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成讖,劉半農預言了徐志摩的死

2020-11-29 手機鳳凰網

劉半農出生於江蘇江陰,中學的時候因為對學校保守的教育體制不滿和失望,前往上海發展,成為一名編輯。他天資聰穎,而且國文功底很好,悟性高,再加上勤奮和才情,很快成為上海灘文壇上一個十分活躍的小說新秀。經過幾年奮鬥之後,在上海灘聲名鵲起,被人稱為「江陰才子」、「文壇魁首」。

劉半農在上海曾與陳獨秀有過一次難忘的會面,陳獨秀慧眼識珠,把他推薦給了蔡元培。這個中學都沒畢業的鄉村青年成了北大的老師。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也是新文化思想的中心,進入北大後,劉半農變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急先鋒,開始在《新青年》上發光發熱。

劉半農曾經為了要編一本「罵人專輯」,在報紙上刊登啟事,徵求各地的罵人語言。語言學家趙元任見到啟事後,立即前往,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他「痛罵」了很長時間。隨後周作人也趕來,用紹興話「罵」了一頓。此後,他又去拜會著名學者章太炎,被章用漢代和唐代的罵人話,從上午「罵」到中午,再告訴他典出何處。

劉半農到北京大學後,自知資歷淺,所以十分勤奮,講課也很受學生歡迎。但在這個學院派佔統治地位的地方,他依然被一些人視為不入流。於是他開始發奮攻讀博士,並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公費赴英留學,後來轉到法國,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得以外國國家名義授予的最高學銜的中國人。

劉半農在學成回國的海輪上,寫下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這個「她」字就是劉半農發明的。這一年秋天,他回到北京大學擔任國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建立了語音樂律實驗室,成為中國實驗語音學奠基人。

1931年11月18日晚,劉半農邀請好友聚會,其中包括徐志摩。徐在席間接過電話後笑盈盈地說:「我明早八點北飛。明晚此時,當與小曼共飯也」。劉半農打趣道:「飛空之戲,君自好之,我則不敢嘗」。徐志摩回應:「危險在所難免,我自甘之。我苟飛死,君當為我作輓聯。」劉半農笑答諾。殊不知這成了二人最後的會面。

1931年11月19日早8時,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 「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他要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党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瀰漫,難辨航向。機師為尋覓準確航線,只得降低飛行高度,不料飛機撞上開山,當即墜入山谷,機身起火,機上人員(兩位機師與徐志摩)全部遇難。關於他遇難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還與陸小曼遲遲不肯答應北上,以及大霧影響、主機師王貫一前晚準備女兒婚事忙到很晚,飛行時精神太差有關。沒想到劉半農一語成讖。

斯文·赫定是位世界著名探險家,劉半農的死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於他。斯文·赫定70大壽時,瑞典皇家地理學會計劃出版紀念文集,向劉半農約稿。出於對赫定的尊敬,劉半農決定寫一篇有關北平、綏遠沿線方言聲調的論文,為他祝壽。但在考察途中,劉半農染上了致命的回歸熱,之後又被庸醫誤診,不久便與世長辭,年僅43歲。

相關焦點

  • 民國最「不靠譜」作家:提出廢除漢字,預言自己和徐志摩死期
    劉半農卻認為漢字字體複雜,不僅僅需要簡化,廢除漢字使用其他文字更好。他是這麼說的:「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廢除漢字不成,劉半農開始張羅著發明文字。他首先計劃編一部書,像字典一樣。於是他開始全國各地方言罵人的話,語言學家趙元任用湖南話、四川話「罵」他,周作人用紹興話「罵」他,章太炎用唐代話「罵」他,劉半農受不了,收手不幹了。
  • 民國最「不靠譜」作家:提出廢除漢字,預言自己和徐志摩死期
    劉半農卻認為漢字字體複雜,不僅僅需要簡化,廢除漢字使用其他文字更好。他是這麼說的:「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廢除漢字不成,劉半農開始張羅著發明文字。他首先計劃編一部書,像字典一樣。於是他開始全國各地方言罵人的話,語言學家趙元任用湖南話、四川話「罵」他,周作人用紹興話「罵」他,章太炎用唐代話「罵」他,劉半農受不了,收手不幹了。
  • 最厲害烏鴉嘴預言自己、徐志摩之死,為愛妻發明一字國人每天都用
    最厲害烏鴉嘴預言自己、徐志摩之死,為愛妻發明一字國人每天都用近代史中出了很多的文學家,有錢鍾書、楊絳這樣夫妻組合,也有徐志摩這樣風流的大詩人大,還有那個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了,魯迅先生雖然成就很高,到底也不是「科班」出身,最苗紅根正的其實是一個叫劉半農的北大教授
  • 民國最強預言家,準確預言自己和徐志摩之死,發明一字如今人人用
    所以說我們如今寫作文也好、讀文章也好,區分「她」和「他」十分方便,這裡面有劉半農的很大功勞。 劉半農出生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雖然從小聰慧過人,長大後成就頗多,遺憾的是他並不長壽,只活了43歲就去世了。神奇的是,劉半農居然準確預言了自己的死亡,雖然他只是隨口那麼一說。
  • 柳宗元很冷門的一首詩,卻一語成讖,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漢語詞語中有一個詞詩讖,是指作詩無意中預言、預兆了後來發生的事,一般都是一些「兇」事,不吉利的預言。它與成語一語成讖的意思相近,又略微有些不同。一語成讖所涉及的人群範圍更廣,詩讖則一般特指詩人寫詩,預言了對自己不利的事件。
  • 一語成讖的來歷
    讖就是預言的意思,預言真的這麼準嗎?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類的預言文化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全面演繹著中華文明的進步,唐代從大唐十二帝的預言開始到「唐三世後,則女武王代有天下」等等,這些預言或真或假,都體現著中華民族五千年之久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
  • 歷史上十大「一語成讖」的預言
    這些讖語有些事人為杜撰,完全為了政治服務;有些則是無稽之談,恰好被後來的歷史印證了,就成了「一語成讖」。我們來看看歷史上十大「一語成讖」的預言。一、帝傳三世,武代李興。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長安城中出現了「太白屢晝見」的天象。太史據此佔卜得出了一個「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的卜象。
  • 最文藝的皇帝之宋徽宗:一語成讖,藝術預言了歷史
    在歷史上,一語成讖的事情不少。比如漢獻帝元年,長安城傳出童謠:「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預言了董卓亂政,及迅速敗亡的結局。 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但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其實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統一。
  • 名家丨劉半農:戲言斷生死——我與徐志摩(中)
    玩笑之語,斷了徐志摩生死1931年11月10日,他倆在共同好友鄭穎孫家參加同一場聚會,現場談笑風生之際,徐志摩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掛斷後笑著說:「我明天早上六點的飛機。明天的這個時候,應該正在與小曼吃晚飯了。」
  • 徐志摩離世早有預兆,言行莫名其妙,賭氣時的戲言,一語成讖
    登記前一晚,徐志摩拜訪朋友張歆海和韓湘眉夫婦,得知徐志摩與陸小曼吵架的韓湘眉,勸徐志摩不要乘飛機,讓他改乘火車回北平,被徐志摩委婉拒絕,並說:我若坐飛機死了,正好圓了小曼的願望。」此時距離他登機僅剩不到十二個小時。徐志摩的這句話肯定含有賭氣的成分,但不曾想,這句賭氣時的說的戲言,一語成讖。
  • 【妙語聯珠】一語成讖
    妙語聯珠  一語成讖  文|嘉南  讖,這個字許多人不識,念作「趁」。讖語,就是不好的預言。多是無意間說出,沒想到日後竟成了暗合人生命運的「結論」,頗具神秘色彩。  歷代都不乏這樣的故事。最早在秦代就有人傳出「亡秦者胡也」的謠言,秦始皇以為是胡人,就連年與匈奴交戰,沒想到自己的「萬世江山」竟然丟在兒子胡亥的手中,這才恍然大悟;而據傳說,葉赫那拉的酋長臨死前也曾高呼:「我們就算只剩一個女人,也要滅掉愛新覺羅」,誰也沒當回事,可最後到了慈禧,人們都驚嚇於這句讖語。  五代時某年除夕,蜀後主孟昶在宮外貼下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麟稀讀紅樓:一語成讖!賈寶玉王熙鳳晴雯們的「神預言」
    ,我是麟稀換個角度,來讀書年前,看過一篇文章寫一語成讖的在曹雪芹筆下,很多地方都「一語成讖」,當事人只是隨口一說,誰料想,過後某事某刻,竟然應驗了。一,惜春說自己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
  • 劉半農的朋友圈——半個民國文藝圈
    劉半農君在北大,算是一眾大佬裡面的小字輩,但這個小字輩卻也是個急先鋒,炮筒子一點就炸。為了對文學復古守舊派來一次徹底的對決,他與比魯迅資歷還要老的大前輩錢玄同一道,在《新青年》上演了一出雙簧戲。兩人商量好分別扮演正反兩個角色,進行辯論。
  •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一首千古名作,卻一語成讖,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秦觀的詞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味道,「漠漠輕寒上小樓」的風味,「寶簾閒掛小銀鉤」的情致,「金風玉露一相逢」的歡喜,「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寬徹,仿佛都一一跑進了我們的內心,淡淡的,暖暖的。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深受蘇軾的賞識,並通過蘇軾的引薦而一步步走向政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秦觀與蘇軾的仕途命運是連在一起的。
  • 一語成讖,這部電影曾預言「巴黎聖母院將會消失」,你看過嗎?
    法國著名浪漫主義作家雨果就曾根據它創作了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而該小說更是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等。   早在1956年的時候,《巴黎聖母院》根據同名小說就被改編成了電影,該片在過去還被國內所翻譯,許多人都表示曾經看過這部電影,而該片也是由法國殿堂級女演員吉娜·羅洛布裡吉達所主演
  • 西方陰謀論之:一語成讖的一美元紙幣,只是巧合還是預言?
    在一篇《一語成讖的一美元紙幣》(「The US 1 Dollar Note - A Prophecy」)裡,作者提出了一個尖銳的疑問:「一美元紙幣的設計者難道知道11∶11的象徵意義?」而這個「11∶11」的數字密碼中,預言了令人震驚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那個神秘的「時間線」,使許多關於甘迺迪被刺的陰謀論版本黯然失色。 這裡筆者將全文譯出,與讀者分享陰謀論的美味大餐: 在一美元紙幣中,似乎浸透了深奧的難以理解的象徵主義和神秘主義,據說它代表了共濟會的信息和秘密的時間表,顯示了美國的開始和結束。
  • 歷史上那些一語成讖的故事,既是透徹的眼光,更是宿命的註定
    歷史有很多一語成讖的故事,有些事情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冥冥中似乎是天註定。蔣百裡的預言蔣百裡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他對整個民國時期我國的局勢發展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同時又將世界列強的戰略目的和動機看得及其透徹。1936年,蔣百裡從歐洲考察歸來,立刻前往西安面見蔣介石,向他匯報歐洲之行的所見所聞。
  • 梁啓超一語成讖:被愛累死的徐志摩
    1926年8月14日,也就是陰曆七月初七日乞巧節這天,徐志摩與陸小曼的訂婚典禮在北海董事會舉行。10月3日,即陰曆八月二十七日,他們舉行結婚典禮。地點仍選擇了北海,只是這回是在畫舫齋。金嶽霖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徐志摩與陸小蔓(曼)結婚的時候,我是他的伴婚人。
  • 權志龍入伍前曾給勝利忠告,如今卻一語成讖,變成了神預言
    「據悉是因其以受調查者身份轉變成嫌疑人身份立案而採取的措施。」這樣的勝利,這樣的風波,還是蠻大的了。不過,勝利也是成年人了,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需要自己付出相應的代價了。這樣的現實,是法律的殘酷,也是法律的公平。可以說,對勝利的事情,若是沒有相應的處罰,肯定是難以服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