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4日電 (殷曉曹園園許婧)整整4個小時,16門示範課程負責人依次作了微課教學展示,8名校內外專家應邀作精彩點評……31日,上海大學課程思政示範課(專業課)微課教學展示活動舉行。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歐陽華帶來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的關切。他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舉辦示範課程結項暨微課教學展示活動很有價值。我們要營造出所有教師齊心合力做好課程思政的良好氛圍,並把這氛圍傳遞到每一位思政課教師和其他專業課教師。展示活動有助於老師們打開課程思政建設新思路,有助於學校提高課程思政建設新成效。
上海大學教務部副部長、上海市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顧曉英指出,微課10分鐘,難度係數高。它凝聚了專業課教師對專業課程的內涵理解和對思政要素的體悟。課程專業內容如何「專精深」?如何讓教學更具挑戰度更具設計感?如何在教學中體現思政「溫度」?這一切需要考量老師們的智慧。
2019年,上海大學共立項「一專業一課程」的58門專業課程成為試點建設課程。經過中期甄選和答辯展示,42門課程已於2020年7月順利結項,18門課程脫穎而出,納入新一輪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序列。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概論」和「檔案學概論」被評為「榮譽示範課程」,「國際金融」等10門程列為「示範課程」,「人工智慧進展」等6門課程被列為「培育示範課程」。本輪示範課程結項採取材料驗收與現場10分鐘微課教學兩部分。本次微課教學展示的觀測點為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效達成度等,評委們著重觀察參評教師是否將思政元素有機「無痕」融入微課教學。
「國際金融」課程負責人、經濟學院教授、校審計處處長尹應凱,引經據典,從空間的維度、時間的維度、社會的維度解剖國際金融的外匯理論以及外匯計算的內在邏輯,啟發學生擁有更多專業自信和中國自信。
「法律職業倫理」課程負責人、法學院院長文學國教授透過實際案例看「律師與法官關係倫理」,將問題置於如何構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的框架中,啟發學生思考怎樣建設法治專門工作隊伍,確保「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
「走進百姓生活——黃河流域寫生實踐」課程負責人、美術學院版畫教師桑茂林,講述了美術學院這門不在教室畫畫、來到黃河邊採風寫生的實踐課程。作為黃河人,桑老師把學生帶到黃河邊,讓學生挖掘概念,去生活中發現「另外一個時空」,讓學生用心傾聽,用眼觀察,用手中的畫筆記錄生命的感動。學生採風創作作品參加全國美展,這就是本課程的思政育人成果。
「理論力學」課程負責人、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楚海建教授,講述了「摩擦自鎖」現象及其力學理論解釋,勉勵學生承繼老校長錢偉長先生的治學理念,學會在日常生活嘗試仔細觀察,提煉問題,總結歸納,運用力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最後再回到實際工程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生化儀器分析實驗」負責人陳旭,「跨文化管理」負責人聶晶,「機械設計基礎」負責人翟宇毅,「水汙染控制工程」負責人陸永生,「費孝通學術思想」負責人汪丹,「音樂文獻閱讀」負責人袁勤,「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負責人顏士鵬,「法律語言學」負責人王騫,「中國民俗」負責人常峻,「人工智慧進展」負責人劉煒,「熱工過程與設備」負責人謝建軍,「晶體製備技術」負責人趙嶽等分別結合,選取一個知識點,融入思政元素,講出了課程特色和理念,注重育人效果。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張黎聲建議專業課思政建設務必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學術內涵,避免「兩張皮」現象;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連淑芳教授肯定了上大教師們大方得體的教姿教態,課程思政是言傳身教;上海大學馬院兼職教授李國娟指出,老師們已能做到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自然而然」;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譚紅巖肯定老師們教學狀態飽滿,指出專業課課程思政同樣需要體現挑戰度和創新性;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所副所長餘建華研究員建議微課細節把控上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上海大學教師工作部常務副部長謝寶婷從五個方面給老師們提了建議。
最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教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科帶頭人葉志明教授作了點評。他引用錢偉長老校長的文章,指出課程思政不僅是文字與口頭表面的傳遞,應該是沒有中有的辯證關係,是師生間心靈的傳遞;課程思政應該與一流課程建設緊密結合;課程思政離不開應有的國際視野與教師的前沿學科研究。
據了解,上海大學自2014年率先開發「大國方略」思政通選課,被譽為「中國系列」課程的策源地。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持續發力,6年推出覆蓋15個院系的15門思政類選修課。傳大道,講大勢,「一院一大課」系列課程「點上開花」,帶動更多專業課教師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結出協同育人碩果。學校先後入選「上海市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整體校」和「上海市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整體改革領航校」,入選上海市「三全育人」試點校。近期,學校著力推進本科生全員導師制,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揮每位教師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培養全面發展的卓越創新人才。而今,學校已建成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湧現出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2019年3月該校曾結項首批10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得到諸多媒體關注。(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