的「午飯」。突然間,樓上傳來一陣啼哭,小孫子醒了。她急忙從爐子旁站起身來,走上樓去抱起小孫子,並在他的額頭親吻了兩下。 「我要把民族傳統的蠟染藝術傳承下去,讓它也能成為世界的藝術。」平日裡,王月圓除了照顧小孫子之外,更多的時間則專注於蠟染。 「蠟染不僅具有其自身的藝術價值,而且還具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價值。」
  • 守望相助,傳承文化 ——訪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王月圓家庭
    守望相助,傳承文化 ——訪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王月圓家庭 2020-12-15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望相助,傳承文化——訪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王月圓家庭
    在安順市西秀區馬軍屯村牛角洞組,住著一位與蠟染有不解之緣的苗族婦女。多年來,她在照顧家庭之際,努力傳承專研蠟染藝術,其作品融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於一體,匯蠟染、繡染、扎染、刺繡、挑花、織錦等多種藝術形式於尺素。她就是安順市蠟染協會的副會長,被當地人稱為蠟染大師的王月圓。
  • 蠟染大師王月圓:以刀代筆,繪製指尖藝術
    蠟染之鄉--安順安順素來被稱之為「蠟染之鄉」,至今在當地人身上,還能看見蠟染的影子。孩子的背扇上、老人的圍裙上,都能看到蠟染的圖案。與法國巴黎那些耗費工人數百小時的高級定製時裝一樣,苗族的蠟染服裝也是時間裡開出的花,是匠人們用不斷的練習堆積出來的美。 在安順市西秀區馬軍屯村牛角洞組,住著一位與蠟染有不解之緣的苗族婦女。多年來,她用瘦弱的身軀擔負著傳承蠟染藝術的重任,她就是安順市蠟染協會的副會長,被當地人尊稱為蠟染大師的王月圓。
  • 蠟染大師:希望蠟染成為世界的藝術
    原標題:「希望蠟染成為世界的藝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午後的陽光,直射在屋頂上,被雨洗刷過的屋頂,顯得格外乾淨。屋內,灶上咕嚕咕嚕地冒著熱氣。7月26日,當記者見到「蠟染大師」王月圓的時候,她正在給孫子做午飯。平日裡,除了照顧小孫子,她幾乎所有時間都傾注在蠟染上。
  • 安順市:蠟染繪山河,旗袍迎國慶
    國慶節作為全國普天同慶的佳節,安順市蠟染工藝大師將蠟染技術與服裝設計相結合,設計出一件件或華美或典雅的服裝。運用國畫大師的國畫靈感融入蠟染旗袍製作當中,用來表達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在安順市蠟染大師徐波的工作室
  • 安順市赴青島市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正式啟動
    推介會現場 此次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安順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主辦,青島市博物館、安順市博物館、安順市非遺中心承辦,兩地文旅局副局長做重要發言活動共分為《瀑鄉文蘊——安順風物藏品展》、非遺項目展演、文旅項目招商推介活動三個部分,向島城人民全面展示安順地方特色文化和經濟。 安順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饒茂中在啟動儀式致辭時表示:此次活動,安順市共帶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9項,省級代表性項目59項,市級代表性項目147項。
  • 【政協委員話貴州】傳承安順蠟染 留住美麗圖騰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原始的產品及品質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安順蠟染從興盛逐步轉向衰落。那麼安順的蠟染有何藝術魅力?當今發展又面臨哪些困境?安順蠟染如何更好地傳承與創新?近日,記者就以上問題採訪了西秀區政協常委、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大師、安順開發區蠟染藝術協會會長洪驚濤和西秀區政協委員、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蠟染分會會長、安順市蠟染協會會長徐波。
  • 「安順市赴青島市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正式啟動
    9月4日上午,安順市赴青島市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在青島市博物館正式啟動。青島市人大副主任劉聖珍,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安順市委常委、副市長高嶸,安順市人民政府駐青辦主任辜賢剛參加了啟動儀式並剪彩。此次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安順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主辦,青島市博物館、安順市博物館、安順市非遺中心承辦,兩地文旅局副局長做重要發言。
  • 蠟染圖案遭侵權 貴州安順蠟染協會告贏小作坊
    美麗的苗族姑娘身著藍底白花的蠟染衣服,早已成為眾多影視作品中的經典形象。最近,一起圍繞著蠟染圖案的著作權官司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打響。  貴州省安順市蠟染協會會長洪福遠將北京一家蠟染服飾手工作坊的負責人青某、陳某和他們的北京苗藝民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訴至法院,認為對方使用了他創作的蠟染圖案,侵犯了他的著作權,索賠10萬元。
  • 安順蠟染館:聚力打造蠟染行業標杆
    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洪福遠表示,「我從事蠟染藝術設計50多年了,很高興能見證安順蠟染館的落成,看到這樣的規模很感動。近些年,我們安順界不乏具有創新意識的後起之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的靈魂,也是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希望能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光大。」
  • 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楊正華:讓安順蠟染成為新時尚
    在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重彩真絲蠟染工坊產品陳列室裡,掛滿了各種絲製彩色蠟染產品——款式有布匹、披肩、絲巾、領帶等,有的色澤豔麗,有的清新雅致,配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圖騰花紋,在燈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顯得靈動柔亮,令人注目。
  • 蠟染技藝展風華——在青博DIY課堂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千年的安順蠟染技藝特色蠟染,古稱「蠟纈」,源自於貴州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紡織印染手工藝,與絞纈(扎染)、夾染(縷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之一,是貴州省安順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活動一開始,來自貴州安順的蠟染傳承人朱興冬就何為蠟染向市民學員們做介紹。朱興東,貴州安順關嶺人。他是英國蠟染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蠟染分會理事、安順市蠟染協會秘書長、貴州帛巴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是布依族植物彩色染手織布設計師,他長期從事貴州蠟染,收藏有貴州傳統蠟染服飾400餘件。
  • 蠟染技藝展風華——在青博DIY課堂感受非遺魅力
    蠟染,古稱「蠟纈」,源自於貴州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紡織印染手工藝,與絞纈(扎染)、夾染(縷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之一,是貴州省安順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活動一開始,來自貴州安順的蠟染傳承人朱興冬就何為蠟染向市民學員們做介紹。  朱興東,貴州安順關嶺人。他是英國蠟染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蠟染分會理事、安順市蠟染協會秘書長、貴州帛巴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是布依族植物彩色染手織布設計師,他長期從事貴州蠟染,收藏有貴州傳統蠟染服飾400餘件。
  • 安順蠟染、地戲面具、屯堡銀飾……不出青島看遍「安順風物」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紅  安順蠟染、地戲面具、屯堡銀飾、貴州鑄幣、安順奇石……9月4日上午,安順市赴青島市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在青島市博物館正式啟動。安順風物藏品展共展出各類展品百餘件,展現安順市的風土人情、人文風貌。同時還有非遺項目展演、文旅項目招商推介活動,向島城人民全面展示安順地方特色文化和經濟。
  • 蠟染繪畫之父劉子龍:千年蠟染的傳承路【圖】
    蠟染披肩12月19日,劉子龍蠟染藝術創意工作室師生作品匯報展在深圳大學美術館開幕,這裡展示的百餘件蠟染藝術作品都出自劉子龍和他的學生們,是蠟染藝術工作室一年多來的創作成果。此次展覽由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參展藝術家包括以劉子龍為首的11位老師和15個學生。
  • 家門口的安順非遺文化盛宴,快來體驗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4日訊 今天,安順市赴青島市文化展示交流招商活動在青島市博物館正式啟動。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聖珍,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安順市委常委、副市長高嶸參加了啟動儀式。、安順市博物館、安順市非遺中心承辦。
  • 伍德華:誓將蠟染手藝更好的傳承並發揚光大
    蠟染,中國古老的印染手藝,以貴州、雲南的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最為擅長。作為中國三大印花技藝之一,蠟染因其圖案繁複多變但又不失和諧秀美而延續千年。說到蠟染,就不能不提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黃果樹鎮石頭寨,一個布依村寨,這裡因石頭聞名於世。
  • 貴州民族蠟染藝術大師楊正華:讓蠟染成為新時尚
    這幅正在繪製的作品名叫《鳳凰吉祥》,而作者是蠟染大師楊正華。  在平壩區重彩真絲蠟染工坊產品陳列室裡,掛滿了各種絲製彩色蠟染產品——款式有布匹、披肩、絲巾、領帶等,有的色澤豔麗,有的清新雅致,配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圖騰花紋,在燈光照耀和微風吹拂下顯得靈動柔亮,令人注目。  安順市被譽為中國「蠟染之鄉」,安順蠟染也被稱為「東方第一染」。蠟染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技藝。
  • 貴州安順蠟染走進青島學校 100多位同學參與蠟染製作
    信網12月7日訊 「山海情相牽,非遺進校園」,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走進青島學校活動在青島市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正式啟動。此次蠟染進校園活動由青安兩市文旅、教育主管部門聯合主辦,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貴州帛巴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