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經歷一場抗擊疫情的風雨考驗。回顧近現代歷史,從『五四』到『一二·九』,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從改革開放到新時代,每當國家重大關頭或遇到危難,青年人都是最愛國、最進步、最積極、最有作為的群體,敢於鬥爭、敢於擔當,敢於用青春之我創造一個青春的國家。」
在5月4日舉辦的2020年五四青年節團課上,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如此開場,她表示,這堂特殊的團課是戰「疫」路上的重逢,也是春回大地的相聚,意義特別。
團課採用線下提前錄製、線上視頻直播的形式進行。當天上午,她和三位特邀代表一起,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以「不懼風雨、勇擔重任,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復旦青年」為主題,從「不懼風雨,迸發中國力量」「勇擔重任,交出合格答卷」「愛國力行,綻放青春之花」三個方面,為全校團員上了一堂生動而精彩的主題團課,為復旦青年闡釋風雨中的國家與青年、磨難中的信念與擔當。廣大青年師生、醫護人員踴躍收看,截至11點,線上平臺觀看達51014人次。
不懼風雨,迸發中國力量
「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今天,大家都在思考,一舉扭轉局面靠什麼?」焦揚拋出設問,並開門見山地指出,「靠每個中國人都為之自豪感動的『中國力量』!」
為揭示「中國力量」的源泉,焦揚從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談起。她談到,疫情發生後,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保持政治定力、戰略定力,審時度勢、統籌謀劃,各級黨組織靠前指揮、精準發力,動員社會、協調各方,9000多萬共產黨員聞令而動、衝鋒在前。她在列舉了復旦黨員師生和醫護工作者不顧生死、奮勇上前的表現後,總結認為,疫情檢驗了執政黨的先進性、組織力,也映照出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這次疫情,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也讓我們再次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焦揚認為,中國力量也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在「人民生命」與「經濟效益」之間堅定地選擇了前者;集中力量辦大事,統籌各種要素,把舉國體制轉化為抗疫力量;全國一盤棋,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用自己的犧牲護山河手足無恙,14億人民自覺「宅」家。「這就是中國力量!」她擲地有聲地說。
「雖然全世界的疫情還沒結束,但我們的黨和國家、英雄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經受住這輪考驗,正在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姿態戮力前行。」焦揚說,「中國力量」還來源於萬眾一心的英雄人民和中國青年的蓬勃生氣。談及青年的力量,她不無感慨地表示:「如果說『80後』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用抗震表現為自己『正名』,那麼『90後』就在這次抗疫中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他們在這場重大考驗中積累智慧、施展才華、強健筋骨、增長才幹、磨礪心志、鍛造品格,不斷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棟梁之才。」
勇擔重任,交出合格答卷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戰、一場大考。復旦人齊心協力交出無愧於國家、人民和時代的合格答卷!」課上,她邀請援鄂醫療隊「女帥」李聖青教授、科研攻關師生代表應天雷教授、「小鵝旦」志願服務代表董雨珊三位師生作為「課代表」導讀「試卷」精義。
聽取了三位「課代表」的導讀,回顧了歷時三個多月的戰「疫」大考,焦揚從四個方面帶領復旦青年「評卷」。
「這是鞏固學校、維護國家的三個月!」焦揚表示,1月22日,學校打響抗疫阻擊戰,建立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小年夜布防,年初二全面布署,三個多月連續奮戰,全力防護校園安全,全力守護師生健康,注重黨建思政轉型引領,充分發揮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三線聯動」的機制優勢,落實黨的領導、防控網絡、政治引領、力量資源、關心關愛五個到一線的工作原則,第一時間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團員發揮戰鬥堡壘、先鋒模範作用。一系列努力換來的戰果是,截至目前,中國境內的師生沒有一例確診或疑似病例。
「這是白衣執甲、大愛無疆的三個月!」焦揚說,疫情發生後,復旦白衣戰士逆行出徵、衝鋒陷陣,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兒科醫院作為市級定點醫院,承擔了上海全部確診患者的治療任務;各附屬醫院承擔大量發熱門急診工作,數以千萬計的醫護人員守護著城市安全和人民健康。面對幻燈片上一個個疲憊而堅定的身影、一張張平凡而堅毅的面孔,一封封動情而堅決的請戰書,她號召全校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學習,學習他們信念堅定、顧全大局的政治品質,大愛無疆、心繫人民的敬業精神,迎難而上、奮勇爭先的責任擔當,知重負重、敢打敢拼的過硬作風。
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於後方的復旦人而言,這也是科技報國、諮政啟民的三個月。焦揚介紹,疫情就是集結令,復旦科研團隊盡銳出戰、快馬加鞭,以醫科、生命科學為主體,組織了20餘支科研攻堅團隊,啟動了50餘項應急性和原創性攻關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相關學科主動參戰、分秒必爭,11天開發出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關鍵技術,不到三周開發出消毒機器人第一代樣機,16個小時開發出口罩預約配售系統,其中不乏青年學生的身影;復旦智庫學者諮政啟民、高度自覺,服務中央決策,研究經濟社會恢復發展之策,傳播共同抗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性聲音,傳播防控知識、成為百姓熟悉信賴的「科普明星」……
「這是恢廓學風、好學篤行的三個月!」 焦揚表示,3月2日起,學校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網絡教學,做到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在特殊時期堅持了復旦篤志、篤學、篤行的優良學風。老師們付出巨大努力,保證教學質量,以此為契機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同學們積極調整自己,適應「宅家」學習,每周平均學習50小時以上;青年人投身「戰疫」服務,堅持知行合一,全校共有2363名學生主動請纓,力所能及地開展各種志願服務。
在戰「疫」上半場,在這場閉卷大考中,復旦人交出了合格答卷,其中青年人也勇擔重任,通過了考試,焦揚不無欣慰地表示,復旦青年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行,像一粒粒種子,在報國服務的實踐中,讓責任生根、讓理想發芽,讓使命擔當在祖國大地上茁壯成長!
愛國力行,綻放青春之花
「山河無恙,重逢可期,草木茵茵的校園期待著書聲朗朗。畢業年級的同學們踏上了返校旅途,同學們重返校園,這對學校和大家都意味著新的開始。」在戰疫「下半場」,面對常態化防疫新階段,復旦青年應該怎麼做?
「堅定理想,信念如磐」「顧全大局,自律自強」「砥礪惜時,學會擔當」「報國力行,拼搏奮鬥」,在團課的第三部分,焦揚向復旦青年贈送四句、三十二字箴言。
「一場疫情就是一堂形勢政策大課!新冠病毒可能將與人類長期共存,成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催化劑,這是危與機並存、破與立齊驅的時刻。復旦青年要校準信念的定盤星,要放穩定力的壓艙石,要鑄就奮鬥的主心骨!」
「一場疫情就是一堂人生大課!抗擊疫情重大成果,14億人民的自律功不可沒。同學們返校後就進入戰疫「下半場」,考驗每個人的大局觀念和集體責任,也考驗大家的自律意識和能力。」
「全民戰疫,每個人都是立足本職作貢獻、顯擔當。學生的本職是學習。認真學習,就是擔當,就是自強,大家要主動適應學習革命,應積極配合教學安排,要在抗疫大課堂中學習淬鍊。」
「畢業日近,我想送大家熟悉的兩句話。第一句,志存高遠,國有所需、我有所為,復旦人應有高境界的人生追求!第二句,腳踏實地,人生路口必須有思考,但不應太過猶豫彷徨!」
課上,焦揚用一句句肺腑之言為青年學生「加油」和「補鈣」。
「一年前,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團課最後,焦揚帶領同學們回憶了100年前5月,29歲的陳望道剛剛完成《宣言》首個中文稿的翻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火種將點亮東方古國,復旦的紅色基因自此而立。100年後,復旦青年走在望道先生和復旦先賢先烈奠基的真理之路上,要不忘初心、不懼風雨、堅定信念、勇擔重任。「以青春夢託起中國夢,讓青春在為祖國奮鬥、為人民服務、為民族復興、為人類奉獻中綻放絢麗之花!」
復旦青年踴躍收看、感慨良深
▲
復旦青年師生、醫務工作者通過各種形式在線收看主題團課
本次主題團課不僅是復旦師生的返校第一課,更是貼近時代的青年思政課,受到加油鼓勁後,復旦青年感慨良深。
「
作為一名畢業班的黨員同學,在畢業之際能夠聆聽到這樣一堂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復旦的老師們,舍小家為大家,在各條戰線上為這場戰疫貢獻復旦力量,這讓我對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正如演講嘉賓應天雷老師的結語所言,疫情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我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大家都會深深感受到個人與國家、民族的緊密聯繫,有國才有家真的不是一句空話。焦揚書記對一例例抗疫英雄事跡的娓娓道來,讓我在畢業之前受到一次精神洗禮,幫助我找準了自己人生的定盤星,那就是在今後的工作中立足崗位做奉獻,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行,展現新時代復旦青年的擔當,無愧於共產黨員的稱號。
——經濟學院2017級研究生 趙發強
」
「
這是一堂豐富生動的思政課。通過焦書記以及各位代表慷慨溫情的講述,我充分認識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優秀執政黨。在艱難的疫情阻擊戰中,黨旗始終飄揚在抗疫的第一線。復旦各級黨組織亦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無論是衝鋒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在後方堅持不懈攻克醫學難題的科研團隊,以及無數充滿愛心的群體。他們是時代的楷模。作為一名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黨員,我要堅定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個人力量的理想信念,發揮青年人敢打敢拼的精神,自律自強,好學篤行,迎難而上,奮勇向前,自覺承擔起時代和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
——中國語言文學系2017級博士生 任小青
」
「
在本次的思政課上,焦書記為我們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本次疫情能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原因,並向我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在與疫情抗擊的三個月時間裡,從中央組織到基層落實,從前線醫護人員到後方志願者,從黨員幹部到普通群眾,每一條線上的守護者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智慧的思考和滿腔的熱情築起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城牆。而校園的防疫情況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除了日常感受到的每日平安復旦打卡、線上教學等變化之外,焦書記還介紹了學校物資籌措、校園管理、對社會防疫的支持等各方面的情況。經過了這次疫情,我更加感受到我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也認識到作為青年人,要堅定理想和信念,將疫情期間的思考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17級本科生 夏妍
」
「
焦書記提到當疫情來臨,人民利益和經濟效益相衝突的時候,我們國家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心搶救每一個患者。現在國內疫情基本控制,我們要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 我們始終要有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機感。焦書記提到,這次疫情來臨,復旦青年在各條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疫情來臨之時,我們去武漢抗疫,現在我們復旦青年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奮鬥,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繼續綻放絢麗之花。
——援鄂醫療隊隊員、附屬華山醫院醫生毛日成
」
「
在新冠疫情突然席捲全球的今年,焦書記的團課不僅是給全校青年學子的一堂生動及時的形勢政策課、思政理論課,也是對我們年輕機關團員的一次珍貴的思想洗禮,讓我聽後倍受感動與震撼。團課從「中國力量」「勇擔重任」「愛國力行」三個部分展現了疫情發生以來從國家到校園、從集體到個人、從線下到線上的全民抗疫行動,突顯了黨的堅強領導和華夏兒女的團結偉大。團課中講到復旦人防護校園安全、守護師生健康時,有不少我耳熟能詳的前輩、同事們的名字。平日裡也許和他們只有點頭之交,但當焦書記動情講述他們的事跡與成就時,我深刻領悟到,他們正是用愛崗敬業、服務犧牲的使命感和鞏固學校、維護國家的復旦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如此不平凡的貢獻。見賢思齊焉,這些身邊的榜樣和故事將激勵我腳踏實地,踐行機關團員服務師生、服務校園的崗位職責,培養堅毅品質,保持克難奮進精神,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將「五四」精神弘揚和傳承。
——學校辦公室 張一然
」
相關閱讀
升旗回顧 | 不懼風雨,勇擔重任,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復旦青年
來 源
校團委
組 稿
黨委宣傳部
文 字
李斯嘉
編 輯
劉文琳
原標題:《五四主題團課|焦揚:中國力量令人自豪感動!復旦青年更應不懼風雨、勇擔重任、愛國力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