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長髮及腰(電視劇《美人製造》主題曲)-徐子崴
徐子崴文/老六
【作者簡介】亦思淳,曾用筆名老六。站在馬路邊看車水馬龍,努力找到另一個自己的孤獨者。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題記:「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戰國策·魏策》
(一)龍陽君是何人?
據史籍記載,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以至漢代,帝王之中有不少人是同性戀者,魏王與龍陽君,衛靈公與彌子瑕,漢高祖與籍孺、漢文帝與鄧通、漢武帝與韓嫣,以及與魏王和龍陽君故事齊名的漢哀帝和董賢。
龍陽君,一個在史料上沒有記載生於何年、死於何年的神秘人物,他是正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同性戀,也是一個才華橫溢之人。他被後人記住的不僅僅是美貌,還有他的智慧,因而後人以他的名號作為男風的一種尊貴且含蓄的叫法——「龍陽之好」。
史料上幾乎難以找到龍陽君的相關信息,讓此人在歷史上變得更為神秘,就如他的美貌和智慧,似乎都隨風消逝。
(開封城牆始於戰國時期魏國都城——大梁城)
古時稱男色為「龍陽」,其淵源當是來自於龍陽君,史料記載,他是一個極其嫵媚婉轉的人,即使當時的後宮佳麗,在他面前也都黯然失色。想必他定是一個絕色美男,性感尤物。關於他的模樣,根據史料復原他面容的圖片,驚為天人,就是放在如今,無論是男子裝扮,還是女子裝扮,那都是萬裡挑一,人群中最亮眼的一個。
都說上帝是公平的,給了你美貌就不會給你智慧,但我想龍陽君定是上帝最寵、最溺愛的那個孩子,因為他並不像其他男寵那樣大多沒有好的結局,在君王死後,他的地位依然穩固,被新君重用。這都源於他對政治的極高敏感性,作為魏國使者,數次完美地完成任務,同時兼具美人、計謀家、武術家、外交家等多重而複雜的身份,正是有顏又有才的代言人。
(二)輔佐兩代君王
龍陽初識魏安釐王,大抵是在公元前260年信陵君竊符救趙之後,魏王在位十六年。那應該是快四十歲的中年男子了,一個如狼似虎的年紀,看到俊俏風度的龍陽君,風華正茂、儀表堂堂、談吐不俗,為之神魂顛倒是太正常的事了。
而那時候的魏王身邊還有個叫如姬的寵妃,龍陽為了實現自己專寵的目的,才有了以魚為喻的故事。古時爭寵,進而達到專寵的目的,要麼是為了家族榮耀,要麼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後宮的地位,要麼就是真的愛君王。
我想,龍陽君不單單是為了鞏固地位,更多的應該是他是愛著魏王的,是真愛。為何會有這個想法,在於龍陽君自己就有多重身份,他的才華在政壇也是能給自己帶來無上榮耀、穩固地位的。
他和魏王,不止是情人,也是君臣。竊符救趙之後的十年期間,魏國安然無恙,有說是因為公子無忌不在魏國,秦畏懼而不敢來犯。可誰又能完全否定這十年龍陽君沒有做出貢獻
據記載,他的劍術在那個時期是數一數二的高手,同時,他對政治極其敏感,有整套的籠絡群臣的良策,還經常代表魏國出使他國,完成一個又一個政治任務。從魏王死後他的地位穩固也可以窺見,他絕不是一個只會玩弄手段享受專寵的妃子,更是一個優秀的從政者。
龍陽君同魏王,一個是年少俊美的貴族公子(我推測他應是貴族之後,能入朝為官,能成為優秀的臣子,具有多重身份,必定是讀了很多書,同時也受到家族的影響),一個是強弩之末時期的平庸國君。
初入世事的少年便深陷君臣之戀,相隨相守幾十年,感情從熾熱歸於平淡,這些年裡,兩個人之間或許會摻雜著權利慾望、利益爭鬥,但夜深人靜時的同枕共眠,我想他們之間更多的應該是相濡以沫的溫存,在那個烽火連天、刀光劍影的年代,彼此牽手、彼此陪伴,在亂世用愛溫暖內心深處的荒涼,走過人間滄桑。
龍陽君在魏王去世後盡心輔佐了兩代帝王,直到魏國滅亡,消失於世。他的一生,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給了魏安釐王,把自己最成熟穩重的中年給了魏國,把自己的暮年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想像和揣測。
(三)為何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他就消失不見了?
多年前看過的《尋秦記》裡,他的去向仍然是迷。對於他,能查閱到的只有這麼多,他就是一個謎一樣的男子。越是神秘,越是讓人想要去了解他,想要知道他後來死於何時、何事、何地。
對於他的消失,會不會是因為他的多重身份,讓他感到疲憊,想要逃離世事,尋求一片安靜的樂土,了此餘生。或者是因為魏王死後,他雖地位穩固,不擔心自身安危,發揮著自己的才能,卻在感情的世界裡一片空白,寂寞和空虛,都是功和利都無法帶給他的,索性拋開一切消失於世間。
人,能夠拋開一切,放下一切,徹底消失,必定是遇到或發生過什麼重大的事件,要麼是自己不願面對,要麼是自己無法承受。對於龍陽君,我更願意相信是後者,愛人的辭世對他的打擊,一直在心底,把那份傷與痛埋在內心深處,寄情於工作,卻無法在停下工作時忘卻那痛。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