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特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專論
觀點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蘊含、體現著對青年社會價值、青年成才路徑和做好青年工作的一貫思考,是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當代青年成長成才指明了正確方向,也為新時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準確把握新時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點,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蘊含、體現著對青年社會價值、青年成才路徑和做好青年工作的一貫思考,是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當代青年成長成才指明了正確方向,也為新時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青年價值論:可堪大用、能挑重擔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中強調:「得知你們118名同學畢業後將奔赴新疆基層工作,立志同各族群眾一起奮鬥,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我支持你們作出的這個人生選擇。」3月15日,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中曾指出:「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可堪大用、能挑重擔,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重要判斷和總體評價。
從歷史上看,青年曆來都是開風氣之先的重要力量。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是最先覺醒的一批人。中共「一大」參會的13名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8歲;「北鬥」團隊以「80後」「90後」為主力,平均年齡只有31歲。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青年英雄輩出,青春匯聚成了中華民族生氣勃發的力量。從使命上看,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也是實現自身價值的廣闊舞臺。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青年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貢獻者。全新的歷史方位,壯闊的歷史進程,莊嚴的時代使命,召喚青年要有新作為。從青年自身發展上看,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青年要珍惜這個時代,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壯麗的青春之歌。
實踐已經充分證明,「80後」「90後」「00後」的中國青年們,胸懷遠大理想抱負和深厚家國情懷,奏響奮進號角,身先士卒,走在前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小我融入大我,為人民奮鬥,為祖國奉獻,讓青春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璀璨綻放,如此方能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最佳舞臺。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精神風貌,彰顯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青年成才論: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成長成才寄予了殷切希望,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這為青年成長成才指出了明確路徑。
青年一代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青年要胸懷理想,在勤奮實踐中增長本領,在腳踏實地中增長才幹。「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青年要立鴻鵠志,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創造青春之中國。青年理想信念的高度決定著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高度,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程度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進度。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讓求真學問成為青春夢想的動力,讓練真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一代要修身立德、錘鍊品格。立德為先,修身為本,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基本邏輯。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明大德,就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還要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打牢青春奉獻的基石,把握青春航向,擦亮青春底色,以平凡鑄就不凡,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青年一代要不畏艱險、勇擔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肩負重任,要在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勇擔責任使命。今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正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勉勵他們「珍惜學習時光,練就過硬本領,畢業後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紮根祖國大地,紮根時代需要,人生才會有明確的奮鬥方向。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118名留疆畢業生勇於肩負起時代責任,在邊疆淬鍊青春,在基層磨礪本領,發揚胡楊樹精神,努力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青年一代要胸懷人民、無私奉獻。青年一代要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面對病毒肆虐,「90後」「00後」的醫護人員、基層工作者、志願者等逆行出徵,衝鋒在前、拼搏在前,「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新時代中國青年以赤子之心和奉獻精神匯聚起強大力量,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在廣闊天地中得到最生動的展現,成為驅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
青年工作論: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關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給予青年更多機會,更好發揮青年作用」。總書記始終關注著青年成長成才,關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要求政府和社會各界要熱情支持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新時代中國青年既充滿活力和創造力,也存在閱歷不廣,容易從自身角度、從理想狀態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世界的局限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顧青年特點,經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傾聽他們對社會問題和現象的看法,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做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處於人生道路的起步階段,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苦惱,全社會都要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給予青年更多機會,更好地發揮青年作用。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熱情支持高校畢業生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做青年群體的引路人。青少年階段作為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正確引導和精心栽培。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要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通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引導青年實現理想、奮發有為,鼓勵青年肩負起時代重任,到艱苦的一線吃苦磨鍊、增長才幹,敢當先鋒、敢為人先,把青春正能量凝聚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
(作者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0年07月30日第3版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